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袁枚隨園覓詩歌鑑賞

袁枚隨園覓詩歌鑑賞

袁枚隨園覓詩歌鑑賞

  清代大詩人袁枚,字子才,幼年家貧,奇賦異稟,聰穎好學。九歲時他曾偕人遊杭州吳山,登高遠望時,吟成一首五律,其中一聯是:

  眼前兩三級;

  足下萬千家。

  袁枚天分高,又刻苦用功,從小嗜書如命,從而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底。他曾經自述道:“我年十二三,愛書如愛命。每過書肆中,兩腳先立定。苦無買書錢,夢中猶買歸。至今所摘記,多半兒時為。”他是乾隆年間詩壇眾口交譽的“奇才”、“才子”。“江左三大家”之一趙翼讀過袁枚詩冊,對他也不勝敬佩,曾題詩:“八扇天門詄盪開,行間字字走風雷。子才果是真才子,我要分他一斗來。”這首詩頗能反映時人對袁枚的高評。

  袁枚因對仕途失望,又逢母親患病,於乾隆十三年辭官定居於江寧小倉山隨園,終生不仕,一生中近五十年時間全力馳騁於文苑詩壇,成為當時的詩壇泰斗。

  袁枚安居隨園,曾在他的書齋中寫過這麼一副對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上下聯都是集句,下聯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相傳“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都是古書名,現在均已失傳。袁枚的這副對聯,表達了他對書齋的喜愛與讚美,其中也有少許的自鳴得意,自命不凡。

  一天,一位江都文友汪中登門拜訪,汪中是清代文史學家,飽讀古經史籍,對袁枚書齋的`這副對聯十分不以為然。交談之中,汪中略帶調笑地說:“聽說賢兄讀過墳典索丘,真可謂博覽群書。今天小弟特意來此借閱此書,不知可否?”袁枚原不曾見過這些書,聽友人這麼一說,意識到對聯寫得言過其實了,於是等客人走後,把對聯撤了下來。經過這件事後,袁枚懂得了虛懷若谷。他除了向古人、書本學習外,也不放過任何可以向生活中普通人學習的機會。他曾說過:“村童牧豎,一言一笑,皆吾之師,善取之皆成佳句。”有一天,隨園中一個擔糞工,在梅樹下歡喜地叫喚:“有一身花矣!”敏感而好學的袁枚聽到後,把它加工成警句:“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有一次,野僧給袁枚送行時說:“可惜園中梅花盛開,公帶不去!”袁枚就創作了“只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隨身帶上船”的趣味小詩,詩人的想象力實在過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