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科學活動教案模板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同一種水果的不同切法所呈現的形態。
2.嘗試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各種水果切面的樣子。
重點:
觀察同一種水果的不同切法所呈現的形態。
難點:
嘗試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各種水果切面的樣子。
活動準備:
收集幼兒完成的學習單【切水果,大發現】。
活動過程:
一、匯入教師出示各種水果讓幼兒觀察。
二、給幼兒展示水果的切面。
三、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切面。
四、鼓勵幼兒用各種詞彙描述水果的切面,豐富幼兒的詞彙量。
五、請幼兒分享自己的學習單,說一說自己和家人調查了哪些水果的切法,切開後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六、教師總結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不同造型的西瓜皮進行聯想。
2、根據教師提供的句型進行替換、創編。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實物:半個西瓜皮、三角形西瓜皮、半月形西瓜皮;三種造型西瓜皮圖片人手一張。
小動物卡片、鉛畫紙若干、蠟筆、糨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對西瓜皮進行初步想象。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不同造型西瓜皮)這些西瓜皮看上去像什麼?(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麼?(小傘、屋頂、橋……)
二、把西瓜皮和小動物聯絡在一起,並創編兒歌。
師:西瓜皮會變魔術,瞧!它變成了什麼?(鞦韆),誰在上面玩呀?(小熊……)聽,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西瓜皮,變鞦韆,小熊用它盪鞦韆。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西瓜皮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後想一想,哪個小動物會用它來幹什麼?幼兒自由想象並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請個別幼兒講述。如:西瓜皮,變帽子,小兔用它遮太陽;西瓜皮,變雨傘,小貓用它來撐傘;西瓜皮,變小橋,小狗用它來過橋;西瓜皮,變籃子,小羊用它裝青草;西瓜皮,變翹翹板,小貓小狗翹啊翹。
三、引導幼兒記錄自己的想象,小組合作創編《會變魔術的西瓜皮》的連環畫書。發給每張幼兒一張鉛畫紙,讓幼兒把自己聯絡好的小動物和西瓜皮貼在上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添畫,然後每個小組在教師的幫助下把做好的紙張訂在一起,變成一本自制的連環畫。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鏡子感興趣,樂意探索利用兩面鏡子看清自己後腦勺的方法。
2.初步瞭解平面鏡成像是由於光的反射形成的。
活動準備:
鏡子40面、水果貼絨20個。
活動過程:
1.談話,引題今天,我給中一班的小朋友帶來了一件禮物,是什麼呀?(出示鏡子)
2.照鏡子請你照照鏡子,你覺得鏡子裡的你漂亮嗎?什麼地方最漂亮?
3.小結剛才我們玩了照鏡子的遊戲,從鏡子裡我們看到了自己漂亮的五官,鏡子的本領可真大。
4.第一次操作。
(1)等一下老師再讓你們來玩一次照鏡子的遊戲,這一次請你從鏡子裡去看看自己的後腦勺。你們知道後腦勺在哪裡嗎?請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後腦勺。好,現在我們輕輕地拿好鏡子玩一玩。(幼兒操作)
(2)你看到了自己的後腦勺嗎?你是用什麼方法看到的?(集體交流)
(3)小結:從這面鏡子裡是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的。
5.第二次操作。
(1)呆會兒老師請你們每人找一個好朋友,相互合作,用兩面鏡子試一試能看到自己的後腦勺嗎?(幼兒操作)
(2)誰看到自己的後腦勺?你們是用什麼方法的?(交流)
(3)小結:用兩面鏡子能看到自己的後腦勺。
6.第三次操作(以遊戲的形式)
(1)好,老師手上有許多的水果,等會兒老師再給你們每人一面鏡子,請你自己用兩面鏡子來幫忙,看看自己的後腦勺貼的是什麼水果?(幼兒操作)
(2)你看到自己的後腦勺貼的是什麼水果呢?(幼兒回答)
延伸活動:
今天,我們又發現了鏡子的一個秘密,用兩面鏡子能看清自己的後腦勺。等一下老師把這些鏡子放在科學區,請你有空再去玩一玩,你還會發現什麼奧秘呢?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理論依據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二、實施策略
為了更好的實現幼兒科學教育目標與價值,幼兒園的研究團隊群策群力,歸納總結了幼兒科學活動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四環教學法"。
第一環:創設情境--激情引趣(從經驗入手)第二環:問題引路--猜想設疑(從問題入手)第三環:操作實踐--探究發現(從操作入手)第四環:表達交流--解決問題(從生活入手)本次活動,透過遊戲《壓不扁的瓶子》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而《杯子出來了》《吹氣球》兩個小實驗,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空氣壓力這一科學現象,運用從實驗中獲得的新經驗解釋生活中的有趣現象,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中透過猜想-嘗試-分享-再嘗試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發現空氣壓力的存在,瞭解空氣壓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引發幼兒探究合理利用空氣壓力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感知塑膠杯吹出及氣球吹不起來的原因,瞭解由空氣壓力產生的有趣現象。
2.能在實驗中主動探究、自主發現空氣是有力量的。
3.對科學遊戲產生興趣,簡單瞭解空氣壓力對生活的幫助。
四、教學重難點
主動探究空氣壓力的有趣現象,瞭解其和生活的關係
五、教學準備
紙杯、塑膠杯各19個,大飲料瓶、吸管、氣球各19個,記錄表1張、即時貼若干,磁鐵10塊,課件及影片,
六、教學過程
(一)由遊戲《壓不扁的瓶子》匯入,引發幼兒對空氣壓力的興趣,知道空氣有力量。
1.課件:邀請幼兒進入米奇科學之旅,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遊戲《壓不扁的瓶子》。提問:為什麼瓶子壓不扁?瓶子裡面充滿了什麼?
小結:蓋上瓶蓋後,裡面的空氣出不來,頂住了瓶子,所以使很大的勁也壓不扁。得出結論:空氣是有力量的。
(二)透過遊戲《吹氣球》,讓幼兒在探究中發現空氣是個大力士
1.遊戲《吹氣球》,提問:米奇妙妙屋裡的科學遊戲可真有趣,咱們繼續出發,看看米奇又為我們準備了什麼?
2.透過吹氣球-猜想放到瓶子裡的情況---嘗試操作---得出結論:放到瓶子裡的氣球是吹不起來了,因為裡面充滿了空氣,空氣真是個大力士。
(三)透過遊戲《杯子出來了》,讓幼兒瞭解空氣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1.教師出示兩個杯子(紙杯和塑膠杯)。請幼兒猜想:把塑膠杯子放到紙杯裡,不用手的情況下,用什麼方法可以讓塑膠杯子出來?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組織幼兒討論:杯子為什麼飛出來了?
小結:空氣無處不在,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呼吸,空氣的壓力還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四)透過分享交流、觀看影片,瞭解空氣壓力和生活的關係,萌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
1.交流:你知道生活中空氣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幫助?
2.觀看影片,教師總結:空氣的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小朋友們從小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可以利用空氣的壓力的原理,創造出更多幫助人們生活的物品。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世界最大、最高、跑得最快、跳得最遠的動物。
2.能主動探索並大膽交流。
3.對探究、瞭解動物世界的秘密感興趣。
活動重點:知道動物世界最大、最高、跑得最快、跳得最遠的動物。
活動難點:主動探索並大膽交流。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
1.咱們班小朋友最喜歡猜謎語了,今天老師又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兩則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它們的謎底是什麼?小朋友們要認真聽哦!
一位游泳家,說話頂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腿,大時有腿沒有尾。(青蛙)
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著房子走。(蝸牛)
2.教師小結:大家都知道我們剛才猜的兩則謎語的謎底都與動物有關,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不僅喜歡各種各樣的玩具,還喜歡活潑可愛、機靈聰明的動物呢!
3.出示小兔和獅子圖片請小朋友欣賞,找出它們的不同。(兔子小,獅子大;小兔子活潑善良,大家都喜歡它蹦蹦跳跳的樣子。獅子那兇猛的樣子一看就非常可怕,讓人一看就產生畏懼之感。)
4.過渡:老師這裡還有很多動物圖片,它們有的生活在水裡,有的生活在陸地上,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分別認識這些動物的特性吧!
二、活動流程:
1.(欣賞非洲象圖片)非洲象生活在陸地上,它的身體特別大,所以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
2.陸地上有最大的動物,水裡也有最大的動物(出示藍鯨圖片)。
3.剛才我們認識了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我們再一起來觀察陸地上的短跑冠軍和跳遠冠軍是誰呢?(觀看影片)獵豹跑起來似箭一般,動物界的動物誰都比不過它,別看袋鼠肚皮上拖著一個大口袋,一點也不妨礙它蹦跳,它還是動物界的跳遠冠軍呢!
4.動物界還有個子最高的動物哦!(出示長頸鹿圖片)長頸鹿看似身體很小,但它只要伸長脖子,誰都沒有它的個子高。
5.動物界還有最大鳥(出示鴕鳥圖片)鴕鳥雖是世界上最大的鳥,但它和其它鳥不一樣,它不能飛,但它生的蛋比所有動物生的蛋都要大。出示圖片區分雞蛋和鴕鳥蛋。
非洲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藍鯨是水裡最大的動物、獵豹的短跑速度非常快、大赤袋鼠是動物界的跳遠冠軍、長頸鹿是世界上個子最高的動物、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等等)
把鴕鳥蛋和生活中常見的雞蛋進行對比。
三、拓展延伸:
我們學習並認識了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水裡最大的動物是藍鯨,還為大家介紹了陸地上的短跑冠軍和跳遠冠軍分別是獵豹和袋鼠,還帶領大家認識了動物界個子最高的動物長頸鹿和最大的鳥是鴕鳥,這些動物各自都有著不同的特性,請小朋友回到家多觀看動物世界瞭解更多的動物特性吧!
中班科學《動物之最》活動反思
《動物之最》是中班科學活動。活動開始我以談話“猜謎語的形式”開始,然後以展示圖片的形式讓瞭解動物獨特的特徵:非洲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藍鯨是水裡最大的動物、獵豹的短跑速度非常快、大赤袋鼠是動物界的跳遠冠軍、長頸鹿是世界上個子最高的動物、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
幼兒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謎語的謎底,透過幼兒的回答,我出示動物的圖片讓幼兒欣賞。在此環節中幼兒舉手的特別多,孩子們對大象、藍鯨、獵豹、袋鼠、長頸鹿、鴕鳥等動物之最掌握很好。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動物圖片,一起學習動物之最。本次活動很好的引導了幼兒講述出來自己的已有經驗,並透過圖片瞭解了更多動物之最。孩子們在不斷的講述、觀察中不僅拓寬了知識面,而且也提升了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輕鬆,快樂的活動氛圍,讓他們敢於說,能大膽的講述,孩子們很想表現自己,也有話可講,活動進行的是很順利;孩子們也獲得了更多的相關經驗。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就是在幼兒交流環節沒有很好凸顯出來,我本來設想在交流自己認識的動物這一環節達到高潮的,可是氣氛沒能調動起來,後來我就直接出示圖片讓幼兒瞭解知道它的特徵,沒有達到預設的結果。但整個活動下來,幼兒還是意猶未盡的,結束時,還在問我,“老師,還有哪些動物啊?”、“老師,我們回家再收集,下次還來說。”看來,這次活動雖然結束了,可課後延伸還在繼續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玩玩中初步瞭解人眼睛的結構及動物眼睛的一些特殊功能,體驗探究活動的快樂。
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與同伴、父母一起觀察眼睛的樣子、收集有關眼睛的知識。
2. 操作活動材料:電筒、鏡子、小鳥旋轉卡片、表情圖。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眼睛知識
(一)介紹觀察到的人眼睛的樣子。
1.談話匯入。
2.幼兒根據記錄單介紹觀察結果。
3.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二)介紹動物特別的眼睛。
1.幼兒介紹收集的動物眼睛知識。
2.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利用圖片、錄影等及時進行補充,幫助幼兒進一步拓展知識。
二、分組探索眼睛的秘密
1.提出探索要求。
2.幼兒自主選擇,進行探索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3.交流分享發現的秘密。
三、瞭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看電視要保證房間有足夠的亮光;離電視機1.5米遠;每看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看書也要避免光線太強和太暗,距離書本30釐米……
四、延伸:瞭解關於眼睛更多的知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課件和講述等活動,初步瞭解有關動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識。
2、激發對動物的探索興趣,增強對小動物的熱愛情感。
3、透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王老師呀養了一個小動物。(小鳥)小鳥說呀,它長大了,想飛到外面去看看周圍的世界,我們跟著小鳥一起去看看吧。
二、觀看課件、瞭解動物的兩種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課件瞭解卵生動物的常識。
1.觀看蜻蜓的課件。
(1)、提問:故事裡小鳥碰到了誰?蜻蜓媽媽在幹什麼?
(2)、蜻蜓媽媽是怎樣生小寶寶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寶寶是怎樣長大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ppt課件,(卵→幼蟲→蜻蜓)
(3)師:老師這邊還有幾種動物是跟蜻蜓媽媽一樣產卵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ppt課件:蝴蝶、蒼蠅、蚊子)
(4)師: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鳥謝謝你們告訴了它這麼多知識,它繼續往前飛,又會看見什麼?
(二)、瞭解胎生動物的有關常識。
(1)、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卵生動物的呢?(不是)
(2)、出示ppt課件,貓的圖片,貓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麼樣?
(3)、出示ppt課件,狗的圖片,狗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麼樣?(引導幼兒觀察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個模樣就有頭、身體、四肢、尾巴,還要喝媽媽的奶長大呢。)
小結:像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這種動物媽媽生寶寶的方式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胎生。
(4)、發散性思考:出示ppt課件,大象是胎生動物還是卵生動物?
三、鞏固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1)、分別出示各種小動物ppt課件,讓幼兒猜猜它是卵生動物?還是胎生動物?
(2)、幼兒講述後,教師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ppt課件,以競賽的形式,幼兒進行搶答,進一步鞏固對卵生、胎生的知識。
五、活動延伸:
師:大自然還有許多動物,哪些是卵生動物,哪些是胎生動物呢,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明天將自己的結果與小朋友們意思分享好嗎?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一組物品的色彩、圖案等細節發現相同的物品,並將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能按教師的指令操作,並願意邊操作邊講述。
3、樂意參與科學活動。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教具:5張小熊的圖卡(顏色和裝扮各不一樣)貼在教師身體的各個部位,有口袋的圍裙(當作一個小熊的家),透明檔案袋4個(分別當作其他小熊的家)貼在4張大椅子,幼兒操作大圖。
學具:每人2張小熊圖卡(1張是大家和教師一樣的小熊,還有一張分別和教師的其他小熊圖片是一樣的),幼兒用書,彩筆一支,人手一個小簍子。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遊戲:找小熊
1、教師:"我身上藏了許多小熊,請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好嗎?"
2、教師念兒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裡?"請個別幼兒找出來。
3、教師將找到的小熊圖卡展示在展板上,請大家向小熊們問好。
二、問題解決
1、教師戴上貼有小熊標記的圍裙,請幼兒找出和圍裙上一樣的小熊。
教師:"這是小熊的家,請你們找出一隻和它一模一樣的小熊。仔細看一看,比一比,它們什麼地方是相同的?"
2、教師引導幼兒邊送邊說:"小熊,我送你回家。"
3、請幼兒在自己的簍子中找出和圍裙上相同的小熊並將小熊送回家,教師提醒幼兒邊送邊說"小熊,我送你回家"
4、出示另外的4只小熊的家,請幼兒仔細看一看小熊家的標記,並將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標記相同的家裡,教師提醒幼兒邊送邊說:"小熊,我送你回家"。
5、集體檢查:看一看每個家裡的小熊是不是相同的。
三、操作練習
1、出示掛圖,介紹操作內容與方法。
教師:"麥斯一家都有自己愛吃的東西,看一看他們手上拿的,再看看桌子上有些什麼食物?""請找出和她們手上一樣的東西,然後用一條直直的線把它們連起來"。(教師先示範將相同的兩個物品旁的點點用直線連起來,然後請幼兒徒手練習)。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與指導,提醒幼兒從點點開始到連線。
3、師幼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的內容還需要創新,提高難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動的梯次性,要有層層遞進的過程,教師要挖掘新的內容,填充活動,使活動變得有創新性。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資訊是如何傳遞的》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資訊。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資訊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資訊工具。
活動準備
瞭解相關的資訊傳遞方式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交流:我所知道的資訊傳遞的方式。
1.啟發幼兒從物體發訊號、用聲音發訊號、用文字發訊號等幾個方面考慮。
2.透過討論知道
透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訊號
透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訊號
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訊號。
二、講述有關人們傳遞資訊的故事。
1.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
2.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訊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三、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資訊?
1.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2.讓幼兒說說自己會使用哪些特訓工具。
四、遊戲:傳話
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
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五、製作朋友資訊書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預設目標:
1、發現動物為了生存而採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透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個捉迷藏的遊戲,我數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麼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瞭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後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動物,它躲在了哪裡?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鑽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鑽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麼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
4、啟發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裡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蝟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狸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幹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麼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麼了?老虎出來了,怎麼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科學活動:繩子的用途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於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瞭解材料,引出
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麼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後,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麼字?怎麼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幹什麼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瞭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膠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裡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裡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裡了?有什麼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透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透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體、橋樑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麼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麼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體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一座什麼橋?在古代人們用什麼來建造橋樑的?小熊喜歡嗎?為什麼?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麼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麼橋?鋼筋吊橋的用什麼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麼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麼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麼地方?它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麼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樑。
三、我們看了這麼多橋樑,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麼?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樑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樑。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後一起送給小熊。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瞭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慾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慾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麼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瞭解影子與光線的關係。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個別幼兒演示並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誌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誌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我們什麼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製作影子鍾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