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品德與社會《通訊連萬家》說課稿

品德與社會《通訊連萬家》說課稿

品德與社會《通訊連萬家》說課稿

  《通訊連萬家》一課是現代生活與現在科技的結合。課程體現了源於生活,高於教材的特性。是根據課程標準中“知道現代通訊的種類和方式,學會一些常用的通訊方法,感受通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內容編寫的。基於課程目標與四下學期學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是這樣設計和實施我的教學的。

  一、本課的教學目標

  本課有許多現代科技知識性的內容,相對品德課而言,它濃濃的品德味道比較的淡,而現代生活感和時代的科技感比較的強烈,給學生的是各種感官的刺激。趨向於品德課另一特點——綜合性。如何把握綜合性,提高品德課的實效性,在對孩子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進行分析後,我認為這節課在知識上主要是讓孩子們瞭解通訊的發展,知道現代通訊的種類和方式。在情感目標上,讓孩子們能感受到現代通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現代生活離不開通訊;離不開高科技的支援;並且利用它增進與他人的交往和情感。在行為目標上,讓孩子們學會選擇不同通訊方式,與自己的親友進行通訊聯絡。因為是農村孩子有他的特殊性,他們的家庭沒有電腦和網路,不會用電子郵件和軟體聊天。對他們來說,知道這些高科技通訊工具的存在和可以使用還是非常必要的。為他們今後開啟世界的視窗埋下伏筆。這些目標可能對於城裡孩子不上他們早就知道了,而且已經擁有並能靈活的運用了。

  二、本課的教學內容

  透過課前調查,我瞭解到班裡大多數孩子知道通訊,並且曾經使用過,那麼在課堂上學習要增加一些必要的量,讓孩子們對通訊有個完整的認識,成了我這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於是我的教學重點是讓孩子們真實的感受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通訊,通訊無處不在的為我們生活服務,並且會使用我們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第一環節在這裡起到的是鋪墊作用,孩子們知道了從古到今的通訊發展,更加能深刻感受通訊的重要性。在試教過程中,我發現孩子都很感興趣,尤其是古代的通訊方式,他們覺得古人想的通訊方式很有趣很聰明,也想試試,但一提到有急事時想用它嗎?答案就是否定了。第二環節是點選現代,真實感受,我著重讓孩子們談談他們生活中所使用的通訊方式,是如何運用的,對自己有什麼幫助,有什麼感受等,讓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現代生活因為有了通訊而變的方便、快捷、高效。感受通訊的無所不能,即可以進行天地間的通話,又可以挽救人的生命,震撼之極!第三個環節是讓學生迴歸生活,以西塘旅遊節為載體,讓孩子發出邀請,嘗試使用現代的各種通訊工具。同時又創設情境讓孩子也能試著使用現代的郵政通訊,知道通訊工具無好壞之分,他的'存在就是為我們良好的生活服務的,在不同的情況下會使用不同的通訊工具。第四環節是課外延伸,讓孩子們能實踐運用,嘗試和老師聯絡,孩子們簡直有點興奮,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史無前例的,老師給他們名片,而且給的這樣真誠,真心真意和他們做朋友,他們真的很開心,試教的班級反響非常好,班級裡擁有軟體的小朋友,都已經加我為好友了。這個環節就是一個現場反饋的環節,我這樣的設計不露痕跡,效果卻是加倍的,真正達到一種無痕的教育,學生使用通訊工具也完全是一種內在需要。這四個環節,環環緊扣,層層遞進,呈現的是一個有梯度上揚的過程,本節課自始自終圍繞通訊這個主題,展開活動。真正體現了現代生活必需要用通訊。

  三、在教學策路上的選擇

  本節課我花得心思真的挺多的,因為這個話題農村孩子真的比較陌生,把課上得他們喜歡是挺重要,要時時刻刻的吸引孩子們,這樣他們才會和你合作,參與課堂。瞭解古代現代的通訊工具他們很好奇,自己去調查了。我把我的照片展示給他們看,他們喜歡,也知道了軟體這個時尚的網路通訊。又出示了他們熟悉的西塘要開旅遊節,閉幕式那天還有焰火晚會還是星期六,多方面的重合,孩子興趣高漲,課堂氣氛活躍,各個都想參與進來,都想用通訊去邀請親友一起去。躍躍欲試!等到教師名片的出示就是整堂課高潮後的沸點,孩子們都拿起筆來記下的通訊方式。他們會迫不及待的去使用通訊和我聯絡,這也是教師課堂教學和人格魅力的最佳體現通訊連著師生間的濃濃的情意,連著你、我、他,連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