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正知見是學佛的最關鍵要領美文

正知見是學佛的最關鍵要領美文

正知見是學佛的最關鍵要領美文

  佛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又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七佛傳法偈告訴我們“悟得身心本性空,是人與佛何殊別”。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結,是用三句話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說得更清楚明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是觀最重要!怎麼才能真正如是觀呢?對一切境界、一切人事物,一切法不加自己的一點意思、分別心,保持絕對的現量境。是個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在知道現量境的同時,明瞭一切境相是幻有體空,境相是因緣聚合顯現的幻影,千萬不要當真,不要分別執著,更不要愛憎取捨。面對一切幻境幻相,如如不動分別執著心,即是如是。如是就是如如不動心,而又了了常知一切相、一切境界是怎麼回事,就在應該面對的一切幻境相中,不執著一切的幻相幻影。因為自心明白這一切的虛幻境相是種種條件聚合的.一時幻影,一時的水泡泡。一切境相的本質是空,一切境界的當體即空無一物,沒有一點可取、可求、可得的東西。明白了這一點,名之為空性慧。具備了空性慧,自然就不著相,不執著一切境界。

  正如佛在《圓覺經》中所說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不作方便,亦無漸次,自得解脫。”又如佛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名之為如來真實性,又叫如如不動的靈知空性,又名佛性、自性。就是如實如是而知而覺而明瞭。知一切相皆空、皆幻、皆不可得。能做到不著一切幻相,即名之為見性。也就是見一切相,不執著一切相為實有,明瞭一切相的當體即空,當體即是無所有,沒有一點東西。就在自己應該面對的境界相中,當下明空,當下不著。這就是若見諸相,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執著、不分別、不愛憎。見一切相不動心,即名見真佛、見法身,又名之為見如來真實性,也就是明心見性,又名之為正知見、佛知見、解脫知見,又名之為大智慧。從大智慧中再起妙用,名之為大慈悲心,又名之為大菩提心。不著相即無我,無我即無私心,無私心即無煩惱,無煩惱即無生死輪迴,無輪迴即得解脫,解脫自得安詳真快樂,真快樂即得真自由自在。只有自己真正得到自由自在,不再被任何事物牽著鼻子走,不再對一切幻境幻相動愛憎心,才能真正從空性智慧心中自然妙用,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讓一切有緣的眾生都能破迷開悟。從睡夢中趕快覺醒,不再迷惑顛倒,不再生死輪迴,不再繼續著相受苦。

  要做到不著相、無愛憎、無煩惱,必須先從正知見入手,也就是要明理,要真正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真實義。只有真正明白清楚、真正通達一切人事物、一切境界相,確實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確實一切有即是空,一切相即是幻,真正認可、真正承當,不再有一絲一毫的疑惑,才能真正放下不再執著,只有真正放下不著相,才會有真正的正確知見,才能真正去除世智情見、邪知邪見,才能真正遇事不動心,事事不著相,真正清淨無為無不為,自在解脫。

  這不是空道理,更不是空想妄想,而是要真做、真幹、真放下,只有放下,別無二路可走。自心不放下,還有牽掛,還有分別執著,不可能有正知見。沒有正知正見的人,不可能得真實的清淨解脫。這一點我們不能馬虎,一定要認真對待。先從放下身心世界,去掉自私自利入手。這是正法正道,這是唯一的正確解脫大道。舍此道再求名利情愛,分別執著,決定墮落。自己可以考試自己,只要自己還有私心,還有我執我見,我的牽掛不放,自己的心能安定、能清淨解脫嗎?正是有道無道,自己知道,這是騙不了自己的事。只有萬緣放下,別無二路可走。

  轉境歌

  一切境相自心現,心會轉境最關鍵。

  明瞭自心為根本,一切萬法為心現。

  心能做魔能成佛,佛魔皆由自心做。

  明白自心管自心,管住自心不做魔。

  逆來順受心認賬,生死痛苦心安詳。

  為何自心能轉境,明白有相皆虛妄。

  為何心中有煩惱,皆因執迷著幻相。

  知幻離幻當下覺,覺知空性不著相。

  一切境界由心生,心能轉境自安詳。

  天上天下本無事,小人是我逞瘋狂。

  放下小人我我我,心空靈知最吉祥。

  智慧心能轉逆境,順逆無著無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