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橋》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喜歡的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內容:
我喜歡的橋
設計意圖:
“老師溫度計在哪兒?”被黃婧這麼一問,我心裡咯噔一下。走廊裡的溫度計已經換了一個地方,在全班孩子跟前都已經說過了,為什麼還有孩子這麼問呢?這讓我也想到了,我們和橋交朋友已經近兩個月了,我們收集了全國各地的橋,瞭解了橋的特徵(建造材料、造型)和用途。相當多的資料資訊和孩子們的活動瞬間都展示在走廊,不會也不知表達吧?為更好了解孩子們對這一主題的掌握情況及幫助孩子們作一個總結梳理並有個提升的目的故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主旨是:整合主題環境,對孩子學習過的知識、技能,以說我喜歡的'橋、個人秀我喜歡的橋、分組秀我喜歡的橋的方式進行梳理及幫助提升。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我們將區域融入活動與五大領域目標整合,突出對大班孩子能力的培養目標——大膽、大方、協商、合作,把我們孩子最拿手的一面展示在集體跟前,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一、活動目標:
1、在談話交流活動中進一步瞭解橋的特徵及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2、樂意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大方表達對橋的喜愛。
3、嘗試合作創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我喜歡的橋”調查表人手一份、小圖片或照片(各種橋)、製作示意圖2份、8開厚白紙8張供幼兒展示的橋圖片;助教家長2人、圖表一張;照相機;秀場標誌5份(畫架);投票紙張37份。
2、範例:幼兒製作好的橋、畫好的橋、幼兒操作用的硬紙板(4份)、透明膠、毛線、剪刀(人手)、記號筆等。
3、科學區《紙橋》工作及記錄表8份。
4、旅遊帽8頂、隨身擴音、小旗。
三、活動指導:
(一)說說“我喜歡的橋”
(1)(幼兒取出調查表)與同組同伴交流“我喜歡的橋調查表”。
(2)師生共同交流、分享調查的結果: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操作圖表。
(3)運用調查表將調查結果進行梳理、小結。
T:在日常生活中,橋的種類很多造型也各不一樣喜歡的人也不一樣,我們大致把橋按建造材料來分有木橋、石橋、鐵橋等,按造型來分有拱形橋等、斜拉橋等。橋的用處很大,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有的橋可以做成工藝品給人欣賞,有的橋造在河江、湖、海面上;;有的橋造在山澗上可以;有的橋造在城市中可以緩解交通阻塞;有的橋浮在水面上可以快速建造和節約資金;總之,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二)運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我喜歡的橋”:
1、個人秀秀“我喜歡的橋”:
過渡語:剛才我們都用說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喜歡的橋。那麼,還可以怎樣表達自己對橋的喜歡呢?接下來,有五位小朋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秀出自己對橋的喜歡,首先有請沈果。
(1)畫橋秀
(2)紙橋秀:
(3)手工“橋”秀:個別幼兒介紹親子製作的橋,引導幼兒欣賞、瞭解製作過程:你喜歡這嗎?為什麼?A、觀察交流製作:由哪些材料製作而成,怎樣製作的;
(4)小導遊說橋秀:
(5)變橋秀:
過渡語:想成為想秀得比他們更好嗎?那就請跟她們到這5個秀場去秀一秀吧!提出注意事項:1、會看秀場示意圖,幫助理解。
2、分組秀秀“我喜歡的橋”:
(1)、幼兒自由組合分組:
(2)、教師指導:
A、提醒幼兒組合好同伴準備操作;引導幼兒看示意圖並提醒協商、分工合作。
B、手工秀:重點商量分工合作,幼兒會觀察橋示意圖,商量一下誰負責做橋面、橋墩、欄杆及固定。
C、畫橋秀:引導幼兒觀察運用雙線畫出立體的橋。
D、紙橋秀:感受橋面的承受力,並會記錄實驗結果。
E、變橋秀:引導借用桌椅嘗試用肢體搭建橋。
F、說橋秀:引導幼兒輪流當導遊秀一秀,比比誰說的好。
3、幼兒整理材料。
4、分享交流。
讓幼兒說一說,評一評,師給以表揚和鼓勵,使幼兒體驗成功感。
以精彩瞬間回放方式讓幼兒說一說、評一評;
小朋友,你們覺得誰秀得好呢?
評自己活動小組的人,將他的號數寫在紙條上。
活動延伸:
展示自己喜歡的橋的方式還很多,下個階段我們還可以到建構室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