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8篇

教學設計方案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錦集8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透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的各國人民在戰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用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查詢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瞭解在這次戰爭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課文所牽涉的歷史背景。

  2、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聽寫詞語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燒灼 偷襲 間歇 聳立 匍匐 顫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窩 揣在 屏障 肅穆 精疲力竭

  二、匯入

  1、學生介紹蒐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2、作者:西蒙諾夫(1915~1979),蘇聯作家。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1、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時的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

  2、默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進行交流,並且說出為什麼。

  注意:人物的動作和心理。

  這個南斯拉夫母親在戰爭中飽受苦難,她把蘇聯紅軍戰士當作自己的親人,她的愛和恨是鮮明、深沉的。作品刻畫老婦人沒有語言,只有動作,作者透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展現了老婦人美好的心靈,表達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戰士的愛,讓讀者感知到這位母親偉大的內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練筆:

  閱讀這段文字,設想下段落中的老婦人會有怎麼樣的心理活動,寫下來,一二百字。

  “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只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後,用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導從老婦人對戰士的崇敬和熱愛,以及對失去戰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問題研討

  1、文中的“蠟燭”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國人的炮火轟響”有何作用?

  3、文章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題二。

  2、聯絡課文內容,描寫一段老婦人的外貌。

  3、預習下一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樸素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意。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意。

  教學工具: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與茉莉對話,營造愛的氛圍。

  1、揭示課題,欣賞茉莉圖片。

  2、出示詞語,指名讀讀。

  3、說說自己心中的茉莉。

  4、生活中有一種愛也像茉莉花一樣,平淡無奇,卻無比真摯,感人至深,所以人們說:愛如茉莉。

  5、指導讀題。(淡淡的,卻深有感觸)

  二、與文字對話,感受愛的真諦。

  1、這種愛沒有豪言壯語,而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知道什麼叫細節嗎?交流。

  總結:細節,就是細小的情節或環節。可以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溫柔的動作、一個恬靜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要關注這些細節,感受文章的語言,從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段落中,體會人物內心那份真摯的情感,真誠的愛。

  2、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6-17小節,找出使你感動的細節,用“——”畫出來。要讀出你的感情,寫出你的感動。

  3、請同學們選擇一處最感動你的細節,把它讀給大家聽。注意:要讀出你的感情,讀完之後說出你的感動。

  細節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1、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茉莉般的愛?說說自己的體會。

  2、自己的病跟這頓餃子相比,哪個更重要?

  3、練習朗讀,讀出虛弱的語氣。

  4、小結:普通的餃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麼的平淡無奇,卻飽含著媽媽對爸爸真切的愛。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細節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1、感受到誰對誰的愛?從哪裡感受到的。

  2、從“直奔”你還體會到了什麼?(爸爸當時心裡很急,很擔心師)

  你真會思考,我們讀書還要學會揣摩人物的內心!你能把爸爸這急切的擔心給讀出來嗎?

  3、有感情地朗讀。

  4、小結:從他倆的朗讀中,聽出什麼來了?

  是啊,愛是爸爸直奔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雖然平淡無奇,卻無比真摯,讓人感動。

  細節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隻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他們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再生命的芬芳與光澤裡。

  1、字詞知冷暖,文字是有溫度的,你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能夠感受到愛的溫度?(爸爸的叮囑、恬靜的微笑、緊握)分別說說自己的體會。

  2、大家想一想,爸爸睡著了,那就握著唄,怎麼還會“緊”握呢?一個“緊”字告訴了我們爸爸是時時刻刻在照顧著媽媽呀!

  3、原來爸爸媽媽內心的愛就體現在他們的神態、動作上。誰把這樣的愛給讀出來?有感情地讀。

  這是站在爸爸媽媽的角度去體會的,如果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想一想,還可以怎麼讀這句話?讀得再輕一點,慢一點,不驚動這樣的畫面。

  4、陽光悄悄地“探”了進來,從“探”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用上“探”說明陽光也不打擾這幅畫面。)

  5、學生齊讀。

  6、小結:師:讀著,想著,想著,讀著,我們漸漸明白愛有時就體現在──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句話、一件小事、一個細節上。這種愛平淡無奇,卻細微體貼。愛是陽光下靜謐的微笑,愛是病床上緊緊相握的雙手。

  7、但是,他們真的睡著了嗎?從那裡看出來的?

  細節4:望著爸爸佈滿血絲的眼睛,我心疼地說:“爸,你怎麼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裡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

  1、“佈滿血絲、邊打哈欠邊說”體會到什麼?

  2、小結:愛是爸爸佈滿血絲的雙眼。

  細節5、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進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進瓶裡,一股清香頓時瀰漫開來。我開心地想:媽媽在這花香中欣欣然睜開雙眼,該多有詩意啊!我笑著回頭,卻觸到媽媽一雙清醒含笑的眸子。

  “映兒,來幫我揉揉胳膊和腿。”

  “媽,你怎麼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1、“清醒含笑的眸子、麻木”體會到什麼?

  2、小結:愛是媽媽精心偽裝的假寐

  3、他們既然都沒有睡著,卻為什麼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睡著了呢?

  4、真愛無言,大愛無聲,就讓我們默默地聆聽,用心感受這份茉莉般的愛。(師範讀)

  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愛是爸爸直奔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愛是陽光下靜謐的微笑,

  愛是病床上緊緊相握的雙手;

  愛是爸爸佈滿血絲的雙眼,

  愛是媽媽精心偽裝的假寐……

  愛如茉莉平平淡淡,

  愛如茉莉潔白純淨,

  愛如茉莉清幽香遠,

  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三、前後呼應,加深理解

  1、出示:在病房裡,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淨。它送來的縷縷幽香,嫋嫋地鑽到我們的心中。

  2、是什麼鑽到了我們的心中?

  四、歸納延伸,引起思考

  1、生活中需要愛,除了愛情,更需要同學之間的愛、同學和老師之間的愛,甚至與那些你並不叫得出名字的人的愛,有了愛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寫一句話:愛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文字分析

  《散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閱讀課文,是一篇情深意切的優美散文。文章描寫了普通家庭祖孫三代春日散步的.情景,作者對家庭對生命的責任都有深入思考,感情真摯,含義深沉。透過此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親人之間的摯愛之情,並進而感受尊老愛幼的人生責任。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不喜歡被動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同時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審美、篩選資訊的能力及口頭表達的能力。學生透過前幾個單元的學習鍛鍊,也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導學設想

  對於這篇含義深刻的文章的教學,如僅從感情入手,往往會造成空對空的局面,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本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儘量從語言的學習入手,抓住語言表達上的突出特點,以語言學習和研究帶動文字的研究,以文字研究促進知識傳授和思維品質的培養,達成情感的薰陶。即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準確貼切地探究、領會文章深長的意味。同時,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始終貫穿朗讀,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

  導學目標

  1、揣摩人物心理,感悟文字表達的濃濃的親情和中年人對家庭的,對社會的責任感。

  2、欣賞品讀文字,從詞語、語句兩方面揣摩、品味文章文辭沖淡而寓意深刻的特點。

  導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 學習

  1、結合大螢幕圖片顯示及日常生活,引入學習。

  螢幕顯示並伴隨輕悠的音樂響起,畫面是夏夜裡,涼風習習,人們在江邊散步的情景。

  請學生看畫面,回憶與家人散步的情景,並說說留在你記憶深處的散步時的精彩瞬間。

  2、 請2——3位學生講述經歷,與大家交流。

  (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為前提,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為新知識的學習構建合適的背景,奠定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以及教師與學生情感上有效溝通的基礎上,有利於新知識的學習。)

  二、朗讀文字,整體感知

  1、 螢幕顯示要求:輕聲地誦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朗讀是語文教學之靈。學生透過自由讀,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並不知不覺神遊其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作品的理解中。)

  2、 檢查閱讀效果

  螢幕顯示: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節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發生了什麼事?⑤事情的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目的一是使學生在學習起步階段儘量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二是梳理文章內容,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3、 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請幾位學生說說讀了這篇文章後的感受,肯定個性化的發現。

  (這個問題答案不拘一格,甚至回答沒感覺,不喜歡也可以,但要讓其簡單陳述理由,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重個體的體驗,並發現問題。)

  進一步研究文字,總結大多數學生的意見: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麼?

  (回到文字研究,文字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物件,這一步也是探究本文語言特點的思維起點。)

  學生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既輕鬆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麼重要,他從中感受到了責任的重大,領悟到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內涵。

  (無論學生喜歡還是不喜歡都能過渡到這一點,喜歡的原因往往也是一部分人不喜歡的原因。)

  三、再讀文字,領悟主旨。

  請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完成下列任務。

  1、 讀一讀,再次熟悉散步途中解決矛盾的過程。

  2、 想一想,仔細揣摩各人(“我”、兒子、母親、妻子)的心理活動。

  3、 勸一勸,盡力勸家人聽自己的建議。

  (由朗讀全文過渡到朗讀文章的重點部分,即解決矛盾的部分,透過學生的讀,分角色揣摩人物心理和發揮想象盡力勸家人聽自己的建議,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所表達的親情,感受到作為中年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這一步驟是前一步的深入。)

  四、品讀語言,領悟深意。

  1、學生自主學習:試一試,將文中最能體現親情的詞語或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你能讀出其中濃濃的親情嗎?

  2、小組內合作交流:先讀句子,後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同組同學進行評價。(評價內容為該同學的體會是否合理,他有沒有讀出感情。)

  (由學生個體學習探究到小組活動全員參與,既讓每個人都活動起來,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參與意識及競爭意識。教師則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提醒小組總結,準備交流)

  3、班級交流,共享成果。

  每個小組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員參與)把找到的句子或詞語與全班同學共享。先讀後談體會。其餘學生準備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可讓學生多讀。

  學生可能找到的句子與詞語: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表達文章主旨的句子,當學生找到這句話時,就要讓學生多讀來領悟其中的深意。)

  ……

  (分享成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 的真正達成於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

  4、歸納本文語言特點:透過以上詞語與句子的品味與揣摩,我們不難發現文章的語言樸實無華卻意味深長,字裡行間都滲透著濃濃的親情,同時我們也體會到作為中年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

  (歸納的環節非常重要,透過揣摩詞語、句子,把對具體語言的感覺上升到理性規律的認識。)

  5、請學生讀課文,說說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還有讓你感動或你特別喜歡的語句嗎?為什麼?

  (尊重學生的個性,肯定學生新的發現,新的見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此步驟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體驗,也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地領悟本文語言的特點。)

  五、與作者交流,推進研究。

  文章選進教材時刪了三處文字,螢幕顯示這三句話,討論編者刪改的意圖,並評價刪改的效果。

  ①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去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

  ②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

  ③ 我決定委屈兒子了。因為我伴他的時日還長(,我伴母親的時日已短)

  (括號內為刪去的話)

  (請學生同桌探討。這一環節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儘量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養成平等審視的意識,作者,編者與我們是同等的,每個人都自己的理解與發現,都可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只要合理說得痛即可。這一步,既培養學生敢於挑戰作者的精神,也是讓學生再次領悟本文的語言特點。)

  六、感知生活,真情告白。

  口語表達訓練,螢幕顯示訓練內容:

  爸爸,媽媽,那次是我錯了……

  老爸,您辛苦了……

  媽媽,我想對你說……

  爸、媽,你們懷裡撒嬌的孩子長大了……

  請學生任意選擇其一進行口頭訓練。

  (領悟了本文的語言特色,感受了祖孫三代的親情後,讓學生試著運用,與自己的父母展開一端真情告白,相信學生會有話可說,以此拉近學生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再次感悟本文所表達的感情,揭示的深意。)

  七、課外延伸

  1、比較:驗證發現

  閱讀《三代》(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127頁),感悟兩篇文章語言的不同特點。

  (比較閱讀是探究學習常用的方法。這兩篇文章作為一組教學材料,比較它們的語言特點是很好的學習角度。作為依次探究性的作業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後適當講評即可)

  2、寫作:體驗發現

  假設你是文中“我”的兒子,請從“兒子”的角度寫一寫這件事。

  (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方法,讀與寫有機結合,事半功倍)

  教學設計點評:這個教學設計從語言的角度學課文,突破口放在文字的語言特點上,以語言帶文字,是語文教學側重對語言的學習,文字的探討,避免了大而空(大而空的教學目標 往往是漫無目標)。同時設計者還非常注重朗讀,朗讀貫穿了整個設計。

  其次是注意了探究性梯度,從小問題的發現到特點的梳理到規律的歸納;學習材料由課內到課外文字,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從詞語的推敲到全文把握,形成研究序列,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

  最後練習的設計也很有特色。比較閱讀就相當於一次探究性的作業 ,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寫作訓練符合學生的身份,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兩項作業 都在一定程度上對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起到了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講讀課文,語句優美,恰似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學習這篇課文會讓我們感受到充滿童趣動物世界,感受到小雞努力衝破蛋殼後,看到世界如此美麗的驚喜的心情。抓住課文的兩條線索(小雞的孵化過程;小雞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變化);藉助課文插圖;抓住關鍵詞體悟小雞內心活動;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領悟。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採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透過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鞏固掌握本課的9個生字,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齊讀課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周圍的世界美不美呀?有誰能為大家說一說周圍的世界美在哪呢?

  學生自由表達他們眼中的美好世界,教師鼓勵評價。

  2、以遊戲的方式複習生字詞:

  師:(出示課前準備的貼上畫)小朋友,你們瞧,這幅圖畫上那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的世界多美呀!想得到它嗎?只要你們能闖過生字關,把圖畫上的生字讀準,讀好,就能得到它!現在趕快練習吧!

  學生分小組相互讀詞語,相互評價,小組推薦優勝者,再全班比賽,評出優勝者,獎勵一幅貼上畫。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師:說說這幅圖美在什麼地方?

  學生思考後,教師指投影圖下的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讓學生認真的讀兩遍。

  師: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是表示顏色的?能找出來後能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來嗎?

  學生找出表示顏色的三個詞,想象畫圖。

  教師分別出示投影,向學生展示“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和“碧澄澄的小河”。並讓學生對比自己的想象畫,加深對錶示色彩的詞語的理解和認識。

  4、複習詩歌《家》(新課標蘇教版語文第一冊中課文):

  師: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祖國多美呀!孩子們,你們能用我們以 前學過的一首詩來讚美它嗎? 齊背詩歌《家》。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象地感知課文,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同時把過去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聯絡起來,起到以舊帶新的目的。)

  二、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談話引入,提出朗讀要求: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要透過這節課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學得的本領!展示什麼本領呢?第一,展示我們讀課文的本領;第二,展示我們小朋友寫字的本領。有信心嗎?好,老師要求你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句子的意思。(學生多種方式朗讀課文)

  師:現在老師就來考考大家,看你們能否把課文意思讀懂?

  2、 出示問題,指導閱讀:

  ⑴、小雞在蛋殼裡認為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小雞啄破蛋殼看世界很容易嗎?

  學生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後,小組討論。

  教師板書關鍵詞予以提示:“先――後來”、“睡――醒了”;“看見――想”“啄呀啄呀”、“很久”、“才”學生自由回答問題,師生共同評價、補充。

  ⑵、小雞想象的世界和它看到的世界一樣嗎?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它的表現會怎樣?它又會說些什麼呢?

  ⑶學生自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想象回答問題。

  教師板書:“一撐”、“就·撐破了”。“嘰嘰嘰”,“慢慢”。

  教師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聽讀邊想象課文中的情境並準備對教師的朗讀水平進行評價。

  教師引導並衷懇接受學生的評價。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以學生的閱讀為主,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創設情境,體會感悟

  1、師生合作引讀課文並配上音樂:

  師:看來,小朋友把課文讀懂了,現在老師也想讀讀課文,要想賽過老師,你們的眼睛可要盯好課文,注意老師的手勢,看誰接得好!

  師生共同玩搶接讀比賽 。

  2、師:小朋友讀得非常流利,老師覺得大家讀課文時再加把勁就更感人了。你們誰喜歡哪一部分課文就讀那部分課文。一會兒,讓大家評一評你讀的聲音是否洪亮,有沒有適當的動作和表情。

  學生自己練習後展示讀課文的本領,師生共同評價。

  3、出示頭飾:

  師:老師這裡有4頂神奇的蛋殼,只要你戴上它就能變成這個對未來充滿幻想的小雞。誰喜歡演小雞?指名願意展示的學生戴上。

  師:現在你戴上蛋殼的頭飾就變成誰了?想想,小雞的聲音、動作、表情是怎樣的? 請戴頭飾的同學上臺表演,下面的小觀眾注意聽他是否把高興和驚奇的心情讀出來,有沒有動作和表情。

  表演結束,把頭飾獎勵給參加表演的學生。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在於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進一步讀好課文,活躍課堂氣氛,努力創設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氣氛。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指導書寫:

  小朋友剛才欣賞了很美很美的圖片,讀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那麼,你們還能寫出很美很美的字嗎? 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結構,說說要寫好這些字,要注意什麼?教師範寫,學生描紅,作業展示,評議。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觀察字型掌握漢字的結構,養成寫好漢字的習慣。)

  五、指導背誦:

  教師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學生嘗試當堂背誦課文。

  六、作業:

  畫畫寫寫:《美麗的世界》。

  要求學生課下在回憶課上內容的同時,想象畫出身邊美麗的世界。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橋?(指名答)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裡所講的橋會讓大家大開眼界。

  (二)初讀課文

  1.老師範讀課文。

  2.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3.四人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檢測生字的讀音。

  (三)初步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大致結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潛水橋、塑膠橋)

  3.課文的哪些段寫的是潛水橋?誰願意讀一讀?(請舉手的同學齊讀)

  4.課文的哪些段寫的是塑膠橋?誰願意讀一讀?(請舉手的同學齊讀)

  5.再讀全文。我們知道了潛水橋和塑膠橋這兩種神奇的橋,現在我們再來把全文讀一遍。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歡哪一種橋?(指名說)請喜歡潛水橋的同學讀一讀描寫潛水橋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思考:潛水橋有什麼特點?(四人小組討論)

  (3)蘭蘭在潛水橋裡都看到了什麼?(圖文結合回答)

  2.學習課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麼橋?

  (2)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膠橋是什麼樣的?讀出課文中的句子。過了橋後,把塑膠橋怎麼辦呢?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說一說塑膠橋有什麼特點。(輕巧,帶著方便)

  3.學習第十自然段。

  (1)齊讀第十自然段。

  (2)爺爺真會變魔術嗎?(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讀全文

  (四)識記生字

  第三課時

  (一)複習課文

  1.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潛水橋和塑膠橋各有什麼特點。

  (二)識記、書寫生字

  1.讀生字詞。

  橋樑工程師波浪特別玻璃磚

  划過去採野花很薄輕巧又平又穩

  2.指導書寫。

  (三)實踐活動:未來的橋

  可參考“教學建議”第三部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 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 師提問,生都去過哪裡旅遊,請生回答

  (2) 猜想師怎麼去旅遊的?從而匯入本課,板書《索溪峪的“野”》

  二、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思考問題:①“野”在文章中是什麼意思?

  ②自學文中生字詞

  ③文章從哪幾方面講索溪峪的“野”

  (二)檢查初讀情況,回答問題,讀準生字詞,理解詞意

  (三)分別從山野、水野、動物野、人野四方面來講

  (1)索溪峪的山“野”

  ①出示各個名山圖片,透過與桂林、黃山、廬山等名山比較,思考問題索溪峪的山“野”體現在哪裡?(從書中第二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二自然段

  (2)索溪峪的水“野”

  ①出示水的圖片,思考問題索溪峪的水“野”體現在哪裡?(從書中第三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三自然段

  (3)索溪峪的動物“野”

  ①出示動物的圖片,思考問題索溪峪的動物“野”體現在哪裡?(從書中第四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四自然段

  (2)索溪峪的人“野”

  ①出示水的圖片,思考問題索溪峪的人“野”體現在哪裡?(從書中第三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五自然段

  (3)山野、水野,山水都野,帶動的整個人都野起來了,使人不免的放鬆心情,迴歸自然,所以返璞歸真。思考問題:作者在領略了這一切之後是什麼樣的感受?

  (4)小結:課文開頭先概括索溪峪的一個總的 特點是“野”,接著從四個方面具體描述,既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動物是野的,在山水間行走的遊人也是野的,最後總結出索溪峪的“野”,盪滌著我的胸懷!前後照應,首尾連貫。

  (5)想一想課文為了描寫索溪峪的野,運用了怎樣的文章結構?

  山野(分)

  野(總) 水野 (分)

  動物野(分)

  人野(分)

  三、課堂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感受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勞動者提供的服務。

  過程與方法:學生小組交流,透過議一議、寫一寫、畫一畫樹立為他人服務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勞動者的感激。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重難點:

  感受勞動者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尊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

  教學過程:

  一、談早餐,引出課題

  1、同學們早餐都會吃些什麼呢?

  2、誰能告訴我,這頓早餐包含著哪些人的勞動汗水呢?(種糧食的農民、生產麵粉的工人、烤麵包的師傅、商店裡的服務員、掙錢的父母等)

  3、是呀,原來準備一頓早餐卻需要這麼多人的服務。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很多為我們服務的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也許平日裡我們忽略了他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九課,共同尋找他們的蹤跡吧!

  板書課題:9、為我們服務的人

  二、引導發現,提升認識

  1、活動一 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寫出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

  (1)除了剛才所提到的勞動者,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呢?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能在一分鐘裡寫得最多。

  (2)學生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寫出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

  (3)分小組彙報所寫的數量。

  (4)集體交流。

  (5)一分鐘的時間太短,根本沒有辦法寫完。這也說明,我們的生活每一刻離不開勞動者的服務。

  2、活動二 故事會——我所瞭解的勞動者

  (1)師講述故事園《傳遞快樂》。

  (2)請學生講故事

  (3)交流聽故事後的體會。

  (4)小結:即使是一份最普通的職業也是很重要,光榮而艱辛的,也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幫助,隨機板書(重要,光榮,艱辛,快樂)

  3、假設: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1)如果沒有了這些平凡崗位上的人們為我們服務,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如果沒有醫生,我們生了病怎麼辦呢?

  如果沒有交通警察,我們會……

  如果沒有電視臺的叔叔阿姨,我們……

  如果沒有……,我們……

  (2)說說你的親身經歷和感想:沒有了他們,我的生活……

  (3)小結:每一個行業勞動,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每一項勞動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每一位勞動者都是應該受到尊敬的。(隨機板書:感激,尊敬)

  (4)趕緊拿起筆,盡情地寫下你想說的話吧!也許,你有很多人想感謝,現在,你最想感謝誰呢?播《感恩的心》音樂,學生寫感激小語。

  我對我們的班幹部說:

  我對我的老師說:

  我對校園的清潔工人說:

  我對警察說:

  ……

  三、明辨是非,迴歸生活

  1、活動四 他們這樣做,對嗎?

  請同學們根據教材提供的情景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畫面,討論這樣做對不對,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正。

  (1)小倩邊吃雪糕,邊把雪糕包裝袋隨地亂扔。( )

  (2)在吃晚飯時,琳琳對媽媽說:你做的這些菜一點也不好吃。( )

  (3)方方對媽媽說:你給我買的寫字筆太普通了,我的同學用的是可塗改的、帶香味的筆,可漂亮了!( )

  (4)小明在寫作業,媽媽躡手躡腳地端來一杯熱牛奶,小明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端起來就喝,甚至埋怨媽媽牛奶太燙了。( )

  (5)老師讓小丁留在辦公室,面對面改作業,耐心地糾正他的錯誤,小丁煩透了,一臉不高興。( )

  2、交流看法。

  3、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身邊為我們服務的勞動者。讓我們共同用心尊重為我們服務的人,感激為我們服務的人,珍惜為我們服務的人的勞動成果,學習為我們服務的人,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別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隨機板書:珍惜、學習)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太陽是大家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課文的主題是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目的透過各國人民之間發生的故事,表現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愛,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無論是來自哪個國家,擁有怎麼樣的膚色,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讓世界充滿愛和信任。

  《太陽是大家的》是一首兒童詩,充滿了童真童趣,作者用兒童的語言表達了太陽是大家的這樣一個自然常識,但是作者更想透過它來表達各國人民是平等的,友愛的,只有在和平的世界環境中才能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人民去感受太陽所帶來的溫暖和明媚。

  兒童詩具有鮮明的特點,最主要的就是具有飽滿的兒童情感,洋溢著兒童情趣,從而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獲得愉快。 《太陽是大家的》屬於兒童詩中的抒情詩,整首詩並沒有講究刻意的格式和押韻,但是讀起來卻又覺得琅琅上口。

  因此,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並不是知識點上的理解,而是應該讓學生透過多種方式的朗讀,從中去感悟,去想象。透過朗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美的感受,讓學生自己有所感悟,這才是教學中的重點。並且,三年級的學生本身就對這類形式的文章充滿了好奇,所以要透過朗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採用我是小詩人,我是小主持等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彤、陪、霞、趁"四個生字,正確理解讀寫"紅彤彤、晚霞、揚起、浪花、睡夢"五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且背誦課文;

  3.透過朗讀感悟到世界各國人民是平等的,只有在和平友好的環境下人們才能感受到太陽的溫暖;

  4.讓學生透過想象續寫第二自然段,初步體味兒童詩擬人化的手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說太陽是大家的,並且從中感悟到世界各國人民是平等,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2.感受兒童詩中擬人化的手法,結合自己的想像對第二自然段續寫;

  3.透過朗讀感悟到世界各國人民是平等的,只有在和平友好的環境下人們才能感受到太陽的溫暖;

  計劃課時:2課時

  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課激情

  1.播放歌曲種太陽,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歌。

  【播放歌曲種太陽】

  師:同學們這首歌叫什麼呀?

  生:種太陽

  【過渡語】師:不僅歌曲中有太陽,課文裡也有太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歌,太陽是大家的來,咱們齊讀課題。。

  【讓學生看板書齊讀課題】

  【板書課題,引導讀好題中的重音詞“大家”】

  二、初讀課文,疏通全文

  【本環節主要利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讀通課文,並且進行隨文識字的教學】

  1.【過渡語】——-現在就請同學們就自由地讀這篇課文,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的時候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課文讀完兩遍後,圈劃出生字新詞再多讀一遍;

  【出示課件——初讀要求】

  【本環節透過文中的四幅畫面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初步感知,並且讓學生從中感受不同的畫面,說說自己眼前出現的畫面】

  【過渡語】師:看來同學們都讀得差不多了,剛才老師發現有些同學特別認真,邊讀還邊寫,那麼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大

  家課文讀通順了嗎?

  2.認讀生字詞

  師:同學們都這麼有自信,那麼現在老師就想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讀書情況,老師把課文中生字搬到了大螢幕上,誰來認一認。【出示課件---帶拼音的生字】

  師:【指導彤字的讀音】但是當它組成疊詞的時候,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生:變成了第一聲。

  師:現在把它放在句子中讀一讀。【讓學生齊讀】

  【指名學生讀——開火車讀】

  師:看來這些難不倒大家,那麼現在老師要加大難度了,看看這些字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

  【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小組讀】

  師:現在老師給這些生字找了朋友,同學們看看還認得它們嗎?看看大家能不能讀準確。

  【課件出示詞語——--男女比賽讀】

  師:這些詞語中,有哪些字你覺得不太好寫的?

  生:霞

  【運用你有什麼好辦法的方式進行生字教學,並書寫霞字讓學生跟寫】

  【過渡語】師:這些生字詞我們都解決了,現在把他們放在文中你們還認得嗎?

  生:認得

  師:同學們這麼有自信呀,那我來請四位同學來讀一讀這首詩。其餘的同學可要認真聽了,看看字音讀準了嗎?句子讀順了嗎?

  【指名學生朗讀——進行點評】

  三 指導精讀 積累感悟

  【過渡語】師: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也想讀一讀,可以嗎? 生:可以

  【教師範讀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你們從老師剛才的朗讀中感受到了美嗎? 生:感受到了

  師:是呀,老師讀得時候也從文中感受到了美,朗讀的時候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副美麗的畫面,誰也看到了這幅畫面呢?

  【學生髮言交流】

  生1:我看到了天上的朵朵白雲;

  生2;我看到了紅彤彤的晚霞。

  師:多美呀,你們看到的畫面和我看到的是一樣的。那麼,你從文章第一節的哪些詩句體味到的呢?

  生1:西邊天上的朵朵白雲,變成了紅彤彤的晚霞; 生2:從東山上升起的太陽,到西山上就要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