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我是一個小幫手》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我是一個小幫手》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我是一個小幫手》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是一個小幫手》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內容

  《我是一個小幫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廣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課。

  教學目標

  1、瞭解爸爸媽媽等家庭成員的艱辛,懂得作子女應該關心父母,學會基本的生活本領。

  2、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當為家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動承擔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做他們的小幫手。

  3、具有基本的自護自救能力。

  設計思路:

  本課設計了大量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重在培養學生學會基本的生活本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承擔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不給父母添麻煩。透過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全面認識現實生活中真實的一面,學會客觀地認識生活、認識社會。

  課前準備

  水果、糖果、茶杯、掛圖。

  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現在已經長大了,會幫家裡做很多的事情,那麼你到底會做那些事情呢?讓老師和同學都知道好嗎?

  (學生回答:我幫爸爸媽媽掃過地,拖過地,擦過桌子,倒過垃圾......)

  是啊,同學們都懂事了,長大了,成了一個好幫手。

  (板書:我是一個小幫手)

  二、問題討論:家務事我分擔。(討論形式)

  1、聽了同學們的回答,老師很高興!看來大家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了!都能為爸爸媽媽做事了!那為什麼要幫爸爸媽媽做事呢?

  小組討論:(我們要懂得關心、體貼父母)

  板書:對待父母——關心、體貼

  2、家務只是爸爸媽媽做的嗎?哪些事情是我們自己的事呢?(自由發言)

  小結:看來同學們都能分別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家裡的家務了!爸爸媽媽的工作是那麼辛苦,又還要管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他們的壓力非常大。所以作為一個懂事的孩子,要體貼父母。首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然後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讓學生了解為什麼要幫家裡幹事,其實家庭的事有一部分也是自己的事,學生的認知在討論中逐步明瞭。】

  三、《家裡來客人》的情景表演及討論。

  要求:1、如果家裡來了客人,你會怎樣做?

  2、當他們要回家的時候,你又怎麼做呢?

  3、吃完的果皮你怎樣處理?

  集體評議(他對待客人熱情有禮)

  板書:對待客人——熱情、有禮。

  四、《媽媽跌傷該怎麼辦》的情景討論。(出示掛圖和問題)

  1、一天丹丹的爸爸到外地工作了,這時候媽媽跌傷在家,丹丹是怎麼處理呢?(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板書:對待病人——細心照顧

  2、出差的爸爸打來了電話,丹丹會怎麼說呢?假如你是丹丹,你會怎樣給爸爸回電話?

  小結:是啊,遇到意外,自己能夠靈活地處理,不讓出差在外的爸爸擔心,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小幫手!那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意外也能這麼做嗎?

  五、《如何對待陌生人》情景討論。

  現實生活中的'丹丹真的遇到了意外。(有一天爸爸媽媽不在家,有一個陌生人來敲門。丹丹不知開不開門?)

  同學們,幫丹丹拿拿注意吧!丹丹該怎麼辦好?先小組討論一下!(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板書:對待陌生人——提高警惕

  【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在討論中引導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過渡:很好,看來同學們的自我保護意識特別強!相信大家遇到意外都能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其實遇到意外還可以撥打很多其它的電話。

  六、學會打緊急電話和自救小常識。

  ⑴看,遇到這樣的情況,要打什麼電話呢?

  1、遇到xx、小偷打什麼電話?(110)

  2、有危急病人!這時應該撥打什麼電話?(120)

  3、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打什麼電話?(122)

  4、遇到火災了!要撥打什麼?(119)

  ⑵那就我們學校遇到火災,來練習撥打一下這些特殊的電話!現在遇到火災了!怎樣報警?(一生扮消防隊員,一生扮報警人)

  ⑶這個電話打得怎麼樣?好在哪裡?不好在那?

  ⑷在火災現場,同學們除了打電話報警,還需要知道一些逃生的辦法!

  (出示兒歌:《火場逃生》)

  火災起,要謹記:

  住高樓,走樓梯;

  煙霧大,易昏迷;

  溼毛巾,捂口鼻;

  貼地面,快撤離。

  火勢大,要機靈:

  丟擲衣物敲鐵器,爭取救援莫猶豫。

  【在交流中學生的自救知識逐漸豐富,兒歌的使用更提升了學生的認識。】

  七、作業。

  把自己一週來做小幫手的情況進行記錄,並請父母寫出評語。

  八、總結。

  今天的活動中,大家知道了要幫爸爸媽媽做事之外,還懂得了遇到意外要靈活地處理,特別是學會了撥打各種特殊的電話。相信在今後的生活中你們會是父母的眼裡是個好幫手、好孩子,在學校會是個好學生,在社會會是個好兒童。

  板書設計

  6我是一個小幫手

  對待父母——關心、體貼

  對待客人——熱情、有禮

  對待病人——細心照顧

  對待陌生人——提高警惕

  課後反思

  品德與社會生活不是兩張皮,沒有一種脫離社會生活的純粹的道德生活。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在實踐中,我們的學生才能夠實現品德的建構。我帶著學生一次又一次地走進生活,在課堂上展示生活。從“能幹的小丹丹”到“媽媽跌傷了”,到“她該不該開門”到“火場教你逃生”,學生就在這樣一種生活化的場景中,在表演競賽中,在參與活動中,在敘事爭論中,在反思感悟中,他們的認知、情感、目標在一點一點明瞭。

  在學生認知情感目標的達成上,能否進一步提高目標達成的力度、深度?透過活動學生感知了,瞭解了,參與了,認知了。 “我是一個小幫手”,意味著自理、自立、自護、自救“我能行”!意味著我自信,我熱愛,我掌握,我期待!如果學生的這種情感被激發了,相信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