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計劃範文集錦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計劃 篇1
活動名稱:我與爸爸學交通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圖片,幼兒能瞭解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和交通手勢,初步樹立交通法規意識。
2、透過家長走進課堂,引起幼兒對交通的興趣,激發幼兒從小遵守交通規則,做文明人。
準備:1、事先與當警察的家長聯絡
2、環境創設、交通圖片若干
設計:一、向幼兒介紹簡單的交通法規
二、誰來管理交通?(警察、交通協管員)
三、怎樣來管理呢?(手勢、口哨、標誌)
四、怎樣指揮交通?
幼兒跟家長學做交通手勢
五、瞭解交通標誌(出示圖片)
紅綠燈、禁示通行、注意危險、禁止手、頭伸出窗外
六、討論交流
1、為什麼腳踏車與汽車分道行駛?
2、紅綠燈中,黃燈有什麼用?
3、行人如何過馬路?
4、騎腳踏車能帶人嗎?
七、平時過馬路應注意什麼?
八、競賽遊戲
家長出題、幼兒找對找錯。
教學計劃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讀準詞語中多音字的讀音,提高據詞定音的能力。
2.能初步分清“激動、感動”等近義詞的意思和用法,能在句子中選擇填空。
3.理解兩句格言的意思。
教學難點
理解兩句格言的意思。
教學過程
1.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比較每組詞語中多音字的不同讀音。
②透過比較,把多音字的音和義連線起來。
第一組:“模”讀mu時,是指“模子、模樣、模具。”除此,都讀mo,如“模範、模糊、模仿。”
第二組:“分”讀fen時,表示成分、職責和權利限度的意思,如“分量、分內、分外”等。
讀fen時,表示分開的意思,如“分散、分開、分別、分辨“等。
第三組:“似”讀shi時,如“跟……似的”,除此外都讀si 如“似乎、相似、似是而非”等。
第四組:“轉”讀zhuan 時,是旋轉、繞著某一物體轉的意思,如“轉椅、轉動、轉爐”等。
讀zhuan 時,是改變方向、位置、情況的意思,如“轉身、轉變、轉向、轉讓“等。
2.讀讀格言,想想意思。
①回憶以前學過的格言,說說格言對自己的幫助。
②讀格言,想意思。
第一句是明朝東林書院的一副對聯,意思是說讀書人要關心國家大事。
第二句是說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後泛指一般人。
③抄寫這兩句格言。
選詞填空
1.辨析近義詞
審閱與瀏覽:審閱指審查閱讀。瀏覽指大略地看,使用範圍廣。
2.自由讀題並獨立選詞填空。
3.任選兩組近義詞寫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照樣子把陳述句改寫為反問句。
2.能讀懂短文的主要內容,劃出中心句,體會短文的中心思想,說出短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過程
1.照樣子,改寫句子。
①讀例句,比較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陳述句用表示肯定的詞“是”,反問句則用表示否定的詞“不是”,並用上“難道……嗎?”的句式,使它和陳述句的句意一樣。
②獨立完成,校對答案。
第一句:難道我們會忘記老師的教育和培養嗎?
第二句:中國人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會怕困難嗎?
2.閱讀題
①讀短文,劃出帶有“寒磣”、“自卑”的句子。
聯絡上下文理解意思:
寒磣有三種解釋:⑴醜陋,難看;
⑵丟臉,不體面;
⑶譏笑,揭人的短處;
自卑是輕視自己,認為無法趕上別人的意思。
②第二題:從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學生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③第三題:短文的最後一句是中心句:“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間驕傲不對,在名花中間自卑也是沒有道理的。”短文告訴我們: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能驕傲,在比自己強的人面前也用不著自卑。
教學計劃 篇3
1、本學期教學目的與要求
20xx年,我校根據教材“在改善知識結構上,教材從大語文觀出發,既注重語文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又擴大語文的外延,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的社會生活融洽在一起,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情感上獲得重要的體驗,修養上得到大幅提升。”的特點,我們結合起來,透過寫作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瞭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學目的)
透過全面系統地介紹寫作客體、主體和文字等基礎知識以及公文、事文、文學類文體等各種型別的文體寫作知識,要求學生掌握寫作基礎知識的技能,掌握常用的主要類別文體文字寫作要領。要求學生寫作訓練有素,打好紮實的基本功,注意構思立意、言辭表達,平時注意多閱讀多積累,鼓勵學生結全實踐寫作。(教學要求)
2、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體驗感悟,打破學生在初中階段對寫作課所形成的思維定勢,發掘愛好寫作的潛能,引導、培養和展示他們的寫作才能。一般採用閱讀分析滲透寫作知識,引發關注生活素材,課後寫作,精批總結,再進行課後賞析,展示佳作,激發學習興趣。
3、教學時間及安排:
教學時間共20周,60個學時,每週3個學時,已授課6周。
4、教學內容安排:
第一週
周次教學內容:應用文的概念、分類的方法;應用文的特點及作用,應用文通知的學習。
第二週
周次教學內容,應用文的寫作要求、寫作素養、寫作步驟;主題的含義、形成及其表現;決心書的學習。
教學計劃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剛進入主題活動《春天來了》時,我和孩子曾經有過一次討論。我引導孩子從顏色、聲音、動物、植物等方面加以想象,孩子討論得熱火朝天,有的幼兒說:“小草綠了、大樹發芽了”等等。其中有個男孩說:“你們知道誰告訴我春天來了嗎?呵呵,是燕子,只要暖和了,它就會從很遠的地方飛回來。我每年這個時候都能看到它們呢!”孩子們一聽說到燕子,都又興高采烈地談論起來。當春天到來時,燕子都會從南方北歸,這是我們北方特有的景象,我們稱燕子為春天的使者。看到孩子對天空中飛翔的燕子極為感興趣,於是我們抓住孩子興趣點,設計了此活動《春天小使者》。
活動目標
1從自身及周圍環境的變化中,感受初春的到來,瞭解春天的基本特徵。透過小燕子的眼睛,感受春天萬物復甦的景象。從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讓幼兒嘗試創編故事,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表現力。
3在活動中,透過多種形式的表現,讓幼兒享受創意作畫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瞭解春天的基本特徵,知道燕子與春天密不可分的關係。
難點:能說出小燕子在空中看到的花草樹木的變化。
活動準備1燕子北歸的大圖片。
2圖畫紙、蠟筆。
3、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兒歌引入《小燕子》
二、師提問:兒歌裡面提到小燕子,你知道燕子從什麼地方飛來的麼?這裡的春天為什麼這樣美麗?
三、1出示有關燕子北歸的圖片,讓幼兒欣賞並描述圖片內容,請幼兒說說想到了什麼。
2老師提示幼兒假想燕子北歸的途中會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徵,請幼兒嘗試創編故事。
四、1自由分成幾組,請幼兒將剛剛創編的故事在畫紙上表現出來。
2教師講解要求,如:保證畫紙乾淨、整潔;幼兒要合作完成;發揮想象創設作品。
3幼兒創作時,教師巡迴指導。有些幼兒將燕子用鉛筆素描,還有的幼兒將蝴蝶以摺紙的形式體現……
4完成創作後,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5請幼兒把自己創作的畫掛於展覽區,和其他夥伴共同分享。
6活動結束。
教學計劃 篇5
自本學期開始,學校確立“手工製作”為學校校本課程之一。
一、確立依據:
1.學生的需要和天性。
“三好”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即“好動、好奇、好問”。手工製作順應了孩子的天性,迎合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切合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2.教科書的設計和引導。
根據統計,目前小學生的美術教科書中,很大比例是手工製作的內容。一年級佔52%;二年級佔63%;三年級佔50%;四年級佔47%;五年級佔36%;六年級佔50%,平均約為50%。教科書的大力引導,便於實現手工製作的全面普及,在手工製作的領域、方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手工製作的積極作用。
經常動手可以進而引發動腦的習慣,促進孩子手部骨骼發育和精細動作的協調,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借學生對手工製作濃厚的興趣和成就,引發學生自信,激發學習主動性,促進文化課的學習。
二、活動宗旨:
“普及·最佳化”。全面普及中實現優秀人才的挖掘。
三、活動目標:
讓每個孩子在走出實小大門的時候,至少掌握一種手工製作的技巧。
四、教育活動安排
1.範圍:一年級所有班級。
2.內容:手工製作特色教育包括三方面內容,即課堂教學、校本課程以及興趣小組活動。
1)一年級每週每班兩節美術課,一節手工製作課。
2)校本課程《手工製作》穿插進行,一年級每週有一節課保證活動。二—六年級校本課程《手工製作》內容結合美術、綜合實踐和校級興趣小組進行。
3)興趣小組活動一週兩次,時間為每週二和週四下午放學後一節課自主活動時間。
3.活動分工:
一年級:張建珍、強阿芳
4.興趣小組:
張建珍:“手工”興趣小組,組員來自一、二、三、四、五、六年級,約15人。活動場地:勞技探究室
五、主要教育活動安排
1.一年級課堂教學
周次課題主要要求手工方法
佈置要求、準備工具
常規教育
2
巧用對稱形
利用對稱性美化生活
摺紙
3
繼續巧用對稱形
利用對稱性美化生活
摺紙
4
美麗的鬱金香
製作鬱金香花
摺紙
5
學習剪紙的基本方法
剪刀等工具的使用安全教育
示範剪紙
6
剪紙(窗花)
學習剪刀做法
剪紙
7
美麗的紙花
製作不同的花
剪折
8
設計生活標誌
標誌的創作設計方法
剪貼
9
生命之源—水
製作節水愛水板報
剪貼
10
剪紙動物
剪紙技法
剪紙
11
提袋的設計
提袋的結構設計
裁折貼
12
奇妙的染紙
感受染紙的奇異效果
染紙
13
編制——荷花燈風鈴學習裝飾
剪折
14
紙版畫
製作一幅紙版畫
剪貼
15
降落傘
運用適合紋樣設計傘
剪貼
12
吃蟲草
繪畫吃蟲草,瞭解自然奧秘
剪貼
13
別緻的小花瓶
花瓶的造型設計
泥塑
14
小信箱
製作小信箱
剪貼
15
自己的畫制拼圖
學習製作拼圖的方法
剪拼
16
變垃圾為寶
進行廢舊物品的設計
拼貼
17
機動(佈置展示)
手工製作大比拼
六、保障措施:
為保障校本課程正常有序進行,並創造性開展工作,學校及負責校本開發的教師要做到如下幾點:
1.學校提供經費的保障,以確保校本課程教育過程順利開展。
2.學校提供教師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博採眾長,取長補短。
3.教師要加強學習與交流,積極自學與手工製作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質。
4.教師輔導學生時要精心指導,在普及教育的同時,挖掘優秀人才,形成學校手工製作的中堅力量。
5.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鼓勵多出家庭手工作品。
6.教師要注意階段性材料、總結性材料的積累,注意及時總結回顧與反思,過程材料要歸檔。
7.每學期要舉辦作品展覽,在過程教育中要注意蒐集留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