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範文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範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著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著羊群奔向劃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牧的情景。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可供學生觀察,想像,以加深課文內容的感受。

  二、教具安排:

  插圖、卡片、生字卡、田字格

  三、教時: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認識新偏旁(二)重點、難點、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後,知道了什麼?

  (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裡春天的早晨怎麼樣呢?

  (板:草原的早晨)領讀:

  師:我國的內蒙古及兩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早的樹木,適應放牧牛羊。

  3、說能說說記住“原”學的辦法。

  (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蹦跳著向前奔)

  另一幅圖上畫了些什麼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①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讀一節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這些詞中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交流

  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

  ②指名讀第二小節

  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麼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麼意思?

  (3)指名讀第三小節

  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4)複習鞏固生字詞

  ①認讀

  ②結合認讀生字教新偏旁

  三、作業

  1、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想想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寫出下列新偏旁的字:“扌”字旁( )

  “文”折文旁( )

  “廠”字頭( )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另寫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背誦課文,另寫生字

  三、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工遠處飄動

  (2)聽寫,說出“處”“牧”“原”的偏旁

  (3)指名朗讀課文

  四、精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①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季節,什麼時間的事:

  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春天新綠鋪滿草原)

  時間早晨黎明

  ②口頭填空:

  鞭聲打破寧靜。草原醒來了。

  (3)自由討論並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麼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過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著人們一樣睡著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了。一樣)

  指導: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麼?(板書:羊兒牧民)

  ②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湧出了圈門,奔向草原牧民們,追趕那。

  ③交流:一隻只:羊兒多

  蹦跳著:羊兒歡快

  無邊:草原大

  跨上:牧民懷著歡樂的心情

  ④這一段寫羊兒多,牧民歡樂,感情朗讀。

  3、第三自然段

  ①只有一句話,誰會誰讀

  ②寫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③作者為什麼說“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

  (羊、雲都是白色的,並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

  三、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作業: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鞭聲( )草原

  ( )羊群觀點( )清香

  2、照例子填空:

  一( )春雷一( )氣

  一( )白鵝一( )小船

  3、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的:

  學寫新字詞

  完成有關練習

  二、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寫好生字

  三、教學難點:

  認真書寫

  四、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1)出示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五、部誦指導:

  ①的,打破了。草原醒來了。

  ②羊兒圈門,奔向。牧民們,追趕那。

  ③羊兒像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

  練習背誦

  寫字指

小學語文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範文2

  一、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透過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繁榮興旺的新氣象。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思想是如何滲透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實現語文素養、音樂素養、審美情趣等多種能力的整合,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

  二、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歡樂。

  三、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湧”“醒來了”“迴盪”等生詞,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突破重難點的措施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

  五、教學策略

  (1)以讀為本,創設情境,感悟朗讀,體現語文課上的書聲朗朗。

  (2)以鼓勵性評價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體現課堂評價的激勵作用。

  (3)體現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七、設計思路

  根據資訊時代的特點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現代資訊科技的優勢,本課的設計思路是:

  (1)以基於多媒體條件下的學習環境為依託。

  (2)以課內外聯絡,學科間融合的大語文觀為基本理念。

  (3)以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學習方法。

  (4)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和語文素養為歸宿。

  (5)以培養學生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歡樂為情感目標。

  八、教學環節設計及意圖

  (一)欣賞草原風光,初步感知

  對多數學生來說,草原是陌生的。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們設計了“欣賞草原風光錄影”,讓學生對草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在此基礎上順勢匯入課題:草原的早晨更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美美的來讀課題,進入學習情境,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二)品讀課文,體會感悟

  我們在設計這一課時,緊緊圍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這一主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全文以一個大問題“從哪裡體會出草原的美麗和歡樂”貫穿始終。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讀書感悟、交流體會,然後在全班範圍內交流。基於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情感體驗較貧乏,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所以當學生談到“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時,學生對草原醒來了,難以理解,教師藉助演示:圖上先出現寧靜的、鋪滿新綠的草原,接著出現牧民的鞭子,最後出現馬牛羊人在活動的情景,隨著太陽的升起,畫面由暗到亮,與之相配的是舒緩低沉的音樂,接著是“啪!啪!”的鞭聲,最後是各種動物的叫聲和人的吆喝聲,草原現出一片熱鬧的景象,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配上畫外音,草原的夜靜悄悄的,隨著黎明的臨近,牧民的鞭聲啪啪地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了。透過這些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寧靜”,體會“草原醒來了”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用朗讀喚醒同學們的耳朵,讓大家感受到草原醒來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巧妙的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輕而易舉的理解了“草原醒來了”的含義,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象的聯絡,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破了教學難點。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著羊群奔向草原的歡樂場面,在學習這一段時,學生對“湧”的理解可能會很不到位,因為從沒有到過草原的小學生,頭腦中對羊兒爭先恐後像潮水一般湧出圈門這一景象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教師透過演示,化抽象為形象,生動的再現了很多羊兒歡快的“湧”出圈門的景象,讓學生感受到一幅鮮活、跳動的畫面。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課文,學生自然就能把羊兒的多、羊兒的歡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自然段寫了遠處的羊群和牧羊人的歌聲。透過欣賞藍天上白雲飄,藍天下羊群散佈在大草原上,慢慢的移動吃草,牧羊人悠閒的躺在草地上的動畫,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和牧羊人的快樂。申老師講解“迴盪”一詞時,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她沒有照搬詞典裡的解釋,而是透過讀書,透過欣賞音樂,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去“意會”。學生在老師創設的音樂情境中,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詞語,豐富了情感,拓寬了詞彙。

  總之,透過多媒體的運用,我們成功的創設了情境,讓學生理解了一些難懂的詞語,深刻的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

  (三)作業設計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內化語言文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設計了比較開放的作業,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出草原的美,喜歡唱歌的同學可以用你的歌聲表達出草原的美,也可以朗誦一首關於草原的古詩,也可以寫一段話,不但拓展延伸了所學知識,同時也體現了學生對知識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