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馬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人工馴良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2、學習對比的寫法。
3、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人工馴良的馬和天然野生的馬的特性。
(2)學習對比的寫法。
2、難點:理解課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預習
1、解決生字詞(讀一讀寫一寫)
覷鬣剽悍疆場馴良勇毅窺伺迎合瘡痍枉然闊綽觀瞻妍麗庇廕遒勁獷野畸形顎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過之無不及
2、朗讀全文,思考課後“研討與練習”。
二、匯入
1、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當你看到一匹拉著車的馬喘息著默默地走過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到在廣漠的草原縱情奔騰的成群的野馬,它們的生存狀態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嗎?下面我們一起研討布封的《馬》,大家一定有所收穫。
2、作家作品簡介: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代表作為博物志《自然史》。
三、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課文寫了兩種不同生存狀態下的馬,找找看課文哪些地方各寫了那一種馬?
明確:第一部分(1—2)寫人類馴養的馬。
第二部分(3—5)寫天然野生的馬。
2、討論:人工馴養的馬有什麼特性?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
明確:(1)無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興奮鼓舞,精神抖擻,耀武揚威。
(2)馴良的性格,剋制,屈從,捨己從人,迎合,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捨棄生命。
3、天然野生的馬有什麼特性?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
明確:
(1)美質:動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強壯、輕捷和遒勁”,“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
(2)美德:“絕不兇猛”,“豪邁而獷野”,“互相眷戀,依依不捨”,“和平生活”,“慾望既平凡又簡單”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它的頭部比例整齊,卻給它一種輕捷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又恰好與頸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貴姿態”,“它的眼睛閃閃有光,並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長得好,並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襯著它的頭,裝飾著它的頸部,給予它一種強勁而豪邁的模樣;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蓋著、並且美觀地結束著它的身軀的末端。”
四、問題探究
4、文章在描述馬的外在特徵時,用了其他七種動物作比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透過比較突出的描寫馬的身體是大自然的傑作,盛讚馬的高貴姿態。
5、既寫了人工馴養的馬,又寫了天然野生的馬。反覆閱讀課文,說說這兩種生存狀態中的`馬各有什麼特性,你更欣賞哪種馬?為什麼?
明確:(根據課文內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體驗與反思
6、馬是人類忠誠而高貴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馬的朋友呢?
明確:人對馬是“養育”“訓練”“驅使”“奴役馴養”,馬成為人的奴隸。不僅如此,人還
用“鞍轡”“羈絆”約束它,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使“它們渾身的姿態都顯得不自然”。更悲慘的是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擺闊綽”,“壯觀瞻”,給馬“戴上黃金鍊條”,把馬的“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侮辱馬性”,使馬成了人類的玩物。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
明確:首先,“教育”一詞是擬人化用法,指的是人類對馬的馴養。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餵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覓食;“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
(1)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
(2)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文章用這一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刻同情。同時也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結
這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讚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七、作業
1、為課文寫一個合理的結尾。
2、反覆朗讀,體味歐化語言。
3、學習寫法,課外仔細觀察動物的活動,寫一以動物為主角的散文。
八、課後小結:
透過拓展訓練,請學生說出含“馬”的成語、俗語、典故等激發了學生積累知識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教師充分起到“導”的作用,學習效果顯著。
《馬》教學反思
魏書生老師說:“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的心靈對話,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聯絡。”所以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採用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容量;幫助學生走進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並採用激發興趣法來啟用學習思維、啟迪學生智慧。
在這節課上,我充分考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創設情景,組織教學,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採用了激發興趣、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發言積極性。教學過程如下:
一、情景匯入
展示各種馬的圖片,播放背景音樂蔣大為的《駿馬賓士保邊疆》。引領學生走近課文。
二、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疏通字詞。
三、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快速地閱讀課文,思考問題。
1、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它們最突出的特徵是什麼?
2、找文中有關語句說說家馬的苦難有哪些?你有什麼感受?
3、天然野生的馬是什麼樣的呢?讀課文3—5段,思考問題。
4、作者對這兩種馬的情感態度分別是什麼?
5、如果你是一匹馬,你會選擇哪種生存方式?為什麼?
在這個環節中,側重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起到引領者的作用。設計的這幾個問題知識幫助學生深入的閱讀課文,理解課文,把握作者情感,與布封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在學生理解完課文之後,進行拓展思維,想象如果自己是一匹馬,會選擇哪種生存方式?為什麼?這裡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給學生自由發言的空間,其中趙光明同學的發言最為精彩,他說:“我願做一匹人工馴養的馬,因為他為人類奉獻自己的一生而無怨無悔,魯迅先生曾說過‘俯首甘為孺子牛’,那麼我亦心甘情願作一匹為人民服務的馬!”學生抱以熱烈的掌聲。
四、語言賞析:請找出文中你喜歡的語句或語段有感情地放聲朗讀並加以品味,並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我喜歡“_____”(語句或語段),因為這個語句(或語段)_______
提示:可從內容、語言、寫法等方面與同學一起分享你的賞讀感受
五、探究性討論
我們常說:“馬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而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結合課文說說你的看法.在這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六、總結儲存,拓展延伸
走進課外加油站:收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和諺語。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還是頗感欣慰的,美中不足的是課堂缺乏朗讀,如果能在第二個環節中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後,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放聲朗讀,這樣就更能深刻的體會作者的情感,這節課就更讓我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