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遊姑蘇橋”的公開課教案及評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趣遊姑蘇橋”的公開課教案及評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的
1.透過遊戲,發展幼兒平衡、鑽爬和從高處往下跳的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靈敏性,增強上、下肢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不怕困難、互相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幼兒自我選擇、主動參與鍛鍊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木製長凳8條(每條長2.6米、寬0.2米、高0.28米)、 地毯(長20米、寬10米)、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啟發談話:
我們蘇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城裡有很多小橋,好看又好玩,我們一起來想法玩一玩有趣的“姑蘇橋”。
2.幼兒三人一組站在長凳上,聽音樂跟隨教師一起做熱身操:
上肢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踢腿運動―關節運動―跳躍運動。
3.探索“鑽橋洞”遊戲
(1)在凳子下面讓幼兒探索“鑽橋洞”。
(2)鼓勵幼兒在“鑽橋洞”時,充分開動腦筋,手腳協調、 靈活地運用最快最好的方法透過。
(3)提醒幼兒在“鑽橋洞”時,不要擁擠,按秩序魚貫透過。
4.跨跳“小小橋”遊戲
(1)要求:幼兒依次跨越過每個“小小橋”。
(2)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可用一腳踏在“小小橋”上,然後跳下。
(3)集合幼兒,教師邊請個別幼兒演示, 邊指出過“小小橋”方法。
(4)繼續進行過“小小橋”練。
5.遊“姑蘇橋”
(1)將8條長凳擺設,讓幼兒進行走過“姑蘇橋”遊戲。
(2)幼兒分成四組,依次進行。
(3)提醒幼兒用快而穩的方法透過“姑蘇橋”。 為增加遊戲難度,可把橋分開一定距離,讓幼兒跨過。
6.走“多層橋”與“斜坡橋”
(1)將長凳疊放成多層橋(二層――三層――四層)、斜坡橋。
(2)教師談話後,幼兒可自主選擇橋進行鍛鍊。 提醒幼兒由高處往下跳時,屈膝下蹲,輕輕落地,保持平衡,注意自我保護。
(3)集合幼兒,教師進行講評和演示。幼兒繼續練習。
(4)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多層橋的高度。
7.放鬆操,聽音樂跟教師一起做放鬆活動。
8.活動簡評:對主動、積極投入活動和活動能力有提高的幼兒作切合實際的評價。
9.幼兒整理器材、離開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