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說課稿

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說課稿

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達說課稿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美術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系列之《美術鑑賞》模組的第4課,這一課主要讓學生具體瞭解和認識三大美術型別中的意象藝術。教材內容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1)開頭引用了馬蒂斯和一位婦女的對話,為意象藝術的闡述做鋪墊(2)透過對塞尚的《聖維多克山》、凡高《星月夜》等作品的講解,讓學生明白“為什麼有的美術作品形象怪異?”(3)列舉了英國畫家培根的《被牛肉包圍的肖像》與《教皇英若森十世》的對比,以及對中國畫《鵪鶉圖》的講解,闡述了“如何理解意象藝術”,這也是課本最為關鍵的部分。正是透過這主要的三個部分的有機串連與闡述,讓學生較為充分地瞭解了這種介於具象藝術和抽象藝術之間的重要的綜合藝術形式——意象藝術。

  學情分析

  應該說我校作為一所重點中學,積極因素是顯而易見有的,學生的整體素質很高,他們有著很強的思辨能力,很好的學習自覺性,勇於探究,敢於否定,但消極因素也同樣存在,由於平時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壓力非常大,同時接受的又是住宿制的管理,這導致了絕大部分的學生根本無暇瞭解美術,其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就針對本課的的一次學生的審美價值觀的口頭調查中,幾乎所有學生(除個別本身有專業學畫經歷或家長本身就是美術工作者)對美術作品的判斷標準普遍都只有一把標尺——認為一件美術作品是否優秀,其標準就是“像”或者“不像”,“像”的就是美的,“不像”的就是沒有水平或者純粹就是亂畫,根本不值得花費時間去欣賞。因此為了能改變學生的這種普遍存在的錯誤審美觀,豐富他們的審美知識結構,同時也為讓學生以後進一步瞭解“抽象藝術”做下良好的鋪墊,本課要使學生了解:在美術作品中這一部分“說像又不像”的作品,其實它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是“表達作者內心世界”的藝術形式。

  設計理念

  透過對課本結構思路的分析,結合教學的具體要求,並根據學生目前所處的真實的美術能力水平,本人認為本課應立足於循序漸進地透過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的作品對比,直觀而清晰地讓學生自己找到意象藝術的表現形式,從而真正瞭解什麼是意象藝術,這應該是整堂課的主線。

  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樣還是應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創造參與平臺,讓學生主動去思考意象藝術作品的形式與內涵。注意在課堂的互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如何讓學生真正明白什麼是意象藝術以及理解意象藝術的創作構思是如何與作者個人的主觀意識、生活經驗等進行整合與聯絡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1、啟發與匯入。

  在學生對“意象藝術”的瞭解還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的情況下,透過螢幕投影快速展示兩幅同樣以“吶喊”為主題的美術作品:(1)蒙克《吶喊》(油畫1893)(2)具象攝影作品一張,大致10——15秒後,立即關閉螢幕,請學生就剛才所看到的這兩幅美術作品,展開討論與思考,用最簡短的語言回答“這兩幅同樣表現吶喊的作品哪幅能帶給你更深刻的印象,你認為哪一副作品更優秀?”

  圖1、《現代攝影作品》 圖2 、《吶喊》

  (正如課前所預料的那樣,透過對同一題材的兩幅作品的簡單對比,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認為具像攝影作品給他們的印象更加深刻,這是因為攝影作品是“寫實性”的,他們已經養成了這種視覺習慣,寫實的、容易辨認的作品也更符合他們的“審美品位”,而蒙克的這副《吶喊》卻顯得凌亂,不“真實”,不直觀。由此透過對學生這種幾乎整齊劃一的看法的簡單講解,從而引出課堂主題:走進意象藝術。)

  2、比較與回顧。

  比較欣賞兩幅代表性作品(1)《蒙娜麗莎》(達芬奇、油畫1503-1505年、義大利);(2)《馬蒂斯夫人像》(馬蒂斯、油畫1905、法國)。這是兩件題材相同,但表現的藝術形式不同的人物肖像畫名作。

  讓學生以前後桌4人為一個單位,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從本書第2課所學過的“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角度(畫面的點、線、面、色彩、明暗、構圖、意象、具象、抽象等)較為詳細地尋找出《蒙娜麗莎》與《馬蒂斯夫人像》這兩幅名作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討論完後,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發言。《蒙娜麗莎》這副畫達芬奇利用他所擅長的“薄霧法”,使得畫面色調從明到暗漸漸過渡,沒有明確的分界線,整體上與人物美麗的五官結構自然地融合為一體,從而創造出了我們眼前所見到的符合我們視覺真實的形象。而《馬蒂斯夫人像》充分反映了馬蒂斯野獸主義畫風的特點。畫面色彩極其濃重和強烈,這裡的色彩完全是主觀感受的產物,而絕非客觀的如實模仿。

  圖3、《蒙娜麗莎》 圖4、《馬蒂斯夫人像》

  (這個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透過比較學習的方法,對過去所學的有關“藝術語言”的知識做簡單回顧。結合這些知識學生能較好地進行自主的描述和分析,加上教師的適度引導和講解,學生自然能對意象藝術的表現手法有個宏觀上的初步概念,為後面引出理論性較強地意象及意象性藝術的定義做鋪墊,從而不會顯得過於抽象、難懂。)

  3、理解與探究。

  其實學生在老師所設計的“比較與回顧”環節中,他們的討論與分析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自己解釋了意象藝術的一些基本特徵,比如誇張、變形、主觀……,因此,在這個階段就可在老師的適度引導下,請學生結合“比較與回顧”環節中的發言以及老師的`講解,用自己的語言試著總結一下他們所認為的意象及意象藝術的特徵,挖掘他們總結、歸納的能力。透過學生的集體討論、發言及老師的闡述、總結,意象藝術的特徵大致可包括:(1)背棄古典傳統——也就是說在藝術的表現上與古典藝術觀念、表現方法、風格面貌審美趣味等方面是完全不同,徹底決裂的(2)表現主體情節——從本人出發,從畫家主體出發,物件表現的是畫家本人的觀念意識、豐富的情感、潛意識的反映等等(3)創造個性語言——擁有個性鮮明的藝術語言,而這些語言往往是不可複製的,具有很強的個人色彩。(4)偏執獨特風格——意思就是說,藝術家往往把創造獨特的、具有視覺衝擊力的藝術風格作為首要的任務。(5)熱衷多樣探索——不拘泥於某一種固定的表現形式,喜歡挖掘豐富的藝術語言

  小技巧:小組代表若回答得好,有權指定下一輪發言的同學,若回答不上來也可跨組向現場班裡他所信任的同學求助。

  (1、透過前面的比較、分析,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探究的能力,學會在討論、探索中得到理論概括能力的提升2、將這種有點類似於“開心辭典”式的發言形式應用到課堂中,有利於將一貫顯得較為嚴肅、帶有檢查式的發言活動遊戲化,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調節學生因發言而帶來的緊張情緒。實踐證明,課堂效果確實也是非常好的,有趣的是許多學生一下子由過去的被動發言,變成主動發言了,這也許就是“遊戲化”所帶來的好處吧。)

  4、質疑與互動。

  透過上面三個環節的完成,應該說學生對意象藝術的表達語言、表達意圖等已經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了,這時老師提供部分畫家背景資料,讓學生運用他們所掌握和了解到的知識,對(1)《星月夜》(油畫凡高)、(2)蒙克《吶喊》(油畫1893)兩幅他們所熟悉的名作,做較為全面的解讀,並帶著具體的問題與老師做直接的互動討論。從而回答課本中所提出的“為什麼有的美術作品形式怪異?”的問題。學生有了前面幾個環節的鋪墊,這個階段學生的認識,已經不再僅僅只是懂得從美術作品的表達語言上去解釋作品了,如扭曲的線條、誇張的表情、濃烈的色彩等,而更多地已經能從藝術家的個人情感、觀念和意識上去理解意象美術作品的深層含義了。如:《星月夜》的畫面實際上是凡高的一種幻象,他所看見的夜空就是一個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慧星的景象;整個天空陷入到一片黃色和藍色的漩渦之中,瀰漫著一種絕望的恐怖。《吶喊》一直是蒙克引以為豪的作品,畫面中這個骷髏般的人,雙手捂著耳朵,站在一條不知來回的公路上拼命呼喊,血紅色的蛇卷般的天空強化了騷動不安的情緒。正如蒙克自己所描述的:“只有一個瘋子才能畫出這樣的畫,這血紅的色彩就是呼喊。”

  圖5、《星月夜》 圖6 、《吶喊》

  (這個環節是學生一個提升與拔高的階段,對學生的要求高了,不再只是泛泛而談,而是要懂得結合老師所提供的相關背景資料,對具體作品進行較深層、全面的剖析,從而學會怎樣真正去讀懂一幅意象美術作品,這種帶著明確目標的解讀與討論,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同時也體現了教學上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求。)

  5、鞏固與想象

  課堂的最後階段分成4個部分來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以及進一步考察學生對意象藝術的理解、活用情況。

  (1)通過幾道選擇題的做答,鞏固對意象藝術的理論層面上的認識。

  例如:以下描述中,和意象性美術作品特徵不符的是:

  A.凡.高的作品《星月夜》

  B. 具有情節性、敘事性

  C.背棄古典傳統

  D.超越時空、形象、現實的限制

  E.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占主導地位,根本只為本質的揭示世界的真實

  (2)展示15-20幅的各類有關具象、意象、抽象的圖片,讓學生對這些作品進行篩選,挑選出屬於意象藝術的作品。

  (3)“如果你們都是偉大的藝術家,試著把你們所看到的其中這些不屬於意象藝術的作品,變成意象美術作品,你們會怎麼改變他們的面貌呢?” 老師將這個帶著極大的自由發揮與聯想空間的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同樣以四人一組的方式進行討論,並派代表到臺前簡單地畫出圖例,闡述自己的想法。

  (4)學生帶著對這堂“意象美術”課的理解,課後完成一副自己所喜歡的意象美術作品,並將優秀作品在學校藝術節期間展出。

  (在“鞏固與想象”的最後收尾環節,透過做題答題、比較篩選、想象創作等方式,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同時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創作的熱情,並尋求集中展示的平臺和機會,這對學生來說一定會是一個難忘的藝術體驗。)

  教學反思

  (1)這堂課的教學思路和設計,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是得到較好地貫徹的,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也很活躍,特別是在最後的“鞏固和想象”階段尤為積極,爭先恐後得想去表達自己對畫面獨到的見解,畫起說明圖例來更是形式各異,甚是有趣,充分表現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但唯一讓自己覺得遺憾的是一堂課的時間實在很有限,有些教案中所體現的環節,不得不縮短時間,從而在操作中顯得不夠“豐滿”,另外圖片資料還可以更豐富些,讓學生可以瀏覽到更多優秀的意象美術作品,開闊他們的眼界。

  (2)應該說要透過短短的45分鐘的課堂來完全講清楚意象美術作品的語言、觀念、形態等問題,又要使學生聽得懂,覺得多而不繁,雜而不亂,確實是感覺很有難度的,其實無論是什麼知識都是環環相扣的,所以這堂課總體還是選擇了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漸進式教學法,層層推進(比較匯入——知識回顧——技法講解——內心感悟——知識鞏固——拓展練習),力圖讓學生聽得明白,想得清楚,我覺得只有這種逐漸深入和提高的過程,學生才能做到對知識的內化,從而實現一種自覺的理解。

  (3)我覺得為了能讓學生透過一節課好好讀懂幾幅意象美術作品,在課堂上我們對作品的講解,應分成“精講”和“泛讀”兩個部分,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老師比較偏“精講”,一節課下來學生所能瞭解到的作品非常有限,而有的老師則比較注意“泛讀”,一味地只強調所謂課堂的資訊量,疏不知學生本來水平就有限,在這些大量的作品面前,已經是暈頭轉向,結果老師對所有作品又都僅僅只是泛泛而談,甚至不談,一帶而過,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學生接受了大量的資訊,看了大量的畫作,但永遠都是霧裡看花,一問他們還是什麼都不懂,對作品的評斷還是“挺好看的”或則“不好看”,為什麼?很簡單,因為老師只是讓他們看了,但沒有告訴他們怎麼看。因此在這堂課上,從開始就力求從“精度”到“泛讀”再到“精度”的迴圈過程,不僅要讓學生“有得看”,關鍵的是要解決讓他們知道“怎麼看”的問題。當然要想真正要做到消化和理解,很大一部分還需要學生自身,透過課後的自我學習和完善來完成了。

  (4)我校作為重點中學,學生的綜合水平不可謂不高,但從學生討論、發言的情況看,學生的語言表達總體上還是顯得較為匱乏,對美術與文化知識的聯絡缺少應有的認識,往往只能闡述一些很片面的看法或總是重複地使用相同的形容詞,如色彩鮮豔、對比強烈……其實作為一名21世紀的高中生是不應該的,這隻能說明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科本位的形式較多,跨學科的聯絡相對薄弱,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要不又從何談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