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課件> 梁祝教學課件

梁祝教學課件

梁祝教學課件

  梁祝教學課件怎麼寫?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梁祝教學課件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梁祝教學課件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學生感受、分析、鑑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樂體裁: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作者。

  教學重、難點

  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獲得音樂情感體驗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情境匯入

  1.播放《梁祝》片段。(課前開始播)

  2、教師:大家知道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

  師:一個千古傳頌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旋律,打動了多少愛樂人的心,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這樣一首讓欣賞者為之傾倒的我國優秀的音樂作品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二、欣賞感受

  (一)(教師簡介“梁祝”傳說,螢幕上閃示劇情圖片。)

  何佔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齊奏曲《姊妹歌》、絃樂四重奏《過節》、《烈士日記》、交響詩《劉胡蘭》、民樂合奏《節日賽馬》、越劇《孔雀東南飛》配樂等。

  陳鋼(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及交響詩《屈原》等。

  (二)、作品體裁、作者簡介

  (教師講授,多媒體課件閃示。)

  小提琴協奏曲:以小提琴為主,由多種樂器組成,按樂器種類的不同分為若干組,各組分別擔任多聲部音樂中的某些聲部,演奏同一樂曲。

  (三)、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我們上節課已經學習了奏鳴曲式的體裁,這部作品就是應用了奏鳴曲式的創作方法。請同學回憶一下這種音樂體裁的結構圖。(旨在複習奏鳴曲式的結構圖。)

  1、呈示部

  1)、引子:

  欣賞前設問:請同學們注意聽,在音樂中有一種樂器模仿了什麼動物的叫聲?這段音樂的旋律使大家的腦海裡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播放“引子”音樂)

  明確:引子部分一開始用長笛模仿鳥的叫聲吹奏出一段旋律,接著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麗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樂)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詩意的愛情主題。接下來大提琴以渾厚圓潤的音調與小提琴的輕盈柔和形成對答。最後由全體樂隊再次奏出愛情主題,表示出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不斷加深和互相愛慕的深情。

  3).連線部與副部:(播放“連線部與副部”音樂)

  連線部是與愛情主題形成鮮明對比的曲調,它是由越劇過門發展變化而來的,是一段節奏自由的華彩。

  副部:

  設問:這一部分的節奏與前面的主題有什麼區別?由此想象一下,這一段音樂描寫了梁祝故事裡哪一部分的情節?欣賞完後回答。

  明確:這段節奏明朗、歡快,多處運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潑、跳蕩,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生動地表現了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的愉快生活。

  4).結束部:(播放“結束部”音樂)

  這段音樂轉為慢板,再度出現小提琴與大提琴情意綿綿的對話,其中斷斷續續的音調,表現了女扮男裝的祝英臺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內在情感。表現了十八相送、長亭惜別、依依不捨的情景。

  2、展開部

  這部分描寫了“抗婚”、“樓臺會”、“哭靈、控訴、投墳”這三個情節,在欣賞時老師做相應的提示:(播放“展開部”音樂)

  1).“抗婚”:

  銅管以嚴峻的節奏、陰森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兇暴殘酷的主題;獨奏小提琴用散板的節奏,陳述了英臺的悲痛與驚惶,樂隊強烈的快板,襯托出獨奏小提琴堅決反對封建勢力的反抗主題。這兩個主題逐漸激化,形成英臺抗婚的怨憤場面。雖然樂隊全奏,曾給人一種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憧憬,但以銅管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給予了重大壓力。

  2).“樓臺會”:

  又是一個慢板,大、小提琴的對答,纏綿悽苦,如泣如訴的音調,把梁祝相會樓臺時百感交集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3).“哭靈、控訴、投墳”:

  小提琴的散板獨奏與樂隊的快板齊奏交替出現,變化運用了京劇導板與越劇緊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現了英臺在墳前對封建禮教的血淚控訴的情景。最後鑼鈸齊鳴,英臺縱身投墳,樂曲達到最高潮。

  3、再現部

  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長笛吹奏出柔美的華彩旋律,與豎琴的滑奏相互映襯,把人們引向神話般的仙境。獨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愛情主題,展現出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封建勢力壓迫下死去後,化做一雙蝴蝶在花叢中歡樂自由地飛舞。

  三、拓展延伸

  作品中兩位主人公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歷史上是否真有這兩個人物呢?(學生討論)

  這一民間傳說與歷史事實有很大出入,梁祝二人可謂是千年等一回,據史冊記載,梁山伯是明朝一個縣官,因秉公辦案有“梁青天”的美稱,梁山伯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葬在山清水秀的胡橋鎮,可是再挖墓穴地時,發現一墓穴,墓穴中有一塊刻著“祝英臺女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記載著祝英臺的身世:“祝英臺乃是南北朝時期的陳國人,一生行俠仗義,後來被貪官馬文才陷害致死,當地人們偷偷將其安葬在胡橋鎮,由於梁祝二人都是為百姓辦好事的人,人們便把他倆合葬在一起,從那以後,民間便有了關於梁祝各種各樣感人至深的故事。”

  四、結語

  這部小提琴協奏曲,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的發展,精心構思佈局,寄託了人們對悲劇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願,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透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那就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