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推薦優秀的產品設計美學論文3篇

優秀的產品設計美學論文

推薦優秀的產品設計美學論文3篇

  第1篇:產品設計美學與經濟審美

  文章首先敘述了產品設計美學及經濟審美的必要性,並闡明瞭其研究意義。分析了當前社會產品設計美學及經濟審美的發展及現狀,並對未來的發展及期望進行了闡述。

  1.問題提出

  當前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機遇。經過30年的發展,我們的財富獲得了巨量增長,但也遇到了新的瓶頸,傳統的資源配置型壟斷髮展模式越來越不可持續,基於價值增值型壟斷的發展模式正成為國家發展路徑的新選擇,並逐漸實現由製造大國向創新大國轉變。實現國家發展戰略轉型的一個最主要載體就是我們生產與創造出來的產品,提高產品的設計創新能力進而提升產品附加值已上升到國家的意志層面。

  提高產品附加值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提高產品的設計價值,提升產品的設計價值就不能迴避對產品的美學觀念研究。一直以來,我們的產品設計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低下,其背後更多的是因為產品設計的美學觀念陳舊,一直沒有與國際接軌。這需要我們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過程中尋找原因,洞悉國際發展的潮流和國內社會需求變化的趨勢,理清我國在產品製造與設計過程中的美學觀念演變過程及其動因。

  經濟審美化的趨勢是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經濟審美化對經濟的重要作用,在於企業把“美學作為一種戰略手段”,實現“企業美學的管理”,建立“企業美學戰略管理”。實際上所有的營銷活動都涉及到美學,比如新產品的開發和計劃、品牌管理、產品分類管理、服務管理、廣告和促銷、包裝、互動式媒體傳播,以及公共關心等。

  2.研究的意義

  產品設計美學的哲學內涵就是使產品更加符合發展的規律,能夠更好地滿足促進人的發展這個終極目標。生產方式的變遷、技術的進步、社會關係的變化都深深影響著需求市場,並最終影響到產品生產與設計的過程。當下這種潛在的市場需求變化正在推動產品設計美學發展的方向。

  實體經濟是經濟復甦與發展的關鍵,創新成為一條重要途徑。經濟審美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設計、技術及風格化,“美學”已經滲透到現代生產的世界,透過市場營銷、設計以及風格化,“影象”提供了對於軀體的再生模式與虛擬敘事模式,絕大多數的現代消費都建立在這個軀體上。美學已經滲透到現代生產中,商品具有文化屬性,並且這種文化屬性不再像蛋糕上的酥皮一樣,僅僅是商品的一種裝飾,而是溶入到了商品內部。

  經濟審美化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有助於推動我國的經濟轉型。同時,經濟審美化為美學研究開闢了新的、廣闊的空間。

  3.美學化現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改變了市場的供需狀況,市場由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推動了企業的產品研發設計速度,拓寬了產品生產實踐的空間和設計水平,並進一步影響了社會審美觀價值觀念的變化。

  對一個品牌來說,品牌識別的設計必須以美學為基礎,一個強有力的、以美學為基礎的識別,應當是贏得並留住顧客的新起點,而不是反面作用。可口可樂依靠品牌營銷獲得極大的成功,然而這種成功不是由於飲料配方、而是由於產品的審美化取得的。

  因此,只有對企業實際經驗活動進行美學分析,促進產品設計美學理論與經濟審美緊密結合,賦予美學鮮活的生命力,同時也才能為企業經營者改變思路,使企業邁向價值鏈高階、早日置身於先進製造業行業。

  好孩子集團是江蘇崑山市最大的民營企業。它的前身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家負債100萬的農村中學校辦廠。然而,它現在享有“世界童車之王”的美譽。好孩子集團取得的成績,正是推行產品設計美學與經濟審美化的結果。在好孩子集團的產品中,“爸爸搖,媽媽搖”的手推童車完美地體現了功能美。同樣,對於同一種產品,歐美市場和國內市場表現出明顯的審美差異,好孩子集團對於內銷和外銷產品顏色、造型都進行了不同變化。

  4.產品設計美學與經濟審美化的未來

  “工業設計”作為一門職業,誕生於20世紀初期。它的世紀涵義應該是“工業產品的藝術設計”,而不是機械的工業設計。工業設計是藝術、技術和科學的交融結合,整合性和跨學科性是它的本質特性,它要符合“實用+舒適+審美”。

  中國的產品設計在向西方學習的同時,西方的設計也在向中國學習。西方社會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都在中國古樸的文化思想中有所提及並給出瞭解決的建議。比如中國的一種潛在的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價值“天人合一”思想,它不僅在中國文化中最具有根基,同時它也滿足了設計文化的獨特性和當代性的特徵。

  因此,加強國內外創意力量的交流與合作,結合產品設計美學與經濟審美化聯絡,走有名族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才是未來之路。

  第2篇:現代體驗經濟模式下的產品設計美學探析

  產品設計本身是在工業革命中產生的,是人類在時代經濟、文化以及技術發展過程中的衍生物。因此,產品設計會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與變遷而向前發展。在體驗式經濟的大背景之下,人們對於產品設計也應當更加註重使用者體驗,在產品的設計當中融入更多的情感表徵,並在產品設計過程當中逐步加強對於消費者情感體驗的重視。

  一、體驗經濟對產品設計美學的影響

  在傳統經濟的環境之下,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往往注重的是產品的外形、功能性以及價格。而在體驗式經濟的大背景下,需要注重人們的體驗和感受,透過感官體驗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達到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引導和改變,從而使產品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和價值。因此,可以說體驗式經濟的到來,給產品設計帶來了十分重大的影響。

  此外,體驗式經濟的到來也同樣會給傳統產品的設計注入全新的活力。體驗經濟本身就融入了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感官體驗,並將企業作為為消費者服務的舞臺、產品作為服務的道具、環境作為消費的佈景,從而使消費者在商業活動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加美好的消費感受。

  二、體驗經濟下的設計美學

  當前,人們在現代設計的相關理論以及應用的基礎之上,結合“觸覺體驗”以及“美學視角”進行研究和發展,最終形成一門全新的學科——設計美學。設計美學與傳統美學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設計美學主要存在於物質領域,對於物質領域的事物進行研究。設計美學是一種為市場經濟服務的全新美學形式,同時,也是美學應用在資訊傳播領域的一種全新的體驗。

  從設計美學的形成以及發展來看,其在產生以及後來的發展過程當中與現代設計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同步性。首先,技術為主要核心的工業文明催生了現代設計的產生,而現代設計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設計美學的產生,並且對於相關的基本理論逐步的促成。第二,設計美學的研究立足於相關的藝術理論以及審美理論,人們在針對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以及現代設計與審美進行結合的相關問題上,提出了全新的途徑以及方式。因此,在此背景之下產品設計的美學也勢必會產生全新的發展。

  (一)人與物品之間的情感互動

  在體驗式經濟的背景下,人們更多追求的是一種不能被準確測定並且是不可預料的抒情價值。而在這當中能夠引起“詩意”反應的物品,則被視為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設計當中,設計師通常根據消費者的意向和感性思維來進行設計。由於社會本身已經進入精神文化消費的時代,因此體驗設計需要根據馬洛斯的“層級需求理論”,逐步擴大到自我價值觀念的實現以及消費者自尊心等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中。也正是因為如此,產品設計美學開始追求一種無法準確定義且不具有準確性的一種抒情目的,使人們對於設計的理解也隨之轉變到情感、想象以及思想等方面。因此,產品設計中的物品與使用者之間,也勢必會產生一種情感上的互動關係。

  (二)產品的形式與功能開始脫離

  產品的非物質現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層面當中:第一,從超薄發展到微型然後再到隱形。在光刻技術不斷髮展的背景下,人類已經可以製造出總寬度不超過100微米的齒輪以及連桿元件。微型化相關技術給設計師的設計觀念帶來了全新的變化,以往設計中的“形式追隨功能”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第二,從三維到平面,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消費者與產品之間憑藉網路資訊科技、遙控技術最終形成了自動控制技術。在此技術之下,消費者與產品之間憑藉資訊科技就可以進行互動,透過影象就可以對產品進行展現。而產品設計當中平面要素的加強,使得產品向非物質化的狀態發展。

  (三)主觀創造性的提升

  產品設計不同於藝術創作,因為藝術創作相比設計而言更加寬泛和自由,而設計師的工作有更多的客觀約束。因此,設計師需要將客觀的約束轉化為主觀的自由,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例如,美國摩托車設計師哈雷·戴維森沒有試圖設計出比川崎更快、比寶馬更可靠或者比木田更製作精良的摩托車,但是美國人都向往購買一輛哈雷摩托車。這是因為哈雷摩托車與自由、反叛的精神以及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產生了特定的聯絡,哈雷摩托車成為逃脫日常平凡生活的象徵。

  結語

  隨著體驗經濟的到來,工業設計己經由一門對產品結構進行規劃、設計為中心的學科,過渡到以研究設計對人的情感狀態及情感體驗的.影響為中心的學科。毫無疑問,未來的產品設計具有更加全面而立體的內涵,這將超越人們過去關於人與物品、功能與形式以及主觀與客觀三方面關係的認識,向時間、空間、生理感官和心理情感方向發展,而設計美學也會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3篇:產品設計中的設計美學探討

  一、設計與美學

  設計是一種想法、目標,以及為實現這種想法和目標所實施的一系列規劃方式,都稱為設計。他不是藝術領域所獨有,而涉及到各個方面和領域,包括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產品設計是根據人們的需求,對產品的造型、結構和功能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設計,從而生產出符合人們需要的實用、經濟、美觀的產品。這是我們通常理解中的產品設計。而廣義的產品設計則是包括人類所有的造物活動。從第一塊石器到今天的手機、電視、汽車和數碼產品都是人類創造設計成為產品的結果。

  美學是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創造活動的規律的學科。審美是人類的一種自我意識,美的本質和根源在於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審美價值一方面以外的物的塑造為條件,另一方面以人的感官和心理的塑造為根據,只有兩者結合,人們才能感知到事物的美。審美創造是一種把主觀觀念客觀化和物化的實踐過程。有兩種不同的審美創造:一種是藝術創作,屬於精神生產過程;另一種是設計創作,它為物質生產提供規劃方案。藝術創作的成果是以一定的物質媒介作為審美意識的載體,如繪畫以畫布或宣紙及各種顏料作為藝術媒介。它表現的是社會生活的映像,是一種觀念性的存在,並不構成社會的物質現實。設計創作把審美意象融入產品的構思,作為依據存在。設計的產品是具有實用、認知和審美功能的物質產品,從而構成人們賴以生存的現實環境和生活空間。

  二、產品設計中的“美”離不開美學的啟示

  由於傳統觀念影響,提到產品設計,很多人會認為是對產品進行美化而已,這種認識顯然是片面的。產品設計是一種技術實踐活動,也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它更需要科學技術和藝術的領悟和規律的認識。節奏與韻律、變化與統一、均衡與穩定、對比與調和等設計美學規律是產品設計中一直遵循的法則。優秀的產品設計是具有美學價值的。

  產品的美不是一種獨立自足的存在,而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產品的美感以及它營造的魅力體驗是產品實用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離不開與美學給人們的啟示。任何產品只要是供人使用的,都可以成為審美創造的物件。英國戰後第一代設計師,他的成名作是1965年阿達姆塞公司的麥瑞迪安系列浴室裝置。浴盆和馬桶原來是不登大雅的物品,很少作為人機工程學和美學的研究物件,既不好用也不好看,而他的設計不僅使它們方便適用,易於清洗保潔,便於安裝製造,而且也很美觀。再如美國亞歷山大?塞繆爾森設計的可口可樂玻璃瓶型,口徑、腹徑和底徑富於變化,輪廓生動,中上部直徑最大構成視覺中心,直線溝槽便於握持。既滿足容器穩定性、容量和飲用的便捷,又給人以美的聯想,設計者把功能的完善與人的知覺感受協調一致起來。

  人們在談到一種產品時常說:這種產品很好用,造型新穎很漂亮等等。這些評價已經不單純是對產品物質特徵的認識,而是把產品特性與人聯絡在一起。產品的美是產品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審美是人們感性直觀的活動,美是一種肯定性的審美價值,醜則是一種否定性審美價值,在兒童玩具中常會看到一些醜的表情和誇張神態的玩偶,雖然是醜的卻生動、自然,給人一種詼諧和生活的真實感。審美活動是一種感受性和創造性相統一的過程。美是最古老、最核心的審美範疇,美是形式,我們可以運用它,同時美又是生命,我們也可以感知。例如一把椅子符合形式美規律,給人以美感的同時具備舒適的功能,一把椅子如果好看,也可以增進其使用效果,使人坐著感覺更加舒適。

  三、審美創造在產品設計中體現和運用

  1.設計中的審美創造及產品設計的主觀創造性

  創造活動並非都是審美的,創造的結果也不一定都具有審美性質。創造性是標誌人的活動結果具有某種新穎性和獨特性,同時又滿足於人的需求。審美創造具有綜合性,它不僅要在技術性能上達到要求,而且給人以審美的感受。

  設計的審美創造正是實現設計活動中科學技術與藝術活動,是設計產品實現科技內涵與文化內涵的統一,既有技術性能又有對人的感性適應性。審美創造過程區別於一般創造過程,它不僅具有思維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情感性。需要是創造之母,對於審美創造來說,人的需要也是它的靈感源泉。人的需要反映著人的本質,這種需要是多樣、豐富的。產品是以滿足人的各種需要,設計師在從事設計活動時,應把握不同人和社會的需要,從而確立設計的定位和目標。如果人們的思想被固有觀念束縛,就會使人對於新的創造失去興趣。

  產品設計還應適應時代需要,適應於新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提高生活質量還可以豐富人的生活趣味。在科技方面,產品設計利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來提高產品生產和生活需求,使之有利於環境的綠色設計。現代設計逐漸把注意力從產品本身的實用性轉向對於消費者需要和社會需要的滿足,它使人不侷限於一種產品的改進,而從產品與產品之間、產品與人之間以及產品與整個環境之間的關係考慮問題。而美學也是對人與物的關係、功能與形式的關係、產品設計的主觀創造性和客觀約束性的關係的研究。現代設計與美學是息息相關聯的。例如某些產品的小型化,不僅帶來材料、空間和能源的節約,甚至改變了它的使用方式。日本索尼公司1955年推出了袖珍半導體收音機,是收音機可以隨身攜帶,這就擴充套件了它的使用場合。到1978年該公司又推出walkman袖珍收錄機,它是利用耳機收聽的,可以做無線電收音機用,也可做錄音機和外放功能,是個人收聽過程不會干擾他人,使人們在旅途、行走或等候時不再枯燥。這是一種嶄新的使用方式,由於它滿足了人們的一種潛在需要,所以很受人們歡迎,很快風靡全球。自動化電飯鍋的設計製造把人們從繁瑣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除了有蒸米飯的功能外,還避免了由於個人技術原因等不足而造成糊鍋事件,更好的幫助人們解決家務問題。

  2.產品設計中的審美創造體現產品的價值

  產品的審美創造並非單純滿足人們對產品的視覺感受,由於審美關係的存在體現了人與物件世界的和諧與豐富性,它應從形式與內容相統一去實現產品功能、結構與形式的協調統一,從而做到產品實效性與表現性的統一、使用性與外觀性的統一。這樣才能使產品的審美創造不是一種外加的裝飾和美化,而由產品自身形態中體現一種審美價值。

  產品的審美創造可以使產品精神功能得到發揮,有助於產品功能目的實現。家庭用品的設計要給人以家庭的溫馨和親切感,兒童生活用品應表達出童趣和天真。審美感受也是審美創造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它是一種伴隨著情感體驗的感知過程,也是一種感情色濃烈的認知活動。德國藝術評論家萊辛說:“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裡發現為美的東西,並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透過眼睛去發現其為美的。”在產品設計中,設計師既要甚於挖掘形象的意義蘊含,又要從整體的聯絡中去把握形象。德國設計家理查德?薩潑的檯燈設計便是利用槓桿平衡原理構成可調適燈具的經典範例。

  總之,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體現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心理等多種需求。現代產品設計使產品的定位成為設計和創造美的重心,更多地融入設計美學的運用。產品設計不僅要考慮功能因素,審美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審美價值能夠增加產品的價值,也能打動人心。由於每個時代的審美觀念的不斷變化,審美標準也隨著因素的變化而改變,產品設計也要跟上時代的審美要求,適應市場需求。設計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發揮著引導作用,而設計美學有助於人們的生活方式走向健康、科學,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