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精選】小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總六篇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精選】小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總六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學工作計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縣研訓中心和校領導的指引下,學校教學工作以整體推進課程改革為中心,以教研組特色建設為抓手,紮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和各科教學研究活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目標:

  1、抓實教學常規,提升教學質量管理的有效性;

  2、以“四課”活動為平臺,開展特色教研,促進教師群體專業化水平的成長;

  3、學年統考成績保四。

  三、主要工作要點

  1、繼續推進集體備課、教學“四清”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2、狠抓教學常規月查工作,強化常規管理,(以《舊縣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為準)

  3、加強小學科教學及校本課程(寫字、經典誦讀)的管理。

  4、開放圖書室,加強迴圈教材的管理。

  5、深化遠端教育工作,按上級要求落實遠端教育工作。

  6、加強教學研討活動和校本教研、加強校本培訓。

  附:資料收集目錄:

  (1)校本培訓計劃及記載。

  (2)學區聯片教研活動記載。(每學期各4次)

  (3)教研活動資料,含教師電教運用反思(每人每學期一篇)、教師個人計算機資料夾。所有教學計劃中有電教媒體的使用。

  (4)空中英語使用記錄。(專門登記,每月4節)

  (5)校本培訓過程記載及過程資料。(案例教學分析與研究、主題研討活動、說課評課活動、自學考試資料。)

  7、深入按課程標準的學習和考試工作。

  8、搞好學籍建設,規範學籍管理。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

  《生物與環境》單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透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群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透過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透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透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衝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教學重點:

  1、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2、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3、研究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係,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

  4、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5、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係,以及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6、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它們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7、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8、用實驗檢驗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係。

  教學難點

  1、從地形圖中發現整個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佈和特點,知道並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2、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影響和改變著地表的地形地貌。

  3、實驗方案的進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

  4、整理分析對比實驗獲得的資料,分析結果。

  5、對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斷和解釋。

  6、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數,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用事實說話。

  二、教學目標要求:

  知識與能力:

  1、“生物與環境”單元,讓學生對研究生物特徵及其行為產生深厚興趣,學習用簡單的控制實驗獲取事實的方法,用圖畫和文字記錄動植物特徵的方法,體驗在實驗過程中詳細記錄收集資料的必要性,經歷進行簡單實驗設計的過程並運用收集到的資料和資料進行交流和探討。

  2、“在陽光下”單元,圍繞著太陽與地球、太陽與人的關係展開研究,引領學生“將太陽作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熱的提供者)”來認識,來開展活動。

  3、“材料”單元,從方法上指導學生如何研究材料的特徵,讓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具體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材料,利用材料、創造材料。

  4、“健康生活”單元,讓學生關注健康,學習有關身心健康的科學知識,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改善自己的生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過程與方法:

  1、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2、利用簡易的日影觀測儀,觀測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變化,並收集相關的資料,根據觀察資料,發現陽光下物體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規律。

  3、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4、測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測、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係;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2、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絡的,也是有規律的,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緻、實事求是的態度

  3、培養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注和收集相關的.資訊。 4、形成認真實驗、根據資料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這一學期五年級二班共有53人,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四、教學內容檢測與評價:

  1、要綜合關注學生科學概念的建立、過程與方法的習得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

  2、依據學生的記錄單,評價學生觀察、實驗、收集資訊的水平和態度。

  3、評價學生堅持長期觀察活動的情況,如觀察種子萌發活動中的表現。

  4、評價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的表現。

  5、與家庭生活保持聯絡,關注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所學知識經驗的應用。 六、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蒐集資訊、 現場考察、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2、做實驗、 專題研究、情境模擬。 3、科學小製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

  4、科學遊戲、參觀訪問、競賽。

  5、科學欣賞、社群科學活動、家庭科技活動。

  6、角色扮演、科學幻想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

  五、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控制變數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9、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10、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11、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做到“精講多練”,多透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12、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書法組將在任水亮校長的關懷下,在教學處餘星基主任的領導下,以小學部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為指標,以全面提高書法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認真落實任校長提出的“樸實、務實、高質、高效“的工作要求,做好各項教學工作。

  二、工作目標

  本學期書法組將繼續最佳化書法課堂教學,探索有效教學途徑,以培養學生學習書法興趣和提高書寫能力為目標,全面推進書法特色教育,積極開展書法教育研究,培養書法特長生,進一步完善科組建設,形成學校鮮明的書法特色。使書法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工作要點

  1、以學校“素質教育”和“卓越辦學”理念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以學生為本,重視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強調學法的傳授、能力的培養、習慣的形成、心理素質的提高以及學趣的激發,讓學生在輕鬆中掌握書寫知識技能,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動力和能力。

  2、提高科組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開展師德教風建設活動,強化育人意識、奉獻意識和師表意識。加強學習書法教學理論,更新教學觀念,提高科組教師的業務素質,組織組內公開課,開展教學研究及觀摩交流活動。

  3、培養特長生,繼續開展書法興趣小組培訓工作,重點加強學生臨貼訓練,組織學生參加比賽,組織選拔優秀作品向有關報刊寄發書法作品。

  4、在書法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過程中,利用多種教學媒體、多種教學形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發揮書法教學中的以美引善,以美育德的美感陶冶功能,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重視教學論文的撰寫與教學經驗的總結,組織進行論文交流。

  5、注重學校書法校本教材的開發,籌劃編寫書法校本教材。

  6、搞好校園書法展,營造書香校園氛圍,充分發揮書法教學在德育工作中的隱性作用。精心籌備學校師生書法作品展,展示我校特色教育的成果。

  7、協助課程與教學處做好午間十五分鐘學生寫字練習的指導、巡查工作。

  8、做好其它校園文化宣傳工作。

  三、書法組行事曆

  二月份:

  1、做好開學初各項相關工作。

  2、制定教學工作計劃。

  三月份:

  1、組織備課,安排每位書法教師教研內容,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書法課。

  2、嘗試進行書法校本教材的編寫。

  3、落實《午間十五分鐘學生寫字練習的重要性及指導方法》的講座的相關工作。

  4、繼續做好書法尖子的培養、輔導工作。

  四月份:

  1、繼續落實好毛筆進課堂教學工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用筆與書寫意識

  2、組織、輔導書法特長生嘗試練習創作書法作品。

  3、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小學生毛筆書法訓練對策研究》。

  4、結合小學部40歲以下中青年教學比賽活動開展書法優質課的相關活動。

  五月份:

  1、書法校本教材的開發。

  2、協助課程與教學處做好“寫字特色先進班”評比工作。

  3、組織、輔導書法特長生參加各級各項校外書法競賽。

  4、舉行小學生硬筆書法段位考核工作。做好“小學生硬筆書法段位考核優秀試卷”展覽工作。

  5、做好“石巖公學小學部“迎六一*花兒節”學生毛筆書法作品展”學生書法作品輔導準備工作

  6、舉行石巖公學小學生硬筆書法比賽(一至六年級)

  六月份:

  1、書法校本教材的開發。

  2、完成“石巖公學小學部“迎六一*花兒節”學生毛筆書法作品展”的相關工作。

  3、做好“石巖公學小學部“迎六一*花兒節”學生毛筆書法現場揮毫表演”的相關工作

  3、學生書法期末檢測。

  4、書法教師工作總結。

  5、書法組總結。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學校本學期的工作精神,並結合我校教導處八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結合個人的實際工作情況,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實現創新教學為目標,夯實雙基為出發點,從實際出發,抓課堂教學,師生齊心協力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奮鬥目標:

  根據我校教學工作目標並結合學年度的工作計劃,特定以下奮鬥目標:

  1、普九控流、學生流失率、優秀率、合格率力爭達到合格要求。

  2、努力研究教法和指導學法,多注意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啟迪學生的靈性,培養學生的悟性,力爭在每次的抽考和質量監測中合格率達到學校要求。

  三、工作思路

  規章制度必遵循,創新觀念重在行。

  教學相長齊共進,科研教學力爭雄。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拼搏最光榮。

  四、學情分析:

  經過幾年的教學與實踐,已經對各個層次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他們的基礎不盡相同,而且有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特差,已經對英語學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因此,在學期初,與那些失去信心的學生進行談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在邊學邊複習中鞏固舊知識。並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他們的個別輔導,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愛護,同時注重對特長生的培養,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進展。

  五、具體工作:

  (一、)教學工作

  1、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在新生開學前,力求定好學校要求的各項計劃,做到切和實際,實效性強,具有可行性,合理、規範。

  2、備課、教案、作業。

  (1)備課: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學生的原有的認知結構與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需要教師的點撥與指導,注意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調動一切力量去激發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利用啟發

  式教學、溶趣味性與情境教學於一體,透過設問、質疑等方式,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好奇心,引起他們新的探究活動。做到低起點、小步走、快節奏、多活動、快反饋、勤矯正、多鼓勵的一系列教學管的策略。而這一切對教師的要求是必須對教材能夠達到運籌惟握,做課堂的組織者、指揮者、開拓者和引導者。

  (2)教案:教案製作應新課改的要求,寫好各環節,在注重形式的基礎上,注意教案的實效性,與可行性。力爭做好教學反思,儘量寫教學札記,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強化反思,反思完善理論,迴圈而有序,為自己、為學生完成一份滿意的答卷。

  (3)作業批改:設計獨特的作業形式,做到量適度、批及時、評到位。

  3、聽課、集備與教研:

  學習的外延是廣闊的,聽課僅是其中之一種。多聽同學科的課以及骨幹教師的課,及時評課,交流意見,提出建議,做到真誠、有理、有據。在不斷以在教中學,學中悟,悟中思,思中練為主線,並確立本學期的教研課題。

  4、輔導與檢測

  課後輔導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環節,在每次測評後我會進行有目的的輔導,指導全科生做好錯題檔案並及時反饋,並且分析原因,指導方法,做到在學習上"一幫一",我們不能將後進生置之不理,在注重因材施教的同時,加強偏科生指導與檢測題共行,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共同進步。

  (二)、學生管理

  為實施教、學、考系統化,對學生的管理起決定作用。做為一名班主任,加強學生管理是勢在必行,平時應注意身教重於言傳,鼓勵重於批評,對於自律不強者應給予適

  當的批評教育,以實際行動來感染每個學生的行為,做好三項教育工作,注意對學生實施科學的管理和以情感教育為主的策略,力爭在班級管理時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為班級做貢獻,用常識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讓學生們在寬鬆、民主、自由、愉快、和諧的分氛中學習。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由“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資料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製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製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沉和浮: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數,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單元熱:學生在三年級“溫度與水的變化”的基礎上,將繼續觀察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效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3、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沉和浮:

  小石塊、泡沫塑膠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木塊、小刀、透明膠帶、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玩具潛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帶定滑輪)、鉤碼、墊圈、彈簧秤、馬鈴薯、酒精燈、木夾子、食鹽、白糖、燒杯。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

  鐘錶、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膠瓶、鐵架臺、螺帽、細線、木條。

  (3)第三單元熱:

  溫度計、塑膠袋、熱水瓶、氣球、水槽、試管、燒杯、燒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酒精燈、鐵架臺、鐵片、火柴、蠟燭、各種材料製成的杯子和調羹、毛巾、泡沫塑膠塊。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乒乓球、手電筒、地球儀、鐵架臺、演示用時區圖、陀螺。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數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於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援自己的假設,透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控制變數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精神,認真實施《英語新課程標準》,快速提高我校教師專業素質和業務技能。積極推進小學英語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減少教師重複性、低水平的勞動,集思廣益,形成生動、富有生命力的教學案例,達到資源共享,不斷最佳化集體備課過程,強化個體備課質量,著力提高我校教師英語教學水平,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根據《鎮江市小學英語教研組集體備課創優達標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二、組織領導。

  為保證英語教學、教研活動的紮實開展,注重集體備課活動的實效,推動創優達標活動健康順利進行,中心小學專門成立英語集體備課組。

  三、實施範圍。

  全校一至六年級英語教師。

  四、集中研討時間。

  每星期五下午第二課。

  五、研討地點。

  辦公室。

  六、活動基本要求。

  1、三至六年級必須保證每週安排4節英語課,節次時間間隔安排要合理。並且保證每週安排兩節英語晨讀課和一節午自習。

  2、集體備課組要制定詳細的集體備課活動計劃,擬定備課內容分工明細表

  3、集體組每月要舉行兩次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針對在教學和討論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討。

  4、瞭解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方面的最新動態,學習其他學校英語教學方面的好的做法和經驗,並積極開展網路教研。

  5、備課組成員本學期要定期上傳集體備課活動中心發言和開展英語組內討論,並緊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撰寫教學反思、心得、論文,選取英語教學中熱點、難點問題中某一點確立實驗課題進行研究,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6、集體備課應著眼於1—6年級英語教學聯絡研究,注重不同年級之間的教學銜接。在具體研討中,不同年級之間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要進行相互交流研討,教師在教學中予以關注和解決,提高英語教學的有序性和連貫性。

  七、操作步驟。

  1、個人鑽研,一人主備。

  集體備課過程是教師集體參與過程。在集體研討前教師的個人鑽研非常重要,教師只有對教材有了一定的瞭解,在集體研討時,才能在討論中準確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集體備課組成員要先各自學習課程標準,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學生,並在認真鑽研的基礎上寫出簡要分析材料。個人鑽研時,要對教材內容特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具準備、課時安排,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節安排,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對策等有一個總體的瞭解與把握。主備教師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寫出主講稿,並在每上半週上傳校園網,每人本學期主備教案2課時。

  2、集體研討,共同研究。

  每星期五集體研討時,先由主備教師進行主講輔導。輔導主要內容為:教材簡析(含教材內容、特點、教學目標、重難點、課時安排以及教具學具的準備等)、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節安排、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板書設計以突擊效果、激勵性評價的時機及方式等。此外,主講教師還應該將活動的設計作為輔導的重要內容。透過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主講輔導後,其他教師圍繞主講輔導情況,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對主講內容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完善、修改意見,供主備教師參考;有時不集中,組內教師的意見可在校園網中釋出,主講教師要認真記錄,綜合後落實到教案之中。

  3、寫出教案,印發全組。

  在一人主講,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由主備教師寫出集體備課的教案,由備課組長稽核後印發給全組成員,集體備課教案要保證提前一週發到教師手中。

  4、教師復備,靈活運用。

  教案印發給教師後,每位教師都要在認真研究集體備課教案的基礎上,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動態修改,中心校在備課檢查時,將重點檢查每人負責主備部分的教學設計以及使用別人教案的動態修改情況。動態修改的內容主要包括教案中間的復備、復備欄中的復備以及課後反思的書寫。原教案中間的復備是指在教案動態修改部分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節等進行修改調整,具體包括:

  A、標記重點環節、難點問題、主要知識點以及具有典型性、易錯的內容,以便在教學中引起注意。

  B、增加自己認為必要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對原始教案過簡的環節補充具體說明、註釋練習等。

  C、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錯誤,根據實際修改原教案中不適應本版教學的教法、學法。

  D、刪除教案中認為不必要的內容和環節。

  E、調整教案中內容的先後順序。

  八、集體備課教案基本要求。

  1、教學過程詳細,不得出現提綱式、標題式教案。

  2、教學內容要考慮新舊知識聯絡,在新知識安排的基礎上注意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注重課內教學向課外的延伸,注意各學科的溝通與整合。

  3、在教法、學法設計上,要體現現代教學意識,大膽實踐新課程標準。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體現學法指導;體現小組討論、協作學習的體系和方法;體現開放性思維訓練和創新意識培養。

  4、在教學手段上,一是要體現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設計與應用,二是要根據英語教學特徵,設計演唱、表演等活動所需的教具、學具,如頭飾、圖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