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語文《七步詩》原文譯文

語文《七步詩》原文譯文

語文《七步詩》原文譯文

  《七步詩》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互相排擠鬥爭的一個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於《七步詩》原文譯文,歡迎大家閱讀!

  七步詩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嘗:嘗試。

  持:用來。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lù):過濾。

  鼓(gǔ):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本:原本,本來。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殘害全詩,表達了曹植對曹丕的不滿。

  泣:小聲哭泣。

  何:何必。

  譯文

  鍋裡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它說:我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

  賞析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透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年時就很有才華,得到曹操的喜愛,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後來鬱郁而死。他的`詩語言精練,詞采優美,是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其生平、思想以曹丕稱帝為界,明顯地可分為前後兩期。其詩歌創作也同樣地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歌是抒寫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也有描寫宴飲遊樂的詩歌。由於生活境遇和思想的變化,其後期詩更多地表現了壯志不得施展的苦悶、備受迫害的無限壓抑和悲憤。在藝術上曹植的詩歌形象生動,描寫細緻,語言自然而綺麗,善用比喻,注重作品的對偶、煉字、色調和音韻,講究謀篇佈局,形成了“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風格特色,標誌著文人五言詩的完全成熟。他的辭賦和散文也很出色。曹植是建安詩人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詩風對後代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傳有《曹子建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