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登上地球之巔》魯教版六年級下教學反思

《登上地球之巔》魯教版六年級下教學反思

《登上地球之巔》魯教版六年級下教學反思

  第一次在片活動中開課,有責任有壓力更要有付出。但經歷這個過程後,真的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讓自己學到了很多平時的教學中學不到的東西。在得知開課後,先用許多時間鑽研了教材,查閱資料,備好課,做好課件。自以為準備得比較充分了,考慮也比較全面了。但第一次試教下來,同事提出了很多意見。聽著同事的真知灼見,我只有連連點頭的份,有“如夢初醒”的感受。第一次磨課,給我如下啟示。

  1、過渡要自然教學過程中從上一個環節到下一個環節時,教師要設定承上啟下的語句,讓學生有自然而然的感受,沒有突兀、跳躍的波動,使學生聽講更專注。但我的整堂課節奏很快,缺少一些必要的過渡,給人硬碰硬的感覺,板塊與板塊之間很生硬。宋校長也幫我指明瞭道路:要預設學生的回答,抓住學生的回答自然過渡。用這個方法,我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1)由珠穆朗瑪峰圖片引到對珠峰的介紹;

  (2)由課題中的“地球之巔”指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也叫“埃非勒士峰”,英國“埃非勒士委員會的組織者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從而引出英國人的話;

  (3)從英國人的話引出登山的困難。透過針對性的過渡,在評課時,有老師評價我的課教學過程很流暢,老師問題的鋪設自然。

  2、語文味第一次上課時,我只抓住人物的精神分析,沒有深入地品讀語句,缺少語文味。第二次上課時,我注意了文字細讀,抓住關鍵詞和嘗試朗讀使學生仔細領會言語內在精細之處,細細品味文學作品語言的節奏與肌理。

  3、語言要簡潔課堂上,學生是主體。這個道理我也知道,但在平時的課上,不知不覺中自己講得很多。陳老師告訴我“自己的話要少,越少越好”,我也特意地注意了,針對學生的回答,我只是稍加歸納,絕不要重複,少一些哆嗦的話。但第二次課上下來,自己的話還不夠簡潔,以後要重視起來了。第二次上課後,從聽課老師的點評中深受啟發。

  4、創新設計 “創新”這個詞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的教學也同樣如此。如何多角度地解讀文字,讀出自己的東西,有新的`體會,新的理會,新的方法,這對於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的課很傳統,缺少新意,缺少亮點。

  5、淺文深教如何抓好一個切入點,圍繞一個重點深挖進去,如何由表及裡,由淺顯的內容深挖下去,讓學生了解更深一點。

  6、預設與生成我們的課堂上,老師預設的內容太多,學生生成的東西不多,還常常為了老師的預設,犧牲了學生的生成。 …… 如何教好書是個大問題,但關鍵是要把大問題分解成許多小問題,一個一個地深入地去分析,然後去解決它們。這要靠長期的思考、實踐。希望我能從一節課中去深挖一些東西,讓自己的專業成長更快!最後,對備課組的同事和評課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