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熱門】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小班教案

【熱門】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按物體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

  2.學習製作顏色標記。

  活動準備:,

  教具二色圓片6個(3個紅片,3個綠片。),方格2個,彩色筆,制卡紙。學具第一、二組:人手1盤三色花片(3個紅片,4個綠片,3個藍片。),每人1個計算盒,彩色筆若干支,卡紙若干張,第三.組:人手l套圖形片(見圖二),每人1個計算盒,大小、形狀、顏色標記物每人各6個,操作卡片2、3;第四組:人手l套塑膠小動物(3種,數量分別為1,2,3。),每人點卡3張(數量分別為1,2,3。)、計算盒1個,操作卡片1l;第五組;人手1張實.物排序材料紙及實物卡片(4張,見圖三。),操作卡片13。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按顏色特徵分類。

  出示圓片,“這裡有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出示二個方格,“這兩間房子是片片的家,誰會把片片送回家?相同的片片要住在一起。一邊送要一邊說:什麼片片我送你回家,什麼片片和什麼片片住在一起。”請個別幼兒在絨板上操作。“誰能說說這兩伺房子裡住的都是什麼片片?”(紅片片,綠片片。)

  (2)學習製作顏色標記。

  想想給每間房子放一個什麼樣的標記來表示這裡住的是什麼片片?”指紅片片、綠片片,“誰來做這個標記?”幫勘個別幼兒用紅色筆、綠色筆在卡紙上塗色,(見圖一)“這是什麼標記?送給誰?表示什麼意思?”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為花片做標記。

  “把相同顏色的花片放在一起,看看是什麼顏色的花片就做什麼顏色的標記。一邊送標記,一邊要說:什麼色花片,我送你什麼色標記。”

  第三組,送片片回家。

  “把相同的片片放在一起,再為片片找標記,一邊送標記一邊說:什麼色片片,我送你什麼色標記。”

  第四組,給動物送點卡。

  先把相同的動物放在一起,按每種動物數目的多少排隊,再給動物送點卡,邊送邊說:幾隻動物送幾的點卡。”

  第五組,給卡片排隊。

  “先說說材料紙上前面的卡片是怎樣排隊的?後面接著應該排誰了?卡片排完後,再從前到後地說一說卡片是怎樣排的。”

  在小組活動中,教師重點觀察第一、三小組小朋友的活動情況。

  3.活動評價。

  (1)展示個別幼兒製作的顏色標記,從正確與否和塗色方法兩方面來講評。

  (2)對邊操作邊大聲講述操作內容的幼兒給予鼓勵。

  小班數學:“長短排序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四個物體的序列。

  2.培養幼兒能用語言講述排列的順序。

  活動準備

  教具長短不一的綠色紙條4根,標記圖1張。

  學具第一、二組:長短不一的冰棒棍人手4根,(或長短不一的鉛筆4支)每人1張標記圖,操作卡片4、5;第三組:人手3張點卡(分別為i,2,3。),每人三色花片1盤(數量分別為1~3,如:1紅片,2藍片,3xx。),每人1個計算盒,操作卡片11;第四組:人手1套動物卡片(§張,數量分別為1~3,如。1頭豬,2頭牛,3只羊。),每人1個圓點印章j計算盒,印泥2盒,制卡紙若干張,操作卡片12;第五組:人手l張實物排序材料紙(見圖一)、實物卡片4張,操作卡片13。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出示四根紙條,‘‘這裡有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哪根是長的?哪根是短的?用什麼辦法證明你說的是對的呢?”(把兩根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時候,要把兩根紙條靠在一起,下端對齊,這樣就能看出哪根長,哪根短了。”出示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想想哪根紙條應該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跟在它的後面,要把這幾根紙條排得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麼樣的紙條請你排在最前面,什麼樣的紙條請你跟在後面。”請個別幼兒在絨板上操作。“請大家說說他是怎樣給紙條排隊的_?”(最長的,長的,短的,最短的,或者最短的,短的,長的,最長的。)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都是小皇帝,只知道索取,從不知道家長的艱辛,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的特點,他們來到幼兒園就會很思念自己的媽媽,針對這些問題,我選擇了本首詩歌,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在思念媽媽的同時進行情感滲透,使幼兒瞭解媽媽的辛苦,感受到媽媽的愛,從而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懂得要關心,愛護自己的長輩。

  活動目標:

  1、豐富詞彙:綠色的、美麗的、清清的

  2、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夠伴隨動作朗誦詩歌。

  3、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教育活動準備:幻燈片,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的好媽媽》

  活動過程:

  一、 以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引出活動內容

  導語“小朋友,剛才聽的什麼歌?小烏鴉這麼關心自己的媽媽,那小寶寶門也愛自己的媽媽嗎?在幼兒園裡誰就是你們的媽媽呀?今天老師媽媽也給小寶寶帶來一件神奇的禮物猜猜看是什麼?”

  二、 新授詩歌《愛媽媽》重點

  1、出示課件(1),豐富詞彙:綠色的、美麗的、清請的

  提問:這件禮物是什麼?畫面上有什麼?

  什麼顏色的大樹?

  花朵漂亮嗎?那它是一朵什麼樣的花呢?

  小河裡的水是什麼樣的?

  2、結合課件(2),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難點)

  導語“今天老師媽媽還請來了幾位小客人,猜猜它們是誰呀?”

  (教師伴隨動作聲音演示小鳥,蜜蜂、魚兒的到來)

  提問:小鳥喜歡在誰的身邊飛來飛去?

  蜜蜂喜歡在哪裡採花蜜?

  魚兒離不開什麼?

  我們小朋友離不開誰?最愛誰呢?

  為什麼最愛你的媽媽呀?

  (引導幼兒回憶說出媽媽的辛苦以及媽媽是怎樣關心小寶寶的)

  3、教師有感情地伴隨動作朗誦詩歌,幼兒欣賞。(結合課件)

  4、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要求用自然的聲音朗誦)

  5、教師、幼兒分角色朗誦詩歌。

  (要求聲音自然,伴隨相應的動作)

  三、 結束:

  1、教師小結幼兒朗誦及表演詩歌的情況及時進行表揚。

  2、激發愛媽媽情感。

  提問:你應該怎樣去關心愛護自己的媽媽呢?

  (師幼互動進行情境表演,幫助幼兒進行愛媽媽情感滲透)

小班教案 篇3

  [遊戲背景]

  戶外活動場地

  戶外活動時,玩輪胎是孩子們酷愛的遊戲活動之一,你看,孩子們又擁向了各色的輪胎。

  教師來到一個輪胎前,雙腳併攏跳了進去,再跳出來,反覆動作。

  教師提出問題:“可以在一個輪胎裡跳,還可以怎麼玩?兩個輪胎擺在一起可以嗎?疊在一起可以玩嗎?”

  [幼兒遊戲表現]

  張亦馳首先扶起一個紅輪胎,動作嫻熟地滾動起來,時快時慢。輪胎滾動慢時,張亦馳就在後面邊推邊走,非常協調;輪胎快速滾動時,則手腳協調地跑起來。

  穆新源也拿起一個輪胎,嘗試著推了幾下,輪胎不聽話,不是推不走,就是“猛跑”一段,然後側身躺在地上,穆新源一次一次地嘗試,並仔細觀察張亦馳的推法。

  馮丹也拿到了一個輪胎,但她沒有像男孩子那樣滾輪胎,而是把輪胎當做小床,躺在上面,悠閒地閉上了雙眼。

  有孩子模仿老師的玩法,在輪胎裡外跳來跳去。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孩子們擺上了兩個、三個輪胎,一個緊跟一個。跳得非常高興。靚靚還將幾個輪胎疊起,自己“躲”在其中。

  [遊戲目標與幼兒發展分析]

  透過參與玩輪胎的`活動,發展幼兒跑的能力及上肢力量。並初步嘗試一物多玩。

  經過多次的嘗試,孩子已經掌握了滾輪胎的技能,做到手眼腳的協調配合,控制自如,在滾動輪胎的同時。孩子的走、跑動作均得到了發展。

  興趣支援著孩子堅持下去,不斷地嘗試。

  男孩、女孩性格上的不同,興趣、愛好的不同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女孩子安靜,男孩子好動,同一個輪胎,不同的玩法,但孩子們都很盡興。

  這一階段的孩子模仿力強,有了新的玩法就想模仿。

  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下,想出了不同的玩法,體驗到了一物多玩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透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圖片3張、紙偶2個、記號筆、鈴鐺、凳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一個是跳跳兔。

  二、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麼禮物?(個別幼兒)蘿蔔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汪汪狗收到了什麼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麼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麼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麼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麼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麼禮物,有幾塊餅乾?汪汪狗收到了什麼,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麼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現了什麼?

  三、遊戲:

  1、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遊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著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遊戲。

  2、搶凳子的遊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們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幹,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遊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透過看看、說說、折折,激發幼兒學疊套衫的願望。

  2. 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1. 老師準備兩件小套衫;幼兒每人準備一件套衫。

  2. 影片轉換儀,電視機。

  3. 錄音機,《我的小寶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早操。

  老師邊說邊做:今天空氣真正好,早上起來做早操。伸伸臂,伸伸臂,拍拍肩,拍拍肩,彎彎腰,彎彎腰,天天鍛鍊身體好。做了早操真舒服,你們想不想也和我一起來做操。

  老師:小朋友們做得真棒,回到座位休息一會吧。

  二、 學習折衣服。

  1.認識衣服各部分。

  老師:剛才我們做操的時候,有兩位小客人看得可認真了,它也想跟我們來學一學呢。你們看看它們是誰?(出示小套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它。衣服最上面的部分叫什麼?(衣領)衣領前面低,後面高;衣領兩邊一模一樣的兩個是袖子,中間這一塊大大的是衣身,衣服下面的這條邊我們叫它衣襬。

  2.學折衣服。

  (1)老師在影片轉換儀上演示:衣服寶寶也想來做操,可它軟軟的,陳老師來幫幫它吧。衣服寶寶做早操,領子在上躺躺好,伸伸臂、伸伸臂(把袖子拉直),拍拍肩、拍拍肩(左右袖子往中間折),拎起衣襬彎彎腰,蓋住領子睡大覺(拎住衣襬蓋住領子),做完操衣服寶寶就要去休息了(放到一邊)。還有一件衣服寶寶也想來做操,請你們和我一起來教教它好嗎?提示幼兒講操作過程,老師演示。

  (2)幼兒嘗試折衣服。後面還有更多的衣服寶寶想請你們教他們做操呢,你們願不願意幫助它們?(兩次)第二次提示語,衣服寶寶們還想再來一次,誰願意幫助它們?

  三、把摺好的衣服送到衣筐中。

  老師:衣服寶寶們都睡著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讓它們美美地睡一覺吧。(放音樂)提示幼兒輕輕走,輕輕放。

  四、幼兒回座位。

  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幹,衣服寶寶們可喜歡你們幫它們做操了,以後你可以幫助每一件脫下來的衣服寶寶都做一做早操,然後讓它們整整齊齊、舒舒服服地睡一覺,好嗎?

小班教案 篇6

  玩法:

  1. 教師事先把紙板小人藏在草地各處,如山洞和小河邊等處,教師在藏的時候可以故意稍留一些蛛絲馬跡。

  2. 然後,讓參加遊戲的小朋友戴著紅五星頭飾入場,接著教師出示手中紙板小人宣佈:今天我們要去草地上抓“壞人”。

  3. 遊戲開始,小朋友們開始分頭抓“壞人”,結束時,教師給抓得最多的小偵察兵法一枚“軍攻章”。

  準備:

  草地一塊,各色紙板小人若干塊,紅五星頭飾10個,用大積木在草地上搭幾處山洞,用塑膠棍放在地上作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