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美術教案模板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目標預設:
1.感受煙花綻放時的色彩,造型美。
2.嘗試運用各種線條表現煙花的綻放。
3.體驗油畫棒、水粉顏料等不同材料作畫的樂趣及變化。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油畫棒若干、黑色顏料、有小房子背景的白紙等。
燃放煙花的錄影片段和燃放煙花的圖片。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油畫棒和水彩相結合的畫法.
難點:學生透過仔細觀察後,能較自如地表現對煙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剛剛我們過了個什麼節呀?(國慶節、中秋節)
2.過節時你們都在家幹了些什麼呀?心情怎麼樣呀?
3.你們開心的時候會做什麼呢?
二、欣賞煙花,瞭解煙花的各種色彩及造型。
1.老師在假日裡也很開心,老師在家裡做了一件事,瞧!(播放煙花影片)
2.哇!煙花多絢爛呀!老師在家裡放了好多好多的煙花呢!
3.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好多好玩好看的煙花,你們想不想放呢?老師來當點火的人,小朋友們當煙花……砰啪!煙花綻放啦!(出示煙花的圖片)
4.你們看到的煙花是什麼樣的啊?
5.你們發現這麼多美麗的煙花有什麼特點嗎?
6.對了,煙花到了天空中都是從一點向四周綻放的,就像花的花骨朵開放過來一樣呢!
7.你們看!這朵煙花的線條是什麼樣子的呢?(一朵直線條的煙花)
8、對啦!這朵煙花的線條是直直的,它是從一點向四周綻放開來的呢!請你上來畫給大家看看好嗎?(請幼兒上來示範)
9.除了有直直線條的煙花,你們還看到有什麼線條不一樣的煙花嗎?(請幼兒上來示範)
10.那麼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好看的線條嗎?(幼兒說一種師畫一種,最後組合成一朵煙花)
11.呀!原來美麗的煙花裡面藏著這麼多美麗的線條呀!
12.出示有小房子背景的白紙,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一片藍藍的天空,這片天空中的煙花還沒有綻放呢!下面請小朋友們為這片天空畫上美麗的煙花好嗎?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強呼叫不同的線條、不同的顏色從一點向四周畫煙花。
2.提問:孩子們你們說,是白天放煙花好看還是晚上放煙花好看呢?(用黑色顏料經行油墨分離)
四、小結
1.學生上講臺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互評,教師小結。
2.評價建議:是否能夠教好的處理畫面,是否表現出自己對煙花的獨特感受,是否與眾不同。
五、延伸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煙花嗎?你們喜歡玩放煙花的遊戲嗎?我們一起去操場再玩一玩放煙花的遊戲吧!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名稱:小燈籠的聚會
目標:
1、用直線和圍圈的方法做成各種燈籠,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
2、能大膽地想象並(來自::小班美術教案燈籠)嘗試獨立設計燈籠的圖案。
準備:
1.長方形色紙,長紙條。
2.蠟筆,剪刀,漿糊。
過程:
1.出示各種各樣燈籠的圖片,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小燈籠。·
提問:圖片上的燈籠你都見到過嗎?有些什麼顏色?燈籠外面的圖案是怎麼樣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圖畫好像我們看的連環畫。有的上面寫字的,是讓你猜謎語的)什麼時候人們會掛上燈籠?(國慶節,元宵節各種喜慶的節日)燈籠能用什麼材料來做?(布,塑膠,紙)
2、教師示範講解小燈籠的製作方法,幼兒教案《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燈籠的聚會》教師出示燈籠的範例。
看一看,老師的小燈籠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紙)上面有些什麼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燈籠呢?
展示製作步驟。
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先在紙上畫上你自己設計的圖案,注意把有圖案的一面對著自己。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3)探索除了這樣剪,你還能想出更多的製作方法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討論交流。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佈置,開一個小小燈展。
小班藝術活動——花燈(繪畫)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服裝、髮型的變化來表現人物。
2、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豔3、知道華人新年,元宵節時的習俗,體驗過節的愉快氣氛,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彩色水筆、蠟筆、紅、綠、蘭、黃等水粉色。
2、在區域裡,可張貼各種範例畫,如:各式彩燈、節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動過程:
1、介紹元宵節知道華人新年中的元宵節——我們華族特有的節日,是全國華族共同歡慶的節日。節日裡大家穿上新衣,門前掛上彩燈,走親訪友,美麗的花燈和鮮豔奪目的各色衣服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2、欣賞討論。
①建議在觀賞範例時,可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有誰?哪幾位是弟弟?哪幾位是妹妹?他們的衣服和頭髮有什麼不同?
說明:透過討論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理解發型和服裝的不同可表現出人物是男還是女。
②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人物在幹什麼?說說自己看到的彩燈是怎麼樣的?有什麼不同?(顏色、排列)說明:以上設問
主要是引起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的興趣。給幼兒創設交流有關彩燈知識的機會。
3、幼兒創作(1)教師可啟發幼兒把人物畫大。(可以看清頭髮、五官和服裝)把畫面畫滿,想象變化不同的髮型和服裝來表示弟弟和妹妹,並引導相互啟發。
(2)用蠟筆畫服裝的圖案、花紋。
說明:畫得快的幼兒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齊”即可去“看彩燈”——手指點畫彩燈。
(3)手指點畫彩燈。
建議如在點畫彩燈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已有深淺搭配和間隔排列的意識,則應馬上介紹給集體,使幼兒逐步有配色的意識。對來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兒,要鼓勵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完成。
4、引導講評找一找畫面上弟弟妹妹都來看燈了嗎?
看看彩燈漂亮嗎?為什麼這些彩燈特別漂亮?
5、活動——製作教具準備白紙數張,各色皺紋紙數張,訂數機數個,剪刀數把,彩筆無數。
先用各色皺紋紙製作彩燈,也可用白色紙製作燈籠,讓幼兒在燈籠上任意作畫,塗色。把做好的各色燈籠掛在角落增添節日氣氛。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欣賞。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透過多媒體課件,瞭解蝴蝶的外形特徵,並感知不同花紋和圖案的蝴蝶。
2、學習用左右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已剪好外形的蝴蝶若干,記號筆每人一支,油畫棒每桌一盤。
3、輕音樂和“蝴蝶飛”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題:
兩根鬍鬚頭上翹,
身穿五彩花袍袍,
勞動辛苦我不怕,
跳起舞來我最好。(蝴蝶)
二、利用課件,欣賞各種蝴蝶。
1、讓我們跟著蝴蝶姑娘到蝴蝶王國去看看吧!(欣賞課件)
提問,瞭解蝴蝶的外形特徵:
1)蝴蝶有幾對翅膀?(兩對翅膀)哪對翅膀大?(前翅大,後翅小)
2)蝴蝶有沒有眼睛?(有一雙小眼睛)頭上還有什麼?(還有一對觸角)
3)蝴蝶的身體是怎樣的?(細細長長的)
4)蝴蝶有幾隻腳?
2、教師引導:蝴蝶身上還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和圖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美麗的蝴蝶吧!找一找,你最喜歡哪一隻!
幼兒欣賞課件。
3、幼兒自由講述不同圖案和顏色的蝴蝶。
三、幼兒裝飾畫:蝴蝶。
1、利用課件出示蝴蝶姑娘的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
蝴蝶王國馬上要舉辦一次化妝舞會,但是王國的蝴蝶們沒有漂亮的衣服,現在想請你們小朋友幫助我們,你們願意嗎?
同時,出示“大花園”。
2、每人一隻紙蝴蝶,請幼兒裝飾。
1)引導幼兒利用左右對稱的方法裝飾。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不同的線條裝飾,並大膽用色。
四、評價,並展示幼兒作品。
在“蝴蝶飛”的音樂中,幼兒學做蝴蝶飛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此活動各個環節設計緊湊,符合幼兒的需要,課堂中,我嘗試運用了創造性教學方法(包括情境創設法、探索發現法、遷移創造法),完成了活動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強大的推動力。在活動一開始教師利用情境創設法設定蝴蝶王國的情境匯入活動,帶領幼兒模仿蝴蝶飛,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提供給幼兒多姿多彩的顏色和圖案的蝴蝶圖片,透過引導幼兒欣賞,給幼兒美的感受,使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的有效渠道。觀察後教師進行有效的提問能使幼兒找到觀察的重點,使幼兒的觀察更加具有目的性,引導幼兒探索發現蝴蝶的對稱美。在作畫的過程中,幼兒運用已有的繪畫經驗進行遷移創作,教師的語言指導進一步強化了孩子對對稱的運用,幼兒筆下的顏色、花紋各不相同,更好地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活動結束讓幼兒自評互評繪畫作品,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綠、粉、黃色縐紋紙頭,膠水,繪畫工具。
活動與指導: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附近環境中觀察春季樹木的變化,不同的樹形(區分喬木和灌木)觀察芽苞的顏色。
2、用油畫棒在作業紙上畫出不同的樹木,教幼兒畫樹時掌握正確的分枝方法。
3、將自己選擇的紙頭兒用拇指和食指團成很緊很小的紙團,分別沾在發芽的樹枝上。
4、注意指導幼兒沿樹枝的左右兩方面沾,不要只沽一邊,學會使用不同的顏色紙團兒沾不同的數木。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到戶外大自然中感受季節的變化,多看幾種樹的發芽後再進行此活動。
2、可在教育活動前將各色紙團團好,減少集體活動時間。
3、在春季主題繪畫中用這種方法豐富作品內容。
4、可以採用其他物品代替紙團當芽苞作畫。
日常生活根據季節多引導幼兒深入自然,瞭解自然,產生熱愛好奇的情感,願意表現自己的感受。
家園配合號召家長帶幼兒到郊外進行踏青活動,提高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和表現大自然的熱情。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可抹滅的,每當教師拿剪刀的時候,他們總會圍在旁邊好奇地觀看。由於年齡較小,幼兒手指的靈活性及操作能力仍比較欠缺。本次活動正是為滿足幼兒好奇心、發展幼兒操作能力而設計的。透過活動提供讓幼兒學習使用剪刀的機會,引導幼兒嘗試用剪刀剪出圓形和波浪線,同時學習間隔一定距離貼上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幼兒對此活動的興奮點。
2、幼兒嘗試用剪刀剪圓形和波浪線的情況。
3、幼兒進行對應地並間隔一定距離貼上的情況。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圓頭剪刀、鉛畫紙、彩色紙(事先在上面畫有較大的圓形)、水彩筆、油畫棒、漿糊、紙製螞蟻模板(一大一小)。
2、 經驗準備:
⑴ 學習使用剪刀的方法。
⑵ 在區角活動中嘗試畫、剪波浪線。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引起興趣
(出示兩個螞蟻模板)冬天到了,螞蟻爸爸造了一間新房子,看看是什麼樣的?(出示畫有較大圓形的彩色紙)螞蟻一家住在這裡可舒服啦!小螞蟻一天天長大,有一天,它對爸爸媽媽說:“我已經長大了,我想一個人住一間房間。” 螞蟻爸爸同意了。
二、講解示範
1、 我們幫小螞蟻把房子隔開來,變成了兩個房間。(教師在圓內畫波浪線)
2、幼兒操作用彎彎的線把小螞蟻的家分成兩個房間。
三、觀察演示,幼兒操作
1、 設疑:這幾天老是下雨,小螞蟻的房子就要淹沒了,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幫小螞蟻搬家)
2、學習使用剪刀
⑴ 示範用剪刀沿線條剪,剪一點,轉一轉。(先剪出圓形,再沿著波浪線把圓形一分二。)
⑵ 幼兒學剪,教師觀察指導:
① 指導幼兒拿剪刀的方法。
② 觀察幼兒能否沿著輪廓線,剪一點,轉一轉。
3、學習貼上(也可放在延伸活動中進行)
搬呀搬,搬到哪兒去呢?這裡有一塊空空的地方。(出示鉛畫紙)
⑴ 示範貼上
先把小螞蟻住的小房間搬過來。再搬爸爸媽媽住的大房間,彎彎的地方是房間的門,兩間房間門對門,中間留出一條路,它們就可以走來走去,相互關心。(教師示範把彎彎的波浪線間隔一定距離貼上。)
⑵ 幼兒貼上,觀察指導
觀察幼兒能否對應地並間隔一定距離地貼上。(指導語:兩間房間彎彎的地方對對好,中間分開一點,有一條路。)
四、活動講評、提出要求: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2、 小螞蟻的新家搬好了,快把小螞蟻請進去。(幼兒隨意用水彩筆在上面點小點子)
活動反思:
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濃濃。在孩子們的自由作畫時間了,老師巡迴指導,發現較好或有自己創意的孩子就進行及時表揚,孩子們互相學習,很好的完成了作品。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關注人物面部的顏色和形狀,體會人物面部的一個千變萬化。
2。嘗試用繪畫、剪貼等方式大膽改變大師的作品,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
米羅的人物畫若干、展板、實物圖片(正反面)、蠟筆、人物臉型
教學過程:
(一)介紹大師米羅,欣賞米羅的畫,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這是米羅,是個了不起的畫家,你們認識嗎?你們想不想看他的畫?
師:猜猜畫家畫的是什麼圖?
師:覺得這些小朋友畫得怎麼樣?覺得很好玩?哪裡好玩?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像的臉、手等部位,感受米羅畫的誇張和有趣。
(二)出示不同造型的實物圖片和反面的各種臉,感受變化的樂趣。
師:如果李老師也帶來各種可愛的臉,你能把它變成好玩的臉蛋嗎?
出示蘋果、樹葉、方片面包等,對照實物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是什麼樣的臉型?
師:它們能不能變成可愛的小臉蛋呢?
翻轉實物圖片,展示裝飾好的臉蛋。
師:你喜歡哪個臉蛋?為什麼?學一學表情。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著重觀察顏色和五官的形狀、大小等。
(三)操作
師:今天李老師帶來了很多可愛的臉,待會選自己喜歡的可愛的臉,在臉上畫上各種各樣的眼睛鼻子嘴巴。這裡還有報紙,可以扭一扭啊,做成頭髮,待會做好以後可以放在相應的畫像上。這樣畫家爺爺的畫和我們的畫變成同一張了。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講評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悅。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準備帶一雙乾淨的鞋子;幼兒創作材料:鉛筆若干,畫好鞋樣的紙、彩色影印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鞋底
師:你的鞋子有個秘密,你知道嗎?你們的鞋底是什麼樣的?
2、感知鞋底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1)幼兒觀察各自的鞋底花紋,並且相互比一比,說說各自的鞋底花紋有什麼不一樣。
(2)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的鞋底花紋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圖案。
(3)讓幼兒仔細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麼發現。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設計鞋底花紋。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畫能使兩隻鞋底的花紋對稱。
(2)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摺,中間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影印紙,用鉛筆進行創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作。
4、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提問:你喜歡哪一種鞋底花紋?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給予肯定。
5、佈置活動室。
將鞋底花紋塗上好看的顏色,並沿邊剪下,佈置在活動室裡。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後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秘密。
2、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第一個環節透過觀察鞋子,引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鞋子是每個孩子平時最熟悉的物品了,鞋底的花紋是多種多樣的,第二個環節充分發揮“幼幼互動”的作用,讓幼兒自主地去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豐富鞋底花紋的感知經驗,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為下面的創作活動奠定基礎。“對稱”的概念在中班幼兒的思維中還是比較模糊的,該環節只限於讓幼兒初步感知對稱的美,提高他們的觀察、認知能力。
第三個環節透過具體的操作,使幼兒懂得利用影印紙,能很容易地幫助我們解決畫對稱的問題。另一方面,老師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
第四個環節中,我把過去的“評析作品”改為“欣賞作品”,讓幼兒與老師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
“鞋底花紋”的探索並不會因為這個活動的結束而結束,透過延伸活動,幼兒可以感知到更多的鞋底花紋,鞏固對裝飾畫的認識。
總之,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多數幼兒樂於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悅,感知了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也有兩三個幼兒不積極,他們膽子小,認為自己作的不太好,不敢大膽創作,對他們要多加鼓勵,敢畫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