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紅豆峽之行散文

紅豆峽之行散文

紅豆峽之行散文

  (一)遠遊遐思

  又是一年一度的“五一”節!

  以往在這個時間,我都是第一時間趕到鄉下去,與父母一起到地裡幹活的,哪怕是與父母在一起聊聊天,說說話,總感到一份異樣的安心。這也是我為人子女一貫堅持的態度,於是,因為長期這樣的堅持,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就變成了我假期生活的一種習慣,因而每每遇到長假,兒子總是會說出同樣的一句話:“老爸,我們回鄉下去!”

  做為父親,我不僅要讓兒子將這句話深深刻在心裡,而且我要把這為人子女的精髓所在深深地刻在他的生命深處……

  我們都自己依戀的物件,於是戀家,戀情,戀人,戀親,戀鄉,不僅成為了我生活中最關注的東西,而且也是我生命裡一道道最亮麗的的風景!

  走一路,想一路,思索一路!我們的人生才能處處有風景,有收穫!

  生活也許就是這樣的,當我們在相同的時間做著同樣的事情的時,久了之後,就慢慢地變成我們生活的一種習慣,更何況我出生在鄉下,哪裡是我生命的源泉,不僅留著我年少時候的足跡,更有著與我生命習習相連的親人、朋友?

  或許是出於這個緣故,於是,對假期外出旅遊就一次次地變成了我兒子心裡的一個幻想,看到別的父母帶著子女外出旅遊,兒子在心裡自然會不理解,但是遠遊之道,十二歲的孩子何以懂得?因此,遇到假期我就會告訴兒子,故鄉是在一個人的生命裡最美麗的風景,哪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生命深處最美的記憶,更何況哪裡有盼望你的小狗(我老家養著一條狼狗),此刻或許敲著尾巴等你回家呢?

  畢竟是孩子,我的一番話總會讓他很快就開心起來……

  說到遠遊的話題,我就想起了孔子在《里仁》曾講過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在世的時候,不出遠門去求學、做官,萬一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而在這句話裡,孔子所著重的,就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為人子女不是不能遠遊,孔子告訴我們“不遠遊”的前提就是“父母在”。對孔子而言,倘若父母健在時,我們做子女的義務,就是要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更何況在今天這樣一個忙碌的時代裡,但是,孝順父母不是在假期一定要留在父母身邊照顧父母的起居,我想更重要的是因而子女的原有而讓父母擔憂,這才是我們子女不遠遊的重點所在,因此,孔子便強調了“遊必有方”!

  方是什麼?這裡的方,我想就是強調我們做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吧!

  又是一年五一節,春光依舊,風景依然,大地四處都彰顯著生命的強勁與活力,看到同事出去旅遊,我還是選擇了帶著兒子到附近走走!

  於是,我選擇了帶著兒子去爬山!說起爬山對孩子們來說應該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情,可是,一向不愛戶外活動的兒子在心裡十分的不悅,他平素燦爛的笑意似乎被這春天的輕風吹去,看到兒子這樣的不開心,一路上我的心情也自然十分的沉悶!

  陽光明媚,清新宜人,可是我沉悶的心情卻無法走進這一路大好的時光中,輕風透過車窗,不時地撲向車廂人們臉面,就像是一個天使溫柔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們跳躍的心,呼喚起人們此行的心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樂意與不樂意的的時候,兒子雖然十二歲,可是畢竟是一個即將走向初中的高年級小學生了,坐在身邊的兒子,挨著車窗,頭靠著車背,一言不發,顯然與平素的表現差距很大,從他不悅的神情看對這次外出爬上活動顯得頗有幾許的無奈與憂鬱,面對此景,於是就讓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心情,生活就是這樣的,不是每個人每次都能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的時候喜歡與不喜歡都必須面對,這樣就生髮出兩種心情:樂與不樂。因而,我便沒有責備兒子!

  此行爬山的地點大約離我們這裡一百多公里遠的——太行大峽谷。早晨八點我們從家裡出發,隨著路途的顛簸,我的兒子漸漸地入睡了!明媚的陽光打在他的身上!朝氣與活力似乎明顯地寫在他臉上!

  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們一行就通往太行大峽谷的主要通道,汽車行走在大峽谷哦的懷抱,仰望,兩邊高高的群山,連綿起伏,就像是一個個巨人高聳雲端,奇形怪狀,自然會讓行人浮想聯翩……

  面對這份大自然的造物,車裡的人和我一樣的興奮,從一張張興奮奇異的臉上,讓我想到,這份大自然創造的奇觀與魔力要遠遠高於我們在藝術作品裡想象的豐富!

  倘若說坐著車行走于山間是我們心與眼對大山的理解,而真正步行於這大山的腳下,我們才能真正感悟到一份大山的心懷!

  (二)峽谷煽情

  到達紅豆峽——太行大峽谷的一個峽谷,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在景點的門口,早已是人山人海,喧譁與笑聲就像是大海里的波浪一次次地就打破這深山的寂寞!在峽谷的大門前兩旁的一副對聯吸引我的視線:峽谷山水共天祥地和,紅豆情思品和諧溫馨。

  紅豆峽谷,位於盤根底樹紫團山腳下的一支,自然風景秀麗,是一處美麗神奇的旅遊勝地,位於中國山西壺關境內,是太行大峽谷的精品景區,也是專家認定的世界級自然風景區,由於境內天然生長著南方科目的珍稀樹種紅豆杉而因此得名。

  關於峽谷我也見過,但這一次我彷彿是用心走進去的,這也是每次旅行的目的。

  走進峽谷,我們一行從峽谷的峽谷中的三疊潭開始往上攀,這峽谷就像是大山悄然敞開的胸懷,沿峽入境,真的是如墜畫廊:千峰競秀,萬石爭奇:清流潺潺,飛瀑迭迭:湖光山色,五彩紛呈。因為路窄人密,行人走走停停,山尖谷底,人脈相連,給這美麗的峽谷增添了幾分亮麗的色彩。

  時間在人流裡蔓延,行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我腿有些發睏,可是,兒子的天性就像是突然爆發出來,一直奔走到我們的最前列,因此我總有些擔憂,生怕兒子因為走眼而出現意外的事情,便一聲聲的喊著“要小心!小心!”因而無意就招來旁邊一位老者的責備:同志,你要給孩子一些自由,做父母的不要老放不下,平素教育他怎麼做就夠啦,不要臨陣磨槍,孩子們最忌諱這樣的。

  老者的話讓我思考一路,是的,為人父母,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愛孩子,教育孩子不正如老者所講的,我們的教育真的不能臨陣磨槍呀!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攀巖,我全身都出汗了。就在我想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前面一個遊客喊道“紅豆杉”,這三個字對於南方人來說或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俗話說“紅豆生南國”,更不用說這南方的紅豆杉了,因而在北方能長紅豆杉,無意不是大自然對這個北方峽谷恩賜嗎?於是聽到這三個字,心裡見到紅豆杉的慾望突然的增大。這份從未素面的紅豆杉,猶如是我生命裡夢中人,激發出我心裡無限的遐思與期待,然而,我不敢仰望,不敢俯視,手扶著路途的欄杆,腿發抖,手心冒汗。說實在話,倘若不是這紅豆杉的引力,我還真的想退下來。

  終於,又走了一段路程,人流不動,隨著導遊指去的方向,我向對面看去,果然在峽谷的曲折出仗著一棵紅豆杉,綠綠的葉子,看上去並不起眼,不過,長在半山腰的植被上,還真的是一番奇異的景象,由於我不瞭解這紅豆杉的情況,只好拼著視力靠看著身邊寫著紅豆杉的牌子,或聽著導遊對紅豆杉的介紹來完善這次對紅豆峽谷的理解。導遊用流利的聲音介紹著紅豆杉,據有關資料考證,在這個峽谷深處的裙褶形溝坡上,由於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成片生長約有2萬餘株天然南方紅豆杉,這對於我國北方地區實為罕見。紅豆杉,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的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

  我不知道眼前這棵綠色的樹種是不是就是在介紹中所謂的紅豆杉中的一株,但是若是,就是僅僅是一棵,一樣也能證明這個北方峽谷那份特俗的情懷!

  在這棵紅豆杉面前,逗留了一段時間,導遊帶領著遊客繼續往高處盤旋,春天的紅豆峽谷,風景宜人,景色秀麗,處處都洋溢著一份生命的競相追逐!

  從其景,到其聲;由其遠,再到其近。和來過這裡的遊客一樣,我在感受著大自然賜給人們一份和諧、靜美、詭異與獨特的心懷!

  紅豆峽雄奇險幽,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和美於一體,這裡有雄山秀水,直壁斷崖,可謂是薈千峽之秀,納萬種風情呀!

  峽谷以自己的唯美、唯真、唯奇,贏得了自己獨特的品質!而我們的遊客留下一份心情,一份文字,又何嘗不是一份收穫呢?

  這個峽谷,除了紅豆杉這個獨特的植物之外,就是瀑布了,瀑布不大,不壯觀,也不渾厚,但是也是這個峽谷獨特的視線,我想也印證了這北方大山粗狂個性下的一份溫柔吧!

  我細細地品著這眼前的瀑布,便想起了唐朝詩人李白一首《望廬山瀑布》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就在我不斷遐思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學生模樣的遊客,輕輕地推了我一下,說,同志麻煩你給我們留個紀念吧?我接過她的相機,只聽的咔嚓一聲,照相機裡就留下這段瀑布下一群俊俏的女子的身影!

  多好的年紀,多好的時光,多好的記憶!我不僅在心裡一番慨嘆。峽谷的美總有寫不完的字樣,我只能將這份峽谷的粗狂、柔情留在在自己的文字中!

  (三)峽谷精神

  經過五個多小時的盤旋,我們終於在這峽谷中走了一遭!

  當再次回到峽谷的門口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陽光散落著峽谷身影,山峰的身形影影楚楚,倒映在峽谷的半山腰處,似乎在加深遊客的記憶!

  幾個小時的行程就這樣的結束,穿梭在絡繹不絕的人群裡,因為要回家,我才真正地感受到這次峽谷行走的疲憊,然而,峽谷留在我腦子裡的音符,依然像一曲歌譜在時光的伴奏下縈繞在我的耳旁,我的生命深處……

  人的一生要走無數的路的,而每一條路都是我們生命裡的印痕,然而,生命的路不能像現實的路一樣可以重複,於是,每條生命之路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走之路的彙總!

  因為是離開,這次短暫的旅行到讓我對這峽谷有了一份深深的眷念,那情形一如是倒掛半山腰的山峰,在夕陽的背後,眷戀著自己曾經的倩影!

  或許是這個緣故,我真的喜歡這峽谷中草木,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白晝黑夜,都靜靜地守候在這峽谷的身旁,不像是我們遊客的身影,說白點就像是過去的煙雲,給這美麗的峽谷留下的是一份數不出的蒼白……

  話永遠不能說絕,這如父母時常教育我們的,人生不走的路也要走三次。更何況是遇到這份美麗的峽谷風情呀?日子落山,生命可以說結束了一天的行程,但是,我們心的旅行依然行走在天涯,行走在這時光的隧道上!

  或許再來,或許以後不來,但是這次旅行,卻都給我生命的旅行留下了一份深深的記憶。奇峰怪石,瑰麗的自然風景,沒有一處不洋溢著一份自然的精神!

  執著、仰望、挑戰,無不是這次峽谷之旅給我留下的精神記憶。人生的路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我們會遇到無數的風風雨雨,譬如學習遇到難題、工作遇到困難、生活遇到不幸的時候,關鍵就要看我們是否能有一份執著,堅持下來,就成功了。相反,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耐不住困難折磨的人,耐不住不幸命運的人,眼前的路即使不長,一樣也會成為半途而廢的音符。再說仰望,透過這次旅行,我想到,一個人的眼光如何,仰望不是仰頭就能看到的美麗的風景,最美的東西,至美的風景,不僅僅是眼裡的一個獵物,而應該是心裡最樸質的詩篇。峽谷的險,峽谷的雄,峽谷的柔,峽谷的貴,哪一樣不是大自然用自己最美的語言塑造出來的……

  如果說這峽谷的險峻是峽谷對人心裡渴望與期待的挑戰,我想,峽谷一樣是用自己的行為挑戰人而已!周恩來同志說:有恆心有毅力方能成功。

  生活何嘗不是這樣的,每一次都如是在這峽谷中行走,若要想成功,我們就要不斷地去用心仰望,心懷一份堅定的信念,敢於挑戰自我!

  登上回家的路途,峽谷與大山的影子便漸漸消逝在我們車輛背影的身後,儘管我再也聽不到了峽谷深處鳥兒叫的聲音,再也看不到了沿途遊客好奇與微笑的臉蛋,但是,峽谷中遇到的那個老人,那一群在瀑布下不知名年輕女孩子的身影,以及夕陽倒影在半山腰山峰的夕陽,都一樣的還留在我的腦海裡……

  走一路,記一路,我要為行走高歌!

  2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