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企鵝超市設計教案
設計意圖:
區域活動是讓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皮亞傑的理論告訴我們,學前幼兒的身心、心理的發展主要是透過感知和操作來認識周圍事物的。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定了一個區域――小企鵝超市。給幼兒一個相對寬鬆的活動氛圍。而我所提供的材料也正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盒、包裝袋等。模擬了一個超市場景,使他們自然地投入到活動中來,去操作、探索、交流、合作,體驗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也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運用的更加自然、愉快!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
2、透過扮演“售貨員”與“小顧客”進行角色遊戲,使用“貨幣”購買相應的物品,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
3、願意交流獲得的經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投放材料: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紙袋、包裝盒、櫃檯、自制錢幣等。
方法一:
請小朋友來做小小售貨員,給他們可以投放到超市中的塑膠瓶、食品包裝、糖果等,請幼兒自由擺放這些物品到貨架上,引導他們按物品的類別、用途進行分類,並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填寫價格標籤。 此時,可以提供給他們更多獨立交往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自主的遊戲中獲得知識與經驗。
方法二:
分給每一名幼兒不同的“錢幣”,請他們購買所喜歡的.食品、飲料、文具等,要注意商品的價格與用途,使幼兒根據手中錢的多少,而選擇所要購買的物品。
方法三:
在買賣過程中,鼓勵小顧客和售貨員之間相互多主動對話,如:商量商品的價格、生產時間、保質期限、用途等多方面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或者與同伴講述購買了什麼商品、用來做什麼、用了多少錢,發展幼兒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