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三峽》教案設計模板

《三峽》教案設計

《三峽》教案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峽》教案設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文感知:

  這篇課文是酈道遠為《水經·江水》所作註釋中關於三峽的一段,但不失為一篇很好的古代的寫景散文。課文寫了大自然無比雄偉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懷,也使讀者從中受益。抓住景物特徵來寫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的寫作特點。從自然形成的角度來看,不言而喻三峽是離不開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變化穿插其間,這就不能寫一時一處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變化中展現三峽奇異詭譎的美景,寓靜態於動態之中,動靜結合,寫出三峽的整體的富於動感的景色,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沒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寫不出三峽的美景的。

  學習目標:

  1、識記與積累

  酈、闕、溯、屬、略無、絕、重巖疊嶂清榮峻茂、林寒澗肅、哀轉久絕

  2、知識簡介:酈道元及《水經注》

  3、應用:

  ①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②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設計:

  1、利用圖書室、閱覽室等蒐集長江三峽、酈道元及《水經注》等有關知識。

  2、熟讀課文,在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逐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疏通文意,同學間討論解疑釋難,教師只作適當指導。

  教學媒體:

  錄音機、多媒體

  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匯入新課

  師:著名學者餘秋雨曾說:“在國外,一個外國朋友曾問我,‘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這樣的提問我遇到過許多次了,常常隨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峽’。”三峽為何有這樣大的魅力呢?

  生:(各抒己見,以達到資源的共享。)

  師:早在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對三峽的風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短文《三峽》。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借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如:酈巘闕溯屬

  2、聽錄音,從整體把握課文。

  3、請2-3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仔細聽後指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4、師範讀課文(或再聽錄音),指導學生朗讀。(在此,教師應指出注意聽的事項,如:字音的校正、音節的停頓和節奏等。)

  5、朗讀比賽:分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等形式,以激發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6、討論:疏通文意。(分成六個人一組,每組討論一個文段的大意,讓學生充分發表見解。)

  7、把各小組的意見綜合到一處,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

  8、在初步理解文中的基礎上,在讀課文討論: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三峽雄偉秀麗的風光的?抓住了三峽的什麼特點?

  9、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出示掛圖,圖文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記憶課文。)

  寫作訓練

  把你曾看到的山川、名勝的美好景色描述下來。

  課後小結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雄偉的崇山峻嶺,有奔騰的黃河長江,有珍貴的文物古蹟,有秀麗的園林風光。《三峽》是一篇很好的古代的寫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峽無比雄偉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懷,使我們從中受益匪淺。在課文,我們要積極的走進大自然,用我們的筆來描繪大自然的雄偉壯麗。

  課後練習

  ①用正楷抄寫課文,並背誦。

  ②積極的走進大自然,用你的筆來描繪眼前的景色。

  教後反思

  課堂上,把舞臺讓個學生,自己退居幕後。讓在想法的學生到講臺上來盡情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的積極性有明顯的提高,課堂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使課程資源擴大到更大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