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母雞》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母雞》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母雞》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母雞》是在學了精讀課文老舍先生的《貓》後安排的一篇略讀課文。課前的學習提示是這樣寫的:在老舍的筆下,那隻既古怪又可愛的貓躍然紙上。下面這篇課文也是老舍寫的。認真讀一讀,看看他寫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再比較一下,兩篇文章的寫法各有哪些特點。

  《母雞》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先找出並理解作者對母雞的感情變化的兩個句子:我一向討厭母雞。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以此為切入點,指導學生在課文中抓住重點句,理解作者討厭母雞是因為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後重點理解作者為什麼不再討厭母雞的討厭,讓學生從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後解決為什麼用“不敢”,讓學生體會到。因為母雞的辛苦、勇敢、慈愛、負責,所以作者敬佩母雞。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抓住語言文字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理解作者討厭母雞時,學生說母雞的討厭體現在“叫聲如怨如訴”,我讓學生先理解什麼叫“如怨如訴”,為什麼如怨如訴?怎樣如怨如訴?學生的理解到位了,再結合結合整段理解內容,效果明顯。為了把學與理解相結合,我還安排了說話練習。學生理解了為什麼討厭母雞後,請學生說話訓練:這是一隻__________的母雞。以此對剛學的內容進行總結,並提高學生對內容情感進行提升。 在課文的結尾,我推薦給學生的一些寫母愛的課外閱讀文學,比如,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雞》、列那爾的《母雞》等,這樣不但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增長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使得語文學習從課內走向課外,體現了語文學習的開放性。 當然,在教學中還發現了很多不足,這是一篇選學課文,可是自己因為覺得這也好,那也好,而捨不得丟掉一些,反而使課堂容量過大,課最後來不及上。還有自己上課講得太多,學生反饋有重複的比較多。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要善於發表不同意見,要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