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主要分為三步驟:一、情景引入,感知圓;二、動手操作,認識圓;三、圓的拓展深化。其中二、動手操作,認識圓是重點 學習內容,也是學生主要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教學過程主要又分為三步驟:(一) 認識圓心;(二) 認識半徑和直徑;(三) 鞏固和應用。整節課,由遊戲入手,經歷動手操作,再在生活中舉例並質疑,用所學知識解決疑問。

  課堂教學中,我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反思:

  一、對學生的瞭解不夠。

  課 堂開始,情景引入,感知圓,就不是很順,這是我預想不到的。1、開始在練習紙上“×”表示紅旗的位置。請你想一想寶物可能在哪裡?用1釐米表示實際的1 米,在紙上用點表示出寶物的位置。這樣的提問,對於境外班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似乎不太聽得懂老師的意圖,老師在講的時候應該再慢一些,每一 個小問題後面都要停一停,給學生一個理解的時間。2、根據學生所畫的情況討論點可能的位置,像這樣的點我們能找到多少個?(無數個)怎樣的一個圖形能將這 無數個點表示出來?(圓)預設中,這裡學生應該有個頓悟的表現,是很激動的一個小發現。但是,課堂裡也沒有出現。我想原因是前面畫得過程有學生沒有領會 好,沒有充分地畫好,也就沒有後面地分析了。一節課有了好的開始,後面的教學過程就會順其自然,至少比較流暢,前面的疙疙瘩瘩直接影響了後面的學習,而主 要原因是老師對學生的瞭解不夠,沒有讓學生聽明白操作的方法和意圖,沒有等到學生的共鳴。怎樣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瞭解呢?還是需要多試教,試教不僅 熟悉教案,而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有所瞭解,就是對教學設計學生會有怎樣的反應?是否需要做一些調整?最後上課時才能心中有底。

  二、課堂節奏沒有把控好。

  動手操作,認識圓中(一) 認識圓心;(二) 認識半徑和直徑;圓心和半徑的學習學生表現得還可以,但是到了認識直徑這個內容時,教學上就顯得比較拖沓。因為前面有了動手操作認識圓心和半徑的過程,這 裡再重複同樣地步驟去學習直徑,學生的興趣已經沒有了,老師應該適時把控教學的節奏,在學生能說出直徑的定義和特點後,比較快地把這個內容學過。這樣,可 以把時間節省下來學習後面的鞏固和應用,也可以讓學生保持比較好的興趣點。課堂節奏的把控是我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一節課的教學中,重難點應該多花些時 間,但是時間具體到每個知識點怎麼分配,什麼時候可以快點,什麼時候應該慢點,比如,一節課上,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掌握得比較好了?哪些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難 點?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點在哪裡?學生最困惑的又在哪裡?這些我還是很欠缺。我覺得主要是我對高年級數學知識本身的掌握還不夠,和對學生的瞭解不夠,以及 課堂靈活應變和調控能力不夠。尤其是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課堂,更是覺得難上加難。當需要學生動手操作時,老師對於課堂的組織也很重要,直接關係到課堂節奏 的把控。所以,我覺得在課堂節奏的把控上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三、學習所得。

  我在網上學習了《調控數學課堂的教學節奏,提高課堂效率》,摘錄如下: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課堂教學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因此,良好的教學節奏有賴於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的培養,儘量減少各種不利因素。“例如,有的學生 在做課堂作業時拖拉吵鬧;有的在回答問題時過於小聲等,這些現象都會破壞教學節奏。因此教師從上第一節課起,就要及時瞭解學生情況,向學生清楚傳達教師的 要求,鼓勵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師生間配合默契,使各教學要素呈現相對規則的秩序,創造優美的課堂教學節奏。

  2、 根據教學目標、內容處理教學節奏,快慢得當,教學速度的過快與過慢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在引入新課時,學生的精神狀態較好,對新知識充滿好奇。這時教學應 是明快,生動的。在理解與運用階段,應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對於難點應循序漸進,安排多一點時間,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使學生有充分的餘地消化每個教學信 息點,不至於囫圇吞棗。在突破教學難點後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科學地進入知識的鞏固與運用階段,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同時實現教學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推動課堂節奏,陶先生認為“教學法做應當合一”“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在做上學,在做上教,在做上討論,在做上質疑問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運用一起一伏的教學節奏把握時機,創設活動情景,掀起“小**”。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2

  一、明確目標的重要性

  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保證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我在制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時,對課標進行反覆研究,根據學生特點,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我能學會用圓規畫圓,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理解並掌握其特徵。

  2、我能透過操作、觀察、思考等探究活動,提升動手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我能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我國古代數學的博大精神。透過畫圓、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課件出示的“圓,一中同長也。”感受我國數學的博大精深。課件出示車輪為什麼製成圓形的突出圓與生活的實際聯絡。

  二、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我設計了根據描述猜圓形物體的活動,學生在一次次提示,猜想的過程中,在大腦裡會形成不同大小的圓,會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會把一定大小的圓與實物聯想,從而豐富空間觀念。本節課猜出的摩天輪,是相對我們畫的圓來說很大的,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三、靈活突破重難點

  在畫圓時我利用課件直觀演示了畫圓過程,使畫圓步驟清晰明白。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如何更好地理解圓的半徑和直徑呢?我在本節課設計了錯誤的半徑、直徑,讓學生說出錯誤原因,從而使半徑和直徑的定義清晰可見。特殊直徑、半徑的問題利用課件直觀形象的演示。

  四、課堂教育機智

  學生在展示畫圓時,一個學生上來之後,怎麼也畫不好,我及時給他幫忙,在黑板上找了一個小坑,固定住了有針的腳,既體現了畫圓的注意事項,又體現了圓心決定了圓的位置。“小坑”這個小坑成為本節課的一個小亮點。

  五、系統的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板書,包括畫圓步驟、圓各部分的名稱、圓的特徵。本次板書排列整齊,非常有助於學生串聯知識。

  六、達標檢測形式多樣、層次分明

  每個學習任務完後,都有一個相對簡單的小檢測,讓學生及時鞏固,本節課全部完成之後,是一個課堂達標檢測。課堂達標檢測設計了基礎題、提高題、課外延伸題。不同層次的問題可使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體驗收穫。

  七、有待改進

  本節課課堂語言不夠簡潔,雖然對圓的半徑和直徑讓學生有了較好的理解、但是在對定義的表述上不夠規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不斷錘鍊自己的語言,使自己的數學語言更精煉準確。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3

  圓的面積是學生在學習了圓的基本特徵、圓周長的探討、應用後學習的,因為學生在學習圓的周長公式探討的時候已經明白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所以在探討圓的面積公式時,在這個基礎上再滲透“數學的極限思想”,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的圓的面積計算,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遷移,這樣,也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環節的教學:

  一、從圓的周長到圓的面積體驗其中不同

  本課開始,先與圓的周長與圓的面積比較不同,接著結合回憶平行四邊形的探究方法,引導學生髮現“轉化”是探究新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為下面探究圓的面積計算的方法奠定基礎。

  二、大膽猜測,激發探究

  在凸現圓的面積的意義以後,我讓學生猜測圓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讓學生進行估測。當學生猜測出圓的面積可能與圓的半徑有關係時,設計實驗驗證:以正方形的邊長為半徑畫一個圓,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出圓的面積,探索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這一內容是舊教材所沒有的。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被充分調動起來,而這些,又正好為他們隨後進一步展開探究活動作好了“預埋”。

  三、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當學生透過估測後,讓學生來做個實驗討論。每個同學手中都有一個圓,現在平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麼圖形?並想想它與圓有怎樣的關係。 這樣,透過學生操作學具,把抽象思維物化為動作形象思維,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透過觀察,比較、分析,發現圓的面積、周長、半徑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面積、長、寬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推匯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由扶到放,由現象到本質地引導,又使學生始終參與到如何把圓轉化為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動中來。學生思維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發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激發,探索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同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學量的加大,對於圓的面積公式還應讓學生多點時

  間去思考,去推導。細節的設計還要精心安排。特別是學生在口述推導的過程中,匯出的太快,公式推導不明顯,怎樣出來的結果演示太快,學生不易消化。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細化。

  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課時教學的重點是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教學時,教師作為引導者只是給學生指明瞭探究的方向,而把探究的過程留給學生。學生則以小組為單位,透過合作剪拼,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平行四邊形),我把各小組剪拼的圖形逐一展示後,又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發現“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於長方形”,並從中發現圓和拼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係,從而根據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匯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在整個推導過程中,學生始終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參與學習討論,共同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探索精神。在掌握數學學習方法的同時,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發展。

  五、存在和改進的地方有:

  1、學生在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中,有個別學生沒有積極思考,不懂得如何靈活運用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學生的計算有待加強,在上課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計算速度比較慢,學生還沒有達到要求,特別是當半徑等於一個小數時,學生很多就犯錯了!如:r=0.3釐米,求圓的面積,有部分學生會把0.3的平方算成是0.9,結果就出錯,這在以後的計算練習中引導學生認真計算,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4

  《圓的認識》這一節課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的一節概念新授課,是在學生學過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後對一種新的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的認識。作為曲線圍成的平面幾何圖形,它既是一節起始課,同時也是後繼學習內容——圓周長、面積、扇形、圓柱、圓錐的基礎。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從生活實際引入,並在進行新知的探究活動中密切聯絡生活實際。

  課的開始,我出示一根繩子和一個小球,把小球甩起來,讓同學猜想:小球運動的軌跡會成什麼圖形?接著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過圓?然後欣賞了一組圖片,使學生了解在自然現象,建築物,工藝品中都能找到圓的足跡。並在圖片中,感受到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圖形。接著引導學生說一說圓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讓學生感知圓是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然後讓學生想方設法畫圓,先借助實物畫圓,接著用圓規畫圓,最後用釘繩畫圓,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畫圓,感悟畫圓的方法。

  二、恰當地處理教材,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探討圓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設計了幾個環節循序漸進:

  1、學生掌握了用釘繩工具畫圓的方法後,緊接著利用板書中的圓讓他們準確理解數學概念:圓內、圓外、圓上三個名稱。進而理解圓上有無數個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這部分內容教材裡沒有安排,但透過課堂實踐發現補充這一內容對圓的概念的認識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有了上一環節的鋪墊,讓學生邊學概念邊探討特徵,透過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徑的特徵:在同一個圓內,有無數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都相等。這一環節較好的突出了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培養。

  3、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直徑的特徵,有了探討半徑特徵的經驗,直徑的特徵便“水到渠成”了。

  4、最後,利用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探討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以及圓的其他特徵,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與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最後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1、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方面明顯不足,顯得有些生硬。

  2、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機智不夠,對於課堂上動態生成的資訊處理不靈活,給人的感覺是離不開教案,而且還造成前松後緊的局面。

  3、這節課老師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圓的特徵以及半徑與直徑的關係,不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以教師的教為主導的作用。

  4、如果把這節課改成兩節課。第一節解決圓與其它圖形的不同,圓的半徑,直徑問題;第二節解決圓的特徵及欣賞圓在生活中的應用,把節奏放緩,讓學生把基礎知識牢固掌握,可能效果會更好。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5

  《圓的認識》是關於概念教學的一節展示課。透過教學本課,我的收穫頗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從準備和上課兩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是對這次展示活動的準備。

  《圓的認識》是屬於幾何概念的教學。在課的設計上我緊扣“概念教學”這一主題進行設計。一共設計了兩套不同的教學模式:

  1、從日常生活出發感知圓——自主探究畫圓——認識各部分名稱——探索圓的特徵——解釋應用;

  2、情境創設提出腳踏車輪為什麼要設計成圓形——操作討論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瞭解圓的特徵——畫圓——首尾照應解決問題。通過幾次試教,發現第一套方案更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現的順序來進行教學,其實,對於教學我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為創造情境而去創造。這並不符合我們教學的宗旨。我們的教學,可以異彩紛呈,但是應該給學生呈現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裝飾只能是“東施效顰”,適得其反。

  在試教的過程中,同時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平時一堂課,上過了也就過了,最多自己對某些成功或失敗處進行反思。而在集體研討時,才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知識點,甚至是教師提的每一個問題,說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深究,如果給無限的時間,研討也將會是無限的。

  第二,關於課堂教學的體會:

  基於各方面的準備,我在教學中充分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並透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圓的形狀,掌握圓的畫法及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徵。學生獲取知識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具體有兩方面完成較好:

  一、從生活實際引入,並在進行新知的探究活動中密切聯絡生活實際。

  課的開始,我讓學生欣賞了一組圖片,使他們瞭解在自然現象,建築物,工藝品中都能找到圓的足跡。並在圖片中,感受到圓是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圖形。接著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圓形的物體。在實際應用中呈現了餐盒、蛋糕等與現實生活常見的物品,讓學生感受圓在生活中的應用。最後討論套圈活動場地設計方案,怎樣在操場畫一個半徑是3米的圓。使學生具體的感知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教育。

  二、恰當地處理教材,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探討圓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設計了幾個環節循序漸進:

  1、學生掌握了畫圓的方法後,緊接著利用板書中的圓讓他們準確理解數學概念:圓內、圓外、圓上三個名稱。進而理解圓上有無數個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這部分內容教材裡沒有安排,但透過課堂實踐發現補充這一內容對圓的概念的認識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有了上一環節的鋪墊,讓學生邊學概念邊探討特徵,透過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徑的特徵:在同一個圓內,有無數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都相等。這一環節較好的突出了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培養。

  3、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直徑的特徵,有了探討半徑特徵的經驗,直徑的特徵便“水到渠成”了。4、最後,利用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探討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以及圓的其他特徵,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與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最後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利用圓規畫圓的環節:教學還不夠細緻,在巡視時感覺學生畫的很好,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但在鞏固運用時發現有的學生沒有掌握畫圓的方法,特別是沒有在畫的過程中認識、領悟到:半徑的長度也就是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圓的半徑決定了圓的大小。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6

  “自學-交流-應用”課堂教學模式,是由朱玉如校長主持構建的。這種模式的最終要義是指向學生的發展,得到全校數學老師的積極響應,各個年段的老師根據本年段的特點,積極地做著教學嘗試。我校也多次開展了圍繞該模式進行的教學研討,在實踐中暴露問題,在問題中調整方式,然後再投入實踐。也許,三兩句話步量不出我們實踐的長度,但是,從課堂中呈現的老師理念的轉變卻可以窺得一二。

  以前兩天衛林靈老師執教的《圓的認識》一課為例。

  教師少說,熬得住!

  絕大多數教師的職業生命在教學習慣中度過。老師“要說話”的習慣怕已是根深蒂固。但這是一種可怕的習慣,事實證明,這會搶佔學生表達的機會,剝奪學生說話的權利,成為學生變成被動學習者的幕後殺手。衛老師在這節課上,說的真的不多。她把習慣認知上屬於她的臺詞和時間交還給了孩子。

  鏡頭一:總結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步驟。

  老師先讓學生自己嘗試用圓規畫圓,然後展示學生的作品,並透過相互間的評價自然引出新的話題:畫圓時要注意什麼?學生有了親身體驗,交流固然充分到位,這時,老師追問:你能說說用圓規畫圓有哪些步驟嗎?有了之前的對比和交流,六年級的學生對於這個問題自是張口就來。這個環節中,老師的發言只有幾句。

  鏡頭二:小組合作,研究同一圓內直徑、半徑的關係。

  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操作也帶有很大的挑戰性,但是老師並沒有怕學生出錯,出聲反覆提醒,而是真的把操作探索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這個教學環節中,老師只做了兩件事:1.出示研究目標,2..組織學生全面交流。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7

  《圓的認識》一課選自小學數學人教版教材第12冊,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小學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教材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圓”,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現實的密切聯絡,再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多種方式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透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同時掌握圓的基本特徵。這樣的編排,學生對於圓的相關概念及特徵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師的明確指引和調控之下,學生相對獨立的探索空間不夠,而與此同時,學生對於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也無從感受、體驗,對於圓在歷史、文化、數學發展過程中與人類結下的不解之緣感受不深。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試圖對本課的教學思路進行重新調整:一方面,透過拓展空間,將學生進一步置身於探索者、發現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在認識完圓的一些基本概念後,自主展開對於圓的特徵的發現,並在交流對話中完善相應的認知結構;另一方面,我又藉助多媒體,將自然、社會、歷史、數學等各個領域中的“圓”有效整合進本課教學,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圖形背後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本節課中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中,理解新知識,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比如:

  1、教學圓心、直徑、半徑,不急於傳授,透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折圓,發現圓中心的一點。在認識圓的特徵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圓片、直尺、圓規等研究工具,選擇研究材料,透過實際動手摺、量、比、畫等手段,在獨立探索和小組合作中學習,獲得關於圓的基本特徵的豐富的動態表象。

  2、在畫圓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沒有像以前一樣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圓的畫法,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畫圓的經驗了,就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嘗試著畫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構圓的畫法。在學生介紹畫圓的經驗時,我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教學,藉助學生的實踐操作,我很自然地解決了“畫圓時,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規兩腳張開的大小是圓的半徑,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的問題,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了圓的畫法。

  在一般的關於圓的認識課堂教學中的練習階段,教師總會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習題,以鞏固圓的概念,讓學生在應用中形成有關圓的知識和技能。我並沒有機械地進行所謂習題練習,而是更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圖;生活中的圓形拱橋、世界著名的圓形建築、中國著名的圓形景德鎮瓷器、中國民間的圓形中國節、中國傳統的圓形剪紙、世界著名的圓形標誌設計等等。最後,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我在課末引導學生探討車輪為什麼是圓形的,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圓的認識,而且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身邊有數學,伸出手就能觸控到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我發現有些地方還存在一些不足,譬如:

  1、部分學生對於圓的半徑、直徑等概念的理解不夠到位,對於直徑、半徑及其與圓之間的關係的掌握不夠透徹。

  2、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方面明顯不足,顯得有些生硬。

  3、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機智不夠,對於課堂上動態生成的資訊處理不靈活,給人的感覺是離不開教案,而且還造成前松後緊的局面。

  4、關於如何讓學生自學以及自學內容的選定方面自己還是把握不住,需瞭解學生水平。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8

  《圓的認識》這一節公開課,是一節30分鐘的課。我在設計這一節課時,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觀念。圓,是生活中常見的平面圖形,所以我在教學中,聯絡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透過觀察、操作等使學生認識圓。

  一、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圓和生活的聯絡

  從生活實際引入,並在進行新知的探究活動中密切聯絡生產、生活實際。

  課的開始,我還是先複習了對其他平面圖形的認識,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等。關於複習部分,學生已經知道,不應再詳細引導學生面積或者周長計算公式的由來。我透過圓形的建築和生活中常見物品中的圓,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圓形,使學生感知了圓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操作認識圓

  本課時我設計的操作有: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畫圓,畫圓方法有兩種,第一是藉助圓形實物在外圈畫一圈,第二是藉助圓規畫圓。對於後者,其實學生已經有了畫圓的經驗,那麼關鍵是在於畫圓的具體操作過程。我巧妙的利用了自己畫圓時出現的失誤,引導學生髮現,畫圓的要點,定圓心,定半徑,旋轉一週。

  在認識圓的半徑和直徑有多少條時,我設計的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比賽,30秒看誰畫的半徑多?1分鐘折直徑,看誰折的直徑多?在學生的操作中,學生能夠自己得出結論,圓的半徑和直徑有無數條,同圓裡,半徑相等,直徑相等。我設計的兩個操作,其實課後反思,只應該設計第一個活動,第二個應該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直徑是有無數條的。活動設計的多,雖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是浪費了時間,同時呢,也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

  三、自學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對於圓心、半徑、直徑的名稱,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早已經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在學習名稱時,我讓根據提示自學。自學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對於簡單的內容,應該讓學生自學。透過指一指圓心的位置,再透過找關鍵資訊,知道半徑和直徑,畫一畫,折一折,加深對名稱的認識。結合習題,鞏固了對名稱的認識。

  四、不足之處

  這是一節30分鐘的課,但是我設計的部分還包括探究圓的半徑和直徑的關係,考慮時間因素不充分。對於鄉村學生,基礎較差,我總是放不開手,一些知識講的太細,學生會的知識講的太多,這也導致了佔用了後面的一些時間。教學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如何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多說,這是今後我教學要思考實踐的一個問題。語言方面,我也要改進自己,多一些幽默,多一些風趣。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9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和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教材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啟用已經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經驗,促使學生逐步歸納內化,上升到數學層面來認識圓,體會到圓的本質特徵: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定點”“定長”)。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並沒有給出圓的本質特徵的描述,但教材透過觀察與思考、畫一畫等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對此加以體會,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充套件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透過圓的有關知識的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以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如:騎過腳踏車,有一些學生可能還用過圓規,對圓有一些瞭解,但只是直觀的認識,本課將在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之上,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使學生深切體會圓的特徵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學生在低年級時對圓已有初步地感知,但對於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徵還是比較困難。由認識平面的直線圖形到認識平面上的曲線圖形,是學生認識發展的一次飛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好動、貪玩是他們的天性,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最受學生歡迎,只有抓住學生的特點,投其所好,注重體驗,才會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輕鬆、愉快、有所創造地學習。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0

  昨天學習《圓的認識》,自我感覺良好,本打算今天就學習圓的周長。同事建議再練習一節,說這部分知識很重要,學不紮實會影響後面的學習。本想到裡面的一些概念不難理解,學生已能非常熟練的畫圓,覺得晚上的家庭作業應該不錯,直到看到今天上交的家庭作業才發現自己對學生的估計實在是過高。

  出現瞭如下問題:畫圓不規範,該標的不標。

  判斷題突出了對概念還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或者考慮問題還不夠細緻。

  審題還不夠仔細,不能完全按要求做題。

  分析原因:

  1、在課上畫圓,學生知道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可家庭作業中就忘了這回事,說明老師的強調還不夠到位或方式欠佳,所以學生的印象不夠深,沒有形成習慣。

  2、一些概念的應用練習,出現錯誤,一方面,說明學生考慮問題不夠細緻;另一方面也說明課堂練習設計還存在問題。

  例如,對概念及其他記憶性知識的學習,如果僅靠老師講、學生看書,跟不上形式變化的練習,就很難達到理解運用的程度。應在課上採取填空、判斷、選擇等方式,在練習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進而達到運用的程度。

  而課堂上的這類練習,僅僅用課件展示,學生起來回答,這樣又不好保證每個同學的獨立思考,無法避免濫竽充數的情況,所以,有些練習還要採用書面獨立完成的效果會好一些。課堂上必須處理好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關係。要牢記合作是為了個體更好的學習,不能為合作而合作。

  3、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還需要引導。

  透過分析發現自己存在幾大不足:

  (1)對教材不熟悉,所以對學生學習的預見性也就差一些。

  (2)自己在備課中,對練習的設計還有待加強。

  (3)板書還不夠規範。

  針對出現的問題,今天的練習課我和學生一起復習總結了以下幾點:

  1、 畫圓(O r d) 圓心決定位置, 圓規兩角的間距(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2、 半徑:概念、特點:同一個圓裡 無數條, 半徑都相等

  直徑:概念、特點:同一個圓裡 無數條 直徑都相等

  3、 直徑和半徑的關係:(同一個圓內)

  大小、形狀;半徑擴大兩倍,直徑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4、 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

  應用(測量直徑)

  在這樣的基礎上,練習、反饋,學生的理解就比較深入。

  其實,在第一節的課中,也強調了這些內容,但由於不夠系統,所以學生的印象很膚淺,今後注意整個教學流程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重視練習在學生知識掌握、理解、鞏固運用中所起的作用。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115~118頁。

  目標預設

  知識技能在嘗試畫圓的過程中領悟畫圓的方法,會正確使用圓規畫圓,能結合自學、交流、探索等活動,準確理解“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

  數學思考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深刻把握圓的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學交流能力。

  問題解決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逐步形成“數學地思維”的習慣。

  情感態度使學生初步體會圓的神奇及其所包蘊的美學價值。

  教學過程

  一、現象激趣,引入探究

  1.交流:生活中,你在哪兒見到過圓?透過交流,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圓無所不在。

  2.結合波紋、向日葵等事物,進一步帶領學生領略圓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二、分層探究,體悟特徵

  1.畫圓剪圓──首次感知。

  (1)學生嘗試畫圓。透過交流,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圓規畫圓的方法,並將“畫指定半徑的圓”這一要求巧妙地孕伏其中。

  (2)剪圓。既幫助學生感知圓的特徵,又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準備素材。

  2.認識概念──初嘗成功。

  結合學生的原有經驗和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透過自學、交流、操作等活動。自主建構起對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的理解。為探究活動做好認知層面的鋪墊。

  1.開放探究──體驗特徵。

  先透過交流,引導學生初步明確探究方向。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的圓片和教師提供的相關支援性材料,共同研究圓的特徵,並將研究過程中的發現記錄下來。教師以合作者、組織者的身份介入學生的研究活動。對有困難的研究小組提供支援。並收集學生中有價值的發現,以備交流。

  2.交流展示──共享發現。

  將學生探索過程中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發現彙集成“我們的發現”,並引導全班學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深化理解,直至建構起對於圓的完整、系統的認識。

  二、實踐拓展,文化滲透

  1.基本練習。

  (1)判斷:圖中的哪一條線段是圓的半徑或直徑?(圖略)

  (2)口答:根據半徑求出直徑。根據直徑求出半徑。(題略)

  (說明:本項練習沒有單獨設定。而是結合上面的“交流展示”環節,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自然穿插。)

  2.史料連結。

  介紹我國數學史上關於圓的研究記載,比如“圓,一中同長也”(《墨經》)、“圓出於方,方出於矩”(《周髀算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周髀算經》),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此外,教師結合相應史料的介紹,比如“圓出於方,方出於矩”,將一些聯想題、開放題自然穿插其中,既滲透了數學歷史、文化,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像能力。

  3.解釋應用。

  引導學生運用圓的特徵解釋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比如“水紋為什麼是圓形的”,“盛開的向日葵為什麼是圓形的”等,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圓的特徵的認識。並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生活。

  4.圓與人文。

  藉助多媒體,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圓在人類歷史、生活、文化、審美等各個層面的廣泛應用,比如“圓與橋樑設計”、“圓與中國剪紙”、“圓與中國結”、“圓與中外建築”、“圓與著名標誌設計”等,引導學生感受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體會圓的美學與人文價值。

  教學反思

  數學也是一種文化,《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前言中明確指出:“數學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踐行並彰顯數學的文化本性,讓文化成為數學課堂的一種自然本色,我們著眼“過程”與“凝聚”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1.數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她的認識己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如今,與其說數學是一些結論的組合,毋寧說她更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斷經歷嘗試、反思、解釋、重構的再創造過程。因而對於圓的特徵的認識,我並沒有沿襲傳統的小步子教學,即在亦步亦趨的“師生問答”中展開,而是將諸多細小的認知活動統整在一個綜合性、探究性的數學研究活動中,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領學生經歷了一次“研究與發現”的完整過程。整堂課,“發現與分享”成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創造與分享的過程中得以自然建構與生成。

  2.承認“數學是一種過程”的同時,我們也應清晰地意識到,作為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後,“凝聚”並積澱下了一代代人創造和智慧的結晶,我們有理由向學生展現數學所凝聚的這一切,引領學生透過學習感受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基於此,教學伊始,我們選擇從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引人,引發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探究結束,我們介紹了中國古代關於圓的記載,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最後,我們更是藉助“解釋自然的圓”和“欣賞人文的圓”等活動,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中不斷積累感受、提升認識,努力使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潤於學生的心間,成為學生數學成長的不竭動力源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2

  在數學教學中曾經一直有個大困擾,課堂中教學學優生不怎麼聽,因為覺得簡單,學困生是聽不懂,因為太難,備課的時候我也總是盡心盡力備到每一個知識點,無論大小,可學生未必買賬。

  直到看到奧蘇貝爾寫的:“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生學習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忽然明朗了,基於學情的教學才會更有效。於是,《圓的認識》這節課,我有了新的想法:“圓的認識”是在六年級孩子已經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他們的周長、面積計算,也直觀地認識過圓的基礎上開始正式學習圓的有關知識,這是小學階段最後一個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也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對學生的認識發展是一次飛躍。

  教材中透過各種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圓心、直徑、半徑,並探索他們之間的關係。為了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圓的認識》這節課前透過設計了5道題對我校六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學前測試,題目包括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圓,球是不是圓,寫出對圓的瞭解,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區別以及畫圓。

  在對孩子們的前測進行分析中意外地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能釐清球和圓的區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不能正確區分,大多數學生不瞭解圓,有兩種可能,一是沒有預習的習慣,二是沒有上過輔導班;其中很多同學在老師要求準備圓規的基礎上能自覺研究它的用法,能用圓規畫圓,只是需要規範畫法。這些都是我之前從未想到的,一直自以為是地把知識點講給孩子們聽,其實,在不瞭解孩子的基礎上教學往往不能有效地進行學習。基於以上對學生學情的前測,在課的伊始,利用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分類匯入,明確球和圓不一樣,球是立體圖形,圓是平面圖形,幫助孩子們釐清概念。在平面圖形中繼續分類引入新課,明晰圓是曲線圖形,讓學生從直線圖形過渡到曲線圖形。接著在學生自主畫圓的基礎上認識圓規,總結畫法,規範圓規畫圖的方法。在畫半徑、直徑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特點及關係,認識圓的特徵;在找圓心的活動中,理解直徑就是圓的對稱軸,並且它是圓內最長的線段。

  課後,我對學生進行了後測,學生對圓的認識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們能正確說區分生活中球和圓,能理解直徑和半徑的關係,能規範畫出圓。基於學情認識的圓,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效果定比以往只考慮知識點的教學更有效,讓優等生髮揮作用,幫學困生度過他們學習的困難點。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3

  《圓的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學生在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並直觀認識了圓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也是後繼學習圓的周長、面積、扇形、圓柱、圓錐的基礎。本課讓學生學會用圓規畫標準圓,並一步認識深刻體會圓的特徵及其內在聯絡,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學生在低年級雖然也認識了圓,但只是直觀的,對於掌握圓的特徵還是有難度的。由認識直線圖形到認識曲線圖形,是認識發展的一次飛躍。

  本節課,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是:

  1、因為採用了先學後導的模式,很多學生都有畫圓的經驗了,就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嘗試著畫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構圓的畫法。所以在畫圓這個環節,我沒有像以前一樣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圓的畫法,我發現在學生介紹畫圓的經驗時。而是讓學生自己畫,在畫的過程中,發現畫圓會出現哪些問題。我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教學,藉助學生的實踐操作,我很自然地解決了“畫圓時,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規兩腳張開的大小是圓的半徑,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的問題,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了圓的畫法。

  2、提高應用意識,努力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除了將汽車的輪胎為什麼是圓等生活中的問題應用融入課堂我還讓學生思考,如何畫出籃球場上的大圓。

  讓學生體會到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發現有些地方還存在一些不足,譬如:

  1、部分學生對於圓的半徑、直徑等概念的理解不夠到位,對於直徑、半徑及其與圓之間的關係的掌握不夠透徹。

  2、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機智不夠,對於課堂上動態生成的資訊處理不靈活,同時對於教材的研究還不夠透徹,造成前松後緊的局面。

  3、關於如何讓學生自學以及自學內容的選定方面自己還是把握不住,需瞭解學生水平。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4

  實行新課改對我們每一位教師而言是一個挑戰,但我認為更是一個機遇,它需要教師不斷改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方式,我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作了以下思考:

  1、體驗數學與現實的聯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數學不單純是符號的運算,它來源於生活,是理解和把握事物的一種思想。我依據《課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

  的課堂。

  課伊始,先讓學生觀察一組自然現象的圖片,同時思考:從這些自然現象中你能找到什麼數學圖形嗎?接著再讓學生觀察一組生活中有圓的物體,小結從很多物體中都能找到圓,引入了課題。

  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習應是發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

  格的重要途徑。讓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活動過程。

  在學生積極回答生活中在哪兒見過圓?強化了學生對生活中處處有圓的體驗後,我適時創設了如果大詩

  李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會寫一首詩,音樂家會創作一首曲子,那你們現在會做什麼呢?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畫圓、研究圓的強烈求知慾。透過讓學生想辦法畫圓,畫完後小組交流的活動,給予了學生獨立、自由、努力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在小結有不同畫圓方法的同時滲透互相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在解決圓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時,學生遇到了困難,這個環節有待改進。讓學生在多種畫圓的方法中自主挑選其中一種在我們課堂上研究,並說說為什麼?順理成章地過度到了用圓規畫圓,先介紹圓規,然後在學生嘗試畫圓的時候同時思考怎樣成功的畫出圓,讓學生嘗試成功畫圓後,我要求學生畫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4釐米的圓。並且讓感覺自己畫圓本領大的同學板演,同時歸納畫圓的步驟,接著讓學生在自本上完成,讓剛才板演的學生再介紹畫的圓,這裡在依據畫圓的步驟時,引出了圓心、半徑、直徑。整個環節給學生創設了思維的空間,注重引導學生積極體驗,自己產生問題意識,自己去探究、嘗試,總結,從而主動獲取知識。

  2、體驗動手與思維的關係,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加深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是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例3要解決數學知識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安排學生透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徵。為了幫助學生有效地體驗,教材設計了四道討論題。其中前兩道是透過畫與量獲得體驗:在同一個圓裡可以畫出無數條半徑(直徑),且長度都相等。理解“無數條”,感受了線是無數個點的集合;發現“長度相等”,是圓的本質特徵,也是車輪和生活中許多物體都做成圓形的原因。後兩道題要透過對摺圓獲得答案,發現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以及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圓的認識就更深入了一步。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透過畫、量、折、比等操作活動中,探究了圓的特徵。但是由於看錯了時間,本環節太匆忙了。

  3、體驗知識與應用的聯絡,昇華學生的求知慾。

  《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在練習的這一環節中我安排了相關練習。我藉助媒體,將自然、社會、歷史、數學等各個領域中的“圓”有效整合進本課教學,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圖形背後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我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課堂裡打破常規、衝破樊籬,演繹“走進圓的世界”的呢?是平靜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漣漪?是陽光下朵朵綻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輪永恆的明月?是“長河落日圓”中夕陽下落日的餘輝?是偉大思想家墨子筆下“圓,一中同長也”和數學鉅著《周髀算經》中“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的召喚?是古老的陰陽太極圖所給予的神秘誘惑?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古訓背後的力量?還是西方數學哲學中“圓是最美的圖形”所帶來的無限誘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種莫明的衝動,一直縈繞心頭,那就是:怎樣讓數學課堂再厚重些、開闊些、深邃些、美麗些……藉此,想到了圓,繼而,便有了“圓的認識”這一嘗試。雖然課堂上師生語言不夠精煉、準確……但我在課堂上真正成為了引導者、推動者和共同思考者。學生在實踐操作、討論交流、合作探究中學習了知識,感受、體驗了數學的樂趣,我將不斷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5

  《圓的認識》選自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它是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領域裡最後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唯一一個曲線圖形。學生在生活中見過很多圓形的物體,已經直觀認識了圓,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上展開。在初步感知圓後,透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圓的圓心、半徑、直徑的定義及特徵,並學會用圓規畫圓。本堂課由張齊華老師執教,他與教材編排的不同之處在於匯入環節。教材是出示生活中各種圓形的圖片的情境圖匯入,而張老師是以遊戲匯入,讓學生從放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信封中摸出圓形,初步感知圓的特點——曲線圖形,再透過凹凸不平的曲線圖形、橢圓形跟圓形進行對比,進一步感知圓的特點——從各個方向觀察都一樣;接著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圓,發現用圓規畫圓時的注意事項,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小主人。從而更直觀地討論出圓心、半徑、直徑的特點;最後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讓圖形不斷變換使學生感受圓的美。相比之下張老師的匯入環節更勝一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做課堂的小主人,不僅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還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反覆觀摩了張老師的課堂,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細細品味,發現其中充滿了大智慧。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與銜接,師生互動過程的言語交流以及張教師的個人魅力都值得我學習借鑑。現將我的觀後感小結以下幾點:

  一、教師素養之個人魅力從張老師的課前談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透過對比自己和該班科任的不同之處一下拉近了與學生間的距離,為他的課堂營造了和諧愉快的氛圍,也為後面的師生互動打下了基礎。談話中也滲透回答問題時要乾脆利落、簡潔明瞭。整堂課把張老師身上的人文氣息反映得淋淋盡致,他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人格尊嚴,能耐心傾聽學生把話說完整。即使該生表述有誤,也毫不吝嗇地表揚,對該生的勇氣進行肯定,保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數學課中滲透數學文化在張老師的課堂中處處滲透著數學文化,可見他是一個博學的人。例如:在對比完直線圖形和曲線圖形後,學生感嘆“圓最美”。接著引出畢達哥拉斯的“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最美。”讓學生產生共鳴,啊!原來我與古人感同身受,以此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成就感。在講解完圓心、半徑、直徑的特點時,恰到好處地引用墨子的“圓,一中同長也。”這不僅充分概括了圓的特性,也折射出圓形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文化的嚮往。最後融入電腦畫圓的方法打破了孟子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說法。把這些濃厚的文化底蘊引入數學課堂,使嚴謹的數學課堂也散發出濃厚的文學氣息。

  三、善於運用資訊科技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在本堂課中,張老師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資訊科技在現代教學中的運用,由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到正八邊形,……,正二百邊形,……,圓。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改變資料使正多邊形的邊數不斷增加,圖形越來越接近圓。在這過程中,學生髮自內心的“哇”了幾聲,讓學生驚奇的感受到圓是所有正平面圖形最後的一個,讓學生在這一系列圖形的變化中感受數學的美。最後張老師再透過直線平面圖形的旋轉得到圓,讓學生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絡,使他們的視覺得到了美的薰陶。四、課堂中散發的人文氣息課堂教學中,有學生上黑板畫直徑時沒法自己完成,張老師就叫一名學生上去幫他扶尺子,而不是讓其他學生上去畫。這樣的舉動不僅培養了同學間互幫互助的精神,還為該生保留了面子,對不同型別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聽了張老師的課讓我感觸頗深,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數學文化修養,不斷學習,把數學的美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今後的數學課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