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撈鐵牛課件
《撈鐵牛》講的是宋朝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時的八隻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讚揚了我國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懷丙和尚的聰明才智明才智。
教學要求:
1、瞭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學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熟悉、議論紛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懂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
教具準備:
掛圖、錄音、鵬博士軟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佈置預習。
1、解題,激發興趣。
板書課題後簡介本課主要內容。
2、提出預習要求。
二、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讀音及朗讀課文。
三、按照提示給課文分段。
1、指名讀思考練習2。
2、討論思考列出的四個意思,分別是講哪些自然段的。
3、在討論的基礎上,教給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為什麼要撈鐵牛?“議論紛紛”是什麼意思?人們為什麼事議論紛紛?可能會怎麼議論呢?一個和尚是怎麼說的?從他說的話,你看出了什麼?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了撈鐵牛的哪幾項準備工作?
3、默讀第三段,想一想,這段包括幾個自然段講了撈鐵牛的哪幾個步驟?(鏟沙拔“牛”;划船拖“牛”;一隻一隻全拖回)
4、鏟了泥沙以後,拴鐵牛的繩子為什麼會越繃越緊?為什麼能把鐵牛從淤泥裡一點兒一點兒向上拔?
5、齊讀第四段。
討論:什麼是“出色的工程家”?為什麼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五、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課文。
二、把準備工作與撈鐵牛的步驟聯絡起來體會一下,懷丙為什麼做那幾項準備工作?
三、把全文聯絡起來體會一下,為什麼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1、懷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慮周密細緻;3、具體步驟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練習用“熟悉”“議論紛紛”造句。
1、從課文中找出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並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評議。再把造的句子寫下來。
五、複習鞏固生字詞。
1、檢查生字詞讀音。
2、討論:哪些容易寫錯,寫的時候應注意什麼?
3、將“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抄寫3遍。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拓展閱讀:《撈鐵牛》課文
宋朝時候,有一回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黃河兩岸的八隻大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裡。
洪水退了,浮橋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鐵牛陷在河底,有哪個大力士能把它們一隻一隻撈起來呢?人們正在議論紛紛,一個和尚說:“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和尚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八隻鐵牛沉在哪兒。然後讓人準備了兩隻很大的木船,船艙裡裝滿泥沙,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船停穩了,他再叫人把兩隻船並排拴得緊緊的,用結實的木料搭個架子,跨在兩隻船上。又請熟悉水性的人帶了很粗的繩子潛到水底,把繩子的一頭牢牢地拴住鐵牛,繩子的另一頭綁在兩隻大船之間的架子上。
準備工作做好了。和尚請水手們一起動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鏟到黃河裡去。船裡的泥沙慢慢地減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鐵牛的繩子越繃越緊。船靠著水的浮力,把鐵牛從淤泥裡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鏟光了,鐵牛也離開了河底。和尚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讓水手們使勁把船划到岸邊,再讓許多人一齊用力,把水裡的鐵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這樣的辦法,把八隻笨重的鐵牛,一隻一隻地拖了回來。
這個和尚叫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