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教案範文

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教案

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氣候和環境。

  2、瞭解在不同的環境狀況,人們有著不一樣的生活。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66~67頁。

  教學活動及過程

  第一課時

  1、匯入。閱讀教科書第30頁第一段的課文。

  2、交流與講解。根據上次課所分配的探究任務,以及課後的準備,各小組彙報探究的成果。教師結合教科書第30頁的世界地圖及學生的彙報,穿插講授有關知識。

  知識要點:

  (1)由於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陽光照射的角度、強弱都會有差別,所以地球表面不同地區的溫度、氣候是不一樣的,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帶。

  (2)從地球中間的赤道向南、向北,在南、北迴歸之間的地區屬於熱帶;那裡陽關直射,終年炎熱。

  (3)從北迴歸線向北,北極圈以南的地區屬於北溫帶;從南迴歸線向南,南極圈以北的地區屬於南溫帶。溫帶地區基本上是四季分明的。

  (4)北極圈以北的地區是北寒帶;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是南寒帶,那裡非常寒冷,永遠是冰天雪地。

  (5)我國絕大部分地區處於四季分明的.北溫帶。教師在講授五帶時,讓學生同時觀察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並且正確地找出相應的地區。

  3、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1、匯入。“我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地區生活的人們,由於環境的差異,生產、生活有著很大的差別。地球上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不同地形環境,不同地形和氣候環境下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差異呢?”

  2、交流與講解。有關小組根據所分配的任務彙報對地球不同地區的探究成果。教師講解和澄清有關知識。

  知識要點:

  (1)生活在北寒的因紐特人,由於這一地區終年氣候寒冷,沒有什麼植物生長,他們都穿著厚厚的毛皮服裝,用冰雪建造房屋,只能以飼養馴鹿和狩獵為生。

  (2)生活在北溫帶的蒙古人有著強壯的體魄,他們居住在蒙古包裡,在遼闊的草原上游牧;北美洲的加拿大人、美國人的服裝,亞洲日本人的和服、朝鮮人富有鮮明特色的民族服裝,歐洲西部巴伐利亞人的民族服裝等以及這一帶人們居住的房屋,都與溫帶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是相適應的。這一廣闊的地區適宜從事農牧業。

  (3)生活在熱帶亞洲的東南亞人的筒裙、印度婦女身披的沙麗、阿拉伯人屋等,適應於熱帶炎熱的陽光和炎熱的氣候。

  3、教師總結。“透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在地球上不同地區生活的人們由於氣候環境的差異,地形環境的不同,生產、生活有著很大的差別。人類在地球的各個區域生存,從事著不同的生產勞動,以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適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反映了人類的智慧。”

  給教師的建議

  1、要準備好不同環境中人們生產、生活的圖片和資料。

  2、要準備好地球儀、世界政區圖、兩半地圖。

  3、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評價建議

  1、進行小組評價時,除了評價彙報內容的正確、豐富與否,還應當評價分工與合作情況。

  2、就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表現和能力給予評價,並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