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電子商務下風險論文

電子商務下風險論文

電子商務下風險論文

  近幾年,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是伴隨其產生的各種風險也不客忽視,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電子商務下的風險論文,歡迎借鑑!

  摘 要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已逐漸成為中國的主流商務模式。電子商務不僅轉變了企業交貨方式和經營方式,也在改變消費者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高效率、低支付、高收益等巨大便捷的同時,電子商務的特殊性質使其在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風險問題。本文主要就電子商務的風險及其防範措施展開討論,以求獲得一些有價值的借鑑和參考。

  關鍵詞 電子商務;風險分析;防範措施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因特網開放的環境下,基於瀏覽器(或伺服器)應用方式,實現消費者商戶之間網上購物、交易和線上電子支付等各種商務活動的一種新型商業運營模式。電子商務在帶來巨大的便捷、商機和利潤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容忽視的風險,只有深刻認識這些風險並探究相應的防範措施,才能推動電子商務的健康、有序發展。

  1 電子商務面臨的主要風險

  電子商務以網路為媒介的商務活動特點,決定了其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風險。這些風險主要表現在網路安全、信用保障、商務稅收等幾個方面。

  1.1 電子商務的網路安全風險

  網路安全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保障。由於網際網路的相對開放性,網上執行的裝置、軟體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安全漏洞,使得相關企業與消費主體承受很大的交易安全風險。

  ①資訊資料的丟失和洩露。同一電子商務系統中,終端的電腦型號、作業系統及傳輸介質千差萬別,相容性問題可能導致電子商務系統中的資訊資料丟失。不法之徒可能會利用系統漏洞竊取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造成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檔案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商業機密或個人資訊洩露。

  ②資訊資料的篡改。商務活動中產生的大量資料是企業和消費者商業交易的基礎,資訊的完整性、真實性尤為重要。一些網路攻擊者可能會依靠各種技術手段入侵企業資料庫,竊取企業產品資料資料、客戶關係管理等資料群,或對傳輸的資訊進行中途的篡改、刪除、插入,使電子商務交易風險上升。

  ③電腦病毒問題。隨著各種應用軟體的開發與推廣,各種新型病毒及其變種相伴而生,病毒的攻擊使得網路系統或伺服器服務系統的作用在一定時間內完全失效,導致電子商務交易資料阻滯甚至丟失,嚴重威脅交易安全。

  1.2 電子商務的信用保障風險

  電子商務線上交易的`虛擬化,不可能讓交易雙方使用傳統交易的簽字方式進行有效保障,而虛擬市場中交易者信用道德、信用意向和信用能力的不確定,極易引發信用保障風險。

  ①消費者所面臨的信用保障風險。由於交易雙方資訊的不對稱性,作為買方的消費者難以掌握商家及與商品資訊有關的全部資料。一方面,商家所提供的商品資訊可能不夠準確,甚至有某種程度的虛假,給消費者造成模糊和誤導。另一方面,商家如果不能為消費者保質、保量、準時寄送購買的貨物;或者單方毀約,不履行交易。消費者在證據取得和保留上存在困難和風險。

  ②商家所面臨的信用風險。一些人在網路交易中透過偽造個人資訊,偽造銀行信用卡或匯兌憑證騙取賣方商品。特別是在到貨付款的情況下,以此逾期拖延或者拒付貨款的案例屢屢發生。

  1.3 電子商務的商務稅收風險

  從稅法的角度講,無論是直接電子商務還是間接電子商務都應該按時向國家繳納稅費。在目前,間接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品交易的稅收徵管及所繳納的稅費專案區別不大,商家須根據經營範圍和規模按傳統稅法規定繳納相關的稅收。但對於直接電子商務的徵稅專案及費率我國稅法還沒有明確規定。關於直接電子商務涉及的虛擬商品是屬於銷售商品還是提供服務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另外,電子商務交易主體的可隱匿性,交易過程的快捷性,交易憑證的無紙性、交易地點的不確定性,使得稅務機關很難確定徵稅物件、納稅環節、納稅地點、納稅期限,由此引發的商務稅收風險不可低估。

  2 對電子商務風險的防範措施

  針對網際網路體系使用的開放式TCP/IP協議給電子商務帶來的各種安全風險,我們不能被動、消極地應付,而應主動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維護電子商務系統與交易的安全。

  2.1 加強電子商務的安全技術保證

  透過技術手段,提高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在資訊的儲存、處理、釋出、傳遞、利用等過程中的安全保證,是防範電子商務風險的基礎性工作。

  ①資訊加密技術。在電子商務交易中對傳輸中的資料流及儲存資料進行加密,改變負載資訊的數碼結構,以口令、金鑰等對資訊的傳送、存取、計算機使用者的身份和相關資料內容進行驗證與鑑別,並及時更新資料完整性加密技術,實現對資料的安全保護。

  ②防火牆技術。在內網與外網、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介面上設定屏障,防止外部網路使用者未經授權對資訊資源的非法訪問,遮蔽特殊資訊或危險使用者,阻擋外部不安全因素。

  ③防毒軟體防禦。安裝正版防毒軟體,透過動態模擬反病毒專家系統自動監視各種程式動作,實時監控和掃描磁碟,殺死電腦病毒和木馬,清除被蠕蟲感染的檔案。

  2.2 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保障體系

  電子商務是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建立一個完整、高效的信用保障體系,才能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交易平臺。

  ①完善網路交易實名制。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建立網路經營主體經濟戶口,實行消費者網路消費的實名認證,便於對電子商務交易實行全國聯網一體化監管。

  ②建立網際網路個人誠信檔案。每個網路交易者分配一個永久有效的社會安全號碼,直接與個人交易的信用評級系統掛鉤,資信公司根據每個人的信用狀況出具資信報告,確定信用等級。

  ③完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利用專業的網上交易媒介和技術服務支援,防止單方面對交易資訊的生成和修改,有效化解風險。

  2.3 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徵管機制

  堅持稅收中性原則,完善與現階段電子商務相適應的稅收徵管機制,鼓勵與扶持國內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進行交易,以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首先要加快稅收徵管改革,運用網路稅收徵管軟體自動識別電子商務交易類別和納稅額。其次要建立靈活的徵稅方式,重視對來源地稅收管轄權的控制與落實。第三要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密切聯絡,獲取真實可靠的徵管資訊,防止稅款流失。

  參考文獻

  [1]江東.傳統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6(6).

  [2]宋玉萍.電子商務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範[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9(8).

  [3]劉曉紅.電子商務中的誠信機制及風險防範[J].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