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合7篇

語文教案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教學內容

  一、課前匯入

  1、繼承蘇武把詞的豪放風格加以發揚光大,使它蔚然成為一大宗派,主要應歸功於辛棄疾。辛棄疾的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種豪邁風格的形成,首先決定於他的作品有深厚的愛國熱情和廣闊的社會內容。

  2.指導預習,初讀課文,疏通文字。

  3.補充注音:謝?

  4.補充註釋:

  風流:這裡指英雄遺風,即英雄人物在歷史舞臺上所創偉績帶來的意義上的影響,所謂流風餘韻。

  氣吞萬里:豪氣簡直能吞沒萬里江山,形容氣概非凡。

  草草:本來是雜亂不齊的樣子,這裡引申作草率馬虎。

  北顧:回頭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5.思考問題:

  (1)找出韻腳,並在朗讀中體會。

  左、住、虎、顧、路、鼓、否。厭聲韻。

  (2)這首詞用了哪些典故,有什麼含義?

  6.作者與寫作背景:

  辛棄疾在詞人中,算是個英雄。1161年,金國大舉南犯,21歲的辛棄疾率群眾20xx多人在家鄉起義,加入以耿京為首的農民抗金義軍,擔任"掌書記"職務。在起義軍的幾個月裡,他表現出非凡的勇敢和堅定,幹了兩件轟動一時的事。一件是,一個叫義端的和尚叛變投敵,辛棄疾親往追捕,親手斬了這個叛徒;另一件是,親率50騎兵,直閉駐有5萬大軍的金營,活捉了殺害耿京、瓦解起義軍的叛徒、內好張安國渡過淮水,到達建康(南京)。辛棄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義軍已經失敗,他便留在南京。從此以後,他繼續堅持主戰,用他飽含愛國主義激情的詞和文章,宣傳北伐抗金,收復中原統一全國的主張。但是,以趙構為首的趙家王朝偏安江南,在臨安過著遊宴玩樂歌舞昇平的生活,對金屈辱求和。他們對起義軍也一直害怕。辛棄疾渡江之後,首先被解除了武裝,後來才被派往江陰作籤判,幫助地方官處理政務。辛棄疾被迫退隱江西上饒,空懷一腔忠貞熱情,卻報國無門。辛棄疾許多詞就反映了這種悲憤。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懷古詞,是突出的一首。宋寧宗喜泰三年(1203),辛棄疾64歲退居江西鄉!司已有十多年,被執掌大權的韓伉胄所起用。當時蒙古已崛起,金則日益衰敗,並起了內亂。韓要立一場伐金大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起用了辛棄疾作為號召北伐的旗幟。第二年(1204)任他作鎮江知府,鎮江那時正處於抗戰前線。辛初到鎮江,積極為北伐作準備,可他的意見不能被韓?胄一夥採納,並給他一個降官的處分,後來又把他調離鎮江。辛棄疾施展雄才大略為恢復大業出力的願望又落空了。這就是辛棄疾寫這首詞的背景。

  7.聽課文錄音帶或者教師範讀,疏通文字。

  8.講讀課文。

  (1)閱讀上片。讓同學分出層次,教師講析。

  ①分兩層。"千古江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是第一層,寫向四周遠眺大好河山,緬懷曾經在京口建都的孫權。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吳都,並且能夠打垮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了家園。辛棄疾以"英雄"一詞讚頌他,表示自己對他的敬仰和嚮往,只是像孫仲謀那樣的英雄人物,再無處可尋了。"舞謝歌臺"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業的流風餘韻,也已經沒有了。這兩句表達了對前人事業後繼無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統治者昏庸無能。

  ②"斜陽草樹……氣吞萬里如虎"是第二層,寫俯瞰京口街市,緬懷曾經在那裡居住的劉裕。劉裕出身貧寒,曾經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卻討伐桓直,平定叛亂。"想當年"三句頌揚劉裕率領兵強馬壯的北伐軍馳騁中原,氣吞胡虜。劉裕先滅山東的後燕,後滅陝西的後秦,光復洛陽、長安、煊赫一時。辛棄疾遠在乾道元年(1165年)呈給宋孝宗的《美芹十論》裡,明白指出出兵北伐,應取道山東——因為山東之民勁勇,敵守備簡略。"不得山東,則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則中原不可復。"在當時韓佳胄急於北伐的現實中,辛棄疾對劉裕的歌頌不僅是嚮往他的英雄業績,還有如果碰到劉裕這樣的國君,他的正確戰略意圖就能被採用的意思。

  ③同學朗讀上片。總結:這一段借孫權和劉裕兩個歷史上英雄人物事蹟隱約諷刺南宋政權的無能,表達自己抗敵救國的熱情。

  (2)閱讀下片,分析層次。教師講解,學生討論用典的作用。

  ①第一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號。宋文帝劉義隆是劉裕的兒子。他不能繼承父業,好大喜功,聽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沒有準備的仗,結果一敗塗地,北魏軍隊一直追到長江邊,聲稱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漢朝霍去病戰勝匈奴,封狼居前山,舉行祭天大禮的故事。宋文帝聽了王玄漠的大話,對臣下說:"聞王玄漠陳說,使人有封狼居前意。""倉皇北顧",是看到北方追來的敵人而張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戰敗時有"北顧涕交流"的詩句。

  ②凡詩文運用典故都有用意,辛棄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慘敗的故事目的是什麼?借鑑歷史,伐金必須做好準備,不能草率從事。

  ③第二層。"四十三年,……一片神鴉社鼓!"是第二層。追憶自己當年南歸途經揚州所見慘象,描述瓜步山周圍人們生活的情景。"四十三年"三句,說辛棄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記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戰火瀰漫的揚州以北地區參加抗金斗爭。後來渡淮南歸,原想憑藉國力,恢復中原,沒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聯無能,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壯志依然難酬,追思往事,不勝身世之感!

  "佛狸洞下"三句,從上文緬懷往事回到眼前現實。"佛狸調"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擊王玄漠的軍隊時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宮。當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詞下迎神賽會,很是熱鬧。

  ④作者寫佛狸調一幕景象,表達什麼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達了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民俗就安於異族統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寶臣民。表示對南宋政府不圖恢復中原的不滿。《永遇樂》教案《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

  ⑤最後三句是第三層。抒發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頗是戰國時趙國名將。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國去。後來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還能不能替趙國出力。廉頗本來也很想被趙王召見,效命疆場,擊破強秦,使趙國能強盛起來。他在趙國使者面前,"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但結果趙使還報趙王說:"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趙玉以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以廉頗事做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明確。以廉頗自比,表示雖老卻不忘為國效力,收復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極好當道,多用少年輕進之士,又有誰會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憤溢於言表。

  總結下片。用劉帝、佛狸調、廉頗的典故,繼續寫自己報效祖國一片忠心,並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憤。

  9.指導朗讀,體會作者感情。

  10.這首詞的寫作特點是運用典故,有人說辛棄疾的詞有"掉書袋"的毛病。你認為如何?

  這首詞用典多不能說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頗一事之外,都是有關鎮江的史實,眼前風光,是"京口懷古"這個題目應有的內容,和一般辭章家用典故不同;況且他用這些典故,都和這詞的思想感情緊密聯絡。就藝術手法論,環繞作品的思想內容而使用許多典故,以加強作品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這正是這首詞的長處。

  11.總結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這首詞借"懷古"讚揚孫權、劉裕的抗敵業績,批評南宋當政者倉碎北伐的冒險行動,表達自己的積極抗金,恢復中原統一國家的熱切願望。運用典故,十分恰當,是它的一大藝術特色。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版本】

  人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7課。

  【教學意圖】

  以培養寫作能力為取向,重言語形式的理解、感悟和運用。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熟視無睹、鬆弛、按摩、尷尬、彬彬有禮、紳士、氣氛、翩翩起舞”等詞語,積累幾個帶“睹”字的成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相關語段。

  3.理解題目和內容之間的關係,初步體會題目的雙關作用,擴大命題範圍。

  4.依託重點語段,感受語言表達的節奏和精確,體會人和象關係密切、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檢查預習匯入。

  二、字詞檢查與拓展

  出示:

  熟視無睹

  指名讀,齊讀,解釋詞義。

  出示:

  有目共睹、先睹為快、耳聞目睹

  指名讀,齊讀。

  出示:

  鬆弛、按摩、尷尬、氣氛

  指名讀,齊讀。

  出示:

  在泰國,大象對人群已經(),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經完全可以鬆弛下來。

  在泰國,據說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做按摩。去那裡旅遊的人,都想()。

  在泰國,做按摩的大象偶爾也會跟人開開玩笑,這是觀眾()的事兒,你不必驚奇,更不必尷尬。

  在泰國,你()象群和人群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的場面,你陶醉其中,難以忘懷。

  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成語。

  三、課題猜想

  從題目上,它的意思是什麼?

  如果讓你來寫《與象共舞》這篇命題作文,你會寫些什麼呢?

  四、細讀重點語段

  課文題目叫《與象共舞》,作者從頭到尾、自始至終寫的都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嗎?真正寫到與象共舞的在哪兒?

  默讀這一段,思考:文中的哪些描寫特別精彩,讓你難以忘懷?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教學“句一”、“句二”)

  “句一”

  舞蹈的大象,沒有一點兒笨重的感覺,它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頭晃腦,踮腳抬腿,前後左右顫動著身子,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

  “句二”

  表演的尾聲,也是最高潮,在歡樂的音樂聲中,象群翩翩起舞,觀眾都擁到了寬闊的廣場上,人群和象群混雜在一起舞之蹈之,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讀到這裡,你對“與象共舞”又有什麼新的體會、新的理解呢?

  課文的1——4自然段,並沒有寫與大象一起跳舞,但是,現在你明白了與象共舞的另一層含義,你就會豁然開朗。

  五、題型擴充套件

  “與╳共舞”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詞語形式。它的意思主要不再是一起跳舞,而是和某某的關係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這是網上搜集到的與某某共舞的各種題目,有一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

  出示:與龍共舞、與鯊共舞、與雪共舞、與牆共舞

  有兩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

  出示:與肖邦共舞、與風箏共舞、與壓力共舞、與飛碟共舞

  更有三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

  出示:與世界盃共舞、與奧運會共舞、與《紅樓夢》共舞、

  這是史上最牛的題目——(指名朗讀)

  出示:與上帝共舞

  其實,不論與誰共舞,都寫出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一種渴望,那就是——(齊讀: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板書設計】

  與象共舞

  和大象一起跳舞

  和大象親密無間

  一語雙關

語文教案 篇3

  課題:《影子》

  一、遊戲引入,做好鋪墊

  課前開展體育遊戲:我說你做,如老師說:向左轉,學生 馬上做相應的動作。

  [點評:課前開展幾分鐘的體育遊戲,營造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鞏固了學生前後左右的方位感,為學習與此密切聯絡的新知作鋪墊。]

  二、引發話題

  鼓勵交流 影子教案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1.激發興趣:我們在體育課一起玩了“踩影子”遊戲,好玩嗎?你踩了幾個同學的影子?

  [點評:體育課裡有趣的“踩影子”遊戲讓學生對影子產生了感性認識。恰當的語文實踐更有助於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

  2.揭示課題:

  ①讀題,注意讀好yǐng後鼻韻母,“子”讀輕聲。

  ②隨機識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影”字?

  學生回答後,播放多媒體課件幫助識記,一輪紅日當空照著就像是“日”,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築物就像是“京”,旁邊有一片影子就像是我們要認識的新偏旁:(三撇兒)。

  三、充分朗讀,整體感知,自主識字

  1.鼓勵學生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提示學生讀課文時遇到不會讀的字可拼拼音,實在有困難的可以問問同學或老師。)

  2.創設情景,讀兒歌:“大蘋果,圓又大,讀好生字摘下它,摘下它”。進行摘蘋果遊戲,檢查字音,/article/識記生字。

  ①請你先自己讀一讀:前、後、常、跟、著、黑、狗、它、朋、友、左、右。

  ②指名讀,開火車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準了沒有?鼓勵讀對的跟他讀一讀,大膽出來當小老師,評議,並帶著大家讀。

  ③識記生字:你記住了哪些生字,怎樣記的?可以用動作表示出來嗎?(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習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猜謎語、編童謠等,並引導好朋友合作演示前──後,左──右等字義。)

  3.小結:記生字的辦法多種多樣,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多開動腦筋,就能學得又快又好!

  4.同桌合作再讀書,互相學習。

  [點評:《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學定教,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學生興趣盎然、方法多樣、紮實有效。]

  四、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1.播放多媒體課件:小朋友看!太陽在動,影子也在動。多有趣!

  2.播放多媒體課件:影子怎樣跟太陽捉迷藏呢!出示4幅太陽、影子在前、後、左、右的圖片,引導學生講:太陽在後,影子在前;太陽在前,影子在後;太陽在右,影子在左;太陽在左,影子在右。

  [點評:透過音像手段拉進課文內容與學生情感之間的距離。活動的畫面激發了興趣,發展了思維,減緩了教學難點的坡度。」

  3.想象:大家看,影子像什麼?你還可以把影子叫做什麼?

  4.聽讀:聽聽電腦老師是怎樣讀的?

  5.評議:他讀得怎樣?他哪裡讀得特別好?

  6.嘗試讀:自己在座位上試一試,把課文讀得有感情。

  7.比賽讀:你覺得自己哪一節讀得最好你就讀哪一節!

  指名讀後評議:他讀得怎樣?鼓勵:誰能比他讀得更好?

  [點評: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在現成答案之外探求“新解”,學生自主選取喜愛的內容讀。這樣,讓教學有一定彈性,盡最大努力論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發現、成功和歡樂,讓不同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感情誦讀,實踐運用

  1.請你們自己帶上表情和動作把課文讀一讀,背一背!

  2.配樂唱歌,情感昇華。

  ①播放《小燕子》歌曲。讓我們輕鬆一下,聽聽《小燕子》這首歌。

  ②嘗試改編歌詞,自由哼唱:今天我們學習《小影子》,你能不能把《小燕子》的歌詞改一改,試唱一下《小影子》?

  ③出示改編歌詞,唱歌《小影子》:小影子,穿黑衣,天天跟我上學去。我在前來它在後。影子說,我是你的好朋友!小影子,穿黑衣,天天跟我上學去。我在左來它在右。影子說,我是你的好朋友!

  3.動手畫影子(準備幾幅畫有不同事物,太陽在不同方位的圖畫):你喜歡畫哪一幅就畫哪一幅,注意看太陽公公在哪裡?想想影子在哪裡?請你畫出來。

  4.分享作品:

  ①在四人小組互相評評你畫的影子,看誰畫得最準確、最好。

  ②把你畫的影子拿給老師看看,讓老師指點指點。

  [點評:讓學生將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遷移內化,鼓勵學生創新,同時將語文與美術、音樂學科知識進行整合,讓語文學習變成一種綜合性學習活動,使語文學習變得更輕鬆、更快活。最後讓學生在四人小組交流評議繪畫作品,與老師分享繪畫作品,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六、擴充套件活動

  讀學習園地三的兒歌《東西南北》,並觀察我們學校的方位。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是一篇精讀課文,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一方面希望學生能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的寓意,同時希望能為以後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對於文言文學生雖不是第一次接觸,但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我希望透過註釋、字典及故事和表演讓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

  3.學生認知障礙點:因為文言文在生活及教學中都較少出現,學生認知起來較為困難,如何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懂、讀出其中的寓意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2、正確朗讀《自相矛盾》,藉助註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簡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

  3.教師範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讀第一句話。提問:

  從“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麼?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②學生帶著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4.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於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

  題:“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

  5.那個楚國人為什麼“弗能應也”?

  6.說一說你對“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理解?

  他為什麼要這樣誇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麼?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

  (四)生活中有沒有“自相矛盾”的時候呢?或者你覺得這個成語用在什麼情況下合適呢?想一想、交流。

  (五)課堂小結

  (六)拓展練習:讓學生演一演,情景再現,加強理解。

  (七)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給身邊的朋友或父母聽。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培養同學的成績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同學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

  2、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展示事例,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00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幹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音樂轉換為繁重的曲調,教師語氣繁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隻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裡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透過蚊子傳達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俺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身對大自然的發現;蒐集到的相關資料;自身的發明設想;自身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夥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優秀在全班彙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臺少的同學,善於發現突出典型並積極向組員優秀。

  三、全班彙報,互動交流

  1、各小組優秀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注意引導同學說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透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同學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同學;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後舉手向彙報的人請教,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同學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閱資料、實踐探究。

  2、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閱資料能手”“逾越自俺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說,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身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誇一誇。教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習作

  一、自主彙報,確定習作內容

  1、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同學彙報本次習作想寫什麼。

  2、小結:

  本次習作,是寫自身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說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三、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假如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同學修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一、個性展示臺

  1、教師發下習作本,同學閱讀批語和自身的習作。

  2、同學自主上臺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身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詞語:上臺在黑板上寫。

  句子、段落、篇章:上臺宣讀,自身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於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優秀髮表或參賽。

  二、教師做小結

  1、教師從優劣得失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2、提出有共性的問題(如語句、層次、標點等)引導全班評議集體修改。

  三、個人再修改

  各人放聲朗讀自身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再次修改明顯錯誤或有毛病的地方,錯別字詞訂正寫在習作“眉批”空處,每個寫三遍。

  對習作不合格的同學,教師指導重新寫作或當面指導修改完善。

  第四課時

  “俺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一、俺的發現

  1、讀一讀,自身悟一悟。

  2、說一說,讀一讀,分組感悟。

  第一組:“終於”說明了科學家揭開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覆試驗的結果。

  第二組:“根本”強調了“假如不是俺們”自作聰明,這些海龜是完全不會受到傷害的。

  第三組:“居然”進一步強調了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在朗讀時,注意這三個詞語語氣稍重一點兒。

  3、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裡的兩個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組裡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文更重一些,俺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舉一舉例子: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例句來嗎?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想一想意思。

  2、自主說,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身理解的氣象諺語,教師適當點撥。

  3、多種形式積累:自主背、相互背、齊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注意引導同學背一背當地常說的氣象諺語。

  三、安排考慮作業

  你想做的展示臺內容。

  第五課時

  展示臺

  一、課前準備

  1、討論,確定展示形式。

  在充沛發言的基礎上,各人或分組確定一種或兩、三種展示方式,如:

  ⑴ 主辦“認識大自然”手抄報或黑板報。

  ⑵ “仿生學課外讀物介紹會”或建立“仿生學圖書借閱角”。

  ⑶ “仿生學發明創意賽”。(可結合“口語交際、習作”進行)

  ⑷ “大自然的啟示圖片展”。(在年級、學校內或社群內展出)

  ⑸ 安排“小發明、小製作實物展臺”。

  ⑹ “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收穫”優秀習作專欄。

  2、行動,籌備展示活動。

  籌備時,時間上可有一定的彈性,要充沛發揮好各組小組長的作用。

  二、展示評比

  同學在一定範圍內展示籌備的效果,評比“小小發明家”“課外資料蒐集能手”“辦報大王”“採訪能手”等,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者精神激勵。

  三、推介效果

  教師向相關少兒報刊優秀同學的習作與創意,抓住各級各類“科技節”“發明創新大賽”等時機優秀同學的突出效果。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規範書寫生字,理解詞義。

  2、透過重點理解三位婦女撿拾麥穗時的動作、神態的詞句,體會農民勞動的辛苦,增強對勞動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能夠圖文對照地理解課文,使學生領悟看圖學文、看圖寫文的方法。

  重點難點:

  1、能夠圖文對照地理解課文,使學生領悟看圖學文、看圖寫文的方法。

  2、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蒐集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油畫《拾穗》。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收穫”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拾穗》。(板書:拾穗)“拾”是什麼意思?“穗”是指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 彌散 晚餐 監督 遵循 搜尋 逼真 偷竊 欣賞 充滿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從課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穫了?

  麥香混合在塵霧中,彌散在田野上,遠處堆起了金黃色的麥垛,一片豐收的景象。我們來欣賞油畫《拾穗》。

  2、欣賞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3、文中作者也對這三位婦女拾穗時的情景進行了具體、細緻的描寫。

  默讀課文2-4段,邊讀邊畫出描寫三位婦女動作、神態的句子。

  4、說說你畫的句子

  5、再讀課文2-5自然段,結合課文中的詞句, 誰來說說你的感受和聯想?收穫的季節屬於她們嗎?她們能享受到收穫的幸福嗎?

  6、同學們剛才結合油畫談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評價這幅畫的?

  7、指名讀第6、7段

  由於米勒對勞動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這副畫畫得十分逼真,認真地欣賞會產生豐富的感受和聯想。

  四、作業

  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這幅油畫的?

  第二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看。(出示課文插圖)還記得這幅畫嗎?你能簡單的來介紹一下這幅畫嗎?今天,讓我們一起再走進課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樣將畫面內容寫具體的。

  二、回顧課文,指導寫作方法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畫面主要內容的段落,自由朗讀,說說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對人物進行刻畫、描寫的?(動作、神態)

  2、指名學生說。(板書)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出了什麼?為什麼能從中體會出農民的辛苦和他們生活的艱難?在抓住動作、神態對畫面中的人物進行描寫之前需要怎麼樣?板書(仔細觀察)。

  3、小結:只有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進行描寫、刻畫,就會使你的文章具體生動。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寫作方法。還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對人物進行刻畫、描寫?(語言、心理活動)我們應該學習運用這種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這樣你的文章也會具體生動。

  4、除了對人物的動作、神態進行描寫之外,這三段中還有哪些語句你認為寫得比較好?

  5、第二、三、四自然段中,哪些語句描寫了畫中的人物?哪些語句是課文作者的推想?

  6、小結:結合畫面內容及當時的情景展開合理的聯想也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它會使你的文章更感人。

  7、今天,我們就學習運用這種方法進行一次小練筆。

  三、創設情景、指導練筆

  1、請兩位學生將地面的紙花掃乾淨,其他學生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2、說說你都觀察到了什麼?

  3、把你觀察到的內容寫下來,並加入想象。

  四、交流、評議

  1、小組交流。

  2、指名讀,說說好在哪?

  3、從文章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五、總結延伸。

  我們一起欣賞了《拾穗》,領略了米勒畫中的收穫,那今天我們在課堂上又有哪些收穫呢?

  板書設計:

  中間:承擔生活重擔

  拾穗 右邊:腰落下毛病

  (收穫) 左邊:艱苦生活剛開始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能背誦課文重點語句。

  4、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並能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難點】

  體會讚頌花生頑強生命力的語句。

  【教學準備】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楊禮讚》《松樹的風格》《梅花魂》等文章;

  簡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類比匯入,揭示主題

  梅花、竹子歷來被中國人所喜愛,他們的清高、淡雅和堅貞往往被用來比喻有氣節、有骨氣、有靈魂的人。比如詩人鄭燮在《竹石》中描寫竹子: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此抒發自己不畏磨難的錚錚鐵骨。比如陳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說: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腰。他們就像梅花一樣!這些詩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看似狀物,實則是寫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這樣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許地山是如何透過寫落花生來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把課文讀正確。)

  1、學生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朗讀,提示重點字詞的讀音與結構,如茅、榨、榴等。

  (要求會書寫,會組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

  1、你對課文哪一部分最感興趣?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課文的學習。

  2、集體讀第一段,瞭解種花生、收花生。重點體會“居然”一詞:

  ⑴ 讀出花生收穫後一家人的意外、驚喜。聯絡生活,會用“居然”造句。

  ⑵ 種了就是想收的,為什麼收了卻又說沒想到?沒想到什麼?為什麼沒想到?感悟、體會花生頑強的生命力。

  四、品讀課文,研析重點

  1、花生頑強的生命力令我們驚喜、讚歎,同樣也讓母親高興。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話表現了母親的高興,誰能幫我們找出來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過渡:是啊,一次沒想到的收穫,也要過個節來慶祝,可見這一家人對生活是多麼的熱愛。這收穫的哪裡是花生,分明收穫的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啊!

  2、讀一讀4~15段,看看這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一家人是如何邊吃邊議論花生的?

  讀“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

  過渡: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視的特點,而這容易被人忽視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3、默讀父親的話:

  (出示簡報──父親的一段話:花生的好處很多,……)

  要求:讀這段話,你能讀懂什麼?還有沒有不懂的?

  ⑴ 根據你對父親的話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較花生蘋果、石榴、桃子

  不同點

  相同點

  啟 示

  ⑵ 反覆讀一讀“我”說的話:“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聯絡生活,先想一想“體面”“講體面”“只講體面”的各自含義,再深入體會父親對我們的期望。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朗讀最後一段,找一找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父親的話給“我”很深印象。體會“印”字用得準確,體會父親的話對“我”一生的影響。

  “那一夜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許地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長大後他埋頭苦幹,默默奉獻,成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一起讀一讀他說過的這句話:

  出示簡報:

  我要像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

  六、作業

  語文能力的提高僅憑課堂上的學習和看幾本語文書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更多的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老師推薦幾篇文章和幾首樂曲,希望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認真讀一讀,聽一聽,相信你一定能從中享受到書籍和音樂帶給你的震撼、快樂以及幸福。

  書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楊禮讚》、陶鑄的《松樹的風格》、陳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頤的《愛蓮說》,讀一讀這些文章,把點明中心的句子畫出來。

  樂曲:《小草》、《勞動者之歌》。

  〖板書設計

  落花生 頑強的生命力

  借

  物 有用

  喻

  人

  默默地奉獻

  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