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訓練要求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能認真觀察圖畫,瞭解動物不同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透過看圖學文,瞭解小蝌蚪是怎樣長成青蛙的,教育學生自覺保護青蛙和蝌蚪。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青蛙生長特點,懂得要保護青蛙和小蝌蚪。
教學難點
課文中“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課時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
2、圖文結合分析理解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表演激趣,引入新課
1、播放音樂,表演小品《小蝌蚪找媽媽》。
2、師問:同學們剛才看到的表演內容是什麼?(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它們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帶著這些貫串全文的問題,一邊播放課文錄音,一邊教師畫圖。
三、講讀分析,理解內容
1、精要分析第一段。
(1)指導看圖,思考:圖上畫的是什麼動物?小蝌蚪是什麼樣的?
(2)讓學生圖文對照,把看圖與學文緊密結合起來,說出小蝌蚪的特點:“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貼畫:長尾巴的小蝌蚪。)
(3)詞句訓練:“快活”是什麼意思?請將這個詞跟以往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說一句話。
(4)小結:這一段主要講小蝌蚪的樣子。
2、重點講讀第二段。
(1)引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a、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麼變化?(板書:“過了幾天”。貼畫:長出後腿的蝌蚪)。
b、它們看見了什麼?(貼畫:鯉魚)問了什麼話?鯉魚阿姨告訴了小蝌蚪什麼?
(2)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教小鯉魚捕食,會產生什麼想法和念頭?
(3)什麼叫“迎上去?”小蝌蚪與鯉魚阿姨面對面“遊”過去,這叫“迎上去”。“迎上去”也表示小蝌蚪有禮貌。(板書:“迎”)
(4)用“迎上去”說一句話。
(5)分角色朗讀。
分組對讀,男女生對讀,指生對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自學第三、四段,簡單講讀第五段。
2、表演青蛙的演變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朗讀課文第一、二段。
2、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麼變化?它們看見了什麼?問了什麼話?鯉魚阿姨告訴了小蝌蚪什麼?
二、指導自學,理解內容
1、指導自學第三段。
(1)默讀課文,並思考後討論回答問題:
①過了幾天,小蝌蚪樣子和顏色又有什麼變化?
②小蝌蚪為什麼把烏龜當做媽媽?
③烏龜告訴了小蝌蚪它們媽媽的哪兩個特徵?
2、指導自學第四段
(1)默讀課文,思考後再討論回答問題:
①過了幾天,小蝌蚪又有什麼變化?
② 它們來到哪裡?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③青蛙媽媽對小蝌蚪說了什麼?小青蛙是怎樣跳到荷葉上的?
3、簡單講讀分析第五段。
(1)齊讀。
(2)看圖,讓學生觀察小蝌蚪變化。提問: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小蝌蚪在變成青蛙的過程中,尾巴有什麼變化?
(3)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青蛙?
(4)小結:青蛙主要吃田間害蟲,據有關資料表明,一隻青蛙每天大約能吃70只害蟲,每年能吃2萬多隻,對農業有益。因此,稱它為“農田衛士”。
三、配樂表演,突出重點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識記生字。
2、寫字指導。
3、完成練習。
一、複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
1、在課文中劃出生字詞,再讀一讀。
2、出示生詞卡片,指生讀,接火車讀。
二、寫字指導
1、學生自主選擇生字,仔細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談談發現了什麼。
2、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蝌 姨 寬 嘴 鼓
3、學生練習書寫。
四、完成練習
第四課時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寫出表示顏色的詞。
( )兔 ( )山 ( )花
( )葉 ( )雲 ( )夜
三、填空。
( )的池塘 捕( )
( )的衣裳 找( )
( )的肚皮 追( )
( )的眼睛 迎( )
四、按要求填空。
1、蝌蚪是什麼樣的?
小蝌蚪大 , 的身子,甩著 的尾巴,在 裡游來游去。
2、青蛙是什麼樣的?
大青蛙 腿, 嘴巴, 對大眼睛,披著 ,露著 。
3、小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
小蝌蚪先長出 ,過了幾天,長出 ,又過了幾天, 變短了,就成了青蛙。
五、把下面的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1、歡迎 遠方 熱烈 人們 來 客人 的
2、捕食 池塘 小蝌蚪 一群 在 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