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陸游> 陸游《關山月》教學案例

陸游《關山月》教學案例

陸游《關山月》教學案例

  一、教學流程:

  1、導讀。讓學生齊背陸游的《書憤》,感受詩人愛國情懷,營造濃郁學習氛圍。

  2、誦讀。依次是學生自由讀、集體讀、個人小組挑戰讀、教師示範讀。

  3、抄讀。學生認真抄讀該詩,指定一名學生到臺上將詩抄寫在黑板上,並讓學檢查抄寫有無失誤。

  4、研讀。學生閱讀課後註釋及教材相關連結。

  5、讀。依次是詩歌體裁、詩作內容、詩人情感、抒情主人公形象、寫作技巧。指導學生括內容時,按照“人物+事件”格式進行。學生集體回答和單個提問相結合。

  6、擴讀。一是陸游的《病起書懷》,一是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前者由學生試著講解,後者教師作總結用,突出“亙古男兒一放翁”之高度評價即可,不做過多闡釋,最終歸結到詩人的愛國精神。

  二、備課過程:

  《關山月》比較簡單,學生手頭資料也比較豐富,一是學案上的賞性文章,二是教材上的課下注釋和“相關連結”。只要學生能認真閱讀,對詩的理解不成問題。由於課堂時間有限,學案上的內容又比較多,我側重指導學生跟教材走。教材輔助學習資料簡潔明瞭權威,適合作為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考材料。

  作為詩歌,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應是其重要目標,而誦讀形式忌單一單調,所以擬安排集體讀、單個讀、小組讀、教師讀。為活躍氣氛,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實行對抗形式較為靈活。但這個小組讀,實在是課堂上靈機安排的,課前並沒有預設此環節。可見,備課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機智對講好一節課很是關鍵。

  選修《唐詩宋詞鑑賞》,詩歌抄讀或背默環節我很重視。此一環節,看是雕蟲小技,卻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從實踐情況看,簡單易行,學生歡迎,效果明顯,有利於學生眼睛向下,腳踏實地,夯實根基。在此次教學中仍為必選。只是考慮到文章偏長,學生可能不能熟練背默,而採取了抄的辦法。學生在黑板上所抄內容,是師生分詩歌時所要運用到的,要考慮它在黑板上所處的位置,要給課堂板書留足空間。這是小細節,細節也不可忽視。因為,板書內容完整、佈局合理美觀,能給學生提供更直觀清晰系統的知識網路。

  對詩歌的分,往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一般情況下,學生讀得熱熱鬧鬧,但一到分內容環節,就顯得力不從心。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難點。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問題的設定要恰當,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合乎詩歌鑑賞規律的過程。所預設的每一個問題要向學生傳遞明確的思考方向,否則,學生會無所適從。所以,我選擇了詩歌體裁、詩作內容、詩人情感、抒情主人公形象、主要手法等。我還對詩歌中“豈有逆胡傳子孫”句有不同看法,擬以此引導學生質疑。由於歷史侷限,詩人有狹隘的民族觀念。從歷史程序看,宋以後的元、清,都是“逆胡”,都曾一統中華,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可惜此點在實際操作中遺忘了。

  我一直很重視課堂的'拓展延伸,因為就詩論詩,雖講得深刻,仍免不了失之於視野太窄。課堂拓展延伸之目的,一是鞏固深化新知,二是豐富充實課堂,三是啟用學生思維。但拓展內容是需要細加研究的,如選擇哪首詩,側重講什麼,和教材構成對比抑或類比,是否扣合本節課教學目標等。我擬講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 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 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閒。其理由是,兩首詩都是用樂府舊題寫的,都寫了邊塞征戰生活,都表達了對戰爭的看法。陸詩由於時局,渴盼戰爭,以收復失地,一統天下;李詩則由於詩人生活於盛唐,邊塞征伐不斷,看到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有渴盼和平,反對無休止戰爭之意。而“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之深意亦蘊含其中。但兩首詩的比較,對學生或許難度太大了。所以思忖再三,就放棄了。正躊躇之際,我忽然想起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名言,就想查一下它的出處。開啟電腦網頁,瀏覽《病起書懷》整首詩內容,感覺甚佳。我又無意中找到了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其中“亙古男兒一放翁”一句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靈,於是就確定拓展這兩首詩。對於梁啟超的詩,我只熟悉對陸游高度評價的那句,於是我又進行細緻查閱,這次發現,令我收穫頗豐。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共四首,第一次檢的是前兩首詩放在一塊解讀的,由於當時該下班了,我匆匆抄下來就完了。如果沒有再次審慎地查實,我或許就會誤人子弟了。由此看出,備課一定要細心,浮光掠影式的收集資料,是不科學的,是不負責任的。拓展內容確定下來後,我並沒有確定怎樣用,至於課堂上讓一位學生試著解讀《病起書懷》,把兩首詩統一到愛國主旨之下,都是課堂上靈動應對的結果。

  括起來,此次備課活動有這樣幾點體會:

  一是要按常規課去備,要備實用性的課,要善於把平時積累的好的教學經驗展示出來,要自信,不要被條條框框束縛;

  二是要精益求精,不要敷衍應付,不論何時,都要力求知識的科學性;

  三是備課活動不只指上課前的準備,整個課堂都在備課,課堂上的機智應變,也是備課活動的一部分;

  四是要始終牢記課堂是學生的課堂,知識是學生要掌握的知識,能力是學生要增長的能力,情感是學生要體驗的情感,教師絕不可越廚代庖。圍繞學生備課,而不是圍繞老師備課,是每個教師應該銘記的。

  三、幾點不足:

  1、掌聲多,笑聲多,太喧。

  2、預設多,學生質疑不足,課堂生成不足。

  3、語言錘鍊不夠。

  四、亮點細節:

  1、劉家敏同學在獨自講解《病起書懷》時,雖很吃力,但不放棄,最後終於完成。我幾次有讓她坐下之意,但她的自信、堅持使她戰勝了自己,邁向了成功。這告訴我,要相信學生的潛力,要敢於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是學生的課堂,還課堂與學生,還時間與學生,還自由與學生,是新課改之要義,是每個教師的努力方向。

  2、拓展內容緊扣《關山月》,且貫穿愛國精神主旨。

  3、指導學生在誦讀時要挺直胸膛,雙手拿書,和眼睛保持最佳距離,小細節孕育大關懷。

  五、資料歸納: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病起書懷》: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陸游

  《讀陸放翁集》:

  (一)詩界千年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二)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

  ——梁啟超

  《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