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中班活動螃蟹運動會教案

中班活動螃蟹運動會教案

中班活動螃蟹運動會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活動螃蟹運動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意圖:

  4~5歲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正面鑽的動作,但側身鑽對他們來說還較有難度,特別是兩腿在屈和伸的交替動作方面有時還不夠靈活,為了使側身鑽這一較為枯燥的基本動作得以充分練習,本活動結合中班幼兒喜歡象徵性遊戲,在遊戲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特定的角色的年齡特點,借用喜聞樂見的符合側身移動的“螃蟹”這一形象,設計了集情境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體育遊戲,透過一些情境創設,不斷使情節得以深入,逐步提高動作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讓幼兒在自由、寬鬆、愉快地環境中玩耍、嘗試、探索、總結,從而掌握側身鑽的動作要領,進一步發展幼兒側身移動的身體素質。活動主要運用了以下策略:

  1、創設遊戲情境,貫穿活動。針對中班幼兒的特點,使幼兒置身於富有情境的遊戲情節中,同時獲得新經驗。

  2、幼兒自主探究,適度挑戰。根據不同能力的幼兒提供了三個不同的“泥洞”,鼓勵幼兒自主嘗試,適度挑戰,練習並鞏固側身鑽的動作。

  3、加大活動密度,綜合發展幼兒身體素質。將平衡、手腳著地爬的動作也融入遊戲中,既加大了運動量,又綜合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側身鑽的動作,掌握側身鑽的動作要領。

  2、在遊戲情境中提高運動興趣,體驗側身移動的樂趣。

  核心經驗:

  身體移動(無器械)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3組不同高度呼啦圈製成的“泥洞”;2條沙河;熱身及放鬆音樂。

  2、經驗準備:螃蟹操。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預設3—4分鐘)

  1、熱身遊戲:螃蟹操

  導語:我是蟹老闆,請你們伸出尖尖的`夾子,變成快樂的小螃蟹,一起做做熱身操。伸出夾子轉個圈,快速找個傷不到其他螃蟹的位置站好。

  觀察與指導:嘗試在老師帶領下,根據音樂中的口令做熱身動作。

  分析:後面的活動較多的運用到側身移動的動作,因此熱身活動儘量能夠為基本活動做鋪墊,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並儘量開啟幼兒的肢體。隨音樂做熱身活動,主要活動四肢、腰部和腿部,並重點練習腿部,為側身移動做鋪墊。螃蟹們都精神抖擻,動作有力,為自己鼓掌!

  二、基本部分

  過渡語:蟹老闆準備舉辦螃蟹運動會,作為裁判的他,要挑選遵守規則的螃蟹參加。

  下面進行運動會的第一關選拔賽,只有成功透過才能進入第二關複賽——

  1、初賽:聽訊號螃蟹走(側身移動走)(預設3分鐘)

  玩法:幼兒站成一排,聽訊號側身移動走。

  (1)聽到“前進”的語言指令,則向教師方向側身移動前進,聽到“停止”的語言指令,則停止行進移動,聽到“後退”的語言指令,則向後方側身移動前進。

  (2)訊號異常,前進即是後退,後退即是前進。

  觀察與指導:

  (1)觀察側身移動走時,動作是否協調?

  (2)能否專注並聽辨訊號,做出正確反應?

  (3)是否有意識地(屈膝)並步移動?

  分析:

  (1)遊戲情境下基礎的側身移動步練習,主要功能是熟悉基礎的移動步法,預熱、分解並鋪墊後面環節。

  (2)聽辨訊號的形式有助於在活動伊始捕捉住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有意識地加強活動中幼兒的傾聽習慣培養,為後續環節中幼兒認真傾聽規則奠定些許基礎。所有的螃蟹們能夠仔細聽規則並遵守規則進行遊戲,恭喜你們透過蟹老闆的初賽!運動會第二關,螃蟹鑽泥洞。

  2、複賽:螃蟹鑽泥洞(側身鑽)(預設10分鐘)

  提問:泥洞在哪裡?有幾個泥洞?泥洞有什麼不同?泥洞越小,我們鑽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1)難點前置——練習“縮身術”,為學習側身鑽做準備。(預設2分鐘)

  提問:看誰的身體能縮到最小?(幼兒自主探究、嘗試)

  小結:低頭—彎腰—縮身,身體變小。

  (2)自主探究過“泥洞”,幼兒分組練習側身鑽。(預設5分鐘)

  要求:兩人一組一個泥洞,選擇空曠的地方,嘗試鑽過泥洞,手腳不能碰到泥洞。

  幼兒分享鑽的經驗,並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示範。

  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出側身鑽動作要領:“側身、伸腿、低頭彎腰鑽過去、收腿”。

  (3)螃蟹鑽泥洞大賽(預設3分鐘)

  玩法:幼兒分組側身移動鑽,用側身移動走到“泥洞”並側身鑽過“泥洞”,然後側身移動直線跑回原處。

  觀察與指導:

  (1)觀察側身鑽時,動作是否協調?

  (2)是否初步掌握側身鑽的動作要領?

  分析:

  (1)側身走的前置形式能夠有效地緩解幼兒在側身鑽時不能夠主動“側身”的情況。

  (2)分組自主探索的形式也更能從尊重幼兒的視角出發,從幼兒身上提取他們的有益經驗併為教師所用,也更能被幼兒接受。

  (3)側身跑的引入豐富了幼兒感受側身移動的體驗型別,同時跑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而從運動量上進行了一定的提升。

  比賽規則第一,結果第二。側身鑽泥洞有一定的難度,蟹老闆為你們的努力嘗試感到高興!(擊掌)

  現在進入決賽。(直接講玩法,教師直接示範比賽專用動作,並讓幼兒嘗試練習一次過沙河)

  3、決賽:螃蟹過沙河(側身移動爬)(預設6分鐘)

  玩法:在鑽泥洞基礎上增加一條沙河,側身移動鑽過泥洞後,幼兒使用比賽專用

  動作“手膝離地”,快速橫向爬行,然後回到原處。

  觀察與指導:

  (1)重點觀察幼兒對於側身鑽的掌握情況。

  (2)觀察幼兒是否能夠較為協調地分腿俯撐、橫向移動?

  (3)是否有一定的速度並控制方向?

  分析:

  (1)手膝離地的橫向爬行過程中,預備姿勢需要幼兒兩腳開立,兩膝跪地,上體下伏,兩臂前伸,掌心向下,五指張開,手臂彎曲,指尖著地,然後蹬腳提臀使兩膝離地做成分腿俯撐。這一系列預備動作的完成有利於舒展幼兒的肢體,便於橫向爬行的開展。

  (2)增加材料,並綜合側身移動走、側身鑽和側身移動爬等多種動作。一方面出於增加材料繼續激趣的目的,但重點還是在於側身鑽的延續練習,需要教師把握;另一方面,手膝離地爬這一中班動作技能的要求也平衡了活動中缺少上肢練習,肢體練習不均的情況。但遊戲本身不以速度為目的,認真完成就是成功,需要教師在活動中加以強調。

  恭喜,各位在螃蟹運動會中,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身體進行側身移動走,側身鑽,側身橫向爬,展現了高超的螃蟹的本領。螃蟹運動會圓滿成功!為自己的努力用鉗子和身邊的夥伴慶賀一下!

  三、結束部分(預設3分鐘)

  1、教師總結,包含動作分析、幼兒的表現。

  2、放鬆肌肉活動(主要是下肢肌肉的放鬆),組織幼兒收拾器材。螃蟹走成圈坐下,到河裡深呼吸吐泡泡,用鉗子鉗自己的腿部,鉗兩邊朋友的肩膀、腿,躺下深呼吸吐泡泡,適度休息,起身側身移動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