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範文(通用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透過讀這篇童話故事,讓學生懂得遇事要動腦筋,多思考,不能光聽別人說,自己一定要去試一試,找到解決的辦法。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透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做事情要動腦筋,要自己去試試,才能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教師出示一張小馬的圖片)今天它要給我們講一個故事,想聽嗎?
問:你們想知道小馬是怎樣把麥子馱到磨坊去的嗎?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小馬過河》。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為什麼過河?怎麼過的?過河了嗎?……)
二、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小馬為什麼要過河?它是怎樣過河的?最後過河了嗎?
(二)學習第一、二段:
1、小馬願意去幫媽媽做這件事嗎?你從哪裡知道的?
2、透過朗讀來表達小馬很樂意幫媽媽做事。
(二)學習第三、四段
1、小馬馱著麥子、唱著歌兒王磨坊走去,可是,它怎麼停下來了?小馬遇到了什麼困難?自由讀3、4段。
①小馬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想的?
理解“為難”:小馬想到底能不能過去啊?是過去還是不過去呢?它覺得很為難。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讓你為難的事,請你說一說。
②讀句子,感受小馬因為不知道能不能過河而感到為難。
2、正在小馬覺得為難的時候,它遇到了誰?貼上老牛的圖片。
老牛覺得小馬能過河嗎?為什麼呀?(出示幻燈片)板書:很淺
請學生到黑板上指出“剛沒小腿”在哪裡。
3、河水剛沒老牛的小腿,所以老牛覺得過河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對小馬說時,說多輕鬆啊!你能像老牛一樣的讀讀這個句子嗎?
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
4、聽了老牛的話,小馬是怎樣做的?快讀一讀。
你能給“立刻”換個詞嗎?(小馬聽了老牛的話,連想都沒想,就要趟過去。)這句話該怎樣讀呢?
5、老牛覺得小馬能過河,可是有人不同意,你知道是誰嗎?
它為什麼不同意小馬過河?
(出示幻燈片)朗讀句子。板書:很深
6、松鼠的夥伴就淹死就在這條小河裡,他眼看著小馬就要下河,準備趟過去,這時松鼠候心情怎樣?(緊張、著急)你從哪裡知道的?抓住詞語感受松鼠的緊張、著急、擔心。
你想噹噹那隻著急的松鼠嗎?
指導學生朗讀松鼠的話。
7、聽了松鼠的話,小馬有什麼反映?他為什麼會感到很吃驚?(牛伯伯和松鼠一個說水淺,一個說水深。)為什麼他們會有不一樣的意見呢?你能動腦筋告訴小馬嗎?
8、可是小馬動腦筋了嗎?他是怎麼做的?
(四)學習第五、六段:
1、小馬回到了家裡,媽媽是怎麼對他說的?有沒有像老牛和松鼠一樣,告訴小馬能過去或者是不能過去?讀小馬和媽媽的對話,想想媽媽對它說了些什麼?讀5段。
理解媽媽的話:光:只。不能只聽別人的話,別人說得對不對,要動腦筋想象,有必要的話還應該親自去試一試,才能把事情做好。
2、媽媽為什麼就這麼放心地讓小馬去試一試?小馬會有危險嗎?讀第六自然段。
3、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後,真的去試了試,結果和老牛、松鼠說的一樣嗎?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因為小馬不像(老牛那樣高),也不像(松鼠那樣小),所以他覺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老牛、小馬和松鼠三者間的高矮關係。
4、展開想象,說一說:小馬過河後會說些什麼?
(早自己試試就不至於耽誤時間了。接受教訓,以後多觀察、多思考。……)
三、總結延伸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自己動手試一試,解決你遇到的困難?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讓我們為難的事的時候,不能只聽別人說的對不對,要動腦筋想一想,有的時候還要在長輩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把難題解決,把事情做好。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小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去,松鼠說水很深,他的夥伴昨天剛被淹死,不能過。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文章篇幅較長,涉及的事物較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教師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對故事情節已很明晰,語言發育還較薄弱,對故事中的道理還不能有深刻的理解,需教師層層點撥,習得語言,習得道理。
三、教學目標:
1、能按課文中的對話提示語,讀出句子應有的語氣。
2、透過朗讀、表演、給動畫片配音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遇事要自己動腦精親自嘗試的道理。
3、繼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感受學習的快樂。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老牛、松鼠說法不同的原因,進而理解老馬說的話中包含的道理。
五、教學準備:
1、小馬過河的多媒體課件。
2、老馬、小馬、老牛、松鼠的頭飾。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設疑激趣感知課文大意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小馬過河》這篇課文。同學們高興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由課題你想到了什麼呢?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到了這麼多的問題!請大家把課文翻開,我們一邊讀一邊理解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2、聽課文範讀,出示字卡用橫線劃出生字,思考問題:小馬為什麼要過河?
3、訓練說話。
小馬為什麼要過河?(要幫媽媽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馬要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房去。)
組織學生討論:要是把磨房所在地點“河對岸”說進去,那就表達完整了。你看應該加在哪裡?(磨房前面)
4、學習字詞。
認讀生字新詞——正音。個別生字組詞:願試匹突趟淹;“沒”區別字音;淺的反義詞
二、認讀生字,理清課文脈絡,學會歸納概括。
1、指名分自然段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思索並回答問題: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小馬幾次從家裡來到河邊?每次的結果怎樣?
2、梳理課文脈絡。(板書:過不了河蹚了過去)
3、口頭填空。(出示小黑板)
課文先寫小馬為什麼要過河,接著寫小馬()的情況,老牛說河水(),剛沒小腿,能趟過去。小馬()跑到河邊。松鼠說河水(),淹死過他的夥伴,不能趟過去。小馬()收住腳步,然後寫老馬(),最後寫小馬()。邊引導學生填空邊歸納過河原因、過河經過、老馬教育小馬、小馬嘗試過河分別在那幾個自然段?
三、逐段讀講,朗讀表演,具體理解。
指名讀第1段(1、2節)
(1)什麼事使小馬高興得連蹦帶跳?(出示動畫課件引讀)
(2)怎樣讀才能表現出小馬當時的心情?如“連蹦帶跳地說”,寫出小馬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表示小馬願意做事。還可以換上“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詞語。
(應以天真、活潑、高興而又肯定的語氣讀。)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提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幫媽媽做過事嗎?誰來說說你幫媽媽做過什麼事?心情怎樣?我們的新朋友小馬長大了也能幫媽媽做事了,想知道它幫媽媽做了什麼事嗎?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第14課《小馬過河》,教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們最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讓我們帶著大家的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或問同桌,也可以請教老師。再數一數共有幾個自然段,並標上序號。
2、按自然段讀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小馬為什麼要過河呢?
4、小馬在運麥子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出示課件)
5、這時它找誰幫忙?
6、指導朗讀小馬與老牛的對話。
7、聽了老牛的話小馬是怎麼做的?快來讀一讀:出示課件,比較句子。
8、正在小馬準備過河時又發生了什麼事?指導小松鼠與小馬的對話。
師:是啊,生命是有限的,誰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那麼,老牛說是淺,松鼠說是深,面對如此為難的問題,小馬是怎樣做的?
9、媽媽是怎麼說的?小馬是什麼表情?什麼是難為情?
10、開火車讀第七自然段,你覺得媽媽的話中,哪句話使你最受教育,用筆畫下來,讀一讀。
11、理解媽媽的話。
12、現在你們想不想知道最後小馬過河了嗎?怎麼過河的?
三、延伸課外、拓展知識。
1、充分發揮你們的想象力,說一說,小馬過河後會說些什麼?
2、透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小馬開始的表現和行動說明小馬是一匹怎樣的小馬?現在你是怎樣看小馬的?
3、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問題嗎?你是怎樣做的?
4、生看黑板說一說學習了這一課知道了什麼?懂了什麼道理?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小馬過河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
1、認讀9個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小馬為什麼要過河?過河時會遇到什麼困難?結果怎樣?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小馬過河》。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讀文
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自讀自悟中體會課文內容。)
3、同桌互讀,互相糾正字音。
4、分角色朗讀。
5、自由彙報讀懂的內容。
6、師歸納。
識字
1、師:(出示生字)組詞並講認字方法。
2、注意個別字的讀音。
3、自由認讀後測讀看誰記得又快又準。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讀這篇課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請大家準備一下,誰願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請同學讀課文)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小馬過河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認真分析理解課文。
2、在朗讀中理解深刻道理。領會聽與做的關係,學會實踐。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認真分析理解課文。
2、懂得道理。
教學難點
懂得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勇於實踐,在實踐中找答案。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看誰認得快,讀得準。
1、出示生字測讀。
2、出示句子測讀。
二、自主實踐,互動感知。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解的詞語。
2、再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問題。
同樣一條河,為什麼牛伯伯說的與小松鼠說的不一樣?
3、圍繞問題討論做試驗。
4、講講讀懂的內容並朗讀全文。
5、讀了課文,大家認識了什麼道理:
6、齊讀小馬媽媽的話。
7、為什麼小馬趟過去時發現河水沒有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沒有松鼠說的那樣深?(因為馬比牛矮,比松鼠高。)
8、思考:小馬從磨坊回來後會對媽媽說什麼?
三、拓展。
思考:在我們身邊有類似小馬過河的事情嗎?
四、課外作業
把故事講給媽媽聽。
板書設計
牛伯伯淺《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小松鼠深動腦筋,試一試媽媽試
教學反思
分角色反覆朗讀,可以很快使學生進入情境,瞭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初次嘗試讓學生簡述故事大意,只有個別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大致能說,多數還是在講述細節內容,不過相信堅持下去,能說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多。
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故事裡蘊含的道理,而是讓他們先各抒己見,然後再統一認識,這樣既重視了孩子們的能動性,對學生思維的訓練也很有好處。
在解決課後問題時,(小馬從磨坊回來後會對媽媽說什麼?)我讓學生直接對我說,把我當成老馬,我做出相應的肯定,那一刻我們彼此感覺特別親切,眼淚竟在眼圈裡打轉。有個學生竟說:“老師,你的孩子可真多啊!”
學生很喜歡結合實際的拓展部分,當他們說不到點子上時,我隨機舉了個例子,(羅冰儀要買桔子,愛吃酸的劉金波說那桔子一點也不酸,愛吃甜的李靜怡說酸死了,你應該怎麼辦呢?我說得聲情並茂,孩子們聽得趣味盎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感覺走入文字,在走出文字,進而走入生活,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小馬過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的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紮紮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
這課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他的夥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
二、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朗讀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
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要親自去試試,明白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明白媽媽的話,懂得做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要親自去嘗試。
教學難點:使學生明白,同是一條河,為什麼老牛和松鼠說的不一樣。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詞。
教師準備:準備情景表演時需要的頭飾,製作相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老師提前佈置大家預習《小馬過河》,接下來老師就檢查你們的預習情況。
1、讀出在課文中圈劃的生字、新詞。
2、課件檢查學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3、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內容
1、教師範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過渡語: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既然是事情的發展為順序,就有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我們把這篇課文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3)寫小馬往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這是起因。第二部分:(4——7)寫小馬不知河水深淺,他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是經過。第三部分:(8)寫小馬最終透過自己的嘗試過了河,而且還明白的一個道理。我們按照這三個部分逐一學習。
2、學習第一部分。
(1)請學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想小馬為什麼要過河?他遇到了什麼困難?
(2)小馬願意幫媽媽做事嗎?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的?(詞釋:蹦蹦跳跳)
(3)還有“怎麼不能?”是一個反問句,表達了很肯定的態度,說明小馬很想向媽媽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4)小馬來到河邊,他心裡是怎麼想的?你能從小馬的心理活動中體會到什麼?
(5)指導朗讀老馬和小馬的對話。指名練讀。
過渡語:小馬這時離家太遠了,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他都向誰求助?他們是怎麼說的?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
3、學習第二部部分。指名讀課文4——7自然段
(1)小馬先去問誰?是怎麼說的?
(2)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3)你能像小馬一樣也用“,請您告訴我?”這樣的句式來說一句話嗎?
(4)老牛是怎麼回答小馬的?該用什麼語氣來讀?
(5)小馬聽了老牛的話,他的反映是什麼?
(6)小馬正要過河時誰攔住了他?(松鼠)松鼠是怎麼做,怎麼說的?
(7)我們能體會到松鼠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8)用什麼語氣來讀松鼠的話呢?
(9)此時小馬的反映是什麼樣的?
(10)我們看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以後的兩次截然不同的反映,你能從“立刻”、“連忙”中體會到什麼?
(11)感到矛盾的小馬只好回家問媽媽了。當媽媽問他怎麼回來時,小馬的表情是什麼樣的?是怎麼說的?
(12)小馬為什麼會難為情呢?解釋省略號的用法,並強調與下文的省略號的用法是一樣的。形象的表現了小馬難為情的'感覺。
(13)當小馬把剛才在河邊發生的經過告訴媽媽,想得到媽媽的答案時,媽媽直接告訴了小馬嗎?媽媽是怎麼對小馬說的,有兩次話語,請你把語句找到,自由的讀一讀。
(14)媽媽說的話要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除了剛才文章開頭媽媽說的話所必須的語氣以外,還要在關鍵詞上重讀,體現出媽媽的良苦用心。
(15)學生適讀。
過渡語:有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話語,相信小馬再次來到河邊時,一定能勇敢、堅定的去面對困難,我們學習課文的最後一部分。
4、學習第三部分。
(1)齊讀最後一段,想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
(2)請同桌討論,同是一條河,為什麼老牛、松鼠和小馬他們說的不一樣呢?
(3)彙報的同時板書,並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他們每一個人的感受。
(4)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5)想像一下,小馬過河回來以後,會對牛伯伯,小松鼠和媽媽說什麼?假如你就是小馬,你想對誰說什麼?
5、為了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角色,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
6、表演課文內容。(帶上頭飾)
(三)總結全文。
我們在邊學邊玩中掌握了知識,懂得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思考問題,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課下自己編一個小故事,主要人物有:你自己,大象和小兔。大象和小兔要過河,問你河水的情況,你要如何告訴他們。
板書設計:
小馬過河
動腦筋試一試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6
【知識技能】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按課文中的對話提示語,讀出句子應有的語氣。
【過程與方法】
1、透過朗讀、表演、給動畫片配音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遇事要自己動腦筋親自嘗試的道理。
2、續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及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課文內容,懂得遇事要開動腦筋,具體分析,勇於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老牛、松鼠說法不同的原因,進而理解老馬說的話中包含的道理。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教師出示小馬圖片)對,是一匹可愛的小馬。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小馬過河》。
(教師板書課題)齊聲將課題讀兩遍。
(二)檢查預習
過渡:請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課件出示:預習要求)
A、結合圖畫,自由讀文,讀通順流利。
B、讀正確生字新詞。
C、讀好長句子,讀準節奏和停頓。
1、圖片中,什麼地方?都有誰?在幹什麼?
(學生試說:小馬準備過河,松鼠說水太深不能過,黃牛說水很淺可以過。)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63頁,把書端好,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字詞識讀
同學們課前已圈出生字,藉助拼音認讀了生字詞,這些生字能讀正確嗎?
(課件出示)
同桌互讀生字,用心聽,他讀得是否正確。
指名讀第一行生字,如果讀對了大家就跟著讀一遍。重點指導:
(課件出示)
自由練讀,同位輪讀,指名讀。注意“淺”是前鼻音,“坊、擋”是後鼻音。
3、檢查課文朗讀
小朋友們詞語讀得這麼好,課文能讀正確流利嗎?
(1)同桌合作輪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地就給同桌豎起大拇指,不正確的讓他多讀幾遍,我請讀得用心,聽得專心的同學展示。(注意讀書姿勢:雙手捧書,眼離書本一尺)
(2)自由讀全文,爭取讀得正確流利。
(3)指名朗讀課文,聽老師範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本文主要寫小馬想要馱著一袋子麥子到磨坊磨面,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不知該不該過去,後來親自試試,就過去了。)
4、指導識記和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課件出示。
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形結構,指名說。
(2)識記生字。
我們有什麼好辦法識記住以上漢字?
A、加一加:“原”加“心”,就是“願”,“音”加“心”,就是“意”,“訁”加“亥”就是“該”,“亥”加“刂”就是“刻”,“扌”加“卓”就是“掉”。
B、猜謎語:“大橋上下雨紛紛”就是“突”;“冬雪紛飛揚素絮”是“麥”。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書寫“麥、該、突”,(課件出示)
“麥”下面是“夊”,不是“攵”。
“該”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注意右面是“亥”。注意第第六筆是撇。
“突”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個“穴”,下面的“犬”,不要寫成“大”。
(4)認真讀貼,描一個寫一個。注意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足安。
(5)展評學生的書寫。
(三)當堂檢測,鞏固學習。
《小馬過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讀書讀得非常投入,有的同學甚至是聲情並茂,我想採訪一下,你已經讀了幾遍書?(五遍?)哦,真好。你呢?(九遍?)真多。那你呢?(大概十五六遍吧!)怪不得你讀得那麼好,老師也要向你學習,多讀書,讀好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小馬過河》。
二、學習新課:
1、朗讀關。
⑴這節課,我們要去闖五道難關,有沒有信心?第一關是朗讀關。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
⑵先請你們在小組裡大顯身手,如果你認為哪個同學讀得好,就請你用自己的方式來誇一誇他。
⑶每小組選一名小選手來參加班級的朗讀挑戰。
⑷誰來評一評小選手們剛才的表現?
⒉生字關。
⑴我們已經站在第二關的門口了,第二關是生字關,你們看,生字朋友已經在等著我們呢!誰想和它們交朋友?已經認識了的請你介紹給大家。
⑵讀得這麼好,看來同學們和它們已經是老朋友了。能不能告訴老師你們是怎麼結識的?
⑶剛才,老師聽這些生字朋友說,想請同學們幫一個忙,它們想請你們幫它們找個合適的好夥伴,誰來?
⒊辯論關
⑴同學們已經順利地闖過了兩關,現在我們要智闖第三關。認真看書,邊讀邊畫老牛、小馬、小松鼠的圖片。
⑵看黑板上的老牛、小馬、小松鼠是否合適?從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說明理由。拿起筆來,認真的讀一讀,畫一畫。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下。
⑶把你想說的理由交流一下。
⑷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幾個句子。
①誰來讀小松鼠的話?這隻小松鼠挺著急的,誰還想讀?多善良的小松鼠啊,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②誰來讀讀老牛的話,這位牛伯伯讀得怎麼樣?老師也覺得真好,就這麼讀。
③小馬過河了,他的感覺是什麼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⑸你們看,同樣的一條小河,老牛說河水很深,松鼠說河水很淺,這是什麼道理?他們說得對不對?
⑹你說對,你說不對,再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呀,這位同學覺得他們說得又對又不對,到底誰的意見正確呢,我們先請認為對的同學說明理由,再請認為不對的同學說明理由,最後請認為又對又不對的同學也要說明理由。
⑺同學們剛才的辯論,我聽出來了,認為對的同學是說老牛和小松鼠說的話對自己來說是對的,認為不對的同學說他們的話對別人來說是不對的,你被說服了嗎?你呢?現在這三位同學還是認為自己的想法對。那老師告訴你們,你們都動了腦筋,想出了自己的理由,你們的意見都是對的。
⒋誇獎關。
⑴我們已經順利地闖過了三關,第四關就是誇獎關。小馬第一次過河時,有沒有過去?聽了媽媽的話,它過去了嗎?
⑵媽媽的話具有這麼神奇的作用,我們可要來仔細讀一讀。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愛怎麼讀就怎麼讀。
⑶你讀懂了媽媽的話嗎?如果你讀懂了媽媽的話,就請你誇一誇過了河的小馬。誰來誇一誇它?誇它什麼呢?小馬你要仔細聽,聽他們誇你誇得夠不夠,如果不夠,你就告訴他,你還得接著誇。
⑷這位同學誇小馬真棒,誰還來誇一誇它?這位同學誇小馬愛動腦筋,肯試一試,小馬,你覺得他誇得夠嗎?
⒌聯絡實際關
⑴正因為小馬肯動腦筋肯去試一試,所以它才過了那條河。同學們真聰明,攻克了一道道難關,老師真高興。現在我們向第五關挺進。
⑵在實際生活中,你有沒有像小馬那樣動腦筋,去試一試的時候呢?請小組交流一下。
⑶誰想說給大家聽聽?
①這位同學真勇敢,能自己開動腦筋,點著了打火灶煮泡麵吃,不過你可千萬小心啊。
②這位同學遇到了難題,能自己開到腦筋,把它做出來了,也很好。
③這位同學第一次到大超市買東西,他善於觀察,願意去問去試,終於買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
⑷成功以後你高興嗎?沒有實際中的苦,哪有成功後的甜呢?
課堂小結:在這節課中,同學們能夠積極地開動腦筋,靈活的思考問題,我們已經勝利地闖過了五關,你們都是最棒的,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需要大家去動腦筋,試一試的難題,相信每位同學都會表現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