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秋天散文
散落的秋天
蜀國初秋,綿綿雨爛了白露,綠了莊稼,綠了秋葉。
秋葉的綠,如胞漿的翡翠,深了色素,鮮亮了幾片早熟了的紅葉。
成熟和沉穩,賦予心靈一份安定,踏實,滿足.....
也許,這應該是我一直依戀於蜀的緣由吧?
走過天南海北,真的沒一個城市,能與此相媲美,讓我願意羈留、停泊.....
蜀之樹葉,有深沉的戀母情結,直到深秋,才開始戀戀不捨的離開依戀了三個季節的母體。
有時,還非得凜冽的北風給力,搬開緊抓不放的手指,趔趔趄趄.....
蓉城市樹銀杏落葉,那份金黃,那份壯觀——那份裙袂飄飄的阿娜多姿,迷死你!
蜀地的青草,一直要深秋,才肯退減色素,著上新色,即使黃了,依然不枯,不死,只是換了裙幅,依然不守矜持,掩飾魅力
唯有郊外田疇裡的稻穀,玉米,隨季節成熟,金燦燦的掛滿屋樑,鋪滿曬場,屯滿倉圍,屯滿農人歡笑的眉睫......
村莊,點燃我的詩情
總在記憶裡,忘不掉那些陳舊。
茅屋的牛肋窗裡,兒時的夢,屋後的小溪,竹林,打鬧嬉戲,歡歌笑語
麻柳樹上一串串小“青蟬”,行將展翅,田埂上的馬鞭草,鏖戰著勝敗
酸酸草和蛇泡草的紅果果,青槓樹上寄生的黑木耳,竹林裡野生的竹蓀,竹根菌,是姑姑宴的美味菜餚......
溝埂子的荻花,劃傷的血口在隱疼,墳園裡的小黃菊,香在鼻息,驚嚇的汗漬,在背心散發著颼颼涼氣
清爽的秋,總有一種難以拒絕的.磁力,將思緒與詩情,吸附到遙遠的故里
——多想,採一把荻花,插於青花,多想,摘一串“青蟬”掛在牆壁
多想劈一杆翠竹,植於落地窗前,時時手扶,依徬,親近——亦如兒時.....
微雨黃昏
九月十一日,洗過的天穹格外明麗,成都非遺公園,正在舉辦第五屆中國成都非遺博覽會
天津的超大幅旗袍秀光豔奪目,成了非遺廣場最亮麗的風景.....搶奪了世人的眼球與心靈
地北天南,五洲四洋,亞、歐、非、美......一起,在雨中——歡歌起舞,嘹亮不同的語音
細雨中,舞臺的表演激情不減,身著各色塑膠雨衣的觀眾,秩序井然,目光炯炯
太極隊身著白褂子,一招一式不亂方寸,桃坪羌裝,維吾爾莎麗,翩躚著觀眾目不暇接的眼睛
展廳琳琅滿目:戴望舒的小花傘,瀰漫著當今的雨巷,散發著丁香的陣陣馥郁
羌,蘇,蜀,納西,傣族,印度,巴基斯坦的繡品
繡滿成都記憶,金字塔尖頂,西湖斷橋,沙漠紅柳,荷蘭鬱金......
響著博斯騰湖——輕一聲,慢一聲的鳥鳴和撒哈拉、柴達木的清脆駝鈴.....
亞、非、拉、美、大洋洲的奇葩第一次得見,友好與熱情將經緯和網距歸零。
坐在獨特的雕花椅上,讓黑皮膚的友人,把手相教——擊打皮鼓的技藝
彷彿——頓時激起了——身著各色服飾的腳板,在金字塔前翻飛.....
微雨,沒有等到黃昏,便不好意思的提早停止哭泣.....非遺公園的黃昏,怡然在腦海裡異彩紛呈
金樽空對月
九月五日,孫子異國歸來,本想用多年購置的夜光杯,斟一杯葡萄美酒,賞一輪八月的圓月。
怎奈,天,至“九.一”大閱兵以後,總是淚眼婆娑,哭泣著七十年前戰死疆場的英雄男兒,不停,不歇。
絲毫不為難得的相逢,給出一張皎潔的笑臉,滿足一個心靈之願,安慰一顆心衰老的迫切......
那就免俗吧,把那輪圓月存放心靈,照亮心的澄澈,把那杯葡萄美酒夜光杯,留給九月九的月兒......
八月,未央
蕉葉滴答著秋雨,彷彿在彈奏一首千古絕唱,聽不出哀哀怨怨,悽悽切切。
七夕也好,八月十五也罷,真的再也沒有了昔日的牽牽掛掛?
是安慰還是謊言?心裡明明白白。
走了的安睡於黃土,留下的——日日喜笑顏開,牽著一輪嫣紅的夕陽,瀟灑著金色的歲月。
頻於撫摩鍵盤,操練指尖舞蹈,與一百零四個約數,結結巴巴,語無倫次,日日對白.....
細讀慢嚥,留下的那些字根,無論怎樣擦拭,總會留下一些擦不掉的淚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