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範文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範文

  透過區語文協作組來我們學校指導的活動,我對《幸福是什麼》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我今後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從李建華老師的指點中我學到了不少,受益匪淺。

  一、確定核心要素

  文字的解讀最重要就是要找到一個核心要素,也就是所謂的基本點。這就要充分地去解讀文字,把文字放在首位,鑽研文字,從而找到文章的核心要素,找到一個突破點。《幸福是什麼》這篇童話故事的基本點就是幸福,抓住了幸福,也就抓住了文字的核心要素。因此匯入就可以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字的基本點提出來思考,比我用《幸福拍手歌》匯入要明確得多。用歌曲匯入雖能營造氣氛,也無形破壞了課堂應有的氣氛,而直接提出核心要素來討論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理解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找到了,還要去理解這個核心要素,看看從哪幾個角度去理解,重點放在那個方面,難點又是什麼呢。《幸福是什麼》的童話故事中,對於幸福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別人給予自己的幸福,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另一方面是自己給予別人的幸福,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在教學中,學生對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很容易理解,而對於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卻很難理解,這就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給予別人的幸福上。我在教學中沒有理解幸福這個核心要素,導致沒把付出也是幸福這一個重點突出出來,一節課下來,學生仍舊側重於因老師教我們學知識而感到幸福,因爸爸媽媽養育我們而感到幸福……

  三、達到核心要素

  明確了核心要素,那麼整節課的教學就是為這個核心要素服務,最終讓學生達到教學的目的。在教學《幸福是什麼》時,就因為沒有明確付出也是幸福這一重點,使學生最終並沒有完全理解給予別人也是一種幸福。其實在教學中,一開始就可以明確提出今天我們所要說的幸福與同學們剛才對幸福的`討論是不同的,這裡的幸福是一種給予、付出。為了讓學生更能體會到給予是幸福的,對十年前疏通泉眼時的幸福就要重點學習。可以把十年前和十年後的句子進行對比學習,或者說說十年後這些人和動物喝了井水會說些什麼呢,從而感受自己只做了一件這麼小的事情,卻給別人帶來這麼大的好處。經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對幸福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給予也是幸福。最後結束時出示一首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小詩,學生讀了之後就更加明白了給予也是一種幸福,自己要給予、付出才會幸福。

  同時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注意引導,可以把學生回答問題時說的重要的詞語用在我的評價中去,這樣一來,學生對重點詞語記憶會更深刻,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我還要多一些激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課堂中去,和學生一起走進課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