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西湖》教學反思範文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裡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讚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頗感吃力,光是生字詞的過關就化了一節課的時間。臨了,還是有兩三個學生,還有一部分詞語不會讀。在詞語的理解上,只能化較多的氣力去完成,不然孩子如何能讀懂這樣一篇美的課文,如何能從文中吸取起精華,又如何能從文中感受到如此的美景。於是,在理解詞語時,用了很多方法,讓學生自主理解,實在沒有折的就查字典或詞典,總算是把這個攔路虎掃除了。如:“鑲嵌”,就藉助戒指來理解的,鑽石的託就是天堂,而鑽石就是西湖,即把鑽石鑲嵌在鑽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裡的`。“碩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隻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掩映”一詞的理解是藉助文中的畫面和我們教室後面的廁所來的。在課文的32和33 頁的下方的畫面上,一片片樹林鬱鬱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真是恰到好處。又剛好我們教室後面的廁所也掩映在綠樹叢中,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層層疊疊”是透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個人認為,本文內容略顯深了,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透過看圖,透過品味文中的優美詞句,孩子可能還是無法領略到西湖的勝景,西湖的美麗風光還是無法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這樣的情況了,只能利用一切能利用的:簡筆畫、文中插圖、還有就是語言描繪。而用語言描繪,是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窮盡自己的想象空間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能理解了,然後再透過朗讀把課文讀美了。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運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圖畫中的美景,這樣即鞏固了詞語,又複習了舊知:從畫面中理解詞語,還訓練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剛好也迎合了教研室提出來的一課一個訓練點,還再一次領略了西湖的美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