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關於《風箏》的說課稿範文

《風箏》的說課稿

關於《風箏》的說課稿範文

  一、教學目標:

  1、聯絡上下文、聯絡生活經驗,理解“憧憬”“垂頭喪氣”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透過自由讀、默讀、個人朗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書,以讀促理解,感悟課文情境。

  3、體會小夥伴做、放、找風箏時的“幸福”;學習小夥伴們在傷心失望時仍然充滿希望,不斷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夥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並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難點是在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化寫具體的。

  三、學習方式

  1、我國語文教學有“熟讀、精思、博覽”的優良傳統,葉聖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於書,入於目,出於口,明於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之能和諧發展。”我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透過自由讀、默讀、個人朗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書,以讀促理解,感悟課文情境。

  2、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互相質疑、解疑,進行朗讀評價。

  四、教學思路:

  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聯絡生活經驗,用多種方法讀書,以讀促理解,感悟課文情境。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夥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化寫具體的。根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我將本課設計為如下環節:

  1、聯絡生活經驗,匯入“風箏”。

  “誰願意把自己放風箏的心情跟大家說說?” “放風箏給童年的“我們”帶來了哪些樂趣?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印象呢?”我們一起繼續學習課文。

  2、感受“憧憬”,體會讀書。

  引導學生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做風箏

  (2)放風箏。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課件出示以下句子:

  “我們急切地盼望能找到它,讓我們一起去找找風箏吧。”

  學生默讀句子,提出疑問。

  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在什麼情況下,你才會垂頭喪氣?” ③學生連起來自由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 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小組內讀一讀。

  課件出示:

  “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齊讀)

  3、引導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

  “故事的結尾沒有說我們能不能找到那失去的風箏,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同學們,找到‘我們’的‘幸福鳥’ 了嗎?我們僅僅是為了尋找一隻風箏嗎?還在尋找什麼呢?”

  學生展開想象,小組交流。

  4、總結全文

  (結合板書),我們在尋找幸福鳥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和憧憬,我們是在尋找我們幸福的寄託!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我們的“幸福鳥”。

  師生齊讀最後一段,深入感悟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