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錄>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通用5篇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通用5篇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1

  區域名稱:生活區

  觀察物件:昊昊

  記錄者:xxx

  觀察重點:能安靜參與遊戲,有良好的遊戲習慣。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昊昊和幾個要好的同伴在活動室的一角玩。玩著玩著有一個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別的地方去了。昊昊一看急了趕過去想把她拖回來。那個孩子見昊昊追來急忙快速躲閃。一來一去結果變成了你追我逃。她們倆在孩子中竄來竄去好幾個孩子差點讓她們撞倒。見此情景我忙阻止了她們,要她們注意安全。聽了我的話她倆又到一邊玩去了。於是我就設法轉移她的注意力。

  行為分析:

  也許是昊昊覺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許是剛才玩得還沒有盡興,總之一會兒昊昊又提議玩起追逃的遊戲來,看來今日她對捉人的遊戲發生了興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評都不是好辦法,孩子可能會口服心不服,說不定還會產生逆反情緒。

  教師後續的支援:

  昊昊各方面本事較強,我在表揚陽陽是教師的小幫手的同時,向她指出剛才奔跑的不足,並請大家討論ㄊ夷諼什麼不要奔跑,室內奔跑會有什麼後果,昊昊聽了連連點頭。

  教師注意運用有效的策略,讓孩子在愉快理解的同時不露痕跡地投入與另一個活動中去,孩子不但能愉快的理解,還能在以後都做的很好。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2

  所在區域:益智區

  幼兒活動情況記錄:

  “老師,我不會打結。”欣欣一臉的愁容向我請教。“欣欣你已經把毛線的一頭串了過去,非常棒,那還有另一頭,你覺得應該怎麼串呢?”“恩,用毛線的另一頭串。”“恩,欣欣很棒。”欣欣聽了我的鼓勵話,就接著做遊戲,旁邊的謝斯涵就問:“老師,你看我打的結對嗎?”“你看上面的結打在了反面,而你的結打在了正面,你覺得對嗎?”“不對,我不會改。”她一面看著手頭的毛線發呆,一面說。“先把毛線拆了,然後再看看前面的結是怎麼打的,學習下,模仿下,再來試試,好嗎?”她點了點頭。

  行為分析:

  綱要中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在活動中,很多幼兒由於精細動作發展的還不是很好,所以在製作手工藝品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困難,特別是打結,串毛線等,都是細小的動作,靠的是小肌肉群。因此不但讓孩子要學習一些製作的小技能,而且也要鼓勵孩子大膽的去嘗試製作。透過自己的嘗試,即使不成功,或者不完美,都沒有關係,只要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在完成製作,那便是的。

  後續支援:

  在幼兒製作的過程中,可以提供一塊指示牌子,讓幼兒按照牌子上的指示來進行活動,減少語言提示。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3

  區域名稱:表演區

  觀察物件:小雨

  觀察重點:能否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有必須的交往本事。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又到了區域活動的時間啦,在今日的活動中,孩子們顯得異常有興趣。一走進表演區,孩子們就立刻拿起區域角內的表演器材開始了他們的遊戲活動。孩子們先拿起了服裝進行打扮自己,然後帶上了動物頭飾進行了動物晚會,孩子們的動作也做的形態各異,有的模仿小動物,有的模仿一些奇怪的動作。這時,小雨穿上了環保服裝,開始了她的表演活動。玩著玩著她又當起了小教師,做了小主人,帶領著其他小朋友開始了他們的表演遊戲。

  行為分析:

  在一次次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表演區的孩子越來越多。另外,孩子們十分喜歡帶著那些頭飾、服裝進行表演。從中我發現孩子們十分喜歡模仿小動物或者成人。活動中,小雨當起了小主人能夠帶著小朋友一起遊戲。教師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己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起遊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

  教師後續的支援:

  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己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起遊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4

  觀察時間:20xx.3.2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幼兒:張妍

  觀察目的:讓幼兒明白小便要告訴老師不能小在身上

  觀察資料:

  這天戶外活動的時候,由於孩子們玩的都很興奮.老師讓小便的時候,只有幾個小朋友去.過了一會兒,我們就發現張妍的褲子溼了,我想肯定是尿褲子了.我去問他:“你褲子怎樣了?””出汗的”他說,我也沒有再說什麼,之後回班換褲子的時候,問他是不是尿溼的,他說是的,我告訴他以後想小便必須要先跟老師說.

  觀察分析:

  由於孩子戶外時,玩的很投入,有的孩子意識控制不住,尿褲子了,這些是有情可原的孩子不願意承認,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愛怕老師批評;二是因為自尊心的原因,不願意讓其他小朋友笑話他.

  策略及措施:

  1、老師在分析了原因之後,就應在維護孩子的那幼小的“自尊心”的前提下,讓他認識到自我的錯誤,並能讓他減少同樣事件的發生

  2、教師應及時的`和家長交流與溝通,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家園合作來幫孩子消除一些不良的習慣.

中班益智區觀察記錄5

  觀察地點:益智區

  觀察時間:隨機觀察

  觀察物件:劉x

  觀察過程:最近在益智區投放了筷子,結合益智區的數學盒進行按數夾物的活動。我和他們一起玩,以便指導幼兒用筷子的方法。我說:“我先夾”,於是在“1”的盒裡夾了一個小球,其他的孩子依次夾取,到趙元辰時,已是最後一個數字“6”,我問:“這是幾?”元辰說“是8”其他的孩子說“不對、不對”,元辰又說:“是9”。我就問旁邊的劉暢:“他說的對嗎?”劉暢臉都紅了,緊張的說:“不知道”。於是我們又把那個數字兒歌背了一遍,元辰才改了過來,我們又繼續夾起來。

  分析:元辰在各種活動中表現比較突出,他接受能力較強,愛動腦子。我原想就指導劉暢的,劉暢對數的概念較模糊,因此平時對他的指導較多,但是在區角活動中,發現了元辰(我認為他很明白)對數還是模糊的,對數還有混淆,這也說明有部分幼兒對數的認識不是非常清楚,在集體活動中不易發現,因為在集體活動中幼兒易模仿和從眾,使老師不能全面的瞭解每個幼兒。

  措施:在生活的各環節加強對數字的認識,在區域活動時多觀察幼兒,指導幼兒對數的實際意義的認識,並做有效記錄,小組活動時全面瞭解每個孩子的發展的程度,益智區更換材料,增強趣味性,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