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社戲》反思

《社戲》反思

《社戲》反思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戲》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迅的小說《社戲》是初中語文七年級下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在教學前,我看了相關的教材分析,明確了自己的教學思路。我還是採取以往開放式的教學,我先範讀,而後引導學習掌握生字生詞,安排學生瀏覽課文。然後,就課文談感悟、評點或是疑問等。

  馬思宇首先站了起來問:為什麼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她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個問題是理解《社戲》這篇課文的的鑰匙。其實,那夜的戲,並不好看。我引導學生從文中尋找不好看的內容。學生回答的很散亂,我點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正面描寫,二是側面描寫。於是,學生多少的明白了些突破口。在我們師生共同的探究得出結論:戲真的不好看,正面的描寫是:(1)老生本能夠翻筋斗,卻沒有翻;(2)“我”最愛看的“蛇精”、“跳老虎”的節目沒有出現,很失望;(3)最不愛看的老旦出來了,而且還“咿咿呀呀”的唱個沒完沒了。側面描寫是以小朋友們的神情、語言、動作等進行烘托,即是: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罵”等。這是戲。而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來也實在平常。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是包含這作者的深意的,具有象徵的蘊涵: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反思:學生提這個問題是太早了些時候的,而既然提出來了,就只有引導學生解決。採取從結尾切入,研讀課文也未嘗不可以的。這樣的開放式的教學,很具有生成性,卻總是會打亂老師正常的預設。那麼,作為老師的,就必須的精確的熟悉文字,有著自己的解讀;而也要具有高度駕馭課堂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進行有效的教學。

  後來,學生又陸續的提出了幾個問題。孟凡坤的問題就很沒有質量,他問:“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中的“免念”什麼意思。我笑著沒有說什麼,而學生們卻爭著搶答。之後,我批評了孟凡坤,希望他要動腦思考問題。我們不能一味的賞識,這樣的不動腦思考問題的學生,必須的進行批評。

  再後來,學生就不能提出問題了。我知道是課文比較長的緣故,很難以在短時間內熟悉,就沒有過分的依賴學生的生成。我於是就按照文字的順序,慢慢地講起。效果很不好,我自己都非常的不滿意。

  反思:這樣的講授小說,不好。我怎麼就忘記了板塊式教學了呢?很疑惑不解。想來想去,還是自己備課不精心,便慢慢的陷入了自責與愧疚之中。我們在教學時,可以抓住文字的文體特點來建構我們的教學流程。譬如,《社戲》是小說,就完全的可以按照小說的三個要素來建構教學設計,即從情節、環境、人物入手,形成三個或是四個板塊的教學形式;四個板塊就要加強“雙基”的'夯實。板塊式教學,能夠化繁為簡,而且環節清晰,建構合理,深符學生的認知規律,便於學生溫習與強化。

  《社戲》的故事情節是圍繞著“社戲”展開的,分別寫了“戲前”、“戲中”“戲後”;情節波折跌宕,充滿了可讀性。戲前的一波三折,戲後的偷豆情趣,無一不引人入勝。

  環境有社會環境的描寫,也有自然環境的描寫。平橋村一段的描寫,就是社會環境的描寫,寫出了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簡直也是一個世外桃園。自然環境的描寫,是凸顯了江南水鄉夏夜的旖旎風光。

  文字的第11段是本文的重要的景物描寫,從多種感覺來寫的。有嗅覺、視覺、聽覺,也有想象。我上課的時候,安排了學生仿寫,收上練筆來看,效果很好。王文晶的就很好,細膩入微;毛乃樂的更加好,尤其是想象,句子是這樣的:那淅淅瀝瀝的雨,莫非也是李白的在洛城春夜聞笛而黯然流下的思鄉的眼淚吧……真的很有想象力,又學以致用,引古詩,化解詩意,為我所用。我很讚歎,給予了極大的表揚。

  小說的景美,而人更美。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也表現的很友愛無私:“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切地為“我”買豆漿,豆漿沒有買到,很不滿意,又要為“我”去舀水,其情之真之誠,好感人。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憨厚無私的建議去“偷”自家的豆。

  以上這些都是平橋村小朋友們高尚無私品質的突出表現。而雙喜又是這些小朋友中“最聰明的”,好像小大人、好兄長一般的呵護著小夥伴們。作者雖說是用了白描的手法來刻畫人物的,而對於雙喜的描寫是不惜筆墨的。雙喜的性格表現得也最為突出:他心細而又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三個的理由:(1)船大,(2)迅哥兒不亂跑,(3)都識水性。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頭,“我”很失望,雙喜又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敢於負責,當那個討厭的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說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表現了他善於為他人著想的好品質。在這個孩子的身上,凝聚了很多優秀的美好的品質,是那麼的彌足珍貴。

  我們不能因為成長而就漸漸的喪失了我們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

  反思:而我沒有按照板塊來教學,以上的這些就不能很好的凸顯出來,所以,在我看來,我的《社戲》一課,上的不好,是不成功的,最起碼是自己很不滿意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