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1

  《快樂的小青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一隻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裡,它不慌不急,在井裡唱起歌兒,最後被大象救了上來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樂觀的態度,勇敢地去面對,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戰勝困難。今天,我講的是第一課時。

  我是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的:

  一、激趣匯入:猜謎語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師範讀課文

  要求:認真傾聽,想想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完成導學案上的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一共有( )個自然段,寫的是一隻小青蛙不小心掉到( ),它不急不慌,還唱起了歌,最後被( )救了上來的故事。

  三、隨文識字,指導寫字

  1.同桌兩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2.讀拼音讀字、輪讀、開火車讀、摘蘋果讀等多種方式練讀。

  3.學生交流自己的記字方法。

  4.師講解主要易錯生字、學生說記字方法。

  5.完成《導學案》上的基礎達標練習題。

  四、佈置作業

  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評課時,趙利娟老師和王偉麗老師也給予我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反思整節課,學生參與積極,課堂習慣、紀律都得到了老師們的肯定,課堂教學環節比較清晰,課堂小遊戲的設計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還是存在一些不足:1.在學生練習寫字的時候,可以先在書上的田字格中進行臨摹,然後再寫到《導學案》上。2.教學環節可以新增區分形近字環節,使得學生把生字記得更加牢固、清楚。3.加強對學生課文朗讀的指導,避免唱讀課文。每講一節課自己都有不同的收穫,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使自己不斷進步。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2

  《快樂的小青蛙》是s版語文一年級下第7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講述了一隻又聰明又勇敢的小青蛙用自己的歌聲,使自己脫離危險的故事。

  其實,我覺得原本這篇課文對我來說應該是一篇普通的課文,這堂課應該也會被我上成一堂普通的課,可是,這堂課卻成了我的一個新的開始。

  機緣巧合,去討教一位學校中的語文教學有思想的老師,他向我推薦了這篇課文,點明瞭課後“分角色朗讀課文”的要求,指明瞭本課的中心訓練點。

  一語驚醒夢中人,一個新的嘗試向我招手。由於之前,對分角色朗讀有自己的誤解,小瞧了它,覺得不過就是學生每個人扮演一個角色讀一讀朗讀課文即可,現在才知,這樣做不是分角色朗讀,而是學生的分工朗讀,角色一詞並未體現。唉,真是誤人子弟啊!

  於是痛下決心,想要好好研究研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翻看名家的教學實錄,關於角色朗讀沒有明確的教學方法,也沒有特別專門的教學。有些嘆氣,那就自己琢磨吧。

  琢磨了一宿,未果。

  硬著頭皮上課。

  很多時候預設的美麗沒有想象那麼精彩,意外的生成才妙不可言。

  在分角色朗讀之前,首先由我為學生範讀。為了更好地表現人物的特點,當我讀到大象時,聲音是憨憨的,渾厚的。當我讀到小青蛙時,聲調是高的,聲音是輕快的。孩子們都樂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我一個也能分角色,最重要的是讀出人物的特點。

  於是,我先找了兩位同學,不斷地指導這兩名同學,引導他們讀出人物的不同,讀出人物的特色。

  然後全班分角色朗讀,良旁白也指導要讀得有板有眼。

  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分角色朗讀技巧確實有提高,多麼美麗的一堂課啊!

  這只是分角色朗讀課堂的一堂不起眼的課,但是,聽著孩子們精彩朗讀,我已經看見了,分角色朗讀的整個領域在向我展開畫卷。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3

  正逢春天萬物復甦的時節,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人們自身的感受,都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徵。小青蛙是孩子很喜歡的動物,孩子們喜歡它的叫聲“呱呱呱”,喜歡模仿小青蛙一蹦一跳,更喜歡學做小青蛙跳水、游泳等動作。《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因此,執教教師劉倩倩設計的打擊樂活動《快樂的小青蛙》,透過圖譜遊戲法學習打節奏的基礎上,讓幼兒在感知遊戲情節的同時,用身體動作及樂器來表現音樂,並能感受音樂遊戲所帶來的樂趣。

  首先,劉老師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特點是隻重過程輕結果。老師在教學設計中相當的巧妙靈活:環節一,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幼兒在瞭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慢慢進入情境,明確自己扮演了“小青蛙”的角色。環節二和環節三中,教師帶領幼兒熟悉音樂,並隨樂律動。律動時增加了“找蟲吃”的遊戲情境,第一次、第二次“找蟲”,幼兒透過目測尋找蟲子,當第三次幼兒已瞭解該遊戲規則時,教師加入猜謎,引導幼兒根據蟲子的區域性特徵猜測並驗證,逐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就是循序漸進、有層次的。環節五“稻田裡捉蟲”,每當一次隨樂演奏後,一名“小青蛙”獲得一次幫農民伯伯捉害蟲的機會,先由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蟲子”生活在什麼顏色的稻田裡?兩次遊戲後,幼兒根據經驗推測規律,再翻圖驗證,這也是循序漸進,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

  其次,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劉老師在活動設計的最後一個環節,教師出示了氣球傘,並將氣球傘比作五彩的荷葉。小青蛙們要到“五彩荷葉”上捉害蟲。在“五彩荷葉”上,孩子們敲擊地面發出了聲響,掛在脖子上的鈴鼓也發出清脆的聲音,透過滑滑的布、地面和鈴鼓的幾重聲音的交織,使得今天演奏活動的音色層次感越來越明顯。雖然在該打擊樂活動中運用的是同種樂器,但在教師的設計中考慮到了藉助其他的輔助材料,儘可能地讓幼兒感受到豐富的音色體驗。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4

  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嘗試雙手同時在鈴鼓上隨樂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透過找害蟲的遊戲情境及教師的語言提示,能隨樂用樂器表現青蛙跳,用動作表演躲貓貓和吃蟲。

  準備:

  1、拴好繩子的鈴鼓16個。

  2、16名幼兒圍成半圓坐。

  3、音樂《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4、小池塘圖片、稻田圖片。

  5、彩虹傘。

  過程:

  一、故事匯入。

  師(出示池塘背景圖):今天天氣真好呀!青蛙媽媽要帶小青蛙寶寶們出門去玩。我們跳呀跳呀,跳到池塘裡,與媽媽玩捉迷藏吧!咦,看見一條小蟲子,啊嗚一口吃掉它。

  二、動作創編。

  師:小青蛙的小腳可喜歡在荷葉上跳啦!我們的身體是一片小荷葉,你們想在身體的什麼地方跳啊?

  三、教師帶領幼兒隨樂律動。

  師:小青蛙在哪裡啊?哪個小朋友找到了?

  師:現在我們去找一個蟲子吃吃吧!(教師再次帶領幼兒隨樂律動。)

  師:咦?這次我們吃到了一條什麼蟲子呢?

  師:又發現一條蟲子,我們快去吃掉它!(教師第三次帶領幼兒隨樂律動。)

  小結:蟲子和青蛙都隱藏在小池塘圖片中,露出身體一部分方便幼兒尋找。

  四、樂器加入。

  1、教師出示樂器,並引導幼兒使用樂器。

  師:你知道嗎?我們每隻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葉呢!現在媽媽這裡有一片小荷葉,媽媽先把小荷葉慢慢地掛起來,你看媽媽哦,我會在荷葉上跳啦!

  2、幼兒嘗試使用樂器。

  師:小青蛙,你們會在荷葉上跳嗎?拿出你們的小荷葉掛在脖子上。(教師檢查鈴鼓佩戴情況。)

  五、增加新的遊戲情境:稻田裡捉蟲子。

  師:接下來我們要去幫農民伯伯到田裡去捉蟲蟲了,農民伯伯的田裡啊,有蟲蟲了,要請青蛙寶寶們去幫忙啦!蟲蟲到底長在綠色的田裡還是黃色的田裡,我也不知道,我們等下來找找看吧。

  (遊戲4遍,每次結束請一位幼兒上去找一塊顏色的田反過來看有沒有蟲蟲。)

  師:原來蟲蟲都生活在什麼顏色的稻田裡呀?(綠色)

  六、放鬆。

  師:農民伯伯說要獎勵你們一朵五彩田田,我們到五彩田田上來捉蟲蟲。請寶寶們起立,站到五彩田田的邊邊上。

  師:現在請青蛙寶寶們輕輕跪在五彩田田上。(遊戲1遍)師:捉到蟲蟲高興嗎?

  師:蟲蟲捉完啦,請寶寶們把捉蟲蟲的神器拿下來,輕輕地放到媽媽這裡。

  實錄:

  一、引入

  T:呱呱,我是誰啊?

  S:小青蛙。

  T:對了,我是青蛙媽媽,你們是?

  S:青蛙寶寶

  T:今天啊,媽媽要帶你們到池塘裡去玩,玩一個好玩的遊戲,最後我們還要捉蟲蟲。最後我們要幹什麼啊?

  S:捉蟲蟲。

  T:對了,最後我們要捉蟲蟲。

  T:青蛙最喜歡的一個本領就是跳,對不對?那現在我們的小身體就是一片小荷葉,你們想在哪裡跳?

  S摸摸肚子

  T:哦,那我們就在肚肚上跳一跳。

  二、律動(師帶幼兒共同遊戲一遍。

  語言提示:捉住了一隻小蟲蟲,啊嗚一口吃掉它。)

  T:剛我們在哪裡跳啊?

  S:肚肚。

  T:那你們還想不想在肚肚上再條一遍啊?剛剛媽媽跟你們玩了一個什麼遊戲啊?

  S:捉蟲蟲。

  T:哦,捉蟲蟲的遊戲,在這個之前還玩了一個什麼遊戲?(提示:教師做躲貓貓的動作,"躲"、"呱")

  T:捉迷藏,躲貓貓的遊戲。

  總結:

  T:媽媽帶你們出門,先跳,然後玩了一個躲貓貓的遊戲,然後又捉蟲蟲了。那我們再去捉蟲蟲好不好?再去吃好多好多蟲蟲。(師帶幼兒第2次遊戲。)師帶領幼兒強化第三段音樂的動作,語言提示:捉住了一隻小蟲蟲,啊嗚一口吃掉它。

  T:媽媽說,這個池塘裡藏著我家青蛙寶貝呢,你們找找它藏在哪裡啊?你們怎麼發現的?

  S:大眼睛。

  T:青蛙寶寶,來玩躲貓貓,捉蟲蟲了。

  T:除了肚肚上,還可以在哪裡跳?

  S:胸口

  T:胸口,可以嗎?

  (師帶幼兒第3次遊戲)

  T:吃吃看,香不香。我要請一個寶貝來幫我捉蟲蟲了。

  師請1名幼兒上來找蟲蟲(隱藏在圖中)

  T:你怎麼發現這個蟲蟲的?蟲蟲露出了什麼?

  T:蟲蟲露出了觸角。

  取出毛毛蟲,

  T:那你吃吃看香不香,你在請其他小朋友都來吃一吃。

  T:剛才我們是在胸前跳的,你們還想在哪裡跳一跳?

  S:腿上,肩膀上。

  T:那我們先在腿上來跳一跳吧。(師帶幼兒第4次遊戲T:誰來幫我找蟲蟲?(請1名幼兒上來找)

  T:你怎麼發現它的?

  S:頭露出來了。

  T:這是什麼啊?這是蚯蚓,弟弟你吃吃香不香?

  S:香。

  教學反思:

  《新綱要》要求將幼兒活動遊戲化,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學到本領,本著這個教學思想,

  我能用遊戲貫穿活動始終,首先創設了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成長過程,然後引入主題——小青蛙學本領(練習雙腳併攏往前跳),接著幼兒分組練習各種雙腳跳,給他們提供一個寬鬆、愉快的活動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體驗。最後利用遊戲《小青蛙捉害蟲》鞏固雙腳跳。整節課讓幼兒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本節課總體來看,教學效果明顯比較成功。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如,教學目標指向不明確(區分顏色、鞏固數數可以忽略不要)。為了提高幼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在開始活動、練習活動、結束活動中增加音樂,使整個活動更加完美。

  透過對這節課的教學反思,使我認識到了一節課中,教師深刻研究教案才能正確把握好重難點,其次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不能僅僅體現在教案的設計上,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把握教學機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汲取這節課的教訓,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5

  1、透過這次課使我對情景式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本次活動透過情節的設定小蝌蚪從剛開始只會游泳到後來變成了青蛙有了跳的本領,並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把自己當成了青蛙很自然的就會跟著老師設計的環節一步步的接受所要掌握的技能,從而教師實現自己預設的目標。但是在活動中我自己對於角色的進入還不是很投入,經常會跳出情境。並且情景語言的運用也不夠準確。今後在運用情景式教學過程中對於角色的轉變和語言的運用要進一步的提高,使自己對情景式教學有一個嶄新的突破。

  2、本次課的目標一是針對幼兒所要掌握的動作技能的,但是課後我發現雙腳併攏輕輕往前跳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沒有難度,之前他們都已經會了,因此這節課就沒有新的技能讓幼兒學習,只是單純的運動。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幼兒的運動量還是可以的。

  3、在活動中幼兒以青蛙的身份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我認為幼兒很自然地就可以瞭解‘青蛙能保護莊稼,是人類的朋友’這一知識。但是對於目標三的後半部分培養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在本活動中並沒有提到,應該在課後教育幼兒要愛護青蛙。

  4、教師的及時評價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今後在活動中要加強評價意識。對幼兒要有評價,給予他們肯定的鼓勵。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6

  《快樂的小青蛙》是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一隻小青蛙不小心掉進枯井裡,他不急不慌,在井裡唱歌,最後被大象救出來的故事。告訴學生遇到困難,要有樂觀的態度,勇敢地面對,並積極動腦筋戰勝困難。本課重點是隨文理解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小青蛙說的話。

  在教學中,我主要透過下面幾個方面去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隨文識字,理解詞語。

  一年級的教學中,識字是重中之重。怎樣讓學生既認識生字,又不覺得枯燥。為此,我根據課文內容精心設計製作了詞語卡片,在教學過程中相機出示詞語卡片,讓學生讀詞卡,運用換詞、組詞等方式理解詞語,詞語卡片的運用貫穿整個課堂。這樣,既複習了生字新詞,理解了詞義,又使得教學資訊在傳遞過程中顯得豐富多彩,將學生帶進直觀的教學意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運用對比,指導寫字。

  一年級的課文教學都是為識字寫字服務的。在教學中,我隨文出示“因”和“困”這兩個生字,讓學生透過觀察瞭解他們的異同,再指導學生進行描紅,書寫。對比教學使學生牢牢記住了這兩個形近字。

  三、創設情景,指導朗讀。

  本節課中,我把朗讀指導作為重點,不僅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還注重朗讀方法的指導,聯絡生活,引導學生感悟朗讀,努力讓學生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

  1、想象朗讀。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的教學中,我抓住“不小心”和“枯井”

  這兩個詞引發孩子想象:青蛙是怎麼不小心掉進井裡的?想想看,這口井是什麼樣的?接著讓學生想象如果自己掉進這口枯井裡,會怎麼樣?透過角色轉換,在創設的情景中既理解了詞語又讓學生在體驗中讀出讀出小青蛙的樂觀。

  2、分角色朗讀。在指導小青蛙和大象的對話朗讀時,我透過語言描繪、課件展示,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並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體會人物內心。在指導朗讀大象的話時,我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想象,如果你在野外聽見從井裡傳出一陣歌聲,你會怎麼樣?。在此基礎上,把自己當成“大象”進行朗讀,這樣不僅理解了“奇怪”,有感情的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導朗讀小青蛙的話時,我讓學生直接充當小青蛙,說說你聽見大象伯伯的聲音時心情是怎樣的?最後讓學生當小青蛙來向大象伯伯求救,這樣,朗讀中的感情表達也就到了理想的境界。

  3、邊讀邊悟。感情朗讀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體會其中蘊涵的內容及其情感。在指導課文的重點段(課文第五自然段)中,我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讀了這一段,你明白了什麼?並且全班交流:你喜歡小青蛙嗎?為什麼?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出獨特感受,讀出個人情感,明白:遇到困難,要有樂觀的態度,勇敢地面對,並積極動腦筋戰勝困難。

  4、表演朗讀。本篇課文故事性強,適合學生表演,在學生對全篇課文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分角色朗讀,最後進行表演,這種創造性的表演,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巧抓訓練,提高能力。

  整個教學中,我努力創設了情境學生進行說的練習,既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教學中,我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在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時,特別是表演讀時,學生讀得欠佳時教師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指導。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7

  《快樂的小青蛙》是語文s版一年級第23課的內容。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了一隻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裡,它不慌不急,在井裡唱起了歌,最後被大象救了上來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樂觀的態度,勇敢地去面對,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戰勝困難。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課文重點詞語的朗讀,如“不急不慌”、“奇怪”、“趕緊”等,讓學生透過對詞語的理解與朗讀,去體會課文所描繪的情境。我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作為重點,並把有感情地朗讀作為重中之重。本節課中,我試圖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從而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獨特的理解和感悟。上完課後,我發現課中有兩個地方“本末倒置”了。在一開頭的“他不急不慌,在井裡唱起了歌”指導朗讀時,花去了太多時間,生怕學生體會不到小青蛙的快樂、勇敢與聰明。而後面小青蛙回答大象伯伯說的話是這節課學習的重中之重。在這裡指導朗讀時,卻練習得太少。

  閱讀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於生活。我想,我們應該重視閱讀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在朗讀指導過程中,創設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讓朗讀貼近生活,聯絡生活,課堂將充滿更強大的生命力。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8

  看了《快樂的小青蛙》後,讓我也有種躍躍一試的感覺,學生那快樂,無憂的感覺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裡,確實讓我感到課改的必要性。《快樂的小青蛙》打破教材的規定,聯絡學生生活常識,尊重學生的選擇,滿足學生的需求,體現快樂學練。不刻意追求學練的形式,創設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充分享受體育學習的快樂。

  一、師生互動合作,不拘一格,盡情表達。

  過去的教學是單一的資訊交流,現在主張資訊的立體交流,老師學生,平等互動的關係,促成了民主氛圍,瞭解學生,關愛學生,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和諧、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真正接受到體育教育的全過程。本堂課淋漓盡致的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玩。

  二、教師調控,創設情境,滲透學法。

  教師的指導、調控是讓學生掌握技術、技能的前提,如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展開,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評價的激勵,這都應是教師主導的。本堂課採用了情境教學,老師把教學內容融入到童話故事中,帶領學生進入角色,扮演著小青蛙個各種生活習性,在玩與樂中掌握各種動作技術。教師同時也在在探究與體驗、玩與樂中引領學生玩與學習。潤物細無聲啊!

  三、評價是最好的激勵。

  一次充滿愛心和理解的評價,能使學生感到溫暖,一次全面而科學的評價能給學生增加追求知識的信心,一次有針對性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使學生在評中收,收中改,改中探,探中創,創中得,充分體會成功的愉悅。課中老師那抑揚頓挫的讚美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學生,鼓舞著學生。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9

  在教學中,我主要透過下面幾個方面來完成教學任務的:

  1、運用卡片,識記字詞

  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識字是重中之重。怎樣讓學生既認識生字,又不覺得枯燥呢?為此,我根據課文內容精心設計製作了字詞卡片,在教學過程中相機出示字詞卡片,讓學生讀字詞卡,運用擴詞、造句等方式學習生字,理解詞語,字詞卡片的運用貫穿整個課堂。這樣學習字詞,將學生帶進直觀的教學意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創設情景,指導朗讀。

  本節課中,我把朗讀指導作為重點。在指導朗讀課文的重點段(第五自然段)中,我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讀了這一段,你明白了什麼?並且全班交流:你喜歡小青蛙嗎?為什麼?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出獨特感受,讀出個人情感。另外,本篇課文故事性強,適合學生表演,在學生對全篇課文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分角色朗讀,最後進行表演,這種創造性的表演,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我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在時間分配上,有些前松後緊了,還需加強。在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時,特別是表演讀時,學生讀得欠佳時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指導。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10

  一年級一節體育課是《快樂的小青蛙》,內容是青蛙跳和自主遊戲。準備活動是我用謎語匯入,學習動物跳:小青蛙、小兔子、小狗……準備活動過後,由我來講解示範小青蛙的基本動作,然後學生練習幾次後,由他們按步就班地自由練習,學生練習的不亦樂乎。

  突然,一名學生跑過來對我說:“張老師,姚*一直站在那裡都沒排隊,一次也沒有跳,我們叫他一起跳他都不跳,還叫我們不用管,剛才夏*同學去叫他,他還打她。”“為什麼”我問。同時我腦海裡也立即浮現出姚*那肥胖的身軀,還有每次上體育課都無所謂的表情。我一聽馬上就想過去把他批評一頓,但想想每次上體育課他都非常鬱悶的站在最後,也說過他很多次,但是每次效果一點也沒有。何不改變一下策略?先聽聽他的內心的想法再想辦法呢?

  於是我走到他的身邊,蹲下身子,溫和地問他:“為什麼上體育課都這麼無精打彩的?還打同學?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認真的上體育課,學東西也很快。你難道不喜歡張老師?不喜歡上體育課嗎?”“不,不是的。我喜歡上體育課,可是,可是……”“怎麼了?”“我,我太胖了,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接力賽他們也嫌我!”我愣了一下,突然想到,因為先天性的肥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胖雖然不好,不過胖也有優點,你想想在上體育課中哪樣是你的專長?你想做什麼?”“我有力氣,我想扔實心球,上次我玩過的。”“扔實心球啊?好,老師今天就滿足你的要求,找幾個高個子的同學跟你比一比看誰扔的遠,好嗎?”姚*一聽,面露笑容“好”“那好,你先到那邊把手臂運動一下,我去找幾個同學來。”

  我走到操場的中間吹響哨子,停止了小青蛙跳。全班同學圍了上來,“姚*同學想跟你們比一下扔實心球,誰可以跟他比一下?”“我、我、我……”小朋友們一個個都想比。我就從他們當中選出了四個跟凱健差不多高的學生。小朋友們一窩蜂跑到場地上,站在旁邊為他們加油。比賽的小朋友包括姚*都異常興奮。經過幾輪的比賽,結果姚*以十公分的差距拿到第二名,他開心極了。

  正在我想告一個段落進行下一個內容的練習的時候,剛輸的男同學不服氣的跑上來,對我說:“張老師,這不公平,他胖力氣比我大,我要比賽跑步。”“對對,我也不服氣,我要比拍球”“我是女同學,我要比跳繩”……馬上,操場上就像炸開了鍋的螞蟻。“好、好……”看了一下離下課的時候還有半節課的時間。“因為教師老師這個裁判的能力有限,你們自己組織,找幾個跟自己差不多的同學比一下最得意的體育專案,體育室今天也一放,大家可以隨便拿器材,怎麼樣?”我這麼一說,全班的小朋友都樂開了花,馬上找到了自己想比的物件,井然有序的進行了小競賽,熱情也一下高漲了,有拍球的、有跑步的、有學小青蛙跳的、有跳繩、還有呼拉圈的……

  我到處去巡視了一下,發現他們每個同學都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案比賽。有的同學比了一個還不過癮馬上接著又比了一個。我走到呼拉圈那裡,忍不住也跟幾個同學比了一下。“預備--起”殊不知,這些小朋友的呼拉圈技術那麼好,一個不小心,呼拉圈就掉了下來。然後一起為還沒有掉下來的小朋友加油……“哇,夢陽好厲害,比老師還要厲害,到現在還沒有掉下來……”看到這個比賽完了我把這些同學集中在一起“小朋友們,我希望你們像夢陽一樣做什麼都比老師做的好,做的棒。希望更多更多的同學超過老師,好不好?”“好”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

  接著我又去了跑步的地方、拍球的地方……操場上到處都響著“徐*,你好棒跑的真快”,“李*,你扔的真遠,你好厲害……”聽到這些話,讓我感覺到心花怒放。

  在這節課中,學生把自己最得意的專案拿了出來,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馬上下課的鈴聲就快響了,可是他們都還沒有要下課的意思,還想多比一下,在同學、老師面前多露一手。於是,我要求學生們利用課外體育時間和每天早練的時間,以優帶差、互取其長,力爭個個同學都能有特長,一個月後咱們再舉行一個“擂臺賽”。同學們歡呼而去,這時候姚*一個人走了過來,附在我耳邊對我說:“張老師,下次約好跟他們一起比跑步,雖然我胖,但我會努力練習,下次我一定會在跑步上贏他們,以後上體育課我一定認真上。體育課,我也要最棒的!呵呵……”看到他歡蹦亂跳的樣子,一種當體育教師的幸福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快樂的小青蛙》教學反思11

  本次活動,準備工作做的較為充分,音樂選材比較適合本次活動,孩子們都能隨音樂跟著老師一起做各種動作。而在活動中,老師的匯入語言缺一不可,少了匯入語言,就好比少了頭,所以各個環節的語言連線是很重要的,老師的現場機智很重要,其實不用緊張只要把設想好的思路正常發揮出來,就一定能順利進行下去。

  在活動中,老師不要講太多,有時肢體上的語言更能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體育活動中,老師的示範了一次之後,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孩子記住遊戲規則,可比多次口頭強調規則來的更有效,更能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發現存在的問題要適時進行契機教育,這樣,老師不會感到累,又能輕鬆引導孩子們進行各種活動。在以後的活動中,老師要做到把整堂活動串聯成一個完整的遊戲活動,老師靈活運用肢體語言,啟發孩子自己示範,老師仔細觀察,抓住契機進行教育,放開手來讓孩子們快樂的自主學習,更能提高孩子們的各種能力的發揮以及更好地達成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