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健康教學計劃三篇
三年級健康教學計劃篇一
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勢下如何針對少年兒童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體育、衛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較強的活動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鬥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使他們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是小學階段的體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新課題、新任務。因而本著科學、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則,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是學校系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兒童少年某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儘可能避免意外傷亡事故,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健康教育的任務:
1、提高學生衛生知識水平;
2、降低學校常見病的發病率;
3、提高生長髮育水平;
4、促進兒童少年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衛生問題;
5、改善學生對待個人公共衛生的態度;
6、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健康教育是以傳授健康知識,培養衛生行為,改善環境為核心內容的教育,也是貫徹教育方針,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教學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
2、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
3、三年級學生透過上述內容的學習:
(1)培養學生在飲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衛生習慣。
(2)懂得均衡的營養,對生長髮育的影響和幫助。
(3)初步瞭解感冒、眼結膜炎、腸道寄生蟲病等的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4、瞭解課外活動、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作用,並且知道運動前、中、後的安全注意事項及保健常識。
四、健康教育的內容:
1、透過課堂內外的教育,向學生傳授衛生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個人清潔習慣,使他們自幼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維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2、培養學生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過量進食。懂得環境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自覺地保護環境,並懂得預防接種的好處,自覺接受預防接種
五、教學措施:
1、指導學生培養愛清潔、講衛生,不偏食、挑食、不過多吃零食的好習慣。
2、引導學生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為鑰匙,從自己身邊的小事上,從日常生活中去發現不利健康的問題和隱患,加以克服和解決。
3、啟發學生在學好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已知,發揮聯想,積極探索未知世界,特別是探索微生物世界奧秘的熱情。
三年級健康教學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課程是育才雙語學校的地方課程,要成為高素質的學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外,心理健康素質至關重要。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應該樹立“心理健康素質是人的第一素質”的觀點,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其自信自強的心理品質,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材分析。
針對小學生的特點,並根據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性輔導取向,本課主要設計四個模組的內容:
第一部分:認識自己,樹衛信心。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克服自卑、樹衛信心。
第二部分:積極主動,學會學習。教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全力投入學習生活。
第三部分:調整情緒,協調關係。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穩定健康的'情緒,建衛和諧、正確的人際關係。
第四部分:職業輔導,面向社會。教學目的在於輔導學生成功就業,適應社會環境,掌握求職技巧。
三、教學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處理現實生活和適應未來職業所必需的心理品質。
2.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心理保健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透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4.傾聽生命的聲音,感受生命的神奇,瞭解男孩與女孩的不同,共享生命的美好。
5.讓每位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充滿自信,演繹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6.瞭解生活中安全保健知識,如保護自己的眼睛、預防流感、安全用電、文明坐車等,學習保護自己。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7.感受勞動的樂趣,學習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四、教學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識。應使學生在瞭解心理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解決實際的心理困惑,學以致用,為此:
1.不宜過多采用文化課程的講授方式。
2.不宜讓學生把重點放在掌握有關心理學名詞概念與原理原則上。
3.多采用活動,討論反思等互動體驗式的形式。
4.透過場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五、具體措施:
(一)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以學生個體發展為本,以素質培養為目標,從而對學科教師提出了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1.透過課堂教學過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教學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開展途徑和方式。
2.結合學科特點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課程的多樣化,也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具選擇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徑和方式。(1)根據學科內容開發心理健康教育內容。(2)在授課組織方式中體現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日常的教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又一個主要陣地與渠道。每天早晨上課前、課間休息時、放學後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往,都可以轉化為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時機。抓好日常教育活動、巧妙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細微之處耕耘、擁有全面收穫。
(三)個別(或團體)心理輔導。針對少數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擾和極個別的心理障礙,開展心理諮詢活動,由老師提供諮詢,回答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並對其進行正確的心理輔導與問題行為的矯正。
六、教學活動進度:
第二週:不亂吃零食
第四周:預防細菌性痢疾
第六週:迷了眼睛怎麼辦
第八週:預防沙眼
第十週:住樓房的安全
第十二週:吃東西逗笑有危險
第十四周:預防貧血
第十六週:皮膚的自述
第十八週:防治凍瘡
第二十週:堅持冬季長跑
第二十二週: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
第二十四周:怎樣過個愉快的寒假
三年級健康教學計劃篇三
一、概況分析:
由於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性,在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異,但他們的學習態度端正,我想只要能端正教育思想,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有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就一定能紮紮實實地掌握本學期的衛生保健知識。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健康教育的自主性,逐步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2、學生簡單瞭解一些常見病預防,掌握簡單的自我急救的知識。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並能與日常生活實踐緊密聯絡,學有所用。
三、具體措施:
1、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充分備課,按時上好每節課。
2、課內外相結合,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手段。
3、對殘童實施因材施教,放低對他們的要求。
4、促進“五育”協調發展。
四、課時安排:
第二週(9.9——9.15):防止成胖墩
第四周(9.23——9.29):吃東西逗笑有危險
第六週(10.7——10.13):玩電子遊戲機害處多
第八週(10.21——10.27):紅眼病(急性結膜炎)的預防
第十週(11.4——11.10):預防貧血
第十二週(11.18——11.24):皮膚自述
第十四周(12.2——12.8):痱子和癤子的防治
第十六週(121.16——12.22):正確使用電扇
第十八週(12.30——1.5):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
第二十週(1.13——1.19):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