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通用12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通用12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教學計劃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1

  教學內容:

  第22課至語文百花園六。

  教學目標:

  1、要求會認本單元63個生字,會寫3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誠心是一種美德,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4、懂得做人要信守諾言,不能見利忘義。

  5、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恆,否則將一事無成。

  6、懂得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7、從笑話中體會漢字音同義不同的特點。

  教學重點:

  1、要求會認本單元63個生字,會寫3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4、正確區分同音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能夠靈活運用。

  教學難點:

  1、會寫本單元37個生字。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

  共17課時。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虛擬的情境,讓孩子在葡萄溝遊覽一番,在情感的世界裡深深感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2.感受維吾爾族老鄉的勤勞熱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識記“葡萄溝、碉堡”等詞語,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

  教學重難點:

  理解葡萄溝為什麼是個好地方。

  教具學具:

  葡萄相關的影片課件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題、自主設疑

  1、聽說新疆的吐魯番有個好地方(板書:好地方),想去嗎?葡萄溝這個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歡“葡萄溝”嗎?(生述)師揭示並板書課題:葡萄溝。

  2、質疑:你都想知道關於葡萄溝的哪些資訊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絡上下文或者工具書解決。)

  2、通讀課文注意發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障礙,並及時引導學生自主解決。

  3、檢查朗讀情況。遊戲識字。

  三、“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1、導讀:

  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葡萄溝在什麼地方呢?那裡是幹什麼的?都出產什麼水果呢?人們最喜愛什麼水果?

  新疆吐魯番有個地方叫葡萄溝。那裡盛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

  2、為什麼人們最喜愛葡萄溝的葡萄呢?下節課我們再來這個問題。

  四、學習本課要寫的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分析識記字形

  3、練習寫字,重點指導難記易錯字

  4、給生字組詞

  五、熟讀課文,鞏固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

  二、多元對話,合探解疑(重點)

  (一)學習第二段同桌交流彙報。

  1、老師就帶你們去葡萄園玩一玩好不好?說去就去,快把書開啟。

  2、葡萄溝到了。快看看葡萄種在哪兒?(學生讀文後,畫圖理解“山坡、梯田”。)

  3、趕快登上山坡,用你們的慧眼仔細瞧瞧這裡的葡萄生長的怎樣?(學生可能會說枝葉,也可能會說葡萄可以按順序學習)

  (1)看圖理解“茂密”。

  (2)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麼?(引導學生創造“涼快”、“涼爽”、“舒服”等詞語或句子引導學生帶著感受反覆朗讀。)

  4、快抬頭看,透過茂密的枝葉你發現了什麼?(引導讀書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有什麼特點)

  (1)圖片感受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悟出葡萄顏色的不同。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在比較中悟有什麼不同。

  (3)課件演示“一大串”,同時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結:這葡萄串兒這麼大,數量這麼多,顏色這麼多,種類這麼多,而且水靈靈的,像一個個瑪瑙,晶瑩剔透,真是美麗極了!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

  (4)“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讓你們“吃個夠”是怎麼吃?

  (5)請送給老鄉一句話,哪怕是一個詞也好!(熱情好客)多麼熱情好客的老鄉,趕快誇誇老鄉吧(帶著感受讀課文)

  5、感情朗讀:引導學生評價,以評促讀。

  (二)、學習第三段

  多麼熱情的老鄉呀,非要帶咱們去陰房看看,看看陰房是什麼樣。葡萄乾是怎麼製成的?朗讀第三自然段。

  學生觀察後發表意見,把感受到的講講根據學生的感悟板書:色鮮味甜)

  五、審視文字,放膽質疑

  1、你們喜歡“葡萄溝”這個地方嗎?為什麼呢?

  2、看來,同學們參觀遊覽的真開心。就要離開葡萄溝了,你有什麼話要對新疆老鄉說?

  六、拓展延伸,提升認識

  誇誇自己的家鄉,收集家鄉的資料。

  板書:

  11.葡萄溝

  出產水果品種多葡萄五光十色葡萄乾色鮮味甜

  老鄉熱情好客真是個好地方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會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

  教學重點、難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喜歡聽故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青蛙和小鳥的故事。

  二、新授(播放動畫)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課題是什麼?(坐進觀天)生字組詞:沿(沿著)(邊沿)答(回答)(答案)渴(口渴)(渴了)喝(喝茶)(喝水)話(說話)(講話)弄(弄錯)(弄堂)錯(犯錯)(錯誤)際(邊際)(國際)哪(哪裡)(哪邊)抬(抬頭)(抬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絡上下文或者工具書解決。)

  2、通讀課文注意發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障礙,並及時引導學生自主解決。

  3、檢查朗讀情況。遊戲識字。

  4、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學習本課要寫的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分析識記字形

  3、練習寫字,重點指導難記易錯字

  4、給生字組詞

  五、熟讀課文,鞏固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

  二、合作探究,精讀課文

  1、青蛙坐在井裡幹什麼?

  小鳥從哪裡飛來?(小鳥從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井沿就是井的邊

  2、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麼?

  一邊聽一邊看看青蛙和小鳥一共有幾次對話?(3次)

  第一次對話是哪幾個自然段?第二次對話是哪幾個自然段?第三次對話是哪幾個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青蛙小鳥對話

  師:聽了青蛙和小鳥的話,你知道它們是為了一件什麼事情而爭吵嗎?(根據學生髮言板書:天)

  青蛙是怎麼認為的呢?(指讀)你知道“大話”是什麼意思嗎?大話:不真實的誇大事實的話。師:青蛙認為小鳥在吹牛,那它覺得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師:那小鳥呢?(指讀)

  你們知道“無邊無際”是什麼意思?

  那你們還能舉例子說說還有什麼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沙漠、草原。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認真的進行練習,討論誰的說法對

  師:看來我們一致同意小鳥的看法,那青蛙為什麼說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因為青蛙生活在黑暗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很小。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做個小遊戲,把書本捲起來看天花板,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小圓點。現在把書拿開看天花板有多大?很大。是什麼擋住了我們的視線。紙筒。那是什麼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井壁。

  為什麼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就少,見識也少。

  為什麼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因為小鳥飛在天上,看到的東西多,見識廣。但是青蛙總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它現在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鳥爭論的結果是什麼?青蛙和小鳥第三次對話。(生齊讀)

  青蛙為什麼笑了,它笑的對不對?青蛙自以為是,相信自己是對的,小鳥說的是錯的,它在嘲笑小鳥。小鳥為什麼也笑了,它笑什麼,它是怎樣幫助青蛙的?讀小鳥的話。現在誰把他們的三次對話表演出來?看看誰最棒。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會跳出井口來嗎?

  三、拓展:想一想: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會看見什麼?

  四、全課總結:

  演一演“坐井觀天”這個故事。交流:學了這則寓言故事後,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會寫8個生字。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透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2.佈置自學。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後從中能明白什麼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範讀課文。(聽後自評並糾正)

  (2)讀一讀劃出的生字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麼?

  5.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6.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麼,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整體切人。

  1.複習生字詞

  2.讀文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隻()的寒號鳥。()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裡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抓“累”字型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裡看出寒號鳥懶惰,寒號鳥不聽勸告,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麼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範讀→自讀→齊讀)

  c.從哪裡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麼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9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後出示小黑板(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麼勸告?

  c.從哪裡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彙報。

  5.彙報自學。(學生自由彙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結合理解“最後的哀號”,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裡發出最後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麼喜鵲能在溫暖的窩裡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裡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本)

  3.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如果寒號鳥也做窩會是怎樣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板書設計:寒號鳥懶惰勤勞

  玩睡——————壘巢直打哆嗦————住暖窩最後哀號————熟睡不幸——————幸福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5

  學習目標

  1、會認“滑”等9個生字,會寫“報”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寬容。

  課前準備

  1、 實物投影儀

  2、 句子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課前板書“驕傲”)你知道驕傲是什麼意思嗎?(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補充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題為“我為你驕傲”(生齊答)透過預習你知道課題中的“我”是誰?“你”又是誰?(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老奶奶 “我” 送報的孩子 “你”)老奶奶為什麼要說“我為你驕傲”呢?讓我們在課文裡尋找答案吧!

  二、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要求:

  1、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記憶字形。

  2、 再讀全文,做到通順、流利 。

  三、交流

  1、 請學生指出自學過程中最容易讀錯的生字,全班正音。

  2、 請班上朗讀最好的學生分段讀課文,老師用“我為你們驕傲”這句話來評價,請學生說說老師為什麼為他們驕傲,鋪墊“驕傲”在文中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學習詞句

  1、 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畫出帶生字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或者自己喜歡的句子。

  2、 同桌互讀互聽自己畫出的詞語和句子。

  3、 展示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師生共同評價。

  五、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六、指導書寫。

  1、 請學生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它們。

  2、 細看生字,說說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重點指導詞語:

  “ 玻璃”的“璃”右下部分是“撇折”“點”,不是“人”。

  “碎”的右邊要注意“十”字要寫在兩個人字的下面,豎不能伸到兩個“人”的中間。

  “繼”的筆順是先寫“ 糹 ”,再寫“米”,最後寫“ 豎折 ”。

  “驕傲”一詞重點區別“平撇”和“豎撇”,“傲”字中間的橫畫要短,右邊是反文兒,不是折文兒。

  3、 練習書寫四個字、四個詞。

  4、 點評反饋。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用多種方法認讀生字、新詞。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讀。

  二、自讀感悟

  1、 自由讀課文,思考。

  а.是什麼事情,使老奶奶寫了“我為你驕傲”這句話?(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說事情的經過)學生說到那裡,就引導學生感情領悟到那裡,進行感情朗讀。如;

  (1)想象“我”和小夥伴扔小石頭時那開心、有趣的場面,想象在這種情景中“我”和小夥伴的神態、動作、語言,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我”

  的情感變化過程。

  (2)當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她沒有去追問,她在想什麼?

  (3)當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報紙時,她又會想起什麼?當老奶奶收到“我”積攢的七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時,又會想些什麼?

  ь.老奶奶為“我”的什麼品質感到驕傲?(引導學生懂得做了錯事,要勇敢地承認並及時彌補)

  2、 分組或全班交流。

  三、感情朗讀,加深體會。

  1、 分組練習最讓你感動的地方。

  2、 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做了錯事應當怎麼辦?是怎麼解決的?

  3、 回家把課文讀給你的好朋友聽,讀給爸爸媽媽聽,並聽聽他們的想法。

  四、練習書寫。

  聽寫生字詞。

  五、積累語言。

  1、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哪個句子寫得最好,用橫線畫出來。如:

  (1)石頭像子彈一樣射出,又像流星一樣從天而降。

  (2)我們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就像兔子一樣飛快地逃走了。

  2、 讀讀抄抄課後詞語。

  光滑 破碎 飛快 輕鬆 驕傲 往常 自在

  足夠 真誠 頓時 繼續 風和日麗

  3、 交流評議,提高學生對文字鑑賞水平。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的:

  1、 會認“具”等11個生字。

  2、 默讀課文,學習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德。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 出示第一幅插圖,引導看圖提問:

  ①這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誰在幹什麼?

  ②板書課題:玩具櫃檯前的孩子。

  二、 授新:

  (一) 學習生字

  1、 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2、 藉助拼音學習生字。

  3、 開火車讀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 再讀課文,把課文每一句話讀正確,讀流利。

  2、 引導全體讀書。

  同學之間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3、 開火車指1名朗讀各段。

  4、 相互交流的說說:你覺得小兵是個怎樣的孩子?

  (三) 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1、 朗讀感悟8—13段。

  a、請同學們再次認真讀課文,找到你最受感動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b、指名朗讀,並引導全班學生讀好句子。

  c、分角色讀好8—13段。

  2、 朗讀感悟1—7段。

  a、課文中的這位小朋友什麼也讓媽媽給他買,是不是他不喜歡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歡穿好看的衣服?

  b、再讀課文,感悟小兵喜歡玩具的心情。

  c、分角色朗讀課文( 1—7段)

  3、 朗讀感悟最後兩段。

  a、指名朗讀。

  b、交流:讀了這兩段,你想說什麼?

  4、 默讀課文,昇華情感。

  a、請同學們再次靜靜地默讀課文,讀後說說你想到了什麼?

  b、學生交流,老師參與總結:是啊!願大家都學會關愛父母,關愛身邊的每個人。

  三、 課後作業

  1、 把小兵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

  2、 平時做孝敬父母的事。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有《畫家和牧童》、《我為你驕傲、《三個兒子》|《玩具櫃檯前的男孩》和語文園地六組成。是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寫課文。“誠信、孝敬父母”貫徹始終。寓優秀的品質教育與生動有趣的課文中,既有人物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又有心理描寫。

  《畫家和牧童》是一個優秀歷史的故事,講述唐朝著名畫家戴嵩勇於承認錯誤,虛心向牧童學習。

  《我為你驕傲》故事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是一個常會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義也就顯得更為突出。

  《三個兒子》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故事。無論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恆的美德。課文透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誇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的對比敘述,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

  二、教學目標:

  1、會認39個生字,會寫3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語言。

  3、學會寬容、學會承擔責任,敢於向權威挑戰,同時也要謙虛謹慎,懂得孝敬父母、

  關愛他人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重點是目標1、2、3難點:目標3

  四、教學方法:

  結合插圖、讀議結合;指導默讀、讀中悟理

  五、學習方法:

  默讀、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投影儀、生字詞卡片

  七、教學時間:

  12——14課時教案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8

  學習目標

  1、透過識字加油站了解博物館、展覽館等地方的性質,鞏固識字,積累詞彙。

  2、透過字詞句運用瞭解掌握生字的正確書寫及新詞在句中的意思。

  3、透過發問,瞭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4、透過交流討論,學習圖書角的建立和管理,並說說自己的收穫。

  5、閱讀背誦古詩,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6、閱讀《最大的“書”》,體會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重點

  識字寫字,透過句子中相關聯的詞理解新詞的含義。

  難點

  體驗閱讀中的快樂,激發閱讀的興趣,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二。

  講授新課

  一、識字加油站

  1、分別出示兩組生字詞: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體育館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診所

  2、交流:你們知道這些地方都是用來做什麼的嗎?

  3、摘星星遊戲。透過摘星星遊戲,加強學生對新學生字的認知。

  4、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管所?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吧!舉例:圖書館、紀念館、供電所、託兒所

  二、字詞句運用

  交流討論:你們能準確的把課文中出現的生字寫出來嗎?試一試吧!

  1、出示含字:結構:上下

  2、出示迎字:結構:半包圍

  3、出示留字:結構:上下書寫

  指導小結:

  (1)“含”字上半部分是“今”,不要多寫一個點。

  (2)“迎”字第3筆是橫折鉤,不要多寫一個撇。

  (3)“留”字第3筆是點,不要丟掉。

  4、出示蕩字:結構:上下

  5、出示滿字:結構:左右

  6、出示敬字:結構:左右書寫

  指導小結:

  (1)“蕩”字注意三點水要在草字頭的下邊。

  (2)“滿”字注意三點水在草字頭的外邊。

  (3)“敬”字注意反文旁在草字頭的外邊。

  7、小組合作學習:

  (1)認真讀句子並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2)讀加點的詞語,體會詞語的含義。

  (3)交流探討:跟同學們說一說怎樣解讀詞語的含義?

  (4)猜猜畫線詞語的意思,和同學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1)他並沒有明說,只是用眼神暗示我。這句話中,“暗示”的反義詞是什麼?解析:“暗示”也就是不明說,那麼“暗示”的含義是什麼?“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語或示意的舉動使人領會。

  2)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洩露半點兒訊息。這句話中,“洩露”的反義詞是什麼?解析:“洩露”也就是沒有保守秘密,那麼“洩露”的含義是什麼?“洩露”不應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

  3)漁船靠岸了,原本安靜的碼頭一下子喧鬧起來。這句話中,“喧鬧”的反義詞是什麼?解析:“喧鬧”也就是沒有不安靜,那麼“喧鬧”的含義是什麼?“喧鬧”喧譁熱鬧、吵鬧。小結:在理解生詞的時候,可以從句子中找到關聯的熟詞,幫我們理解新詞的意思。

  4)練一練★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萬別慌張,一定要鎮定。鎮定的反義詞是什麼?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這條路平平整整,那條路卻坑坑窪窪。坑坑窪窪的反義詞是什麼?坑坑窪窪:狀態詞。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塊低一塊。

  三、寫話小組合作學習

  1、大自然真是其妙啊!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著很多“問號”?把它們寫下來吧!

  2、交流探討:寫完後可以做成卡片,問問小夥伴知不知道答案。

  3、出示課文中提出的問題,並結合圖片給學生進行講解。

  4、你們還有哪些關於大自然奧秘的問題能想出來?大家一起說一說吧!鳥類的嘴為什麼多種多樣?蚊子冬天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冬季沒有雷聲和閃電?月亮為什麼有時候圓圓的,有時彎彎的?金魚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嗎?

  四、展示臺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交流探討你們班級的圖書角是如何建立和管理的?

  2、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收穫?

  3、建立、管理圖書角

  (1)分享圖書等於分享快樂。

  (2)所有同學必須參與建設圖書角,同時也享有借閱圖書的權利。

  (3)所有圖書都是大家的財產,要珍惜、要愛護。

  (4)學生借閱圖書由管理員負責,到管理員處登記,借閱圖書時要輕拿輕放。

  (5)借閱圖書要登記清楚借閱時間、歸還時間。

  (6)學生每次借書只能借一本。

  (7)圖書角不向其他班級和校外開放。

  (8)圖書角借閱時間為:每天上午;歸還時間:每天下午。

  (9)若丟失或有破損要麼買同樣的書償還,要麼按圖書價格的三倍賠償。本公約自頒佈之日起執行,望全班同學共同遵守,互相監督監督

  4、我的收穫

  (1)透過借閱《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2)透過讀《魯濱遜漂流記》,我知道了一個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勇敢面對、克服困難才能更好的生存。

  (3)透過讀《昆蟲記》,我瞭解了很多昆蟲的生活習性,增長了很多知識。

  (4)透過學習,我知道在野外迷路後,我們應該怎樣做。

  五、日積月累

  1、出示古詩:憫農(其一)【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2、播放錄音,帶學生學習讀詩。

  3、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含義,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意思。春種一粒粟,—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秋收萬顆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四海無閒田,—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農夫猶餓死。—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4、這首詩所表達的含義是什麼?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提示:透過對這首詩小結分析,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寫這首詩所表達的含義。

  5、拓展延伸。憫農(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古詩的含義:鋤禾日當午,—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滴禾下土。—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誰知盤中餐,—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粒粒皆辛苦。—每顆每粒都是農民辛勤勞動換來的。

  (2)這首詩所表達的含義是什麼?這首詩告訴我們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節約食物,反對鋪張浪費。

  六、我愛閱讀:《最大的“書”》

  1、自由讀短文,說一說這篇短文告訴了我們什麼事情?

  2、短文品讀地質勘探隊員眼裡岩石就是“書”這本書裡有字、圖畫,還有很大的作用。字:雨痕、波痕、礦物圖畫:樹葉、貝殼、小魚這些說明了滄海桑田的變化。這本書的作用:能告訴我們哪裡埋著煤炭、哪裡藏著鐵礦等,可以為國家找到更多的寶藏。最終告訴我們:一層一層的岩石就是厚厚的.書,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

  3、這篇短文主要講的什麼事情?要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慾望。既能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積累豐富的語言,還可以汲取自然科學知識的瓊漿,開闊視野,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指名讀交流透過遊戲讓學生識記更多生字詞。透過拓展,瞭解更多功能性場所的意義。透過書寫指導練習,幫助學生正確書寫生字詞。明說保密安靜慌張平平整整首先認讀兩組生字詞,然後認讀字詞中的生字,在認讀的基礎上,瞭解詞語表達的地方的性質和意義。透過觀察新詞,從句中找出與畫線詞相關聯的詞語,也就是反義詞,然後結合反義詞理解新詞的含義。透過解釋文中提出的問題,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透過探討班級圖書角的建立、管理及收穫,讓學生體會到圖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收穫,培養學生愛讀書的習慣。學習閱讀古詩並背誦,增加學生對詩詞的掌握。透過拓展延伸,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古詩詞,同時瞭解《憫農》這首詩的含義,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學習閱讀的方法,並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從中領悟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課堂小結

  大自然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只有我們用心去觀察,才能不斷髮現大自然的秘密,幫助我們探索宇宙的奧秘,為社會的發展增添美麗的筆畫。對本節課主要內容進行一個全面的總結,加深學生對於本節課的理解。

  板書

  語文園地(六)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觀察身邊事物的特點,提出問題展示臺交流討論班級圖書角的意義日積月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物質不攀比、比德行、技藝等我愛閱讀《最大的“書”》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9

  教學目標:

  1、 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 懂得要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點:

  1、 識字教學。

  2、 寫字教學。

  教學難點:

  教會孩子懂得要敢於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教師寫課題“畫家”二字寫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寫得小一些。提問:誰知道老師為什麼這樣寫課題?請同學自由發表看法。

  2、在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 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想象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 請生再次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 認記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藉助拼音讀出生字讀音。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生字,併為它組詞。

  (3)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認記生字。

  (4)請學生起來說說自己記了哪個生字?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偏旁歸類識字:抹——批——拱 慚——愧

  加偏旁識字:區——驅 共——拱

  換偏旁識字:溝——購 繩——蠅 漸——慚 瑰——愧

  看字型識字:“墨”——墨是黑色的。

  聯絡生活識字:

  “價”,超市裡寫有“天天平價”。

  “購”,糧站牆上寫有“收購糧食”。

  (5)用多種方法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記情況。(開火車、搶讀、小組讀、齊讀、個別讀等)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快速、輕聲讀課文兩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讀通順。

  2、同桌讀課文,抽學生讀課文。

  3、想聽老師讀嗎?師範讀課文,學生仔細聽,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

  4、請生評價老師讀的課文。

  5、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6、看圖,說說牧童是在什麼情況下指出畫家戴嵩畫錯了的?

  7、在文中找出圖中不同人物說的話,仔細讀一讀。

  8、圖上的哪個人是大畫家戴嵩?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會感到怎樣?可是他卻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呢?練習用誠懇、和藹的語氣讀戴嵩此時說的話。

  10、練習讀讀戴嵩與牧童的對話,要讀出牧童的天真質樸。

  教師可以適時範讀。

  11、四人小組合作練讀。在分角色讀時,力爭透過表情和動作把敘述部分的內表現出來。

  12、請組內朗讀好的學生在全班表演朗讀。從表情、動作、語氣三方面引導評議,以檢查學生對“稱讚、讚揚、和藹、慚愧、拱手”等詞語的理解情況。

  13、想象當時的情況,人們聽了會說些什麼?你想說些什麼?看看書中的學習夥伴有什麼看法?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2、齊讀課文。

  二、指導學生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請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3、學生自由觀察自己感興趣的生字,並說說在寫這個生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教師相機點撥。

  4、重點指導以下幾個生字: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寬下窄;“兄”的最後一筆要圓潤舒展;“呆”的下部分的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裡面不一樣。

  抹、擠、拱、批:四個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寬。

  價:字內有三個撇,但最後一撇與前兩撇不一樣。

  錢:左短右長,重點指導金字旁和斜鉤的寫法。注意與“淺”比較。

  購:左右都寫得比較瘦長。

  5、學生自由寫字,教師巡迴指導。

  三、完成課後練習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課後題。

  2、請學生讀讀句子,體會“一”的作用。

  (1)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說明他畫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2) 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說明畫家的動作很快。)

  3、請學生用“( )一( ),就( )。”“( )一會兒( ),一會兒( )。”的句式說句子,寫句子。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⒈、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⒉、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⒊、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課前預習要求:勾出生字,生詞。標出自然段。讀熟課文。

  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爸爸媽媽都非常愛你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有關三個兒子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⒈、檢查預習情況。

  ① 分小組讀課文,比一比,看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通順。一小組讀1—2自然段。

  ② 抽生說說你勾出了哪些生字,生詞?

  ⒉、認記生字。

  ① 師出示生字卡片,生借拼音齊讀。

  ② 自由讀生字記住讀音,自己覺得難記的多讀幾遍。

  ③ 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④ 給生字找朋友,組詞。抽生說,師將詞板書。生再齊讀。

  ⑤ 記一記。同桌互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生字的。

  ⑥ 用考一考,讀一讀等方法鞏固生字。

  ⒊、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① 生字朋友能幫你把課文讀得更通順,更流利。咱們一起試試吧!齊讀課文。

  ② 師範讀課文,生邊聽邊想:為什麼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③ 自由讀課文二,三,六自然段,用橫線勾出三個媽媽說的話。

  ④ 抽生讀,其他人評價,讀得好不好,為什麼?(前兩位媽媽自豪的語氣,第三位媽媽平穩的語氣)

  ⑤ 師引讀,自由讀。

  ⑥ 聽課文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讀,說一說,三個兒子在見到自己的媽媽在提水時,分別是怎樣做的?讀時語氣應有什麼區別?

  ⑦ 比一比,看誰能透過讀表現出三位媽媽提水的辛苦。

  ⑧ 自由讀,齊讀。

  ⑨ 假如你就是那位老爺爺,你會怎樣說?(練習讀好老爺爺幽默,風趣而有意味深長的話)

  ⑩ 四人小組裡兩人一組,互相評價,哪些句子讀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進。

  ⒋、齊讀課文。想一想: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⒌、提出要求;倡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

  第二課時

  一、 複習生字。

  1、 抽生讀生字,並給生字組詞。

  2 、快速搶讀生字。

  3、 齊讀。

  二、 學寫生字。

  1 、齊讀生字。

  2 、範寫容易寫錯的生字,生認真觀察,認真聽。

  ①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拎”字最後一點。“桶”右上的一點,“膊”字右上的一點。

  “蕩”是上下結構的字。

  ②生回憶書空以上幾個字。

  3 、寫美觀。請生自己觀察,你覺得怎樣才能寫得更漂亮?抽生說師範寫。

  4 、生練習寫字。

  三 、課後練習。

  1、 齊讀。

  2、說說這段話的意思。三個孩子同時做一件事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的句式來說。

  3 、自己再讀讀,想一想你能用這個句式再說一句話嗎?

  四 、四人小組排練表演課本劇。老師巡視,隨機點撥。重點指導:

  1、 人物的語氣。

  2 、人物的動作。

  3 、人物的表情。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11

  一、複習課文:

  1、你覺得哪些品質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優秀品質?

  我覺得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為人謙虛、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些都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優秀品質。

  2、老奶奶為什麼要寫“我為你驕傲”呢?

  因為老奶奶看到“我”能主動承認錯誤、改正錯誤非常高興,她認為“我”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她為“我”的這種誠實的品質而感到驕傲!

  3、老爺爺為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因為在三個兒子中,只有一個兒子知道孝敬長輩,能主動幫媽媽提水。在老爺爺看來,一個人的品質遠比他的本領重要的多,所以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就是那個關心媽媽的兒子。

  二、背誦:

  1、背誦99頁“我知道”。

  我知道戴嵩特別喜歡畫(牛),(《三牛圖》)、(《歸牧圖》)、(《鬥牛圖》)這幾幅名畫,就是戴嵩畫的。在我國現代畫家中,不少人以畫動物而聞名,如,(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李苦禪畫鷹)……他們畫得動物(栩栩如生),人們特別喜愛。

  2、背誦112頁反義詞形式的AABB式疊詞。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 長長短短 粗粗細細 來來往往

  裡裡外外 上上下下 老老少少 吞吞吐吐 日日夜夜

  3、背誦115頁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三、聽寫:

  兄弟 商店 塗抹 擁擠 工錢 購買 光滑 繼續 信封 傲氣 拎著 決心 批改 價格 聰明

  報紙 玻璃 胳膊 晃動 破壞 打碎 堅決 批評 封閉 驕傲 撿拾 滑雪 連續 水桶 報告

  動盪 拱橋 收拾 破碎 決定 價錢 搖晃 停留 晃盪 停止 拱手 訂購 發呆 商人 夥伴

  便條 事情 害怕 輕鬆 微笑 沉甸甸 盪鞦韆

  四、比較組詞:

  商(商量) 末(期末) 擠(擁擠) 拱(拱橋) 錢(金錢) 溝(山溝) 跺(跺腳)

  摘(採摘) 抹(塗抹) 齊(整齊) 哄(哄騙) 線(毛線) 購(購買) 躲(躲藏)

  評(批評) 報(報告) 玻(玻璃) 破(破爛) 碎(破碎) 滑(滑冰) 驕(驕傲)

  平(平常) 服(衣服) 波(波浪) 坡(山坡) 醉(心醉) 骨(骨頭) 轎(轎車)

  拎(拎著) 桶(水桶) 胳(胳膊) 膊(胳膊) 戴(穿戴)墨(墨水)甸(沉甸甸)冷(冰冷) 湧(湧現) 洛(洛陽) 脖(脖子) 帶(帶領) 黑(黑色) 句(句子)

  五、多音字:

  dǒu (北斗星) jiāo (教書) tán (彈琴) xinɡ(投降)

  鬥 教 彈 降

  du (鬥爭) jiào (教室) dàn (子彈) jiànɡ(降落)

  六、填空:

  填入合適的動詞:(修理)窗戶(說明)原因 (拎著)水桶 (翻)跟頭(送)報紙

  七、反義詞:

  批評—(表揚) 擔心—(放心) 輕鬆—(壓抑) 富裕—(貧窮) 聰明—(愚笨)

  沉甸甸—(輕飄飄)

  八、量詞:

  一(個)牧童 一(個)星期 一(個)信封 一(個)兒子 一(個)下午

  一(位)畫家 一(位)商人 一(位)先生 一(位)老奶奶 一(塊)石頭

  一(陣)輕鬆 一(袋)餅乾 一(張)便條 一(輛)汽車 一(桶)水

  九、四字詞語(熟練背寫):

  點頭稱讚 沉思片刻 濃墨塗抹 輕筆細描 栩栩如生 風和日麗 從天而降 目不轉睛

  十、造句:

  1、一會兒……一會兒: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一幅畫。

  天上的白雲一會兒像小羊,一會兒像小魚,真有趣!

  2、只有……才:只有刻苦學習 ,才能取得好成績 。

  只有講衛生 ,才能不生病 。

  只有勤動腦 ,才能有創造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計劃 篇12

  一、教材簡說

  一位外國作家說: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

  是的,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他們希望認識社會、改造自然。在兒童的心靈裡,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般的力量。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

  《假如》一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

  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衝動。這都要建立在關愛之情的培植基礎上。我們要透過這篇課文的教學,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二、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願望。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語境認讀。

  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

  2.採用多種方式識記字形。如,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拉-泣、搖-遙、澡-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識記(寸-尋、良-食、建-健)。

  3.鞏固運用所學的生字。

  (1)組詞運用。糧食、縮小、遙遠、善良。

  (2)遷移識字。教師為學生提供一段新的文字,讓學生從中找出剛剛學過的生字。

  (3)說話應用。將本課所學的生字自編一段話,讓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生字。

  4.指導寫字。

  書寫前,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本課要寫的八個字,先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和不容易寫好的字,在學生觀察發現的基礎上進行寫字指導。容易寫錯的字有:“哭(少點)、食(最後一點寫成捺)、體(少橫)”。記憶易錯字,可以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如,“一隻小狗兩張嘴(哭)”。比較難寫好的字是“操、場”。“操”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場”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裡收。

  (二)朗讀感悟

  教師或學生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

  1.讀通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程式:範讀:正字正音,讓學生體會課文感情基調。

  自由讀:熟悉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並讀出適當的語氣。

  複述:用自己的話來敘述課文的大致內容。

  2.朗讀指導。

  詩歌的朗讀講究節奏、韻律的變化,隨著情感的變化起伏,朗讀的語氣、語速、輕重、緩急都要有所不同。指導朗讀要注意的是,重在感悟,不要過分強調聲音形式和技巧。

  這首詩的朗讀有兩個難點:

  一是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朗讀時卻不能一樣,應該有一定的變化。

  二是各段所描繪的物件不同,朗讀時應該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突破難點的方法,最好是透過老師的範讀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朗讀。重點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1)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

  這句話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四次,可以按下面的提示指導朗讀。

  讀第一次時,起音舒緩一些,停頓長一點,造成一定的懸念。

  讀第二次時,語速加快,形成一種關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

  讀第三次時,重讀“馬良的神筆”。強調“馬良的神筆”,意思是下面講的事更重要。

  讀第四次時,聲音由重到輕,語速由快到慢。

  (2)“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穀粒”“畫一雙好腿”。

  讀這些語句時,感情也不一樣。第一個是興奮,第二個是喜悅,第三個是沉重。

  3.讀熟課文,背誦課文。

  (三)實踐活動

  課文最後一段,沒有說為誰畫什麼,可讓學生髮揮想象,仿照課文,說或寫一段詩歌,還可以用圖畫來表現自己想象的內容。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朗讀感悟

  1.朗讀指導。

  (1)指名個別讀課文。

  (2)重點句段的朗讀訓練和指導。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四次,朗讀時怎樣處理?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穀粒”“畫一雙好腿”。這三處感情有什麼不同?應怎樣朗讀?

  (3)學生再讀,教師範讀,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讀。

  (4)讀熟課文,背誦課文。

  (5)創設情境誦讀課文。一是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與課文有關的畫面;二是用聲音創造畫面形象;三是用筆畫出這些畫面。

  2.朗誦比賽。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各組選一名代表參賽,全班同學當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