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板的響聲》優秀教學反思
對於阿凡提這個人物學生們並不是很陌生,因為好多孩子都看到過這個動畫片,或者看過這類的書籍,學生對這片課文有著極大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就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學生的愛好出發,使學生感受到阿凡提的智慧和幽默,打抱不平!阿凡提的形象:頭戴一頂民族花帽,背朝前臉朝後地騎著一頭小毛驢,也早已深入人心。阿凡提的笑聲也富有特色:溫和而極具某種穿透力。早已在孩子們的心中紮下了根。
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想充分讓孩子們在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徵,抓住文中關鍵詞語理解人物心理特徵,並透過指導朗讀加深對人物的`認識,從而走入角色,走入文章,與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當孩子們從文中找出描寫人物的詞語時,我都能充分抓住這個詞語來體會人物心理動態,使孩子們設身處地的感受人物心理變化,從而達到理解人物的目的。以實物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比如,找來銅板讓孩子們看,並且透過搖銅板感受文章的內容,這都是我認為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也許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適合高年級。因而出現了問題種種。
孩子們年齡小,剛開始接觸寫事的文章,應該藉助文字中輕鬆愉快的氛圍,感染孩子,使孩子明白阿凡提的智慧、幽默,。由此,喜歡閱讀,喜歡語文。有表現自己的慾望,培養熱愛語文課的習慣。
但在教學中,考慮到孩子年齡小,可能演不出角色的特點,所以把演一演的環節直接刪除掉了,看來這樣的做法沒有一點好處。沒有直接的接觸人物的過程,孩子們很難於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也直接影響到文章的理解。
實際活動中,意圖與實際產生了偏差。這主要是課堂上給予學生讀的機會不多,沒有抓住讀的契機,充分調動學生讀的勁頭,主要在提問中使孩子來理解課文。結果背道而馳,越是問孩子,孩子們越不知道怎麼說。反而使課堂變得沉悶,了無生趣。還有與自己備課的熟練程度有關,要想上好一節課,備課是關鍵。但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把課草草背完之後,覺得沒有問題,但還是缺少慎重的思考,在今後教學中應該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