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火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火科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火科學教案1
活動內容:
1、幼兒認識瞭解火的用處與危害。
2、知道著火時幾種自救的方法,並會報火警。
活動準備:錄影片、圖片、各種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課題
2、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認識火點燃火時,眼中看到的火是紅紅的,有火焰,火在燃燒時會達到很高的溫度。
3、幼兒瞭解火的益處
火是人類的好幫手,你知道火能幫助我們做什麼呢?
(火能燒飯、炒菜、取暖、照明……)
4、看錄影,幼兒充分了解火的危害
師:小朋友,知道嗎,用火不當,火就會造成危害,請看錄影
5、知道哪些物品容易燃燒,易造成火災
菸頭、蚊香、火柴、煤氣等
教師教育幼兒平時要遠離這些火種以免會造成傷害。
6、瞭解著火時幾種自救方法
a:用溫毛巾捂住口鼻,身體貼地面行走
b:用溼棉被把門縫堵住,靠近窗戶前呼救
c:著火時,不乘坐電梯,要走安全樓梯
請幼兒做模擬練習,報火警
7、幼兒分組動手製作禁火標誌,放在幼兒園、班級明顯位置
認識火科學教案2
[主要目標]
讓幼兒理解火的用途,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滲透目標]
透過幼兒親手做實驗瞭解火的燃燒需要空氣,進而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慾望。
[活動準備]
自制課件、錄音磁帶、實驗器皿、蠟燭、火柴各五套、消防車畫面若干。
[活動過程]
1、律動組織教學。
2、引入方法:
教師生動講述謎語,請幼兒猜謎並出示畫面,引出話題。
3、展開方法:
(1)火的發展:鑽木取火——打石取火——打火機、火柴——電子打火
A、教師提出問題:“最早人們是如何取火的?”
出示畫面,幼兒瞭解人們最早採用鑽木取火。
B、出示第二幅畫面,引導幼兒說出後來人們用打石取火。
C、出示第三幅畫面,打火機、火柴,讓幼兒瞭解現在人們用打火機和火柴取火。
D、出示第四幅畫面,爐盤灶,讓幼兒瞭解現代科技手段——電子打火。
E、提示幼兒還有什麼方式來取火?出示第五幅太陽光折射取火。
(2)火的用途和危害
A、生動講述故事《火苗弟弟》,引起幼兒對了解火的興趣。
B、提問:“火苗弟弟和火朋友做錯什麼了?”
“如果火爺爺不來制止他們,讓好朋友玩下去會發生什麼事?”
觀看畫面,火的害處。
C、提問:“後來火苗弟弟幫媽媽做什麼了?”
讓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完整講述火還有什麼好處。
D、教師小結:火能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電、冶煉等等,但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傷人、燒燬房屋和燒燬樹林。
(3)實驗瞭解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A、提出問題:火的燃燒還需要什麼?
B、教師講解實驗過程和幼兒應注意的問題。
C、解決問題,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中得出結論。
引導幼兒說出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教師小結:火的燃燒不光靠易燃物,還需要空氣。
(4)結合觀看防火措施畫面,瞭解火的危害,掌握日常防火方法。
A、提問:“小朋友能不能玩火?”鼓勵幼兒積極回答。
出示畫面,平時不能玩火。
B、提問:“火燒到你心愛的畫書,你會怎麼辦?”
出示畫面,起火用水潑滅。
C、提問:“自己身上著火怎麼辦?”
出示畫面,身上著火在地上滾。
D、提問:“房子裡很嗆怎麼辦?”
出示畫面,用溼布掩住鼻子往外衝。
E、提問:“房子快被燒掉,想什麼辦法撲滅?”
出示畫面,告訴大人或打119電話求救。
F、教師小結:教育幼兒平時不能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爐的.地方玩易燃物、放鞭炮;如果不慎燒了東西要用水潑滅;火勢太大應立即打求救電話119或告訴大人,以求得幫助;如果在失火現場應立即離開;如身上著火,就在地上滾動,壓滅火焰;如有濃煙就用溼布掩住鼻子,衝向門外;如果房子被大火圍困,應盡力呼救並想辦法在窗戶上繫好繩子滑下去。
4、結束方法:聽到呼喊救火聲,組織幼兒用剛學過的防火知識幫助他人救火。
認識火科學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火的一些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瞭解防火的簡單方法,培養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透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認識火》
二、活動準備
火柴、蠟燭,大小不同的三個玻璃杯,防火、滅火掛圖。
三、活動重點
瞭解火的用途,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匯入活動。紅光光,大大篷,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2、出示掛圖,瞭解火的發展。導語:火是怎麼來的呢?最早是鑽木取火,後來從打火石發明了火柴,科學的進步人們又發明了打火機,現在我們能用電子打火。
3、透過實驗瞭解火的特點。
a、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火苗的顏色(藍色、黃色、紅色),並透過觀察說出火能發光。
b、點燃蠟燭,讓幼兒用手靠近火,感受火能發熱。
c、瞭解火的燃燒需要空氣點燃三支蠟燭,把大小不同的三個燒杯蓋上。結果,最小的杯子因為裡面空氣最少,火熄滅最快,最大的杯子因為裡面空氣最多,火熄滅的最慢。
d、瞭解火怕水的特點。向燃燒的蠟燭上澆水,火會滅。
4、透過故事《火苗弟弟》,引導幼兒討論火的用途與危害。幼兒聽完故事後,教師引導幼兒回答:
a、火有哪些用途?(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電……)
b、火有哪些危害?(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燒傷人,燒燬房屋和樹木,引起火災)
5、讓幼兒觀看防火、滅火掛圖,瞭解簡單的防火方法。火的危害雖然很大,但是我們不用怕它,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識。
a、平時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煙花爆竹。
b、如果不慎燒了東西,立即報告大人或用水撲滅,火勢太大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得消防員幫助,並立即離開;如果身上著了火,就在地上打滾,壓滅火焰;如有濃煙就用溼布掩著鼻子,衝向門外;如果被大夥圍困,應盡力呼救,並想辦法逃出。
6、遊戲:著火了。教師說出一種著火的情況,幼兒做出相應的應對動作及模仿措施。
7、小結:總結活動內容,教育幼兒要學會自我保護。
五、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參觀消防員演習或請消防員給大家講解防火知識和故事。
教學反思:
安全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應把握時機。活動中,就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讓幼兒主動探索、並讓幼兒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
認識火科學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火的一些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瞭解防火的簡單方法,培養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火柴、蠟燭,大小不同的三個玻璃杯,防火、滅火掛圖。
三、活動重點
瞭解火的用途,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匯入活動。紅光光,大大篷,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2、出示掛圖,瞭解火的發展。導語:火是怎麼來的呢?
最早是鑽木取火,後來從打火石發明了火柴,科學的進步人們又發明了打火機,現在我們能用電子打火。
3、透過實驗瞭解火的特點。
a、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火苗的顏色(藍色、黃色、紅色),並透過觀察說出火能發光。
b、點燃蠟燭,讓幼兒用手靠近火,感受火能發熱。
c、瞭解火的燃燒需要空氣點燃三支蠟燭,把大小不同的三個燒杯蓋上。結果,最小的杯子因為裡面空氣最少,火熄滅最快,最大的杯子因為裡面空氣最多,火熄滅的最慢。
d、瞭解火怕水的特點。向燃燒的蠟燭上澆水,火會滅。
4、透過故事《火苗弟弟》,引導幼兒討論火的用途與危害。
幼兒聽完故事後,
教師引導幼兒回答:
a、火有哪些用途?(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電……)
b、火有哪些危害?(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燒傷人,燒燬房屋和樹木,引起火災)
5、讓幼兒觀看防火、滅火掛圖,瞭解簡單的防火方法。火的危害雖然很大,但是我們不用怕它,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識。
a、平時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煙花爆竹。
b、如果不慎燒了東西,立即報告大人或用水撲滅,火勢太大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得消防員幫助,並立即離開;如果身上著了火,就在地上打滾,壓滅火焰;如有濃煙就用溼布
掩著鼻子,衝向門外;如果被大夥圍困,應盡力呼救,並想辦法逃出。
6、遊戲:著火了。教師說出一種著火的情況,幼兒做出相應的應對動作及模仿措施。
7、小結:總結活動內容,教育幼兒要學會自我保護。
五、活動延伸帶領幼兒參觀消防員演習或請消防員給大家講解防火知識和故事。
活動反思:
在幼兒都掌握了報火警、逃生方法時,讓孩子完全體驗,投入於遊戲知識氛圍中。在教師生動的言語調動,引導下,師生共同學習。讓遊戲的方式對孩子知識的鞏固和深化。這種遊戲的形式演練是比較適合孩子年齡的發展特點的,在玩樂中獲得了知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