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石潭記> 重讀《小石潭記》有感範文

重讀《小石潭記》有感

重讀《小石潭記》有感範文

  記得劉勰在《文心雕龍》曾說“情以物興,物以情觀”,“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也記得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過類似的話:“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情語皆景語。”道理都是一樣,不外乎是說作家觀察外物往往帶著個人的情感,並使之塗染上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所以也有人說“景語是客觀存在的形式,而情語是主觀情緒的流露。”近讀柳宗元《小石潭記》,雖是老文章,感覺我們的教學中卻頗多誤導。我們往往將它單純的理解為一篇典範的山水散文而在情感上卻缺少深入的把握,即使有也往往是蜻蜓點水般的說一句什麼體現柳宗元被貶之後的孤悽悲涼,至於為什麼就撇之一邊了。

  要理解把握柳宗元永州時山水散文中的情感因素就不能不瞭解柳宗元的人生際遇。柳宗元,21歲中進士,26歲進“博學宏詞”,可謂是少年得意。後因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被貶為邵州刺史,於途中再貶為“永州司馬員外接同正員”。“永州司馬員外接同正員”系編外閒職,柳宗元居無寓所只好舉家借住龍興寺。元和四年,德宗大赦天下,柳宗元卻不在赦免之列。然即便如此依然“以謫而出,至死不服”,雖“罪謗交織,群疑當道”,但不“自薄自匿”,閒暇之時“讀百家書,上下馳騁”“不為世屈”。然而命運似乎成心與柳宗元過意不去,後客死於柳州,時年50不到。貶謫生涯所經受的種種迫害和磨難,並未能動搖柳宗元的政治理想,正如他自己所說“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可以說傳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在柳宗元的腦子是根深蒂固的,只是這種思想沒有給他帶來政治上的得意,更多的是痛苦。這種思想越執著,其痛苦就越深刻。他渴望乘長風破萬里浪,但是殘酷的現實卻又不免使他心生懷才不遇的怨尤與憤懣。作於永州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中他寫到“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以“劍芒”描狀山峰,以山峰“割愁腸”喻看山之感受,強烈的表達了柳宗元謫居的.刻骨之痛。而於同一時期的《南磵中題》更是借秋天的寂寞蕭瑟來抒發自己“羈禽幽鳴”、“寒藻飄蕩”的“索寞”、“徘徊”身世之感,“去國魂已遠,懷人空淚垂。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字裡行間我們看見是柳宗元貶居永州的孤苦和感慨。這種身世遭遇和人生感慨在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便體現為善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小石潭記》意義正在於此。

  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給我們展現了小石潭別樣的美。一是石之奇特怪異,“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二是水之空明透徹,“聞水聲,如鳴佩環”“水尤清洌”,魚“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三是魚之悅情怡人,或“佁然不動”,或“俶爾遠逝”,“似與遊者相樂”;四是樹的蔥翠搖曳,“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可以說小石潭如同一精緻的盆景,讓抑鬱苦悶的柳宗元也不禁“心樂之”,要沉浸其中了,陶醉其中了。然而對於柳宗元來說或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他畢竟沒有沉浸,更沒有陶醉,小石潭的美反而引發了他的思考:如此美的小潭為什麼無人賞析?在“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中他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許正是這一片竹林使得小石潭被遮蔽了,被埋沒了,或者說是永州郊外的荒蕪僻靜使得人們忽視了小石潭的存在了。潭美卻無人欣賞,這不也是小石潭的悲劇嗎?如果不是柳宗元“伐竹取道”,小石潭也許要寂寞終生了。小石潭的悲劇也許使柳宗元驀然間想起了自己:被貶在這蠻荒閉塞的永州,空有滿腹之學和濟世之志,一如這無人知曉的小石潭。本想在山水中忘情,卻不料觸目生情,由潭及人,頓生感慨,快樂轉瞬而逝,惆悵失落卻如濃霧一般的彌散開來,我柳宗元何嘗又不是如此呢?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柳宗元“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心理突變和“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的情感失落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以為《小石潭記》中的小石潭有著它深刻的象徵意義:它不僅僅是柳宗元在永州落魄寂寥之時的情緒寄託而已,更是柳宗元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人生際遇和渴望被發現被賞識的人生理想的象徵,如果我們單純的將它理解為山水散文那隻能說是一種只知皮毛的淺薄了。

  其實看看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其他幾篇文章《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我們都可以找到似曾相似的感覺。西山之怪特是得之於“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的探索;鈷鉧潭西小丘的嘉美得之於“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的發現……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說:“自餘為戮人,居是州,恆惴粟。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幽泉怪石多在高山深林回溪中,常人多難以見到,柳宗元為何痴迷於此?也許是一種深藏於心底的一種情結吧。後人王安石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而對於柳宗元來正是想借這些地處險遠而又人所罕至的“非常之觀”來寄情言志吧了。

  我們常常稱頌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與偉大,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要做到忘卻“小我”是非常艱難的,“以物喜,以己悲”也沒有什麼可以非議,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淒涼失落以及孤苦感慨亦是人之常情,我們說說議議,亦無損他的品格與形象,只會給我們自己和學生們一個更真實的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