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關於《晏子使楚》教案範文合集10篇

《晏子使楚》教案

關於《晏子使楚》教案範文合集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晏子使楚》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讀懂《晏子使楚》的故事內容。

  2、抓住晏子三鬥楚王的言行,體會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智慧以及維護國家尊嚴的凜然氣節。

  【教學重點】

  從晏子充滿智慧的語言中體會晏子的智慧和維護國家尊嚴的凜然氣節。

  【課前準備】

  蒐集圖片和文字資料,瞭解時代背景,人物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理清文章思路。

  2、知道課文用了“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小故事記敘了晏子和楚王的交鋒。

  二、學習三個小故事

  從晏子充滿智慧的語言中體會晏子的智慧和維護國家尊嚴的凜然氣節。

  1、學習:進城門:

  ⑴ 學習第3段,知道楚王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怎樣反駁以及故事的結果。

  ⑵ 重點朗讀晏子的話,讀懂晏子的言外之意,體會晏子面對侮辱,用充滿智慧的語言進行了有力的反駁,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2、學習“見楚王”:

  ⑴ 學習第4段,知道楚王見到晏子是怎樣侮辱他的。

  ⑵ 面對侮辱,晏子是怎樣反駁的呢?抓住“嚴肅”和“笑了笑”從表情和語氣體會晏子的智慧和維護國家尊嚴的凜然氣節。

  3、學習“赴酒宴”:

  ⑴ 學習第5段,知道楚王在酒宴上又是怎樣侮辱晏子?面對侮辱,晏子是怎樣反駁的呢?

  ⑵ 讀懂晏子的話,再次體會晏子用智慧維護國家尊嚴。

  三、總結

  1、故事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2、從楚王態度轉變感受晏子形象。

  3、想象:

  晏子圓滿地完成了出使楚國的使命,在晏子離開楚國前,楚王會怎樣做?怎樣說?怎樣想?

  4、總結,體會晏子表現出的一種精神──尊嚴。

《晏子使楚》教案 篇2

  一、情感激勵(板書課題)

  同學們,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群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他原名叫晏嬰,在這裡為什麼稱他為晏子呢?但柳老師還要強調一下,假如我也生活在那個時代,要注意我的性別,我可能也會對國家做出了貢獻,他們怎麼不叫我“柳子”啊?你發現了什麼?(我個人認為,“子”是對有貢獻的男人的尊稱。)是的,比如說“孔子”、“老子”、“孟子”……說起晏子,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在這節課,我們走進他一個故事,叫《晏子使楚》。齊讀課題。指題目,這個“使”就是“出使”,“楚”指的是楚國。那晏子出使楚國那就是使節,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為了能及時瞭解他出訪的情況,源頭小學的同學們,想不想當一回齊國的小記者,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怎樣才算一個優秀的小記者呢?

  (讓學生明白,當記者需要:耳靈──能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眼尖──善於觀察,特別是對方的動作、神態;口利──要能言善辯,善於提問;手快──動筆寫報道要快。)

  二、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現在我們就出發,跟隨晏子出使楚國。

  1、指名說:你喜歡怎樣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做到:

  ⑴ 動口、動手,用心朗讀。

  ⑵ 初步知道課文講了幾件事,都是什麼事?

  2、適當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三次侮辱晏子卻沒佔到任何便宜的故事。第一次在楚國的城門外,楚王想讓晏子鑽狗洞,第二次見到楚王后,楚王卻說齊國沒有人,第三次在酒席上,楚王故意說齊國人品質不好。)

  三、潛心體悟,研讀晏子

  1、得知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就先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楚王是怎麼做的?晏子又是怎麼反駁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相關內容,找到後馬上舉手。讀後問:晏子的話是什麼意思?

  2、出示黑板:

  訪問正常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鑽 ,楚國讓我鑽狗洞,所以楚國是___。

  齊讀。這段話這樣說好在哪裡?

  (晏子不但保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諷刺了楚王。)

  3、晏子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呢?看課文,能在“看了看”後面加上“想了想”這個詞嗎?為什麼?說明什麼?就說明晏子的思維敏捷,這晏子想也不用想,就說出下面的話──讀。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板書:

  楚王 晏子鑽狗洞 狗國

  4、晏子鑽了狗洞嗎?(沒有)他看到這個狗洞是怎樣想的呢?

  5、(請一生站起來)孩子,你現在多高?書上說晏子身高5尺,古代,一尺8寸,估算一下,晏子有一米幾?(一米三幾。)晏子還沒有這個同學高呢。他可真夠矮的。這晏子一看楚王這樣對他,肯定會想什麼?(晏子就是這樣想的。所以從這個“看了看”,你可以看出晏子的什麼?(晏子的愛國精神、思維敏捷。)

  板書:

  思維敏捷。

《晏子使楚》教案 篇3

  【教學設計說明】

  晏子,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當過齊國宰相,《晏子使楚》教案設計。課文記敘了晏子出使楚國時,智鬥楚王,維護齊國尊嚴的三個小故事。課文就是由“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寫晏子智鬥楚王,最後寫楚王只好認輸。課文中晏子是怎樣智鬥楚王的,為什麼晏子的話會駁得楚王無言以對?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

  【教學主要步驟】

  一、揭示課題。

  我國曆史上的春秋時代,出現過許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個。晏子是春秋時代齊國人,當過齊國的宰相。晏子善於言辭,機智果敢,是當時著名的外交家。這篇課文就是寫晏子的故事。

  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說說課題中的“使”作什麼解釋?並且說出課題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課題的意思是“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者出使楚國。”)

  二、讀課文,自學字詞。

  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理解字詞。

  讀準字音:淄敝枳淮

  指導書寫:淄敝(筆順)辱臣(筆順)

  理解詞語: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國

  安居樂業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課文寫了晏子的幾個故事?從哪裡到哪裡是寫這幾個故事的,給課文分段。

  2.讀課文中的三個小故事,用晏子說的話概括每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四、閱讀理解第一個故事。

  1.默讀思考: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晏子說“楚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什麼?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訪問狗國得鑽狗洞,楚國開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聽到傳話,為什麼只好吩咐開啟城門,楚王當時是怎樣想的?

  (如果讓晏子從狗洞進來,那麼楚國就成了狗國,楚王也成了狗國之王了。所以他只好吩咐開啟城門。)

  4.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小故事。

  (一)閱讀理解第2、3兩個故事。

  1.默讀思考:這兩個故事中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回擊楚王的,結果怎樣?

  結合填空理解晏子話的含義:

  (1)上等人訪問上等國家,下等人訪問下等國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來訪問楚國,因為楚國是____。

  (2)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到了楚國卻做起了強盜,因為____。這句話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2.有感情地朗讀兩個小故事。

  (二)總結課文,鞏固練習。

  1.朗讀全文。讀後討論: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機智果敢,善於言辭,熱愛自己的國家)

  2.複述故事。

  每人選擇一個小故事,準備後複述。

  3.按要求摘錄課文中的詞語。

  (1)寫動作的:____

  (2)寫神態的:____

  (3)寫外貌的:____

《晏子使楚》教案 篇4

  現象: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晏子使楚》一課中,晏子與楚王鬥智,其推理過程中的邏輯思維。

  過程:

  師:晏子代表齊王出使楚國,楚王企圖以侮辱晏子來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因此,晏子的一言一行,都關係到齊國的尊嚴。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二段,思考:

  晏子與楚王三次鬥智,楚王用哪些方法來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對待的,結果怎樣?用一句話來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列板書:

  楚 王 晏 晏 晏 子 結 果

  第一次讓晏子鑽洞訪問狗國才鑽狗洞只好開門迎接

  第二次笑齊國沒人才上等人訪上等國,下等人訪下等國只好陪笑

  第三次笑齊人沒出息水土不同,齊人到楚國便成盜賊只好賠不是

  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晏子的思考過程。

  第一次

  開狗洞的是“狗國”,開城門的才是國家,現在楚國開的是狗洞,可見楚國是狗國,楚王是狗王。

  生:(哈哈大笑)

  師:晏子與楚王第二次鬥智,請大家照剛才的方法來推理。

  學生討論後得出:

  第二次

  上等人訪問上等國,下等人訪問下等國,我最不中用,派來訪問楚國,可見楚國是下等國家。

  師:好,第三次,誰來分析一下晏子的思考過程?

  生:

  第三次

  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到淮北就又小又苦,(水土不同)

  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盜賊,(水土不同)

  可見楚國是賊國。

  師:對,晏子依靠嚴密的邏輯思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駁倒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他不愧為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外交家。

  再請大家動腦想一想,當今世界,蘇聯解體,西歐動盪不安,中東戰事頻繁,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就需要有一個長時間的相對穩定與和平的國際環境。

  為了努力搞好國際關係,爭取世界各國的支援和幫助,需要有怎樣的人才?

  生:(短時間沉默後)要有像晏子那樣傑出的外交家。

  師:對,要有許許多多處驚不變,能言善辨的外交家,像歷史上的晏子、諸葛亮,新中國的周總理、陳毅、喬冠華、錢琪琛……還要有具有這方面才能的外交事務的接班人。

  自評:

  閱讀教學與發展思維相結合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小學兒童的思維正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發展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有意識地促進這種發展。這段教學,教師主要透過晏子與楚王三次鬥智的推理過程的分析,訓練學生善於用正確的思維模式進行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晏子使楚》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說的話,體會晏子的語言中所蘊含的智慧。

  2.瞭解宴子出使楚國國,有力的反擊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3.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認識“侮辱、規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詞語。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瞭解楚王三次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反駁的,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匯入課文

  1.出示課題“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紹宴子。說明“子”是古代對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說說,你知道中國古代還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

  (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堂交流

  (1)課文講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學生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讀一讀難讀的句子。

  3.嘗試給課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寫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讀課文,走近宴子

  1.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讓你感到最氣憤的是什麼?讓你感到最高興的又是什麼?

  2.課堂交流,並朗讀相應的課文。

  (1)最氣憤的是楚王“想乘機侮辱宴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2)最高興的是“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從楚王的變化中,你能說說宴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入閱讀,體會智慧

  1.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1)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

  (2)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說理)

  轉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3)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後讀一讀,說說你為什麼這樣選擇?

  (怒發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深入閱讀,體會智慧

  (一)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說說你最喜歡讀哪句話?為什麼?

  2.課堂交流,隨機點撥。

  (1)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了呢?

  ①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齊國首都臨淄的人多。

  ②這句話為後文做好伏筆,引誘楚王上當。

  (2)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了。

  ①理解這句話的推理,隱含了“楚國是一個下等國家”。

  ②體會宴子的智慧和說話的技巧。他為什麼不明說?

  3.有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二)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三回合較量

  1.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說的話,想想說的是什麼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柑橘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①柑橘因為水土不服,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

  ②齊國人因為水土不服,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了。

  (2)這段話中隱含了什麼意思?(楚國的社會風氣不好)

  3.有感情的朗讀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讀,理解宴子

  1.用一個詞語來說說宴子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臨危不懼口齒伶俐熱愛祖國足智多謀能言善辯……

  2.想象一下,宴子長什麼樣?面對楚王他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讓學生充分的說,並能結合課文的有關語言說出理由。

  3.嘗試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分組準備,再課堂朗讀。

  三、觀照全文,理解結構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的開頭、中間和結尾有什麼聯絡?

  抓住重點句:

  “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趁機侮辱宴子,顯現楚國的威風。”

  “從此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應的關係。

  2.比較課文中間每一次較量中楚王前後態度的對比,理解和開頭結尾的關係。

  四、作業

  1.摘錄宴子反駁楚王的話。

  2.排練課本劇。

《晏子使楚》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召集、商議、隆重、約定、膽怯、拒絕、能耐、諸位、和氏璧、無價之寶、理直氣壯、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力”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領悟3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絡。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一、自學生字(課前完成,檢查)

  1、讀準生字詞(分辨多音字)。

  2、形近字對比組詞。

  3、組一個課外的詞。

  4、分析難寫字和易錯字。

  5、理解難懂的詞語( 聯絡上下文、查詞典)。

  6、聽寫,檢查過關(課後)。

  二、初讀課文知大意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注意詞語:侮辱、枳、規矩、賊、撒謊

  2.討論怎樣讀出人物的不同意氣,再分角色朗讀課文。

  3.寫出課文主要內容。

  三、理解課文

  1.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寫主要內容。

  2.楚王幾次想侮辱晏子?分別是怎樣做的,用“——”畫出有關的句子。(可領讀)3. 晏子又是怎樣應對的?用波浪線畫出他說的話 。 (可領讀)

  用概括性的語言給製表格,直觀對比

  4.體會晏子每次說的話妙在哪裡。

  要結合課文內容說

  5.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內容說。

  6.課文的開頭、中間、結尾有什麼聯絡?

  首尾照應,思路清晰,行文緊奏,結構嚴謹。

  課後反思 :

  在教學中,晏子的爭辯不應用嘴巴或書本傳授給學生,而應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爭論。讓學生嘗試著像晏子那樣思考,像晏子那樣去回答難題,然後再讀課文,這樣就大大刺激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

《晏子使楚》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晏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當過齊國宰相。課文記敘了晏子出使楚國時,智鬥楚王,維護齊國尊嚴的三個小故事。由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寫晏子智鬥楚王,最後寫楚王只好認輸。課文中晏子是怎樣智鬥楚王的,為什麼晏子的話會駁得楚王無言以對?用心體會人物語言,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

  【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本教材的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藉助文字、理清思路;活用文字、合作探究;超越文字、體悟真情。

  1、教法: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小記者隨訪的形式,深入探究課文內容。

  2、學法:

  綜合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透過讀、思、辯、演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並透過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悟晏子以針尖對麥芒的方式,維護國格和個人尊嚴。

  【教學設想】

  一、以新的學習方式,還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學,意在透過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還學生以真正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時,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隨同晏子一道出使楚國,讓學生置身於與文字、與作者的對話交流的過程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直接閱讀的基礎上,經歷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從而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生成。

  學生初讀課文時覺得一目瞭然,大致意思已懂,可實際此時學生只是站在文字外圍,讀懂的也僅是文字的表面意思。教學時重點抓住晏子說的話中,你聽出了什麼話外音?怎麼聽出來的?這一問題。讓學生經歷從無疑到有疑,再從有疑到解疑的多次閱讀過程,學生的感受就越來越深刻,思考也越來越見深度。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爭論能力

  爭論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反映了一種整體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堂上的.爭論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過程,目的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進行語文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

  課文中寫了晏子出使楚國,受到楚王三次無理質問,但他運用自己的創造智慧,進行了超凡脫俗的創造性爭辯,取得了非同尋常的效果。在教學中晏子的爭辯不應用嘴巴或書本傳授給學生,而應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把學生置於晏子的地位,激發思考,引導爭論。讓學生嘗試著像晏子那樣思考,像晏子那樣回答難題,然後再讀課文,這樣就大大刺激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再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含義表達出來。這樣設法把學生引入教學過程,鼓勵學生髮表獨特見解,把語言訓練同思維拓展密切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的目的。

  三、開放學生的學習空間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的質疑問難,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採用學當晏子報道晏子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透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甚至會拍手稱快,拍案叫絕的。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和朗讀,巧妙指導,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故事情境中去。學生的智慧需要教師的智慧去點燃,智慧的教師,智慧的學生才能走近智慧的晏子。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瞭解晏子

  1、揭題:

  板書:

  晏子

  同學們,你們瞭解晏子嗎?(學生回答)

  晏子的真名叫晏嬰,那為什麼又叫他晏子呢?(學生猜測)

  想:古時候,哪些人的稱呼中有子?(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孔子、老子、孟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呢?

  小結: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學問家,晏嬰為什麼也稱晏子呢?他肯定也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寫晏子出使楚國的故事。(板書:使楚)

  (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課堂,同時也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交流。)

  2、導言:

  《晏子使楚》的故事發生在20xx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課件:春秋形勢圖)晏子受齊王的派遣隻身出使楚國,為了能及時瞭解他出訪的情況,同學們,想不想當一回齊國的小記者,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怎樣才算一個優秀的小記者呢?

  (耳聰、目明、嘴勤、手快。)

  二、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現在我們就出發,跟隨晏子出使楚國。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提供初讀要求:

  ⑴ 動口、動手,用心朗讀。

  ⑵ 初步知道課文講了幾件事,都是什麼事?

  2、適當檢查、交流。

  三、潛心體悟,研讀晏子

  1、大家跟隨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你聽出哪些話中有話的?聯絡上下文,反覆朗讀:

  小組交流:你聽出了什麼話外音?怎麼聽出來的?小組合作學習,課件提示:

  ⑴ 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

  ⑵ 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反駁的?

  ⑶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結果怎樣?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學習的功效,注重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檢驗。)

  3、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⑴ 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課件)

  ⑵ 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說理)

  轉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⑶ 明確推理過程:

  ① 推理性填空:

  只有訪問狗國才鑽狗洞,現在楚國要晏子鑽狗洞,那麼( )。

  ② 完成作業: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 )那麼( )。

  ③ 如果晏子不採用這種說話的方法,而採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該怎麼說?想想這兩種反駁的方式哪一種好?為什麼?(討論、悟理)

  ⑷ 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後讀一讀,說說你為什麼這樣選擇?

  (怒發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⑸ 反饋誘導:

  我們來看晏子究竟是怎樣說的?(課件演示)

  小結: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讓我們一起冷靜地來讀讀晏子的反駁。

  ⑹ 接待的人把話傳給了楚王,楚王聽了只好──(指導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哪一個詞語集中體現了楚王毫無辦法。

  ⑺ 齊聲朗讀第二自然段,再次認識一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晏子!

  4、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

  ⑴ 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文中的句子轉變成四字詞語:揮汗如雨、舉袖成雲、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⑵ 面對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針鋒相對,巧妙反駁,這樣的場面真是既緊張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國的小記者,你們願不願意用表演來再現當時的情景?

  (四人小組,要把你們當時觀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動作、神態、語氣透過表演體現出來。)

  ⑶ 學生表演,師生相機點評。

  (表演是體驗課文內容的方式之一,表演是為理解內容服務,是活用文字的體現,能使更多的同學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

  5、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三回合較量:

  學生自讀、自悟,自由交流學習體會。

  (學生在自己研讀、歸納、思辨和梳理、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原來晏子的反駁是那樣的富有邏輯,富有哲理。同時,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的評價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超越文字,學當晏子

  1、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顯楚國的威風,卻沒想到被晏子反駁的啞口無言,他眼看著鬥不過晏子,心裡卻十分不甘。突然,他哈哈大笑起來,見你們這班跟隨在晏子身後的小記者,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輕蔑地說道:哼,齊國太無能了,是不是沒有大記者了,怎麼來的盡是你們這些乳臭未乾的娃娃?小記者們,面對楚王的侮辱,你們準備怎樣反駁呢?

  (討論,指名、同桌交流。)

  2、楚王聽了你們的反駁,只好說:!

  (透過練說,讓學生明白: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尊、自信、處變不驚是取得成功的保證;出色的語言表達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具備的重要才能。)

  五、開招待會,齊誇晏子

  1、在出使任務即將結束的時候,晏子和楚王準備召開一個記者招待會。愛提問的小記者們,你們可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有什麼問題就當面問問晏子和楚王。

  (角色扮演,回讀文字。)

  (再次回讀文字,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入,情感得到昇華。)

  2、各位小記者,我們的報道任務已經圓滿完成。齊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著大家的訊息,你能用簡短的幾句話來誇誇我們晏子大夫嗎?

  (以新聞報道的格式練寫,部分投影交流。)

  六、小結延伸,積累運用

  我們這班小記者在這次隨訪中表現出色,就連智慧超人,能言善辯的晏子也不住地點頭稱讚。

  課件演示:

  晏子捋著鬍子,高興地說道:你們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聰、目明、嘴勤、手快。我想,只要你們現在刻苦努力,多加鍛鍊,將來必成大器。再過幾天,齊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國,諸位還願意隨我一道出訪嗎?回去後,好好地去找一找秦國的相關資料,做好出訪前的準備。

  (用好語文重在積累。讓學生到課外查詢有關楚國、齊國、秦國的資料,擴大閱讀量,符合新課程理念。)

《晏子使楚》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六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內容演一演。

  3、瞭解課文的內容和敘述順序,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同學讀懂課文,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題解題

  春秋末期,齊國有個大夫叫晏子。

  板書:

  晏子

  他的真名叫晏嬰,那為什麼又叫他晏子呢?(想想:古時候,哪些人的稱謂中有“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謂呢?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學問家,晏嬰之所以也稱為晏子,肯定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晏子出使楚國的故事。

  板書:

  使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

  ⑴ 動口、動手、用心朗讀。

  ⑵ 考慮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2、全班交流,檢查自學情況。

  三、細究重點,突破難點

  讀了課文,大家都知道楚國國勢強盛,楚王想侮辱晏子,可最後卻不得不尊重晏子,(板書: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這是為什麼呢?

  1、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 快速默讀這一段,考慮、討論:

  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麼對付的?找出有關的句子。指名回答,並板書:

  鑽牆洞:鑽狗洞=訪狗國

  ⑵ 品析晏子應付的話,體會妙處:

  晏子的話到底妙在什麼地方呢?(出示晏子的話。)

  ① 指名讀晏子的話,想想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

  ② 假如晏子想把他的意思表達得更明白些,該怎樣說?

  ③ 為什麼晏子不把他的話說得更明白有力些呢?

  ⑶ 指導朗讀:

  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後讀一讀,說說你為什麼這樣選擇?(出示課件)讓我們冷靜地來讀一讀。

  2、自學四、五自然段:

  ⑴ 小組合作學習四、五自然段,要求:

  ① 反覆誦讀,理解楚王和晏子話中的含義,不懂的地方用筆劃記出來。

  ② 根據第一個故事的板書,設計這兩個故事的板書寫下來。

  ⑵ 反饋自學情況:

  ① 質疑問難。

  ② 選擇有特色的板書指名上臺書寫。

  ③ 扮演評價。

  3、剛才我們認真學習了這三個故事,下面請同學們任選一個故事進行扮演,可以是組內合作,也可邀請自身的好朋友一起扮演。

  4、從語言、動作、感情幾方面進行評議。

  四、課堂總結,學習寫法

  1、總結課文內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晏子出使楚國時與楚王進行鬥爭的三個小故事,仔細琢磨了晏子反駁楚王的話,領悟了他的話中軟中帶硬,十分巧妙,終於使楚王搬起石頭砸了自身的腳,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那麼,你相對晏子說點什麼?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或受到什麼啟發?

  引導同學從文章內容與寫作特點兩方面來談。

  五、課後練習,拓展延伸

  1、為了更好地瞭解晏子,優秀《東周列國志》一書。

  2、複述故事:

  假如你是當時晏子使楚的隨從,回齊國後,你會怎樣向齊王彙報情況?

  3、齊王得知這件事情後,他會怎麼說?齊國的老百姓得知後又會怎麼說?

  4、把下面的句子改寫成四個字的詞語:

  ⑴ 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 ( )

  ⑵ 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 ( )

  ⑶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 ( )

  ⑷ 撒個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 ( )

  【板書設計】

  晏子使楚

  受到侮辱 巧妙反擊 挫敗楚王

  鑽牆洞 鑽狗洞=訪狗國 只好開城門

  不中用 下等人──下等國 只好陪著笑

  沒出息 水土不同 只好賠不是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使楚》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教學晏子三次擊退楚王侮辱,維護尊嚴的事例。

  2、學會推理,學懂晏子反駁楚王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麼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開啟課本,把文章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

  2、交流,引導:

  (1)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齊讀 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書:尊重

  二、抓中心句,理解脈絡:

  (1)同學們,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資訊,像這句也一樣,你讀了以後想到了哪些資訊?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在這之前是怎樣的?出示投影:

  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後板書:侮辱

  (3)指名男女同學分讀這兩句話,“學貴有疑”讀了以後,我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何變侮辱為尊重?(板書:打?)誰能簡單來說一說:

  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

  1、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後來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自由說------指名說

  1、同學們可真認真,把長長的一篇課文就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用“”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並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三、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裡鑽進去。

  這句話有點複雜,再讀一遍,相信第二遍會更好!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

  (楚王要晏子鑽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板書:鑽狗洞——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指導朗讀這句話,特別指出:瞅、冷笑

  讀重音,真聰明,一下子就學會了,跟著他的樣子,一齊讀這句話,這句話楚王是輕視晏子沒才幹,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板書:沒人才——

  第三次機會讓給平時班上不太回答的同學來說。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情?”楚王藉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板書:沒出息——

  是啊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同學們積累的詞彙還真多!

  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板書:反擊

  四、學習晏子反擊:

  1、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學生交流)。找是找到了,但我感覺讀得太平淡了,誰能體會晏子當時的心情和當時的場面,給他加一個修飾詞語,來讀一讀。投影出示:

  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說:“這是個狗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好的,同學們都答得很出色,反覆地讀了以後,同學們思考一下,然後完成練習:

  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鑽狗洞,楚國讓我鑽狗洞。

  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是狗國

  2、晏子給予有力的回擊以後,結果如何?讀,貼

  楚王只好吩咐開啟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3、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

  4、小結,學法:

  同學們,剛才我們透過反覆朗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後頭。我們將繼續利用這種方法學懂後二次反擊,變換一下學習方法,四人為一組,讀二、三次反擊的話,討論上面的習題;

  1、上等人訪問上等國,等人訪問下等國。

  2、我是最下等人,訪問楚國。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淮南自然條件好,產柑桔。淮北自然條件差,產枳桔。

  2、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在楚國當強盜。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上臺完成練習,由於臺上舞臺較小,下面的同學暫且做在《作業本》82頁上面。

  五、點評:這些都是同學們透過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是他們的專利,老師相信下面的同學也一樣做得很好。下面我們讀一讀三處表示結果的話。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好),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楚王。

  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作自受

  ……

  六、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麼能取得勝利?

  1、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辨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3、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七、聰明人的題目:

  有一次,愛國將領吉鴻昌在街上走,一美國人走過來傲慢地說:“我去過一島,島上就缺中國人和豬這兩樣東西。”吉鴻昌聽了,不緊不慢地說:“。”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不辱使命,維護尊嚴。

  板書: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擊)————結果

  鑽狗洞 是狗國 只好開啟城門

  沒人才 下等國 只好賠不是

  沒出息 強盜國 只好陪著看

《晏子使楚》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書下注釋和相關工具書通譯全文

  2、掌握“之”“為”字的不同用法和“坐”“病”“其實”等古今異義詞

  3、體會晏子巧妙的外交辭令和內在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的文言現象,概括晏子形象的特點,體會晏子外交辭令的妙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透過之前的學習,我們能夠感受到本單元都是圍繞“愛國”二字展開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本單元的最後一課——《晏子使楚》,去感受一位中國古代外交家維護祖國尊嚴、不辱使命的凜然正氣。

  二、整體感知

  (一)正字正音

  明確:晏(yàn)子 習辭(cí)者 縛(fù)一人

  酒酣(hān) 詣(yì) 曷(hé) 枳(zhǐ)

  (二)通譯全文

  1.請學生自己小聲朗讀課文,圈畫疑難點並提問。

  明確:“曷”、“熙”兩個通假字以及“左右”、“坐”、“其實”、“病”等含義易混淆的字詞。

  2.請學生集體朗讀課文,隨機抽點學生逐句翻譯。

  提示:重、難點句子:(1)何以也(2)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3)所以然者何(4)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附:《晏子使楚》的參考譯文及文言知識整理)

  三、文字研讀

  (一)回顧全文,概括第一、二段大意,集體朗讀第二段

  提示:第一段主要交代了楚王和近侍商量侮辱晏子的計謀;第二段詳細描寫了晏子機智巧妙地應對楚王發難的過程。

  (二)重點研討課文第二段,思考三個大問題

  1.楚王是如何向晏子發難的?針對晏子還是齊國,為什麼?

  提示:找出原文原話,參照譯文複述情節,注意各事件的先後順序。

  明確:楚王和近侍先設計了一齣戲,然後令官吏綁著一人從晏子面前經過並指稱這個人是齊人且犯了偷盜罪,接著楚王在宴會上質問晏子:“齊人固善盜乎?”

  楚王針對齊國。因為晏子是使者身份,是代表齊國出使楚國的。而且楚王問句中的主語是“齊人”,明顯針對整個齊國而言,有意輕侮齊國。

  2.晏子是怎麼回應楚王的?這種回答有什麼妙處?從中概括晏子的形象。

  引導:回應包括動作和言語兩方面。言語上,晏子先說什麼?然後說什麼?最後說什麼?採用了何種方法?起到了什麼效果?

  明確:(1)動作上,晏子“避席而對”,展現出恭敬的一面。言語上,晏子先用橘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盜枳作比,擺出“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事實並點明其原因是水土有異,然後轉述當下“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最後反問楚王難道是楚國嗎?表現出犀利的一面。

  (2)妙處:避席而對,有禮有節,令對方挑不出任何失儀無禮的不是。辭令上,晏子採用類比的方法,以退為進,將問題推還給楚王,令楚王不得不笑著承認自己反取其辱,展現出高超的外交語言藝術。

  (3)晏子形象:機智勇敢,善於辭令;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熱愛祖國,愛惜尊嚴。

  3.如果你是晏子,你怎麼回答?(僅思考)

  提示:言之有物即可。

  (三)分角色朗讀第二段,要求讀出符合人物身份形象的語氣

  四、課堂小結

  本課主要敘述了晏子使楚時發生的一個小故事,透過具體刻畫晏子回應楚王非難的語言,塑造了晏子這樣一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積極維護祖國尊嚴的外交家形象,讓讀者在感受巧妙的外交辭令之外體會到一種強烈而充盈的愛國熱情和凜然正氣。

  五、佈置作業

  歸納整理本課的文言現象;背誦課文第二段;課外閱讀本課節選前的兩段晏子小故事並嘗試自主翻譯(選作)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後記

  附:

  一、參考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訊息,對手下的人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今天他將要來,我想要侮辱他,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當他到來時,請允許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做什麼的人?’我們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小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去。 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麼的人?”(小官吏)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嗎?”晏子離開了座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苦)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二、文言知識整理

  (一)通假字

  縛者曷為者也 曷,同“何”。

  聖人非所與熙也 熙,同“嬉”,開玩笑。

  (二)重點實詞

  晏子將使楚:出使

  謂左右曰:對……說

  齊之習辭者也:習,熟練;辭,言辭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吏二縛一人詣王:到,到尊長那裡去

  齊人固善盜乎:本來

  晏子避席對曰:離開座位,表示鄭重

  葉徒相似:只

  (三)一字多義(之、為)

  1.之

  (1)代詞,它 楚王聞之:代指晏子將使楚這件事

  嬰聞之:代指下文“南橘北枳”這件事

  (2)代詞,他 吾欲辱之:代指晏子

  (3)結構助詞“的” 齊之習辭者也:的

  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的

  2.為

  wèi(1)介詞 為其來也:相當於“於”

  wéi(2)動詞 何為者也:做

  縛者曷為者也:做

  (3)表判斷 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是

  3.其

  (1)代詞,他 為其來也:代指晏子

  (2)代詞,它們的 其實味不同:它們的

  (四)古今異義(坐、並、其實、所以)

  4.使

  (1)出使 晏子將使楚

  (2)讓 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四)古今異義

  1.謂左右曰:

  古:近旁的人,這裡指近侍

  今:表示方位的詞

  2.其實味不同:

  古:兩個詞,表示它們的果實

  今: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多含轉折意)

  3.何坐

  古:犯罪

  今:表動作,與“站”相對

  4.寡人反取病焉

  古:辱

  今:疾病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譯: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

  析:……,……者也;……者也;……也;……,……也,都表示判斷。

  2.賓語前置句

  (1)何以也

  譯:用什麼辦法呢

  析: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提前,古代漢語常見語法,對應的現代漢語語序為“以何也”。

  (2)何為者也

  譯:“為何者也”,做什麼的人

  (3)何坐

  譯:“坐何”,犯了什麼罪

  (4)縛者曷為者也:

  譯:“為曷者也”,做什麼的人

  3.固定片語

  (1)所以然者何

  譯: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

  (2)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譯:難道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