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數學下冊四年《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範文

數學下冊四年《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

數學下冊四年《小數加減法》教學反思範文

  “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是在兩位小數加減兩位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1.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位數不同”的兩個小數相加減以及“整數加減小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3.滲透化歸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下面是就這三個目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我認為這三個目標在本節課中得到了較好的落實。

  一、化歸的思想方法得到較好的滲透。

  首先由老師提供“一本故事書5.8元,一本連環畫2.75元,”兩條資訊,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學生提出了:(1)買兩本書共多少元?列式:5.8+2.75;(2)兩本書相差多少元?列式:5.8-2.75;接著老師又提供一條資訊:如果媽媽給你8元錢,讓你去買書,你又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3)賣一本故事書還剩多少元?列式:8-5.8;(4)買一本連環畫還剩多少元?列式:8-2.75。4道算式出來後,①讓學生估算,並說出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②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③全班交流,進一步理解算理,明確演算法;④引導觀察,抽象概括“位數不同”的兩個小數相加減以及“整數加減小數”的計算方法,同時適時滲透化歸的思想方法,即把“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如何轉化為“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從而使新知識得到解決。此題,教師改變了以往一題一例的模式,老師既深鑽了教材而又跳出了教材,對教學內容重新整合,創設了開放性的問題情境,學生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他們調動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索該情境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並積極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真正理解了算理,掌握了演算法。

  二、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體現在三大環節。一是探索新知部分。4道算式出來後,先估算,後獨立計算,算後再和估算進行比較,看誰估算的結果和正確值最接近。二是綜合訓練部分。當老師提供六種文具的單價“筆盒9.8元、書包30元、鉛筆0.7元、本1.2元、轉筆刀2.46元、尺子1.45元”後,提出:(1)3元錢可以買哪兩種文具?(2)40元錢買哪兩種文具找回的錢最少?然後放手讓學生提出有關數學問題,學生提出(1)我買兩種文具的錢在10至11之間,我一定買的是哪兩種文具?(2)我買的兩種文具的和是一個自然數,我買的一定是哪兩種文具?三是課堂作業部分。要求作業先估算再計算,能口算的直接寫出結果。這三個環節的有效實施,使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培養落到了實處。

  三、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綜合訓練中,我把課後第二題進行了修改,原題是“筆盒9.8元、書包35.6元(改為30元,意在對整數加減小數進行訓練)、鉛筆0.7元、本1.2元、轉筆刀2.46元、尺子1.45元,購買兩種你最需要的文具,一共要用多少元?”改為:“要求學生從這6種學習文具中,任意購買兩種不同的學習文具,求出一共要用有多少元,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列法?”這個問題的提出,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深入,學生很容易用數線段的方法5+4+3+2+1=15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到此並沒有結束,老師又提出:“請同學們猜一猜,如果讓你求出任意兩種文具相差多少元,又有多少種不同的列法?”當學生猜出10種和15種出現了兩種結果後,教師在引導學生辯論中,學生找到了“把這6中文具由大到小排列”的方法後,再一次用數線段的方法解決了這個新問題,學生較好的運用了化歸的思想方法。最後讓學生把這15道加法和15道減法題一一搭配列出算式,做在作業本上,讓全體學生親自體驗搭配的思想方法,同時使學生估算、口算、計算的能力得到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