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美術《紙雕花卉》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美術《紙雕花卉》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鮮花,它們香氣芬芳,顏色多彩炫目,使人賞心悅目,給人帶來快樂。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透過欣賞花卉,把學生帶進花的海洋,學生透過用基本的紙雕方法來設計製作花卉,鼓勵學生運用各種紙張製造各種不同的花卉,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造型.表現”的技能、技巧,在教師適當的引導、啟發下,能主動探索紙雕花卉的製作方法,本節課我設計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透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表現紙雕花卉,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紙雕花卉,讓學生了解紙材的特徵和效能,運用綜合技法,設計製作一件或一組紙雕花卉。
2、培養學生創造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感受立體造型的魅力所在。
3、透過欣賞體驗、設計製作,體驗紙雕花卉製作的趣味,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根據卡紙和彩紙的特點,運用剪、折、卷、粘等綜合技法,設計製作一件或一組紙雕花卉。
教學難點:
在具體紙花製作的過程中,如何把紙花做的漂亮有神韻,注意花的'大小,顏色搭配、加工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不同造型、品種花朵的圖片以及各種紙雕花卉的圖片,教師作品以及範畫,製作工具,各種紙張,課件。
2、學生:卡紙及彩紙,廢舊掛曆紙,剪刀、鑷子、圓規、雙面膠或海綿膠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來自高階定製秀場的動態圖片,你們仔細觀察看看裡面有哪些我們在生活中不常見到,卻很熟悉的景物?(課件出示動態圖片)
生:紙製的花朵…
設計意圖:透過欣賞不常見到的景象給同學們帶來不同的感官刺激,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師:紙不僅是書寫的載體,也是造型的載體。今天,讓我們共同進入一個奇妙的旅程,探索一張紙是如何由平面變成立體的。
師:下面我們還欣賞下Patty Eckman(帕蒂埃克曼)的立體紙雕作品
來感受下紙雕作品的魅力。
生:哇…好美….
二、欣賞紙雕花卉作品,讓學校產生製作興趣。
師:這副紙雕作品名稱:小小世界之花花世界出自《安邸AD》xxxx-3月刊
同學樣在觀察時是否可以想想看自己可以透過哪些方法來製作出這些花朵哪?
生:刀刻,剪刀剪裁,貼上…
師:剛剛同學樣整理出了很多製作方法,這樣製作出來的花朵看起來更逼真,更漂亮了,而且不會凋謝,長久儲存。那麼今天這些節我們就來學習這種製作方法《紙雕花卉》(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自己的觀察交流,來引出課題,有目的地將學生引入紙雕花卉的製作,讓學生感受到紙雕花卉的美。
三、進一步觀察,探究並整理製作方法。
師:紙雕花卉有很多製作方法:有平面製作法、折線製作法、曲面製作法等。如這朵花就是平面製作法,(展示作品)這幅作品上的葉子就是利用折線法制作的,那今天我們就主要來學習用曲面製作法制作的花朵。
1、首先將花瓣的基本形畫在彩紙上並剪下來,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可以把彩紙摺疊在一起,把其他的花瓣一起剪下。
2、其次選擇一條寬約4釐米長約20釐米較薄或較軟的紙對摺,在開口一端剪成均勻的條狀,注意千萬不要剪斷,剪好後就是這樣,然後把它捲起來。
3、接下來我們把剪好的花瓣組合起來,再將做好的花蕊粘在中央。要想使花瓣更逼真,我們把鉛筆放在花瓣的下面,大拇指放在花瓣的上面,輕輕一刮,這樣就很自然的形成了彎曲狀態。
4、最後我們還可以適當新增花莖和蝴蝶等。
師:這樣一幅漂亮的紙雕花卉就完成了,那同學們回想一下剛才老師是怎麼完成這幅作品的呢?
生:
1、剪花瓣
2、剪花蕊
3、組合
4、新增
(板書出示步驟)
師:看來同學們對製作過程已經很瞭解了,老師還給大家帶來好多紙雕花卉的作品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本環節透過教師對紙花製作過程的直觀演示,為學生的設計、表現做了鋪墊,為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打下基礎。
四、學生設計、表現花卉
同學們已經欣賞了這麼多優秀的作品,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了,下面我們就趕快動手製作一幅紙雕花卉的作品吧!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自己製作,我們比一比,看看誰做的最快最漂亮。單人完成作品加2分,小組合作(3-4人)加10分,要求是小組合作作品質量要高於單人完成作品。
五、展示、評價
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六、拓展
生活中處處都有沒,透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課後可以用自己製作的紙雕花卉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你能說說怎樣來美化自己的生活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拓展、引導紙雕花卉的應用,讓學生知道用這些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