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模板(通用6篇)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模板(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模板(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

  一、班會課設想:

  由於學生法制觀念淡薄,法盲現象嚴重,而違反校規校紀的現象更是時有發生,經常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反了校規校紀。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也很淡薄。由於缺少法律意識,在自身受到傷害時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所以召開本次主題班會,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學會用法,爭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二、教學目的

  1、透過看影片、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一些法律常識瞭解、交通安全的重視。

  2、透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及並逐步形成自覺遵守學校日常行為規範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重點內容

  1、加強交通安全知識的學習,遵守交通法規。

  2、組織各種違法行為的教育案例,增強遵守校規校紀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方法

  討論法 案例法 情景劇表演

  五、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知識、交通事故的新聞。組織學生排演小品、學唱歌曲、挖掘班級才藝展示的學生。

  2、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製作ppt 課件。

  六、教學過程

  1、透過小品展示學習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影片進行法律、安全常識問題搶答,班級學生展示小快板《做個守法的好少年》。

  3、聯絡實際,探討身邊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尋找解決的對策。

  4、班級宣誓,爭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學生。

  5、班主任寄語。

  6、合唱班歌。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2

  課題名稱:

  學會依法保護自己—機智勇敢的于傑

  教學目標:

  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保護他們。兒童本身更有責任保護自己。教育學生有緊急避險的權利,要保護自己的生命權,生命只有一次,保護自己的生命權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隨機應變機智靈活地與壞人壞事作鬥爭,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重點難點:

  1、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學會用合法的手段機智靈活的處理問題,避免自己身陷險地或脫離險地。

  教學方法:

  事例引入,激發興趣。抓住重點環節,深入領悟。問題討論,拓展思路。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說起維權大家的話題一定很多,那你們知道自己有什麼權力嗎?(使學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

  2、你們還有生命的權利,有緊急避險的權利。當遇到特殊情況時要隨機應變機智靈活的保護自己。請看這樣一個事例。(大螢幕顯示事例內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問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1.看了這個事例,你們能說說于傑是怎樣脫離虎口的?

  2.于傑是個什麼樣的孩子。你向于傑學習什麼?

  (二)結合實際。說說身邊的故事。

  根據書、保,收聽廣播,上網搜尋的材料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少年自護自救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三)討論(大螢幕出示討論內容)

  遇到下面的.情況你該怎樣辦?(可選擇2—3個感興趣的話題說說自己的做法)

  1、當你獨自一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該不該開門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隨你,你該怎樣辦呢?

  3、當陌生人送你連環畫,說是送禮物時,你該怎樣做?

  4、一個人自己回家,開門如發現屋內凌亂,或有味異時,你應該怎樣做?

  5、當你一人在家,有人說,你的爸爸或媽媽讓他來接你去單位,你去不去?

  6、當不認識的人送給你糖果、飲料等誘人的食品時,你該怎樣做?

  7、放學後,有陌生人搶你的書包,或威脅索要錢財怎麼辦?

  8、當你被壞人挾持後,你將怎樣想辦法逃離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保護自己懲治犯罪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請大家多關注。中央一臺的“今日說法”,天津衛視的“案與法”等法律節目並從中學到一些法律知識得到啟迪。

  教學反思:

  透過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傑是如何脫險並機智帶領幹警擒獲犯罪分

  子的,使學生充分認識生命的重要性,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學會識破犯罪分子的種種花招以及花招背後掩蓋的醜惡目的。

  透過讀事例、說理解、講故事、議收穫等環節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以及操作水平,強化了法律觀念,拓寬了思路,並透過大家的討論交流,豐富了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的方式方法,真正的達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3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並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透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教學過程:

  一、匯入觸目驚心:

  據統計,在我國,25週歲以下的人犯罪佔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生的少年犯人數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麼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學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知道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

  2、師總結並出示課件。

  法律詞典:

  違法--指違反法律規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侵犯,

  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三、合作交流:

  問題1哪些行為屬於不良行為?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為?

  問題2、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還有什麼?

  自我預防--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大量事實證明,不良行為習慣正是走向違法犯罪的開始。青少年要從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堅決摒棄不良行為。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4

  一、教學目的:

  安全工作以及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和保證。它直接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與安寧,關係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事事有人抓,時時有人管”,每個同學都要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加強組織性、紀律性方面的鍛鍊,提高警惕性,防止意外事故發生,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安全、文明、健康、快樂地度過難忘而又富有意義的住校生活。同時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的同時,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也是十分必要。

  二、教學過程:

  (一) 你對法律知多少:

  有關青少年的法律法規的名稱。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曠課,夜不歸宿,參與者變相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打架鬥毆,辱罵他人,攜帶管制刀具等等。

  (二)結合學校的實際,特提出以下幾點“住校生安全防範”的意見,希同學們時刻牢記,嚴格執行。

  1.來校和回家途中不逗留、遊玩,高度注意交通安全。

  2.嚴格執行學校規定,寢室內不存放貴重物品和大額現金(50元以上),保管好自己的IC卡。學校不提倡學生穿名牌服飾來校,提倡節儉。相關私人物品放入箱櫃,上鎖,腳踏車按規定停放,上鎖。

  3.愛護學校公共財產。如掃把等嚴禁用手遊玩;不用力攀折上鋪檔板;不做有危險性的遊戲,如鋪與鋪之間的跳躍等;不私拉亂接電線;節約用水,節約用電。

  4.不在走廊樓梯處衝撞玩耍,要輕走輕聲。嚴禁在窗臺、扶欄等危險處攀爬、遊玩、晾曬衣物等。

  5.打掃衛生時,要注意安全。

  6.開水瓶要整齊地靠牆擺放,避免走路時碰翻。

  7.嚴格執行事前請假制度,如有請假,至少要報告班主任值周教師。按時就寢、起床,寢室長點名嚴格執行零報告制度。睡覺時嚴格遵守規定,不兩人同睡一鋪,不容留非本寢室人員過夜,不擅自調換床位。

  8.遵守紀律,熄燈後安心入睡。不講空話,嚴禁點蠟燭,嚴禁用打火機。不傳播無聊、迷信、下流等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言論。

  9.注意冷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護健康。如有生病,要及時報告班主任,不能拖延。

  10.既關心、團結同學,又要注意謹慎交友。要關注同學的心理情緒變化,互相安慰、鼓勵。如有反常情況,寢室長有責任及時報告值夜老師。

  11.男生、女生都要提高抵抗誘惑的防範意識,自尊、自重、自愛,提高對壞人壞事作鬥爭的能力,不輕率與陌生人結交,不經管理人員允許,男生嚴禁進入女生生活區。

  12.注意飲食衛生,不帶飯菜點心零食來校。如發現食堂有過期、變質、三無食品出售,可馬上向學校反映情況。

  三、總結

  以上安全防範措施還需同學的深入理解、拓展,力求做到萬無一失。對違反學校紀律的同學,學校將視情節輕重作出相應處理,對嚴重違紀學生將作紀律處分。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5

  一、活動目的:

  隨著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道路交通更為發達,各種車輛多起來,車速越來越快,人們出行就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作為一名小學生,要提高我們的文明素質,必須從培養我們小學生的文明習慣開始,文明習慣的積累須從足下開始。

  二、活動方法:

  透過交通知識競賽、說唱拍手歌兩種形式的表演來達到教育目標,接受“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制教育。

  三、活動準備:

  收集交通標誌、交通警示語、交通知識競賽題、編寫兒歌、製作警示語書籤。

  四、活動時間:

  9月5日第四、五節課

  五、活動內容及過程:

  (一)、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

  (二)、整隊、彙報人數、出旗、唱隊歌。

  (三)、中隊長講話:

  春風中盛開的花朵在訴說生命的快樂,遠去的歲月告訴我要安全的生活,生命是春花秋月的愛,生命是千古不老的歌,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匯成人生長河,風霜雪雨、笑語歡歌、奏出生命的交響樂。讓安全和幸福相擁保佑生命,讓我們相擁珍重生命。

  甲: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乙:我們在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哺育下成長。

  甲、乙:小學生年齡小,交通安全最重要;交通規則一條條,一條一條要記牢。

  甲:同學們,當你一個人走在公路上時;

  乙:當你和其他人在馬路上嬉笑打鬧時;

  甲:當你橫穿馬路時;

  乙:當你翻越欄杆時;

  甲:你是否想過,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危險!)

  乙:是啊!交通安全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生命只有一次,尤其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只要稍微不注意,後悔就來不及了。

  甲乙:下面來進行一場精彩的知識競賽,請大家做好準備,舉手最多的組才有資格說答案。

  1、幾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腳踏車:( )

  A、10歲以下兒童 B、12歲以下兒童

  2、乘車時較為安全的行為( )

  A、上車時擠擠嚷嚷 B、車輛行駛時,頭、手不伸出窗外

  3、過馬路時我們應該:

  A、直接穿行 B、走斑馬線

  4、過馬路如果遇到沒有人行道的馬路時要靠哪邊走( )

  A、右側路邊行走 B、左側路邊行走

  5。過馬路時,我們要看好紅綠燈:

  A、紅燈行 B、綠燈行

  6。媽媽騎電動車帶你,應該在哪個車道行駛:

  A、非機動車道 B、機動車道

  7。假如奶奶在馬路的對面叫你,你應該怎麼做:

  A、翻越護欄過去 B、繞到人行橫道上再慢慢過去

  8。綠燈還剩2秒時,應該怎麼做:

  A、等下一個綠燈再過馬路 B、趕緊衝過馬路

  甲: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各位同學積極的參與,現在我們來看看各組的得分。第幾組奪得了冠軍組。

  乙:同學們今天的表現都很出色,看來大家都具有一定的交通知識,也有一定的判斷能力,那麼從今天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自覺遵守法律的小公民!

  甲乙:全體起立,跟我們說:

  從小要學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處處不離它。

  大家都學法,保護你我它,

  法前人平等,用法闖天下。

  齊心來學法,歪風都能殺,

  弘揚正氣好,利民利國家。

  (四)、 中隊輔導員講話:

  中隊長:下面我們歡迎中隊輔導員講話(掌聲)

  中隊輔導員: 祝賀大家,今天的主題隊會開得很成功,也很有意義。人的生命是可貴的,失去了就永遠也不會再來,所以要珍愛生命就要遵紀守法。讓我們時時刻刻注意安全,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安全伴我們健康成長!

  (五)、 呼號

  中隊輔導員: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學生回答:時刻準備著!

  (六)、 退旗

  (七)、 中隊長宣佈:三年級2班“交通安全”法制教育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6

  一、 主題班會的目的

  透過案例分析,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完善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二、班會的活動方式

  班幹部主持,師生共同參與,以講解、朗誦、討論等形式展開。

  三、班會的理論分析

  1、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分析能力、認識能力、鑑別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有助於學生正確地傳遞和接受資訊,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將校內法制教育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有助於學生自覺地提高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社會責任感、社會認識能力。

  2、引起學生的現實關注;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日趨低齡化、暴力化、團伙化,已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鐘。專家分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學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負面的影響;三是社會上不良風氣的侵蝕。成長環境,對青少年至關重要。學校教育固然起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但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學生天天受到學校的教育和教師的影響,同時也天天受著社會的教育和社會上各種人的影響。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須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決。學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進法制教育課的教學。使學生的法制教育學習與社會實際情況相結合,學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學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觀念。

  四、班會活動流程

  案例介紹——教師講解周邊的一些案例——實話實說(討論)———齊誦——宣佈班會結束

  實踐證明,青少年學生一旦養成了種種不良習性後要矯正過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因此,青少年學生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處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共規範,遵重社會公德,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加強自我修養,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

  自尊、自律、自強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進行自我防範和贏得社會保護的途徑。如果青少年學生自甘墮落,外界再怎樣幫助,也是無濟於事的。增強辯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青少年學生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鍊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青少年學生還要加強鍛鍊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青少年學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於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討論題:

  1)年少犯罪就值得寬恕嗎?

  2)你怎麼樣安排假期?

  教師講解周邊的一些案例

  全體學生齊誦:《小學生守則》

  6、班主任總結:不管一個人的知識多麼豐富,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當他帶上法盲的眼鏡時,就容易走錯路,跨過法律的界線。讓我們擦亮法律的鏡片,讓他們與法同行吧。

  7、班幹部宣佈班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