查文庫>論文> 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與風險控制探討論文

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與風險控制探討論文

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與風險控制探討論文

  摘要:中國的資本市場雖然發展較快,但起步時間晚於歐美國家,發展時間更是較為短暫,因此有許多不成熟之處。由於多種原因,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中,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往往存在著股權融資比例過大的問題。股權融資比例過大,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率,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運營風險,進而使投資者的利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損害投資者的利益。[1]本文針對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權融資結構問題,就股權融資成本和風險控制這兩點進行探討,對合理控制股權融資成本,降低風險,提高投次收益提出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風險控制

  1引言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在實行對外放開,對內革新之後才漸漸建立起來的。隨著國外先進的資本運營觀念的傳進,中國幾乎全部的大型企業開始把上市當作自己的運營方向。在持續的摸索與努力下,國內公司業已瞭解到了資本市場方面的操作方式,亦不再以上市為盲動的目標,雖然這樣,因為當下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等原因,國內的上市企業大多有股權融入資本的`代價太大的現象,此種現象加大了公司的運營危險。

  2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構成

  國內上市公司透過股權融入資本的成本,分成顯性與隱性兩種型別,這裡的資本成本,亦即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成本,換種說法就是,其為股權融資所應支付的本錢,為顯性成本。[2]一般包含籌集資金的花費及佔用資金的花費,前者通常指在融入資金時,企業所應付出的所有花費,如律師費、公證費、廣告費、擔保費等等。佔用資金所發生的費用就是資金佔用費,主要包括公司向股東支付的股息和紅利。而隱性成本則是指代理成本,如尋租成本、有效市場下訊息不對等成本及機會成本等。此類代價大多是因為中國資本市場尚在成長之時,市場不健全,相應的制約力度同市場搭配的資源不般配,沒有辦法起到真切的功用,導致上市企業在融入資金時,沒有辦法傳遞真切的訊息,從而出現了一些無法顯見的代價。

  3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構成中的關鍵困擾

  在上市公司中,影響股權融資資金佔用費的是股利支付率,也就是說,股利支付率直低,股權融資成本就越低。實際上,目前中國有相當多的上市公司多年不分股利,或者是象徵性地分紅,因此股利支出部分,對上市公司的成本影響不大。這就導致了中國上市公司在股權融資中,顯性成本較低,這也是導致各類公司不顧實際情況,爭相上市的根本原因。中國的上市公司顯性成本低,但隱性成本卻一直高居不下。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一般體現在如下方面。

  3.1融資中介成本高

  企業上市離不開發股票,然而發股票的環節太多了:申請、謀劃、改制、預估、審計、公證、準備檔案、股票承銷等等。此類環節並非憑藉上市企業自身的安排即可實現,而要透過中介代理機構,由其幫助上市企業開展的,直至最後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相關報告。目前中國的中介代理行業很不規範,大部分中介代理機構漫開要價,進而增加了股票發行的代理成本。

  3.2尋租成本

  尋租又叫競租,是指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為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亦即經濟租)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尋利活動。尋租成本是行政干預導致租金成本產生的結果。[3]因為國內的企業在上市時廣泛得到地方政府或相關機構的權力管控,政府採取強力方式干擾市場,造成公司面臨的市場角逐氛圍不公平,其結果就是公司正規獲取利益的通道不暢。出於收益最佳化考量,企業利用所有的合乎法律或不合乎法律的措施來確保其壟斷位置,此即導致資源價值的喪失。尋租問題在國內上市企業裡多次禁止卻不見效,當然,此類公司常常要為此支付特別高昂的代價。

  4降低股權融資成本,控制企業經營風險

  4.1完善中國的上市公司治理機制

  因為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力量較弱,對那些違反規定操作的公司管制不力,導致它們鑽空子,為了角逐利潤而採取違反規定的操辦措施,進而造成此類管制缺乏秩序。[4]所以,強化上市公司配股、增發新股等舉措的市場監管,規範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改進相關的監督管理機制業已迫在眉睫。市場監督管理機構要構建不同標準的考評系統,全面考評增發新股的上市企業,防範其出於實現配股目的來操弄利潤的行為。同時,目前對配股的審批是單一時點控制,這一點應改為全過程監管,對公司配股之後的行為,進行更加嚴格的跟蹤審查。利用此兩點限制配股企業對資金的運用,從而提升資金運用成效。

  4.2打造有效率的資本市場

  任一時間,完善的資本市場均應是上市企業順利運轉及贏利的根基。可是,中國當下的狀況是,不管上市企業自身,抑或資本市場氛圍,均有不少的不足之處。由於國內有關法律規範不完備,造成市場監督管制方面制度缺失,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整齊劃一的監督管制,既耗費了大量的人、物資源,又缺乏明確的目標;其二是監督管制的力量不強,在面臨利害衝突時,常常發揮不了監督管理的功用。

  5結語

  經過上述剖析,能夠概括出當下因為國內資本市場不健全,導致上市企業更偏重於透過股權來融入資金,從而導致其過量。即使此類融入資金的方式有助於轉變公司的運營方式,卻在預防風險上,無法體現其長處,嚴重的會產生不少問題,進而限制了資本市場的成長與成熟。同一時間,還會讓投入資金的人擔負了許多本來沒有的風險,導致他們的利益在任一時間都會受損。根據當下國內上市企業的此類融入資金的辦法來考察,要加大力度開展債券類的融入資金方式,讓其同股權融資、內部融資等多種融通資金辦法相互使用,提升資本市場成熟度,從不同角度完善策略辦法,才可讓上市企業加強風險預防意識,樹立保證機制。

  參考文獻

  [1]徐偉,顧有寶.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及風險控制[J].會計之友,2010(10).

  [2]於淼.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融資結構及其風險控制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2.

  [3]繆丹.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和控制權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

  [4]崔文華.我國航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2011.

  [5]陳婧.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問題研究——基於資本結構理論[D].中國人民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