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認識時刻與經過時間》教案

《認識時刻與經過時間》教案

《認識時刻與經過時間》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時刻與經過時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詳細介紹:

  課題:認識“時刻”與“經過時間”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一天內的時間的計量,會區分“時刻”與“經過時間”這兩個概念.

  2.會計算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題目.

  3.初步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上課鈴一響,教師進教室,師生問好後,教師拿出小鬧鐘.上課鈴聲過後,即讓學生觀察鐘面,這時鬧鐘的時針、分針正指示出八點三十分.

  師:八點三十分就是現在,我們開始上課.(板書:上課:8:30)

  2.教師用鐘面教具(或演示動畫“設定時間”)撥出下列時間,讓學生觀察後說出鐘面所表示的時間.

  4:25,10:00,7:30,8:45,11:55.

  3.教師口頭報出時間,學生在自制鐘面模型上撥時針和分針,同桌兩人互相檢查.

  8:00,2:40,6:30,9:15,3:45.

  4.提問:1小時是幾分鐘?60分鐘是幾小時?

  二、新授

  (一)透過直觀,引出“時刻”概念.

  上課五分鐘後,鬧鐘突然響了(老師事前撥好的),再讓學生觀察.這時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指出的位置是八點三十五分.(板書:鬧鐘響:8:35)

  師:(指板書)8:30和8:35我們是怎樣知道的?(是從鬧鐘鐘面上看來的`)這些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指的時間告訴我們一天當中某一特定的“時刻”(板書).如上課時,時針分針指到8:30,8:30是上課的時刻;鬧鐘響時,時針分針指到8:35,8:35是響鈴的時刻.我們平常說的六點起床,十一點三十分放學,晚上七點看電視“新聞聯播”,六點、十一點三十分、七點指的都是時刻,它表示的是時針、分針所指的某一個位置的時候.

  讓學生說出幾個學習、生活中常用到的“時刻”.

  (二)教學“經過時間”.

  1.引進“經過時間”.

  師:從上課開始到鬧鐘響鈴,即從8:30到8:35,中間經過了幾分鐘?你怎樣知道的?

  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鐘面教具再演示一次,先把時針、分針撥到8:30,然後把分針慢慢撥到8:35上,使學生看出兩個時刻之間間隔是5分鐘.

  師:我們平常說的課間休息10分鐘,爸爸每天工作8小時,都是時針、分針執行時經過的時間.

  2.感受時間的久暫.

  (1)3分鐘有多久?

  師:我們來體會一下,3分鐘有多久.現在我發給大家每人一張要求寫出得數的口算卡片.(8:40老師宣佈“開始算”,3分鐘後,老師宣佈“停止算”.問幾個同學,各做了多少道口算題?)

  師:老師宣佈“開始算”時是8:40,“停止算”時是8:43,中間經過了3分鐘時間,就是說剛才做作業用去了3分鐘時間.

  師:3分鐘時間雖短,但同學們口算了不少題,說明只要抓緊時間,時間短也能做許多事情.

  (2)10分鐘有多久?(10分鐘就是課間休息那麼長短的一段時間.)

  (3)師:老師在“經過時間”的兩個圖裡都標有一個“箭頭”,你們能體會出它表示什麼意思嗎?

  生:“箭頭”表示方向,從8:30到8:35,從8:40到8:43.

  師:對,“箭頭”表示方向.這個“箭頭”一直往前去,還表示時間是一去不回的.你想,今天上午的8:43過去了,再來的8:43是晚上的8:43,明天的8:43;今天是×月×日,明天可是×月的×日了.所以我們要愛惜時間,不要讓它白白地過去了.

  (三)“時刻”與“經過時間”.

  師:“時刻”與“經過時間”的意義不同在哪裡?鐘錶上的時針、分針所指的每一位置,表達的是某一個時刻.前一個時刻到後一個時刻之差就是所經過的時間.時刻好比一條直線上的點,時間好比兩點間線段的長(教師邊講邊畫出下圖).

  師:還要注意的是,“時刻”表達成幾點幾分或幾時幾分,時間(經過時間)說成幾小時幾分.

  舉例對比.

  三、練習

  1.選擇填空.

  (1)電影《閃閃的紅星》要放映________,電影院下午第一場是________開映.(1小時40分鐘;1點40分)

  (2)媽媽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8時;8小時)

  2.搭配練習(把下面左右兩邊有聯絡的句子連線)

  學校上午什麼時候放學?20分鐘

  上午在學校的時間是多少?2時

  課間休息多久?3小時

  下午第一節上課時鐘面時間是11點40分

  3.在下面這段文字中,哪些是指明時刻的?用單線劃出來;哪些是表達經過時間的?用雙線劃出來.

  一列快車從甲城到乙城要行6小時,一列慢車從乙城到甲城要7小時30分鐘.已知快車8點40分從甲城開往乙城,半小時後,慢車從乙城開往甲城,結果兩車於12點14分在途中相遇.

  4.結合計算,鞏固兩個概念.

  (1)看圖在()裡寫出鐘面上的時刻,並在□裡填上兩個時刻中間經過的時間.

  (4)看下左圖的鐘面,現在是上午()點鐘,離中午12點還有()小時.

  看下右圖的鐘面,現在是下午()時,再過4小時是下午()時.

  四、遊戲

  師:一次數學作業,小明做完用了半小時,小芳用了20分鐘.下面咱們來做個算時間的遊戲.

  老師先後指定三個學生扮小明,由他們到講臺前即興用教具鍾撥出開始做作業的時刻,說:“我×點×分開始做作業,你們猜猜看,我什麼時候做完作業.”說完,算得最快的一個同學馬上到講臺前用教具鍾撥出小明作業結束後的時刻.如說對,大家鼓掌鼓勵,由“小明”獎給他小紅花.如說錯,由其他同學糾正.然後再指定三個學生扮小芳,先後到講臺前說出自己結束做作業的時刻,由算得最快的同學接著說小芳開始做作業的時刻.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時刻”與“經過時間”(板書課題),初步掌握了計算兩個時刻之間經過時間的方法.這節課是8∶30上課,現在下課鈴響了,請大家看鬧鐘上的時刻(9∶10),這節課上了多少時間(40分鐘).在40分鐘時間裡,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希望同學們上好每節課,珍惜每個40分鐘.

  六、課外作業

  師:看看鐘表,上午你是幾點幾分離家上學的,幾點幾分回家,中間經過了多少時間?

  板書設計

  認識“時刻”與“經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